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路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运动康复路径对患者实施康复运动干预。观察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情况和再住院率。结果经过康复运动后,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volume index of diastolic end,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ystolic volume,LVESV)均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运动康复路径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再住院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利尿剂或β受体拈抗剂等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左西孟旦单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给予心脏超声检查,记录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变化、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疾病相关指标[脑尿纳肽(BNP)、心指数(CI)]的变化情况及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改善结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前6WMT为(173.2±32.5)m,治疗6个月后为(345.1±31.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CI、NYHA轻中度率、6WMT距离均较治疗前提高,部分心脏超声指标(LVSd、LVDd)与BNP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提升患者心功能与运动耐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移动医疗技术指导的家庭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家庭心脏康复,观察组出院后行基于移动医疗技术指导的家庭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心功能指标及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训练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指导的家庭心脏康复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个体化家庭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信阳医疗区心肾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康复组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2.5%、82.5%,康复组纽约心功能好转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康复组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个体化家庭运动康复治疗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动7步法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验组实施运动7步法康复运动,分别于入选时和运动16周后对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NP测定、血乳酸和6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MHL评分)进行测定.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LVEF、血浆BNP、血乳酸和6 min步行距离、MH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16周后实验组患者LVEF(44.52±4.5)%,血浆BNP(402.6±112.4) ng/L,血乳酸(4.97±0.50) mmol/L,6 min步行距离(482.52±50.34)m,MHL(39.3±10.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3.32,2.41,5.05,7.52;P <0.05);与运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前后对照组LVEF、血浆BNP、血乳酸和6min步行距离、MHL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7步法康复运动能显著地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齐丽  陈烨  陈雷  姜秋岩  李春江 《中国康复》2018,33(4):297-300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锻炼改善维持性血透(MH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类疗效指标。方法:选择在血液透析中心接受MHD治疗(3个月)的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63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接受MHD常规治疗,康复组另外在MHD间歇期接受了心脏康复锻炼,内容包括:根据6min步行试验结果,设计合理运动处方;从低运动量开始逐渐加大;经常随访、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和体重变化。2组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了心脏超声心动图、透析充分性及运动耐量指标、肾脏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KDQ)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康复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脏指数(CI)、左心室内径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康复组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康复组的KDQ多数分项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0.05)。结论:心脏康复锻炼可以明确改善接受MHD治疗心衰患者各类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运动训练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CC钙离子阻断剂及控制高血压、房颤、糖尿病、冠心病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6 min步行运动训练.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段(NT-proBNP)水平,采用彩超测定心脏左房容积指数(LAVI),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6个月治疗后,发现训练组NT-proBNP浓度[心功能Ⅱ级患者运动后为(331.9±107.3) pg/ml,心功能Ⅲ级患者运动后为(442.7±124.1)pg/ml]、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Ⅱ级患者为(493.0 ±56.8)m,心功能Ⅲ级患者为(385.0 ±48.7)m],对照组NT-proBNP浓度[心功能Ⅱ级患者运动后为(398.2±111.7) pg/ml,心功能Ⅲ级患者运动后为(534.1±124.9) pg/ml]、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Ⅱ级患者为(369.0±48.9)m,心功能Ⅲ级患者为(306.0±40.4)m],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训练组6 min步行运动距离、LAVI[心功能Ⅱ级患者为(25.1±8.1)ml/m2,心功能Ⅲ级患者为(28.5±9.0) ml/m2]及NT-proBNP表达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 <0.05).结论 6 min步行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及左室舒张功能,有益于延缓病情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运动训练后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1/2004-01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脏科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年龄55~7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训练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运动量,每一运动强度级(2.0~3.0,3.0~4.0,4.0~5.0,5.0~6.0METs)原则上维持2周,若无不适即可进入下一运动强度级;若仍感吃力或运动中有问题时,应仍停在此心功能级,运动方式为步行,以步速及步行距离调整运动强度。两组分别在入院时和干预2个月后接受6min步行试验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患者左室直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最终进入结果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训练组干预2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入院时和对照组[(490±36),(406±40),(411±34)m,t=2.43,2.21,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入院时和对照组[(40.1±5.2)%,(30.4±6.7)%,(27.9±5.0)%,t=1.89,2.11,P<0.05]。结论:适度的运动训练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功能,并显著提高其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与生活质量,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运动康复管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运动恐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运动恐惧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 (采用运动康复管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各46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案后患者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 MLHFQ)评分、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ALB、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评分、运动恐惧情况及评估运动康复管理的区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LHFQ各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的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伊伐布雷定与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及运动耐力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LVEDd、LVEF及LVED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min步行实验(6MWT)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联合伊伐布雷定与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到某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运动耐量的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的正常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正常均方根(rMSSD)、RR间期的正常差值>50 ms的比例(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运动前,实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运动后,实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康复运动治疗,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参照组行常规心脏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观察并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舒张末期容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运动终点抵达时间、最大心率、终点ST段压低高于1 mm、6 min内最高步行距离等运动耐量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项相关指标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P 0.05);两组运动终点抵达时间、最大心率、终点ST段压低高于1 mm、6 min内最高步行距离等运动耐量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评分更佳(P 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获得满意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PCI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PCI组),并选择同期基线资料相似的60例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对照组。分别于PCI术前(或药物治疗前)及术后(或药物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比较2组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并依据临床表现比较2组NUHA心功能分级的改变。结果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彩色多普勒检测各项左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PCI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其LVDd〔(45.26±12.85)vs(47.71±13.09)mm〕、LVDs〔(29.75±0.91)vs(31.06±0.61)mm〕、LVEF〔(50.56±5.91)%vs(47.62±8.52)%〕和FS〔(28.15±2.98)%vs(23.98±3.05)%〕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PCI组患者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PCI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强心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用美托洛尔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共2个疗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情况并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率(66±9)次/min,舒张压(72.32±1.70)mm Hg(1 mm Hg=0.133 k Pa),收缩压(108.45±2.30)mm Hg,LVDd(48.40±1.30)mm,LVEF(67.40±1.20)%;对照组治疗后心率(82±8)次/min,舒张压(78.32±2.10)mm Hg,收缩压(78.32±2.10)mm Hg,LVDd(60.74±1.20)mm,LVEF(61.40±1.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1%,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5,P=0.0137)。结论实施美托洛尔强心治疗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情况改善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颖  白引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83-2686
目的研究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运动耐力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D)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力衰竭诊疗、护理、门诊复诊,研究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救治模式;比较两组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脑利尿肽前体(NT-pro BNP)、心血管不良事件及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心力衰竭救治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减少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肺运动功能测试(CPET)评估制定运动处方强度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CPET指标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0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并进行CPET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踏车运动康复处方,根据运动负荷强度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分别以80%无氧阈水平和无氧阈以上50%功率强度进行12周心脏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CPET指标以及生命质量、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研究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峰值氧脉搏、峰值摄氧量以及无氧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在CPET评估制定运动处方强度指导下,高强度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显著提高CHF患者的生命质量、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寻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 将223例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分为处方康复组、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处方康复组和非处方康复组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入选时及6个月随访时对各组进行血压测量、6 min步行距离测量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入选时,各组血压、6 min步行距离、左室功能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时,处方康复组再次住院例次和其中因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比率明显低于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其他2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6 min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提高(P<0.01),LVEDd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步行运动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血浆BNP水平,且安全性好,但短期内对左室的重构尚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寻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 将223例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分为处方康复组、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处方康复组和非处方康复组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入选时及6个月随访时对各组进行血压测量、6 min步行距离测量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入选时,各组血压、6 min步行距离、左室功能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时,处方康复组再次住院例次和其中因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比率明显低于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其他2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6 min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提高(P<0.01),LVEDd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步行运动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血浆BNP水平,且安全性好,但短期内对左室的重构尚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