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 Ⅱ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迁移和凋亡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Tan ⅡA组。不同浓度Tan ⅡA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1.0、2.0、5.0和10.0 mg·L-1Tan ⅡA,继续培养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epG2细胞形态表观,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HepG2细胞百分比,TUNEL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Tan ⅡA组细胞形态表观均发生改变。与空白组比较,1.0和2.0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体积缩小,连接疏散,生长状态差,1.0、2.0、5.0和10.0 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空白组比较,2.0和5.0 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迁移数减少。RT-PCR法检测,与0.5 mg·L-1Tan ⅡA组比较,1.0、2.0和5.0 mg·L-1Tan ⅡA组HepG2细胞中MMP-9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1.0、2.0、5.0和10.0 mg·L-1Tan ⅡA组S期HepG2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G0/G1和G2期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UNEL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0.5、1.0、2.0、5.0和10.0 mg·L-1 Tan ⅡA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不同浓度Tan ⅡA均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并诱发细胞凋亡,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pG2细胞中NF-κB和MMP-9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葫芦素B(CUB)联合奥沙利铂(OX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10、20和40μmol·L-1CUB组,OXA组(100μmol·L-1)及联合组(40μmol·L-1 CUB+100 μmol·L-1OXA)。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率,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SW480细胞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SW480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W480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后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与对照组比较,CUB组和OXA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Hoechst33258染色,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细胞蓝色荧光更亮,细胞核可见颗粒块状荧光;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蓝色荧光明显变亮,颗粒状荧光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和联合组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40 μmol·L-1 CUB组、OXA组和联合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B组、OXA组和联合组细胞中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不同剂量CUB组和OX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及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Bcl-2/Bax比值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CUB联合OXA可有效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阻滞在S期、G2/M期及上调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下调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人胃癌SGC 790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和促凋亡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 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水蓟素组(分别给予15、30和60 mg·L-1水飞蓟素),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MTT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水飞蓟素作用SGC 7901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30和60mg·L-1水飞蓟素组细胞贴壁密度变小,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变小,产生大量细胞碎片。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水飞蓟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G1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距离明显缩短(P<0.05),穿膜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水飞蓟素对人胃癌SGC 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G1期细胞阻滞和早期凋亡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蚓激酶(LBK)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4、8 U·mL-1LBK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段(24、48和72 h)各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48和72h后不同剂量LBK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8U·mL-1LBK组SGC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BK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仙客来皂苷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选择性作用,并阐明作用靶点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将人肝癌细胞HepG2或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为仙客来皂苷组(加入0、2.5、5.0和10.0 μmol·L-1仙客来皂苷)、胆固醇干预组(仙客来皂苷+20.0 mg·L-1胆固醇)和对照组(0.5% DMSO),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Filipin标记法检测细胞中胆固醇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LDH释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Fas、FADD和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0和10.0 μmol·L-1仙客来皂苷组HepG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HL-7702细胞(P<0.05)。Filipin标记后HepG2细胞中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HL-7702细胞(P<0.05)。仙客来皂苷组HepG2细胞LDH释放水平高于HL-7702细胞(P<0.05)。与5.0μmol·L-1仙客来皂苷组比较,胆固醇干预组(5.0μmol·L-1仙客来皂苷+20.0mg·L-1胆固醇) LDH释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仙客来皂苷组HepG2细胞中Fas和PADD蛋白和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仙客来皂苷组比较,胆固醇干预组HepG2细胞中Fas、FADD和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仙客来皂苷对肝癌细胞有选择性增殖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通过肝癌细胞膜上胆固醇成分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进而以配体非依赖的方式激活凋亡相关Fa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分为对照组和50、100及200 mg·L-1 SCP组。不同剂量SCP干预24~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 Ⅴ-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24细胞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24细胞中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0、100和200 mg·L-1 SCP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T24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 mg·L-1 SCP组 T24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100和200 mg·L-1 SCP组T24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50、100和200 mg·L-1 SCP组T24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p-PI3K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SCP 能够抑制T24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PLB)对肝癌索拉菲尼耐药细胞HepG2R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建立索拉菲尼耐药细胞模型HepG2R,MTT法鉴定耐药倍数和筛选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依据其结果选择索拉菲尼和PLB作用浓度分别为5μmol·L-1和2μmol·L -1,各组药物作用时间为48 h。将HepG2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索拉菲尼(5μmol·L-1)组、PLB (2μmol·L -1)组和索拉菲尼(5μmol·L-1)联合PLB (2μmol·L -1)组(联合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Hoechst33342实验和细胞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计算Bax/Bcl-2比值。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ROS水平。结果:随着索拉菲尼浓度的升高,HepG2和HepG2R细胞活力逐渐降低,耐药细胞HepG2R对索拉菲尼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是HepG2的4.5倍(P<0.05)。随着PLB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耐药细胞对索拉菲尼敏感性升高。与对照组、索拉菲尼组和PLB组比较,联合组耐药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或P<0.01)。Hoechst33342实验,对照组细胞核淡染,索拉菲尼组和PLB组细胞核少部分浓染、明亮;联合组细胞核大部分浓染,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明亮。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索拉菲尼组和PLB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联合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论:PLB能改善肝癌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情况,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耐药细胞中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肿瘤抗生素云南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云南霉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est33342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的表达,AnnexinⅤ-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云南霉素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为24.13μmol/L;HepG2细胞经云南霉素作用24h后,可诱导胞内凋亡标志蛋白PARP的切割,并随浓度的增高而作用增强;而HepG2细胞经云南霉素作用48h后,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呈剂量依赖性引起细胞凋亡。结论云南霉素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分析其凋亡机制,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雷公藤甲素(0.4mg/kg,每天1次)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用药3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epG2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0.05),并呈现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应用雷公藤甲素后HepG2细胞中的HSP70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的降低,呈现浓度依耐性,同时细胞质内caspase-3的活性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雷公藤甲素实验组种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通过诱导凋亡在体内外发挥对人肝癌细胞HepG2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SP70蛋白和增加caspase-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分别处理CNE-2细胞24、48和72 h后时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复方苦参注射液对CNE-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CNE-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照射、不给药)、放射组(给予剂量为2和4 GyX射线照射)和联合组(给予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后再接受X射线照射)。MTT法检测各组CNE-2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NE-2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各组CNE-2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CNE-2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较未经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的CNE-2细胞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48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24 h时(P<0.05)。放射组CNE-2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CNE-2细胞凋亡率较放射组升高(P<0.05);联合组CNE-2细胞存活率低于放射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促进放射线诱导的鼻咽癌CNE-2细胞凋亡,从而对CNE-2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萱草花总黄酮(HCBF)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900 mg·kg-1)、中(1800 mg·kg-1)和高(2700 mg·kg-1)剂量HCBF组。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形态表现,AnnexinⅤ-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HCBF组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CBF组HepG2细胞体积缩小,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呈浓缩和破碎状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HCBF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 < 0.05或P < 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高剂量HCBF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结论:HCBF含药血清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经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消癌平(XAP)联合X射线照射后肝癌HepG2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变化,阐明二者联合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XAP组、2 Gy照射组和XAP+2 Gy照射组。采用75 mg·L-1终浓度XAP注射液处理细胞,12 h后给予2 Gy X射线照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PI单染和Annexin Ⅴ-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经药物处理后,在12、24和48 h时,与对照组比较,XAP组、2 Gy照射组和XAP+2 Gy照射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S期和G2/M期细胞周期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与XAP组和2 Gy照射组比较,XAP+2 Gy照射组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被切割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和19000的片段,与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水平升高。结论:XAP联合X射线照射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G2/M期细胞阻滞和凋亡,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抗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与青蒿琥酯原料药对比,研究其体外抗肝癌作用.方法:应用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和原料药作用HepG2细胞,MTT法检测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应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因子caspas-3表达.结果: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及原料药抗肝癌作用呈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顺铂对人脑胶质瘤SHG-44神经球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SHG-44神经球,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对照组细胞给予干细胞培养液,顺铂组细胞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 mg•L-1顺铂作用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SHG-44神经球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2组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2组SHG-44神经球分泌Bax、Bcl-2和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 mg•L-1 顺铂作用SHG-44神经球24、48和72 h时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1)。倒置显微镜下,顺铂组神经球数量明显减少,并可见到明显的凋亡小体。与对照组比较,10 mg•L-1 顺铂作用SHG-44神经球72 h,培养上清中Bax和Bcl-2分泌量均降低,caspase-3分泌量增加,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顺铂可以明显地抑制SHG-44神经球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Bcl-2比值,使促凋亡因素占优势,从而使神经球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RNA干扰p21表达联合环磷酰胺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针对p21的siRNA序列转染至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RNA抑制组、环磷酰胺组、联合组(RNA抑制+环磷酰胺)。采用Mrrr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HepG: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caspase-9、caspase.3和caspase-6的活化程度。结果p21 siRNA转染后,相对于环磷酰胺单独处理组,联合处理组HepG,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则率明显升高(P〈0.01);caspase-9、caspase-3和caspase-6的活化程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p21靶向RNA抑制作用联合环磷酰胺处理显著促进了HepG2细胞凋亡,p21可作为肝癌基因治疗的后选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樟脑磺哑嗪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浓度樟脑哑嗪组,分别以浓度为0、0.5、1.0、5.0和10.0 μmol·L-1樟脑磺哑嗪处理,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存活率和增殖抑制率。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0、0.5、1.0和5.0 μmol·L-1樟脑磺哑嗪组,1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eLa细胞形态表现,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各组HeLa细胞凋亡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La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相对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0 μmol·L-1)比较,0.5,1.0,5.0和10.0 μmol·L-1樟脑磺哑嗪组HeLa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或P<0.01),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或P<0.01);樟脑磺哑嗪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6 μmol·L-1。对照组(0 μmol·L-1樟脑磺哑嗪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0.5、1.0和5.0 μmol·L-1樟脑磺哑嗪组HeLa细胞的体积明显缩小,细胞间连接消失;Hoechst 33258染色,樟脑磺哑嗪处理的细胞出现明显的染色增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0 μmol·L-1樟脑磺哑嗪组)比较,0.5、1.0和5.0 μmol·L-1樟脑磺哑嗪组HeLa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樟脑磺哑嗪可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咖啡因联合X射线照射处理沉默检查点激酶1(Chk-1)的肝癌干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探讨二者对肝癌干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方法:沉默Chk-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慢病毒感染肝癌HepG2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Chk-1蛋白表达,确定沉默效果,同时设非靶对照,分别命名为HepG2-Chk-1和HepG2-control。利用悬浮培养法获得CD133高表达的肝癌干细胞,命名为S-HepG2-Chk-1和S-HepG2-control,分为对照组、咖啡因组、4 Gy组和咖啡因+4 Gy组,咖啡因作用后给予4 Gy X射线照射,分别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利用PI单染和Annexin Ⅴ-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Chk-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非靶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表明成功获得沉默Chk-1的HepG2细胞模型HepG2-Chk-1和非靶对照模型HepG2-control。将HepG2-Chk-1和HepG2-control细胞悬浮培养后,细胞内的CD13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表明存在高比例的CD133+细胞,即肝癌干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咖啡因组和4 Gy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G1/M期细胞百分率和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咖啡因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4 Gy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咖啡因+4 Gy组协同作用更强。与S-HepG2-control细胞比较,咖啡因组和4 Gy组S-HepG2-Chk-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G1/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成功获得沉默Chk-1且CD133+的肝癌干细胞,咖啡因和X射线照射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并增强G2/M期阻滞,且二者具有协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