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血是一种古老和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手段 ,应用合理可治病救人 ,应用不当则后患无穷。目前我国大医院用血量每年以 8~ 1 0 %的速度递增 ,这是不合理的 ,可能与对输血的不良作用重视不够有关。输血可出现很多近期和远期的副作用 ,应引起足够重视。血液成分极为复杂 ,如目前已知红细胞血型共有 2 6个 ,抗原达 40 0多个 ,白细胞除含有与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外 ,其 HLA已检出 1 46个 ,血小板 (亦有 HL A抗原 ) ,粒细胞 ,淋巴细胞都有各自的抗原 ,据估计血浆蛋白成分在 1 0 0种以上 ,白蛋白有 2 5种类型 ,血清蛋白有 2 0多个血型系。此外 ,各…  相似文献   

2.
关于红细胞血型与疾病的相关性,早已为许多学者所注意,结果显示没有明确的规律性。近年来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系统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却已得到一些较为肯定的结论。大量资料表明HLA与一些疾病,特别是与一些病因不明的疾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HLA分型已开始成为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城。  相似文献   

3.
ABO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抗原不合所引起。当含有不同血型抗原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内,即会引起母体产生抗该血型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抗体IgG,并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致胎儿红细胞凝集溶血,危害胎儿。诊断方法颇多,目前仍认为血液三项试验(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脐带血移植是治疗儿童高危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脐血与患儿的血型不同可能对脐血移植有影响 ,了解脐血移植后ABO血型抗体的转变 ,对选择成分输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4例白血病患儿行ABO血型不合的脐血移植 ,次要不合2例 ,4例均存在主要不合。1例同胞脐血移植 ,3例非血缘脐血移植。移植前后动态观察ABO血型及血型抗体的转变。结果4例患儿均成功植入 ,移植后受者的血清凝集素1个月左右消失 ,植入后没有出现针对受者原有血型抗原的抗体。输血过程中未发生临床溶血情况。结论供受者脐血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移植 ,按患儿当时的情况进行输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输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过去对输血的认识仅限于它的有益的一面,而对其不良反应认识不足。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认识到由输血引起的许多副反应,特别是输血导致的免疫抑制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影响病人的预后。本文扼要综述近年来在输血介导的免疫抑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引起临床医生对输血的这一不良反应如免疫抑制与IL-2生成减少、对HLA过敏过敏性危险、肿瘤复发以及不测的感染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实践中成分输血已普遍应用,全血输血仅用于少数临床场景。成分输血的优点在于疗效好、副反应小,节约血资源,便于保存运输。常用的成分输血制品种类包括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等。该文旨在对儿童成分输血中所涉及的各主要血液成分的选择、输注适应证、输注阈值、输注剂量、输注速度和特殊要求等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红细胞膜表面的T隐抗原常不显露,近年来认为此T隐抗原显露占所有住院新生儿的0.6%,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阳性率可高达11%~34%。细菌(尤以梭状芽胞杆菌等厌氧菌)的酶能使红细胞表面的隐抗原显露,此类红细胞与成人血浆或血制品(均含天然IgM抗体)接触时,即发生多凝集反应或溶血反应。体外则用植物血凝素进行此项筛查,方法简单、迅速而价廉,应大力推广。T隐抗原阳性者有助于NEC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对NEC病原学及抗菌疗法的指导;可避免输血制品或免疫球蛋白等引起的危害。此类患者若必须输血时,则需输注清洗过的红细胞或血小板,迫不得已时则输低滴度的抗T隐抗原的血制品。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成份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跃煌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4):184-185,F003
输血是现代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成份输血适用于新生儿有关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以及血浆制品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并简述了新生儿输血的副作用及其预防。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估计全世界每年有30万新生儿进行输血治疗(1)。而成份输血是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较新的输血技术,近几年在发达国家和我国有条件的地区或医院已愈来愈重视成份输血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成份输血是通过物理方法将血液中有效成份加以分离、提纯,浓缩制成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血浆制品等不同类型,使全血…  相似文献   

9.
未成熟儿贫血是生后三个月内发病的一种早产地贫血,是未成熟儿对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适当反应。虽然已开展了红细胞生成素的实验治疗,但目前输血仍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红细胞压积(Hct)降至0.20~0.30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体重增加不足,以及周期性呼吸暂停(呼吸中断>20秒)和心率wt100次/分等症状。由于此时缺乏可靠的判断标准,输血治疗只能凭经验。组织缺氧可导致乳酸生成,血乳酸浓度升高在缺铁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和早产儿贫血均有过报导。本文目的旨在确定血乳酸浓度是否可用作未成熟儿贫血输血治疗指标。作者测…  相似文献   

10.
梁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7-320
新一代成分输血 一、非替补性输血目前临床上各种血液成分制剂的应用主要是对缺少的血液成分进行补充,仅仅是一种替补性疗法.近年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血液成分制剂也可用于疾病的治疗,即非替补性输血,如:①输红细胞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的恢复迅速加快,能使因腺苷脱氨酶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而致的白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得到纠正;②输血能改善和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③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有效,能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升高,出血症状得到很好控制,甚至获得持久缓解;④大剂量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输血紫癜和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有一定疗效;⑤采用输血浆治疗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原因有干细胞损害,骨髓造血微循环的损害及存在着针对造血干细胞的抑制细胞等。尽管病因不同,但是用HLA(人体白细胞抗原)一致的同胞做同种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障却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期生存率可达75%。最近作者对没检出抑制细胞的7岁重型再障女孩,移植了HLA、ABO血型完全一致的哥哥的骨髓,结果患儿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了正常。本文讨论了粒细胞系统造血干细胞的CFU-c(培养集落形成细胞),刺激因子的CSA(集落刺激活性)以及红细胞系统干细胞的增殖因子BPA(释放促进活性)。结果:(1)骨髓和CFU-c的变化;在骨髓移植前,粒细胞和幼红细胞系为12.8%。移植后12天,骨髓有核细胞虽然明显增加,但是粒细胞系和幼红细胞系也增到66.8%。以后骨髓有核细胞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2.
梁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7-320
新一代成分输血一、非替补性输血目前临床上各种血液成分制剂的应用主要是对缺少的血液成分进行补充 ,仅仅是一种替补性疗法。近年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血液成分制剂也可用于疾病的治疗 ,即非替补性输血 ,如 :①输红细胞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的恢复迅速加快 ,能使因腺苷脱氨酶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而致的白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得到纠正 ;②输血能改善和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③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有效 ,能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升高 ,出血症状得到很好控制 ,甚至获得持久缓解 ;④大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同种输血已日益安全,极少导致病原体感染,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输红细胞与并发症和预后不佳相关。所以很多学者主张限制红细胞的使用,对输红细胞的指征也进行了重新评价与修订。一项“限制性输红细胞策略”对成人重症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表现出改善作用,但对重症患儿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贫血的病理生理、输血相关并发症、重症患儿输血指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尽管已公认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本病的有效临床方法。但HLA相合供者来源困难,移植后合并症(如:GVHD、感染等问题)仍制约着HSCT的发展。采用定期输血及除铁治疗仍是本症生存的基本方法。一、红细胞输注定期输红细胞是维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根据输血后使血红蛋白(Hb)维持在不同的水平,分别称为“中量”、“高量”和“超高量”的输血方案。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目前国际上多推荐予“高量”输血方案(输血前维持Hb>95g/L,输血后Hb为120~140g/L)。这一疗法既可以纠正机体缺氧,减少肠道铁的吸收,抑制肝脾肿大和…  相似文献   

15.
反复输血的地贫患者由于长期接触ABO/Rh(D)以外的红细胞膜抗原,容易产生针对红细胞的同种异体抗体和自身抗体,导致配血困难、输血效果下降、溶血,严重时危及生命。为减少输血后红细胞的同种异体抗体的产生,需扩大红细胞的配型范围包括Rh系统和Mia/Mur系统抗原,探索针对地贫患者的精准的红细胞配型策略。已产生有临床意义抗体的地贫患者需选择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输注,即使是抗体转阴后。对出现溶血、输血间隔缩短的患者,需考虑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6.
输血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对各种血液成分的生理生化作用、输血副反应的深入了解,以及血型学、血液免疫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进步,输血医学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和学科。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大力宣传普及输血知识,深入研究和发展输血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成分输血(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4-317
概述输血是临床医疗、急诊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传统的输血无论是严重贫血还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一律给予输全血 ,由此常常带来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危险。现代输血的概念已不仅仅指输全血 ,更多的是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 ,即成分输血。所谓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分离提纯 ,分别精制成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剂 ,然后再根据临床需要输给病人。成分输血有两种概念 :一、狭义成分输血指输入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分离制备的各种血液成分。(一 )红细胞制剂 :浓缩红细胞、少浆血、代浆血 (红细胞悬液 )…  相似文献   

18.
儿童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目前认为受多基因控制,与同种白细胞抗原(HLA)的HLA—CW_6有关。患者一级亲属发病风险至少10%,双亲均患本病的儿童发病风险约50%。欧  相似文献   

19.
抗-Ce引起第1胎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h血型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主要发生在第2胎,但如果孕妇有输血史或流产史也可发生在第1胎,另外,少数Rh阴性母亲的母亲(外祖母)为Rh阳性,其红细胞可使母体致敏,导致第1胎发病。现报道1例因母亲有输血史发生的第1胎抗-Ce引起的HDN。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复杂的多基因控制的特点,尤其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基因及其产物在AITD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同人种的;研究表明,HLA-II类基因位点存在于AITD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二者共同作用影响AITD的发生,HLA-II类基因的多态性决定HLA-II类分子的多样性,本文拟就HLA-II类基因及其抗原分子结构,功能以及AITD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