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患者来源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确定安罗替尼(Anlotinib)对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肺鳞癌皮下肿瘤组织的增敏作用。方法收集患者来源的LSCC组织,通过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方法检测LSCC中Anlotinib的作用靶标表达情况。随后构建裸鼠皮下肿瘤模型,Anlotinib口服灌胃给药,对裸鼠皮下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处理,再用qPCR方法检测Anlotinib对LSCC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利用患者来源的LSCC组织获得了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其中Anlotinib的作用靶标有明确表达; RFA能够有效杀伤LSCC在裸鼠皮下的肿瘤组织,Anlotinib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的EMT作用发挥对RFA杀伤LSCC组织的增敏作用。结论安罗替尼能够在裸鼠模型中上调RFA对患者来源LSCC组织的杀伤作用,能够为LSCC诊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癌靶向性CAIX-ScFv-pHLIPdsiRNA对治疗裸鼠肾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肾癌裸鼠模型,活体成像仪监测肾癌裸鼠成瘤情况及dsiRNA重组分子对裸鼠肾癌的靶向性,TUNEL染色法检测siRNA重组分子的抑瘤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癌裸鼠Bcl-xL、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iRNA重组分子逐渐在肾癌荷瘤部位聚集;重组分子组肾癌组织凋亡指数(24.26±4.35)%明显高于对照组(7.51±2.18)%(P0.05);重组分子组Bcl-xL、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癌靶向性CAIX-ScFvpHLIPdsiRNA注入肾癌裸鼠后,能有效抑制肾癌细胞增殖,促进肾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下调Bcl-x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金生方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TKIs)靶向药物耐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用NSCLC细胞系HCC827,按0.01、0.05、0.10、0.50和1.0μM浓度梯度诱导构建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耐药株是否构建成功,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耐药株c-MET扩增水平。20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吉非替尼组、肺金生方组和肺金生方+吉非替尼组,每组5只。按每只4×10~7/200μL将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注射于裸鼠后肢皮下,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四组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吉非替尼组给予吉非替尼50mg/kg灌胃;肺金生方组给予肺金生方剂量53.6g/kg灌胃;肺金生方+吉非替尼组给予吉非替尼50mg/kg+肺金生方剂量53.6g/kg联合灌胃给药。给药频次每2天1次,连续给药4周。CCK8法检测耐药HCC827 GR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耐药HCC827 GR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耐药HCC827 GR细胞p-EGFR、p-MET、p-AKT、p-ERK1/2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无差异[(1.34±0.16)g比(1.41±0.13)g,P>0.05],肺金生方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明显减轻[(0.77±0.28)g比(1.41±0.13)g,P<0.01],吉非替尼+肺金生方组裸鼠皮下移植瘤明显小于肺金生方组和吉非替尼组[(0.34±0.16)g比(0.77±0.28)g、(1.34±0.16)g,P均<0.01];肺金生方单用或与吉非替尼联用能够明显抑制耐药HCC827 GR细胞的增殖能力[(43.45±4.47)%、(24.25±5.21)%比(100.00±2.14)%,P均<0.01];肺金生方组、吉非替尼+肺金生方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7.40±0.56)%、(12.80±0.72)%比(3.05±0.54)%,P均<0.01];肺金生方组、吉非替尼+肺金生方组c-MET和p-c-ME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抑制下游AKT/ERK1/2磷酸化水平。结论肺金生方或和吉非替尼联用能有效抑制吉非替尼耐药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MET蛋白表达以及下游AKT/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极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较常见的类型是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ccRCC),约占成年肾癌患者的90%~95%[1]。肾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部分在确诊时就已经出现远处转移而延误诊断,导致治疗和预后效果较差。目前靶向药物对于肾癌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同的个体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较大。通过研究分子标志物与肾癌之间的联系,探索新型有效的分子标志物以阐明肾癌的发病机制,对肾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多种来源的分子标志物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对裸鼠膀胱癌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裸鼠皮下人膀胱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实验组裸鼠用舒尼替尼40 mg/kg灌胃,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CD34、Ki67的表达,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和增殖指数;用TUNEL法测肿瘤的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裸鼠的肿瘤生长被明显抑制,抑瘤率为72.03%,肿瘤退缩率为43.42%。实验组微血管密度、肿瘤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0.222~18.700,P<0.05)。结论舒尼替尼可阻断裸鼠膀胱癌移植瘤血管的生成进程,使肿瘤体积退缩,对移植瘤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COX-2抑制剂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观察其对荷RenCa肾癌BALB/c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外周血、脾脏、淋巴结的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影响。方法  建立BALB/c小鼠RenCa肾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动物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舒尼替尼治疗组、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治疗组、舒尼替尼+COX-2抑制剂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按时给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中Treg、MDSC数目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选MDSC,提取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STAT-3水平。结果  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对照组,脾脏MDSC数目明显降低(1.22%±0.15% vs.9.34%±0.58%,P<0.01),外周血MDSC数目明显降低(12.7%±0.85% vs.23.0%±1.68%,P <0.01),脾脏Treg明显降低 (11.3%±1.69% vs.22.4%±2.31%,P<0.01),外周血Treg明显降低(3.30%±0.64% vs.11.9%±1.53%,P<0.01)。经流式细胞术分选后的脾脏MDSC中,联合用药组较单用药组STAT-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COX-2抑制剂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肾透明细胞癌的抗肿瘤作用优于任何单独用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免疫抑制细胞,调节机体肿瘤免疫环境,从而增强分子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子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比传统治疗药物拥有更强的针对性,可增强对肿瘤的杀伤力,而且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不良反应,现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肺癌靶向药物的应用极大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的毒性,但也带来了新毒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等)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的靶向药物(克唑替尼等)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能出现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3种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优选建模方法。方法采用Bal/c裸鼠,分别通过直接注射细胞悬液(方法一)、肿块包埋(方法二)和经过引瘤后原代细胞培养注射细胞悬液(方法三)3种方法建立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并取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方法一成瘤率为53.3%,成瘤时间平均为(14.5±1.64)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47.2±8.7)mm3;方法二成瘤率为93.3%,成瘤时间平均为(10.5±0.87)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98.3±17.2)mm3;方法三成瘤率为76.7%,成瘤时间平均为(11.2±0.87)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82.4±5.6)mm3,3组的瘤组织病理检查无明显差别。结论经过引瘤后原位细胞培养,然后注射细胞悬液,是建立肾癌模型和进行生物治疗研究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EDD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继发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以HCC827细胞及耐厄洛替尼的HCC827 (HCC827/ER)细胞为工具,CCK-8法检测HCC827/ER细胞的耐药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厄洛替尼处理48 h后,NEDD4mRNA和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及PI3 K/AKT信号通路活化情况.NEDD4小干扰RNA(siNEDD4)转染HCC827/ER细胞,比较处理前后HCC827/ER细胞的厄洛替尼IC50变化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情况.裸鼠成瘤实验在活体水平上进一步验证NEDD4在NSCLC继发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结果 HCC827/ER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18.23 ±23.77);HCC827/ER细胞NEDD4mRNA和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水平均高于HCC827细胞;HCC827/ER细胞成功转染siNEDD4后,转染组的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水平降低,且厄洛替尼IC5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裸鼠成瘤实验中转染组肿瘤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NEDD4通过激活PI3 K/AKT信号通路促进NSCLC继发厄洛替尼耐药.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是肺癌中最主要的类型.靶向治疗有望提高包括NSCL多种实体瘤的疗效.围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吉非替尼及其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靶向纳米泡动态监测裸鼠肾癌移植瘤的形成过程,阐明靶向纳米泡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成像特征和规律,探索靶向纳米泡诊断微小肿瘤的能力.方法 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于种植后第1天行二维超声检查,于第7天及第14天分别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超声造影检查,定量分析移植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靶向纳米泡、空白纳米泡和微米泡的显像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移植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 Ⅸ,CA Ⅸ)的表达情况.结果 种植后第7天,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显示,种植部位形成环状移植瘤组织,中间为未吸收的细胞悬液.种植后第14天,种植部位基本形成实性皮下移植瘤组织,细胞悬液完全吸收.二维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发现直径<1.5 mm的微小肿瘤,且靶向纳米泡在显像峰值强度、峰值降半时间、峰值降半时曲线下面积均优于空白纳米泡和微米泡(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移植瘤组织内高表达CAⅨ,而癌旁组织未表达CAⅨ.结论 超声造影能有效监测移植瘤形成的过程,靶向纳米泡能使裸鼠肾癌皮下移植瘤组织特异性显像,有利于肾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快速建立裸鼠胶质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快速建立裸鼠C6犁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在科研实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6型鼠胶质瘤细胞悬液分别接种至雌雄裸鼠皮下,或用瘤组织块行异体移植至雌雄裸鼠皮下,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长出时间,并研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1)两种方法所建肿瘤模型其成功率均为100%,肿瘤生长状况良好,肿瘤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符合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2)采用细胞接种法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所需的时间长,在雌雄裸鼠皮下生长速度不一,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瘤组织块行异体移植法建立的肿瘤模型,其所需时间均较细胞接种法明显缩短,雌雄裸鼠肿瘤组织块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利用肿瘤组织块移植的方法可快速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基因治疗的可靠动物模型;(2)利用肿瘤组织块异体移植的方法,可以缩短肿瘤研究中用于建立动物模型的时间,节约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孕激素耐药模型,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人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敏感型Ishikawa细胞株和孕激素不敏感型Ishikawa-pLWERNL细胞株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组18只);成瘤后,分别将接种Ishikawa细胞株和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各自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甲羟孕酮(MPA组)、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称取各组肿瘤湿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孕激素受体B(PR-B)、ERK1/2、p-ERK1/2、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中,MPA组、吉非替尼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轻43.0%和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中,吉非替尼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减轻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A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减轻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公共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对舒尼替尼敏感或耐药的肾透明细胞癌(ccRCC)样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出舒尼替尼耐药相关分子并探讨介导获得性耐药的潜在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对舒尼替尼敏感或耐药的ccRCC基因表达谱,利用GEO2R在线工具对不同表达水平基因进行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抑癌药物的临床研究建立人舌鳞癌动物模型.通过模拟与人体内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动物模型,观察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病理学行为及转移情况.方法选4~6周BALB/C-nu裸鼠,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Cal27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皮下,观察裸鼠体质量、皮下成瘤情况、肿瘤体积;待裸鼠体质量下降至原体质量的25%时,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组织进行解刨学观察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裸鼠在接种Cal27细胞第7~12d后右腋下出现肿瘤,接种浓度为每只0.1 mL约2×106个细胞,成瘤率为86.7%.HE染色示肿瘤组织呈典型鳞癌表现;淋巴结及主要脏器未见转移.结论成功建立舌鳞癌Cal27裸鼠移植瘤模型.此动物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人舌鳞癌的生物学行为,为进行抑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西替尼联合5-FU对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毒性作用。方法肠癌LoVo细胞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西替尼组、5-FU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处理。观察各组裸鼠肿瘤大体形态,并测定裸鼠体质量、肿瘤大小及计算瘤质量、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T(2治疗后肿瘤增长至治疗前瘤体积2倍所需的时间)和肿瘤生长延迟时间(TGD),记录动物死亡率。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阿西替尼及5-FU单药组。治疗后第30天联合用药组瘤质量小于对照组及阿西替尼和5-FU单药组(P<0.01)。联合用药组T(229.05 d)长于阿西替尼(19.31 d)和5-FU组(21.22 d)。联合用药组的TGD达16.73 d,较阿西替尼单药组和5-FU单药组的8.53 d和9.72 d,明显延长。除了空白对照组没有裸鼠死亡之外,其余4组均有1只死亡,死亡率未超过20%。此外,各组裸鼠的体质量下降也均未超过20%。阿西替尼组及联合组中各有1例获得部分缓解(PR)。阿西替尼组及联合用药组的瘤组织ABCG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5-FU组的ABCG2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中,阿西替尼和5-FU单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两者联合使用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作用。两药剂量范围内的联合具有较佳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合酶-2(COx-2),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人肺癌细胞A549接种于裸鼠皮下,成瘤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厄洛替尼组、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和厄洛替尼联合用药组,给予灌胃处理,观察裸鼠生长状况,每周两次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0 d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裸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计算Bcl-2/Bax的值.结果 联合用药组肿瘤明显小于塞来昔布组、厄洛替尼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微血管数目、sVEGF的含量明显小于塞来昔布组、厄洛替尼组和对照组(P<0.05).厄洛替尼组Bcl-2的表达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塞来昔布组Bcl-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Bcl-2的表达与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厄洛替尼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Bax的表达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Bcl-2/Bax较塞来昔布组、厄洛替尼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厄洛替尼相对厄洛替尼或塞来昔布明显抑制人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中减少微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可能为其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手术标本接种于BALB/c裸小鼠,建立相应的移植瘤模型,为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药物的筛查和临床前疗效的评估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收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并将其植入裸鼠体内建立患者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分析病理组织学形态,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以及潜在靶标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oxidase A,MAOA)的表达。进一步在此患者源性NSCLC异种移植模型中评估靶向药、临床一线化疗药物顺铂的抗肿瘤功效。结果 成功建立了患者源性的NSCLC异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保留了源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且EGFR、MAOA呈阳性表达。使用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联合顺铂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MAOA抑制剂氯吉林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晚期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相关因子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量与舒尼替尼远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转移性晚期肾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予患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证实均为ccRCC。所有患者术后均予舒尼替尼标准给药方案治疗,50 mg每天1次口服,服药4周、停药2周为1个疗程,每6周随访1次,随访至2015年12月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入组患者病理标本肿瘤组织中VEGF-A、VEGF-C、VEGFR-2、VEGFR-3、PDGF和PDGFR-α、β的表达水平,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与靶向治疗远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截至研究终点日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不能控制的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情况,存活4人,死亡16人,死亡患者均因肿瘤进展导致。Spearman分析显示VEGFR-2高表达与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存在显著相关,单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中VEGFR-2强阳性与肿瘤进展风险降低(OR=0.162,95%CI:0.031~0.839,P=0.030)及死亡风险降低(OR=0.204,95%CI:0.041~1.015,P=0.052)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ccRCC患者中,VEGFR-2高表达与较长的PFS及OS存在显著相关,VEGFR-2强阳性与肿瘤进展风险降低及死亡风险降低显著相关,提示VEGFR-2有可能成为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远期疗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建立裸鼠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案。 方法 :采用两种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CAOV3(贴壁细胞 )、COC2 (悬浮细胞 )对裸鼠进行不同细胞密度皮下接种及不同方法的组织块接种。 结果 :在 5× 10 6/ (0 .2 0ml·只 )到 6× 10 7/ (0 .2 0ml·只 )细胞浓度内 ,两株细胞的成瘤率及肿瘤成形时间与接种细胞量无关。与COC2细胞株相比 ,CAOV3成瘤早 (以组织块接种者为甚 ) ,成瘤率高 ,成瘤后生长缓慢。而COC2细胞株一旦成瘤 ,则肿瘤生长速度极快 ,以至于实验尚未完成荷瘤鼠已死亡。 结论 :在建立卵巢上皮性腺癌裸鼠动物模型的实验中 ,以选用贴壁细胞株、组织块套管针接种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