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椎间孔镜下关节突可视化成型技术(VPTED)和显微镜微创通道技术(MITM)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期间收治的64例行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VPTED治疗30例,采用MITM治疗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残障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PTED组相比于MITM组,手术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80.4±19.5)min/(111.5±25.2)min(P<0.05),(2.5±1.3)d/(4.2±2.3)d](P<0.05)。两组住院总费用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下降(P<0.01);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ODI评分随访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TM组患者术后复发1例,两组患者各有1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结论 椎间孔镜下关节突可视化成型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与常规穿刺置管技术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行PTED治疗的91例单节段LDH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穿刺置管(靶向成形组),48例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腿痛改善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靶向成形组透视次数明显减少、通道建立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靶向成形组优 28 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02%;常规组优27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为 91.67%。两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可有效降低PTED的学习曲线,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后纵韧带骨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腰椎间盘 突出伴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侧路镜技术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4 个月。术前及术后1 d和1、3、6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评估腰腿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改良MacNab疗效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 d和 1、3、6 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临床疗效评价:优1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 93%(13/14)。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可有效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伴后纵韧带骨化,使神经根得到及时彻底减压及松解,临床效果显著,但须严格 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LDH 140例,依据手术入路分为侧后入路组和后路入路组,每组70例。侧后入路组行侧后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后路入路组行后路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结果 侧后入路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后路入路组(P<0.05),侧后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路入路组(P<0.05)。术后1 d、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后路入路比较,侧后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LDH的疗效确切,且具有安全性高、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偏心环锯技术治疗L5~S1腋下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L5~S1腋下型LDH,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偏心环锯技术治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2.36±15.79) min,透视次数(15.44±3.51)次,术后卧床时间(7.36±1.46) h。随访(14.68±3.89)个月,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1),末次随访优良率为87.5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偏心环锯技术能有效治疗L_5~S_1腋下型LDH,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皮椎间孔镜术(PETD)后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采用PETD治疗的87例LDH的临床资料。术后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激素45例(硬膜外组),静脉滴注类固醇激素42例(静脉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 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硬膜外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优于静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硬膜外组优良率(91.11%)与静脉组(88.1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DH病人PETD后应用类固醇激素,可缓解疼痛;与静脉给药相比,硬膜外注射更有利于术后早期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尸体标本解剖学研究,探讨椎间孔镜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6具脊柱标本的双侧L1~S1共60个椎间孔,建立椎间孔镜工作通道,观察通道建立、神经根和硬膜囊损伤情况,测量关节突关节切除范围。结果 成功建立60个工作通道,其中1处(1.7%)发生硬膜囊损伤;骨钻距离神经根最短距离在0~5.8 mm,平均(3.2±1.1)mm;27处行椎间孔成形标本中,22处(81.5%)未破坏关节突关节,只切除部分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5处(18.5%)切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切除范围为整个关节突的7%~18%。结论 椎间孔镜技术安全可靠,对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仍需警惕损伤神经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导杆漂移技术穿刺置管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导杆漂移技术辅助PTED治疗的34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病人腰部、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病人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透视次数为(12.65±4.51)次;通道建立时间为(24.06±4.07)min;手术时间为(63.82±8.96)min。随访时间为14~30个月,平均(20.09±4.29)个月。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4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4.12%。结论 应用PTE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导杆漂移技术能安全、有效地置管,降低穿刺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二类。保守治疗有卧床休息、牵引、理疗、全身及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腰椎间盘摘除术、椎板间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及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有借助穿刺针、显微镜、腹腔镜及椎间盘镜进行的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间盘摘除后或行椎间融合或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aspar可扩张通道系统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在Caspar可撑开通道系统辅助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前以及术后1、3、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分级评价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为59~78 min,平均(68.50±7.20)min;术中出血量为25~60 ml,平均(32.25±8.6)ml。30例术后复查腰椎MRI均示突出的髓核全部摘除。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严密修补硬脊膜,术后无脑脊液漏。术后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及椎间隙感染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按Macnab评价标准:优2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6.7%(29/30)。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Caspar可撑开通道系统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术野清晰,神经根减压彻底,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硬脊膜撕裂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采用PETD治疗的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资料。结果 236例中,3例发生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为1.3%(3/236)。2例术中诊断,其中1例术中转为显微镜下修补硬脊膜,1例术中未做处理;1例术后诊断,在显微镜下完成硬脊膜修补。3例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从术前8.0分降至1.7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82.1%降至17.8%,均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改良MacNab评分2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 硬脊膜撕裂是PETD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应根据术中和术后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and standard discectomy (SD)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DH). We searched in MEDLINE, EMBASE, 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Cochrane databases for relevant trials that compare PELD and SD for the treatment of LDH.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Revman 5.3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es. This meta-analysis compiled 1301 cases from four random controlled trials and three retrospective studies. Compared with SD, PELD showed a shorter operative time (mean difference (MD) = −18.6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4.92 to −12.43; p < 0.00001), less blood loss (MD = −64.88, 95% CI: −114.51 to −15.25, p < 0.0001), shorter hospital stay (MD = −3.51, 95% CI: −4.93 to −2.08, p < 0.00001), and shorter mean disability period (MD = −34.34, 95% CI: −53.90 to −14.77, p < 0.006).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at the final follow up (MD = −0.23, 95% CI: −0.53 to 0.07, p = 0.14), Macnab criteria at the final follow up (MD = 1.04, 95% CI: 0.72 to 1.50, p = 0.82), complications (RR = 0.76, 95% CI: 0.40 to 1.43, p = 0.39), recurrence rate (risk ratio (RR) = 1.00, 95% CI: 0.61 to 1.64, p = 1) and reoperation rate (RR = 1.40, 95% CI: 0.90 to 2.16, p = 0.13). In conclusion, despite PELD showing significant benefit in short term outcomes such as hospital course and mean disability period, similar clinical efficacy and long term outcomes were observed when compared to SD.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PELD can be a feasible altern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posterior approach for the LDH depending on surgeon preference and indication.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sufficient large sample sizes necessary further confirm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经皮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8例腰5-骶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用经椎间孔入路26例,经椎板间入路12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acNab量表评分、KP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疗效。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结果 38例中,34例(89.5%)疗效优良。术后VAS评分[(1.0±1.5)分]较术前[(7.9±1.1)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腰椎JOA评分[(21±5.7)分]较术前[(7.4±4.6)分]明显提高(P<0.05)。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的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下选择椎间孔入路或椎板间入路均可有效、安全并且微创地治疗腰5-骶1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4.
椎板间入路经皮完全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椎板间入路的完全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应用经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资料。病人术前均符合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记录术前、术后3d、3个月和6个月腿痛VAS和腰椎JO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6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无任何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住院时间4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例k;病人手术后2个月复发,其他59例病人腿痛VAS和腰椎JOA评分术后3d、3个月、6个月各个随访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PEID治疗的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突出髓核摘除均满意。20例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01)。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手术优良率为80%(16/20)。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下肢麻木,无感染以及神经根损伤患者。无一例复发。 结论采用PEID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髓核钳夹术(PLD)联合医用臭氧(O3)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O3在椎间盘内外弥散、突出物回缩情况以及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方法 选择通过影像检查(CT或MR)结合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PLD组、O3注射组、PLD+O3注射组),每组各40例,分别按方案实施治疗.结果 PLD+O3注射组腰痛发生率最低,O3在椎间盘内外弥散最好;突出物回缩率3组间无明显差异;PLD+O3注射组术后立即有效率为86%,PLD组为83%,O3注射组为35%;随访6~18个月,PLD+O3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2.5%,PLD组为87.5%,O3注射组为77.5%;3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PLD联合O3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下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局麻+监护在C臂机透视下分节段行靶向穿刺,经皮内窥镜椎间孔入路下行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更改术式,术后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72~106 min,平均(85±12.4) min。术中出血量为(30±5) ml。41例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vas评分下降越明显(>P<0.05)。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5. 1%。本组41例均无复发。结论 经皮内窥下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经椎板间人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人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30%(52/54),其中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改为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8.35 min,中位住院时间3d.出院时5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其中5例患侧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与术前相比,术后1d、3个月和1年时VAS和ODI评分均减少(均P=0.000).术后复查腰椎MRI显示髓核摘除满意,神经根压迫解除,亦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因髓核脱出椎管内游离较远,术中对神经根牵拉较重,术后出现S1神经根分布区麻木,术后1个月缓解.结论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