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群组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接受群组管理模式及常规护理,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容量状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67例,平均年龄(56.05±10.33)岁,对照组及干预组各60例。干预前两组患者容量状况及实验室指标及双下肢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及液体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0,P=0.011;Z=-2.140,P=0.032);且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双下肢水肿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5,P=0.012)。结论群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状况,加强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水盐摄入的依从性,是值得推广的慢性病疾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及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联合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得分和饮食依从性得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容量管理行为总分、饮食依从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7、3.230,P=0.398、0.540)。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容量管理行为总分、饮食依从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0、4.586,P=0.002、0.001)。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容量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拟水盐控制健康问卷开展调查,并同时予以针对性干预。比较透析后2周和3个月后水盐容量状况及其监测指标。结果接受透析后3个月患者体质量、收缩压、尿量、超滤量低于透析后2周(P 0.05),血清白蛋白高于透析后2周(P 0.05),营养良好率高于透析后2周(P 0.05)。结论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容量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水盐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其水盐控制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控制的影响。方法:将84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容量控制指标、营养状况指标以及水肿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体重、24 h尿量和24 h超滤量比较稳定,干预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在患者水肿情况方面,干预组水肿状况改善尤为明显(P0.05)。结论:以动机性访谈为理论基础的行为干预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控制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动互联网医疗模式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D治疗的患者7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互联网医疗管理。比较2组患者2年间透析质量差异(评估指标为Kt/V、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达标率)。结果实验组血红蛋白达标率0.56±0.24,对照组为0.34±0.27(t=3.718,P0.001);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达标率为0.73±0.27,对照组为0.51±0.28(t=3.142,P0.001);实验组血钙达标率为0.83±0.24,对照组0.70±0.30(t=2.132,P=0.041);实验组血磷达标率0.68±0.25,对照组0.39±0.27(t=4.913,P0.001);实验组Kt/V达标率0.90±0.18,对照组0.70±0.30(t=3.473,P0.001);不良事件实验组1例,对照组7例(χ~2=5.007,P=0.031);实验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移动互联网医疗有助于腹膜透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院外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外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住院护理及院外随访护理,干预组47例借助微信软件实施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测评比较2组干预前、后容量管理水平及多项容量负荷指标(水肿程度、体质量、血压、尿量、超滤量)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尿量外,干预组容量管理水平及其余多项容量负荷指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微信软件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于院外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具有积极作用,能帮助其提高自身容量管理能力,改善容量负荷状况,从而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营养状况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容量负荷、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出院6个月后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降压药物种类及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并能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HI3L1、FABP4、容量超负荷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0例临床状况稳定、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CHI3L1及FABP4浓度。根据多频生物电阻抗原理测定患者体成分,以水负荷(overdydration,OH)值来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OH值≥2L为容量超负荷,OH值2L为容量正常。纳入分析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尿毒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根据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诊断标准,将入组腹膜透析患者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PEW组)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非PEW组)。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HI3L1和FABP4水平呈正相关(r=0.273,P=0.001)。血清CHI3L1水平与容量超负荷呈负相关(r=-0.191,P=0.020),与肌肉重量呈负相关(r=-0.443,P=0.000)。血清FABP4水平与容量超负荷呈负相关(r=-0.172,P=0.040),与肌肉重量呈负相关(r=-0.188,P=0.025)。与容量正常组相比,容量超负荷组的血清CHI3L1水平更低(289.6±117.9ng/ml比335.3±119.3ng/ml,t=2.349,P=0.020),FABP4水平也更低[152.0(131.6,194.6)ng/ml比170.0(132.0,374.9)ng/ml,z=-2.051,P=0.040]。容量超负荷患者的PEW发生率更高(61.7%比42.3%,χ~2=5.756,P=0.013),但是PEW组和非PEW组的CHI3L1、FABP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EW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容量负荷(OR=2.744,95%CI 1.190~6.327,P=0.018)、血清白蛋白(OR=0.837,95%CI 0.734~0.955,P=0.008)和肌肉重量(OR=0.936,95%CI0.891~0.982,P=0.007)。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CHI3L1、FABP4水平显著升高,首次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且均与容量超负荷呈负相关,并与肌肉量负相关;PEW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白蛋白血症、低肌肉量及容量超负荷,而与CHI3L1、FABP4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体力活动的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门诊133例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调查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及容量管理行为水平。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及容量管理行为均处于较低水平,体力活动与容量管理行为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否在职、水肿程度及体力活动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行为有待改善,文化程度、是否在职、水肿程度及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需给予针对性的容量管理健康宣教,同时应从提升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为切入点,改善其容量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健康促进教育模式(HPM)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开展随访管理;选取2016年1~10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个案管理的HPM进行随访管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P0.01);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中换液技术操作得分、除生理机能以外的SF-36其他维度得分及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HPM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生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容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47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E康复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及容量管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及容量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5E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容量管理水平,减轻患者容量负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营养状况以及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膜透析患者108例依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容量负荷以及预后生存质量,并统计出院6个月后透析相关性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种类、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9.3%低于对照组29.6%(P0.05)。结论给予腹膜透析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其容量负荷,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一体化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维持性腹透治疗的居家随访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全程一体化护理,与既往行常规护理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历史对照,观察两组血压、体重、营养状况、容量状况、治疗依从性、化验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营养状况高于对照组,体重、血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及其他化验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程一体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膳食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血浆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质膳食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腹膜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除进行口头护理健康教育外,还根据患者体重、饮食习惯,制定每天蛋白质摄入方案;对照组则只进行口头护理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总蛋白和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蛋白值和白蛋白值在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蛋白值在管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蛋白值、白蛋白值和球蛋白值在管理前后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行长期的蛋白质膳食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恢复期卒中后失语患者视听觉通道命名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至11月,32例恢复期卒中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实验组在左侧额下回(L-IFG)实施阳极tDCS,对照组实施假tDCS,刺激的同时行语言训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图片命名测试和环境声音命名测试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15例、实验组16例完成实验。治疗后,两组WAB失语商均显著提高(t 5.081, P 0.001),治疗前后差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1.550, P 0.05);两组图片命名评分均明显提高(Z 2.650, P 0.01),治疗前后差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Z=-2.258, P 0.05);实验组WAB实物命名评分明显提高(Z=-3.239, P 0.01),治疗前后差值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Z=-3.008, P 0.01);实验组环境声音命名评分显著提高(t=-4.745, P 0.001),治疗前后差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2.224, P 0.05);实验组WAB自发命名、WAB完成句子、WAB反应命名评分均提高(Z 2.191, P 0.05),对照组WAB自发命名评分提高(Z=-2.376, P 0.05),治疗前后差值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Z 1.568, P 0.05)。结论 tDCS阳极刺激L-IFG对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命名能力均有改善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语义或语音加工提高命名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干预中使用授权赋能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授权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容量负荷情况。结果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体质量和透析液超滤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量、透析液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用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其容量负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5E模式的个体化管理对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病情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鼓励、教育、锻炼、工作及评估五大部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膜炎的发生情况、腹膜透析操作行为、炎症相关症状等的情况。结果共109例患者(实验组55例,对照组54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实验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P=0.037)。干预前,两组患者操作规范(χ~2=0.019,P=0.889)、炎症症状(χ~2=0.324,P=0.569)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操作规范(χ~2=5.928,P=0.013)、炎症症状(χ~2=7.210,P=0.007)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基于5E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炎症相关症状的出现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腹膜透析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提升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CHF患者疾病管理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CHF患者容量管理相关证据,采用JonnaBriggsInstitute2014证据等级与推荐工具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最终制订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方案包括明确容量超负荷评价标准、医护人员容量管理知识培训、患者和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培养、过渡期个体化出院计划、"线上线下"居家管理等。对2018年7—12月收治的患者实施容量管理方案,与2018年1—6月收治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出院30天内干体质量达标率、出院30天内再入院率的变化。结果:CHF容量管理方案实施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SCHFI)中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均高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30天内干体质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30天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HF患者容量管理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治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出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6年8月1日~2018年7月31日共纳入44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前接受CAPD治疗期间出现HF,并在住院后接受APD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腹膜透析超滤量、尿量、体质量、血压、血清学指标及HF分级(NYHA分级)等。结果 44例腹膜透析患者,APD治疗4日后24h超滤量与CAPD时相比显著增加(t=-15.448,P0.001),接受APD治疗4日后LHF水平显著降低(Z=-7.582,P0.001),APD治疗4日后体质量明显下降(t=11.411,P0.001)。APD治疗4日后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t=11.713,P0.001;舒张压t=8.407,P0.001)。APD治疗4日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NTpro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91,7.952,1.142;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结论 CAPD患者易合并容量超负荷引起的心力衰竭,APD可增加超滤、快速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分级,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收缩压,可作为CAPD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总结40例容量超负荷腹膜透析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并以严格的液体管理、积极治疗与预防感染、控制血糖、容量指标评估监测、健康教育等护理,3~9天后,患者体重下降、水肿减轻、血压下降等容量超负荷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