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以及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潜在类别;并使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孤独感情绪体验量表对54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可分为4个类别,即高积极组占比为78%、低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13.6%、中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7.1%和占比为1.3%的高消极组;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r=-0.23,P均<0.01);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a×b=-0.07,95%CI:-0.11~0.02;直接效应值c=-0.16,95%CI:-0.23^-0.09)。结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人数逐渐增多的,其中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较少出现自杀意念行为。  相似文献   

2.
了解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并探讨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孤独量表(UCLA)和自杀意念量表(SSI)对某高校1 101名大一~研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1.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94~ 2.05,P值均>0.05).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67,P值均<0.01);自我的灵活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23,P值均<0.01).自我和谐的3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和孤独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值均<0.05);孤独感在自我和谐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0%.结论 改善自我和谐和孤独感水平可以减少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的FROST完美主义心理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儿童孤独量表于2018年10月对陕西省宝鸡市4~6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积极完美主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6、4.561,均P0.01);是否为留守儿童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积极完美主义、孤独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5、1.975、3.323,均P0.05);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孤独感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07、4.236,均P0.05);(2)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完美主义间存在正相关(r=0.455,P0.01),孤独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积极完美主义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417、-0.341,均P0.01);(3)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331,F=79.883,P0.01),积极完美主义对孤独感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90,F=48.067,P0.01);(4)积极完美主义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7%。结论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积极完美主义与孤独感相关,积极完美主义在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社交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满意度在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交往焦虑间的作用,为寻求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改善青少年社交能力的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问卷、手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影响因素问卷和交往焦虑量表,按照年级整群分层方式选取全国11所中学和大学的2 056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和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法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社交自我效能感和交往焦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4和0.318,P值均<0.01),社交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满意度呈正相关(r=0.224,P<0.01).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交往焦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87,P<0.01),社交自我效能感和社交满意度对交往焦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70和-0.090,P<0.01).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可以分别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社交满意度2条间接路径对交往焦虑产生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152,95%CI=0.119~0.185).结论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可以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和社交满意度降低青少年的交往焦虑,改善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朱琦  夏庆华  喻彦  周鹏  余力  姜玉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37-1640
了解长宁区初中生自杀意念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整取随机抽取长宁区初中生1 011名,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匿名封闭式调查.结果 1 011名被调查者中,25.02%曾有过自杀意念,3.17%曾经很想自杀,1.78%曾经想过实施自杀.女生和男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27.02%和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9,P<0.01).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水平初中生间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468,26.640,P值均<0.05),年级越高、成绩越差,越容易产生自杀意念.22项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有关(P值均<0.05),其中影响较显著的为厌学情绪和家庭施加学习压力(x2值分别为127.542,116.451,P值均<0.01).厌学和受到家庭学习压力的学生中44.34%,34.76%曾有自杀意念.42项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有关(P值均<0.05).性别、年龄、不喜欢上学、家庭施加学习压力、父母过分干涉、严厉惩罚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43,1.310,2.406,1.302,1.501,1.653).结论 初中生产生自杀意念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应结合青少年不同的性别、心理、家庭情况等特征制定契合的干预方法,以降低自杀意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事件、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某大学的506名学生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9.9%,95.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高度孤独的学生占49.8%,中度孤独的学生占45.7%,低孤独感的学生仅占4.5%;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χ2=8.561,P0.01)、以及与父与母关系(χ2=7.927和6.508,P0.05)3个人口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孤独感和应激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受孤独感和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身体自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834名贵州省某中学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的PSDQ总分高于女生,九年级学生的PSDQ总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GSES得分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GSES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PSDQ及其各维度与GSES均呈正相关(P0.01),且协调性、自尊、外表、体育活动、耐力维度对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及影响,五者联合起来可解释变异量的0.320。结论初中生身体自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且身体自我可预测及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学校及教师应帮助初中生(尤其是女生及低年级初中生)提高其身体自我认知及自我评价水平,进而提升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患者的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用自编问卷收集603例MMT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变量,并询问患者的目前自杀意念和孤独感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独立关联。结果 MMT患者目前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17.4%。有孤独感患者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于无孤独感患者(分别为27.0%与5.3%, 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控制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变量的混杂效应后,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联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OR = 4.40, P<0.001)。结论 MMT患者自杀风险高。提供社会心理干预以减轻MMT患者的孤独感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减少MMT患者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特点,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6所高校768名在校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及自杀意念情况。结果13.2%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男生自杀意念为14.0%,高于女生的12.6%;理科学生为16.2%,高于文科学生的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组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100.11±9.26),(211.30±52.40)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90.34±12.14),(143.28±3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抑郁、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强迫症状和恐怖因子对自杀意念有明显预测作用。结论通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和谐可以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孤独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9年5月,采用学业拖延量表、孤独感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宝鸡市某小学4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平均得分为37.06±9.04,小学高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业拖延、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9、2.592、3.834,均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孤独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87、3.296、8.174,均P<0.05);(2)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7,P<0.05);学业拖延、孤独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498、-0.396,均P<0.01);(3)学业拖延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498,F=119.865,P<0.01);孤独感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396,F=64.308,P<0.01);(4)孤独感在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农村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水平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贵州省黔西县某农村中学抽取325名农村初中生作为被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学习倦怠量表测量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级被试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90,5.062,5.907;P0.05);不同年级被试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18,6.746,3.830,4.198;P0.05)。男生的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耗竭、师生疏离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4,2.486,2.167;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被试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P0.05),其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且其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可以共同预测学业成绩,二者可共同解释因变量学业成绩变异的16.1%。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二者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和干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是生理和心理经历最具挑战的时期之一.由于自身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限制,该群体对死亡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虽然近年来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率有所下降,但自杀仍是我国青少年因伤害致死的第3位原因….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早期的心理活动,是自杀行为实施前强有力的预测因素[2].研究表明,自杀意念的产生是一个连续性的心理变化过程,排除与生理因素有关的影响外,与个人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3].本研究于2015年6月抽取南昌市5所高中高一、高二的884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杀意念发生特征,探究自杀意念与其他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早期识别和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耿永红  张小远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74-2076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与生活意义感、自我接纳、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择某医科大学大一新生830名,采用生活目的问卷、自我接纳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意念与行为问卷进行测量.入组标准:选择自杀意念与行为问卷的第1条目"3a或3b"者,且1年内有自杀意念者,共73人,设为自杀意念组;排除标准:选择自杀意念与行为问卷的第1条目其他选项,排除采取自杀行为者,共74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98%;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的生活意义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等的均值显著低于非自杀意念大学新生(P<0.01);自杀意念与生活意义感、消极应对、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和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活意义感和消极应对是自杀意念形成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某医科院校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形成与生活意义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提高生活目的和意义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起预防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不同自杀行为认同度下,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整群抽样抽取的31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分析。结果自杀行为的认同度对调节快乐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4)=4.08,P0.05],性别对调节快乐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4)=6.34,P0.05],自杀行为的认同度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4)=0.09,P0.05],;自杀行为的认同度对调节自卑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4)=0.67,P0.05],性别对调节自卑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4)=13.01,P0.01]。自杀行为的认同度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4)=0.55,P0.05],对自杀认同度越低,调节快乐的自我效能感越强(M=4.34,SD=0.39)。调节快乐的自我效能感和调节自卑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不同自杀认同度下,大学生调节快乐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76名初中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在焦虑上的得分越低(r=-0.356,p<0.01;r=-0.267,p<0.01);时间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焦虑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t=-4.750,p<0.01;t=-2.184,p<0.05);在焦虑量表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3.387,p<0.01)。结论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均与焦虑存在显著水平的负相关;在焦虑水平上存在性别差异;时间效能感和学业效能感是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76名初中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在焦虑上的得分越低(r=-0.356,P〈0.01;r=-0.267,P〈0.01);时间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焦虑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t=-4.750,P〈0.01;t=-2.184,P〈0.05);在焦虑量表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3.387,p〈0.01)。结论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均与焦虑存在显著水平的负相关;在焦虑水平上存在性别差异;时间效能感和学业效能感是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初中生抑郁症状在同伴欺凌模式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为同伴欺凌防治和青少年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9年9月(T1)在安徽省濉溪县1所普通中学全体初一学生中建立随访队列, 2020年9月(T2)进行第一次随访, 共1 687名初中生参与。采用自编同伴欺凌问卷、中文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S-DC)和自杀相关心理行为问卷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初中生近1年自杀意念、被欺凌、欺凌他人的报告率分别为28.3%, 27.0%, 24.4%。同伴欺凌潜在类别分析分为低被欺凌-欺凌他人组(71.4%), 高被欺凌-欺凌他人组(3.3%), 高言语和关系被欺凌-欺凌他人组(25.3%)3组。以低被欺凌-欺凌他人组为参照组, T1抑郁症状在高被欺凌-欺凌他人组(中介效应值为0.43, P < 0.05)及高言语和关系被欺凌-欺凌他人组(中介效应值为0.29, P < 0.05)致T2自杀意念中起中介作用。  结论  抑郁症状在同伴欺凌致青少年自杀意念中起中介作用。为预防同伴欺凌及青少年自杀相关心理行为, 教育工作者在制定相应措施时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谢玲平  邹维兴  张翔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458-1461
探讨留守初中生自我效能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效应,为研究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问题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SAS-SSS),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湖南省3所乡村中学共641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结果 留守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求助、退缩、发泄、幻想与社会适应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存在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03,0.602,0.299,0.488,0.126,-0.102,P值均<0.01),且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求助、退缩均能正向预测社会适应(P值均<0.01).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在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6.0%和7.1%.结论 留守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和求助是影响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曾婷  尹其芳  袁盼 《医疗装备》2023,(11):108-111
目的 探析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现状,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对比不同特征患者自我效能感差异,纳入可能影响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评估,72例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为20~37分,平均(25.50±3.50)分;不同文化程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焦虑情绪脑梗死患者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应对方式消极、社会支持低下及有焦虑情绪是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应对方式消极、社会支持低下及有焦虑情绪是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率的暴露情况,分析研究人口学特征对自杀意念率的影响情况,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 以西安地区某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共调查1163人,应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自我控制量表(SCS)对资料进行收集,运用Epi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