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我科于1994年5月~2004年4月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比灵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并检测脑彩超变化,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诊断标准:①眩晕为旋转感,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多因头位和(或)体位改变而诱发;②眩晕同时至少还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③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视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将68例病史,症状、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检查证实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选取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1次/日治疗,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mg+5% GS 500ml或NS 500ml静滴,1次/日,10天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CD指标.结果:治疗组32例中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对照组36例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加显效率分别为81%和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1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盐酸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眩晕宁方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3.6%,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TCD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3年以来用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共80例,其中50例为给口服西比灵治疗,另30例为给静脉用654-2治疗。两组均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基础治疗,疗程30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63.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比灵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TCD对比,并进行X^2检验及t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TCD结果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来诊先后次序临床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和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7.7%,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痊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76.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经颅多普勒(TCD)中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血流速度(VP)值及阻力指数(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临床实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林天蓥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9):836-83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发病突然,转运不便,往往就近医院治疗。笔者自2002年始,共收集40例患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与椎基动脉痉挛有关,治疗主要以扩血管和改善脑循环为主。本文应用西比灵与654-2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与多种原因造成该系统缺血有关。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葛根素治疗42例患者,并设对照组进行了临床对比,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选择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56岁;病程2周至6年,平均3.4年。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6~77岁,平均55岁;病程1周至8年,平均3.8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眩晕的诊断标准:①年… 相似文献
12.
陈家兴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10-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65例予西比灵胶囊口服,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TCD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07%;对照组痊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3.85%。TCD检查结果提示,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以治疗组为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37例予西比灵口服,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和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TCD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眩晕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可靠,优于西比灵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必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53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补液支持治疗,并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10mg,每晚一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血必静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显效率为51.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显效率为30.77%。结论血必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0.4g,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治疗1wk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毒性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估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35例与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mg/次,3次/d口服)34例,通过1个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0~2005年用中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