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甘肃省新冠肺炎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甘肃省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及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特征。结果 甘肃省2020年确诊新冠肺炎181例,2021年截至11月19日共确诊175例,两次疫情在病毒类型、流行病学史、临床分期及胸部CT影像表现中存在不同特征,2021年10月疫情病毒已由2020年的原型株转变为Delta变异株,疫情持续时间略长于2020年1月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数量增多,双肺胸膜下磨玻璃影仍为典型胸部CT特征。结论 甘肃省新冠肺炎大部分病例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输入性和聚集性发病为主,病毒的进化及变异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及致病性,胸部CT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患者康复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郴州市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发病确诊过程,探讨新冠病例早发现、早报告以及病例诊断和隔离观察解除的策略依据。 方法 对该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结果 利用大数据比对监测,在转送监测对象至集中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时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何某华,由此发现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何某的5名密切接触者中有3人发病确诊(包含1名重症病例),其中重症病例黄某第7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进而确诊,密切接触者中胡某有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白细胞下降和肺炎影像学改变,但是5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未确诊。 结论 大数据比对监测对发现传染病有积极作用;早期对有流行病学史人员单独隔离医学观察对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有重要意义;将2次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新冠肺炎病例的排除标准和将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必备条件,值得探讨,这都可能放走传染源,导致新冠肺炎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0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发热门诊接诊并经由天津市专家组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组家庭CT征象均符合典型新冠肺炎表现:两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以胸膜下为著,伴或不伴肺小血管增粗。第1组,夫妻同时发病,首诊CT阳性,之后均确诊,第2组,妻子先发病,首诊CT阳性;丈夫后发病,首诊CT阳性,之后均确诊。第3组,夫妻同时起病,丈夫首诊CT阳性,妻子首诊CT阴性,复查CT阳性;丈夫弟弟症状不明显,首诊CT为阳性,三人均确诊。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不尽相同,且与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对其正确认识,有利于提高对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为COVID-19早期确诊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2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的6例COVID-19患者,回顾性分析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武汉旅行或居住史,4例患者有发热,3例有咳嗽,2例有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2例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6例患者胸部CT检查均可见肺部异常表现,病灶均为双侧分布,下肺病灶多于上肺,主要表现为双侧肺野外带多发磨玻璃影、实变影、“铺路石”征及不同程度纤维化。发病后较晚行胸部CT检查可见肺实变和明显纤维化。结论 COVID-19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SARS-CoV-2核酸检测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发病444例,死亡13例。单起疫情病例数范围为2~26例,平均3.36例。疫情起数居前三的是沙市区(32起)、公安县(20起)、洪湖市(20起)。疫情起数、病例数在1月26—28日达到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中位数为51岁;职业以农民为主。71.96%的聚集性疫情有明确武汉市暴露史,61.71%的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疫情暴露场所多样,86.36%为家庭暴露。疫情发生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05 d,间隔时长中位数随周次逐步变短。结论 荆州市聚集性疫情规模较小,以家庭为主。疫情流行期,应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餐,生活起居尽量独立。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继续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镇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并对该疫情运用的新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COVID-19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对本起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收集疑似和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相关病例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关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咽拭子进行SARS-CoV-2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确诊或除外SARS-CoV-2感染,分析其一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特征。 结果 本研究疑似患者共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6±16)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大部分为输入性病例,86%患者为武汉相关人员。最终有13例确诊为SARS-CoV-2感染者,7例经2次及其以上咽拭子核酸检测方可确诊,1例合并甲型HIN1。37例为非SARS-CoV-2感染患者,其中26例细菌性肺炎,6例为单纯性甲型HIN1,5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32/50)和咳嗽(24/50),周身症状以乏力多见(12/50),消化道症状少见。94%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降低,30%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无心肝肾功能损害表现,86%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表现,以毛磨玻璃影(60%)和斑片状影(56%)为主,胸腔积液少见。 结论 流行病学史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重要条件之一,诊断需注意警惕同流感病毒的鉴别及混合叠加感染;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及隔离诊治对疫情防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院内感染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多家庭聚集疫情特点,为聚集性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潍坊市某新冠肺炎聚集疫情特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判定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要求进行。结果 首代病例就诊时隐瞒外出旅行史,导致由院内感染和家庭接触引发的8个二代病例和7个三代病例发生,涉及4个家庭内聚集,没有引起医护人员的感染或发病。结论 详细询问病人外出旅行史和其他接触史对病例的诊断至关重要,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家庭成员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是聚集疫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收集西安市COVID-19疫情病例个案信息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西安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25例,其中男67例,女58例,13~89岁,平均(48.23±15.94)岁,35~54岁55例(44%)。含输入性病例52例,本地续发病例73例;流行病学史明确者117例,接触史不明者8例;死亡3例。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3起涉及病例89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13起(56.52%),涉及病例38例(42.70%)。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3位区县依次是雁塔区(29例)、新城区(20例)和莲湖区(16例)。流行曲线显示前两次疫情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28日(11例)和1月31日(10例)。病例从发病到首诊时间1.0(0.5,3.0)d,从首诊到确诊时间4.0(3.0,6.5)d,从发病到确诊时间7.0(4.0,10.0)d。输入病例和续发病例从首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7,P=0.035);首诊前服药和未服药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0,P=0.007)。 结论 西安市COVID-19 疫情可分为外省市输入病例、本地续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三个阶段,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要流行特征。输入病例比续发病例更早确诊,首诊前是否服药可影响COVID-19确诊。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是目前西安市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组我院收治的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人中有3人确诊)病例,通过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胸部CT征象,发现传染源为有明确武汉旅行史的患者,家庭成员密切接触为传染途径;临床多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降低,纤维蛋白原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下降,乳酸脱氢酶升高;胸部CT有典型的磨玻璃影、实变影伴叶间隔增厚以及病灶偏向肺外带和后侧分布的特点。了解该组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特点,对协助临床快速诊断和处理家庭爆发性病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到2020年2月18日17例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及23例山东省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经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的40例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年龄、发病时间、首发症状、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及胸部CT表现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40.0%与武汉市或湖北其他地区具有明确接触史,60.0%无明确接触史;60.0%为聚集性发病,40.0%为输入性病例;平均就诊时间为(4.9±3.5)d,35.0%患者具有基础疾病;75.0%患者初始症状为发热,7.5%初始症状为咳嗽,5.0%咽痛,2.5%头痛,10.0%初始无任何症状;实验室检查中77.5%的患者白细胞正常,45.0%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72.5%和55.0%患者SAA和CRP升高,92.5%患者PCT正常;92.5%患者初次核酸检测为阳性,72.5%患者胸部CT表现为单肺或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病灶,初次核酸检测与胸部CT检查阳性符合率达92.5%;入组患者90.0%为普通型,治疗上均给予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口服治疗,62.5%给予了抗菌药物治疗,15.0%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好转,14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SARS-CoV-2人群普遍易感,家庭聚集性感染及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是湖北省外的主要播散方式,轻型及普通型多见,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改变,治疗后均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发热门诊初诊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的25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25例均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6起为家庭聚集性病例。8例就诊时无任何临床表现,就诊时表现为发热11例,咳嗽11例,咽痛3例,乏力3例、全身酸痛2例,鼻塞流涕1例,腹泻1例。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降低7例,外周血CRP轻度升高10例。25例患者就诊时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检查:17例表现为胸膜下结节性或片状磨玻璃影,5例表现为双肺多发胸膜下片状磨玻璃影,部分实变,1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渗出和实变,呈"白肺"表现,2例无异常。结论 COVID-19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部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HRCT多数表现为胸膜下结节性或片状磨玻璃影,部分病灶伴有实变,极少数患者无肺炎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揭示2022年2月广西德保县本土新冠疫情中病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征及变异情况,为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溯源及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广西德保县2月本土新冠疫情的确诊病例中选取30份病例的上呼吸道标本进行核酸提取、构建DNA测序文库、第二代测序仪上机测序、拼接测序数据,通过基因比对和构建进化树完成病毒基因变异位点和进化分析。结果 与武汉参考株相比,广西德保县2月本土聚集性新冠疫情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突变中位数为57个(56~58个),氨基酸突变的中位数为63个(62~65个),同源性非常高,均属于VOC/Omicron变异株BA.1进化分支。结论 SARS-CoV-2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新冠疫情的溯源研判提供科学依据,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境外输入性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7月3日期间境外输入性COVID-19确诊病例77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史、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胸部CT。结果 确诊病例中约63.64%(49/77)为聚集性发病,务工人员占54.55%(42/77),为群居居住;其次为留学生,占25.97%(20/77例),大部分为单独居室居住。男性54例,女性23例,发病年龄14~62岁。18.18%(14/77)的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36.36%(28/77)的患者有发热,75.32%(58/77)的患者有干咳、咽痛、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有胸闷、乏力、腹泻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提示65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4例白细胞计数减少,8例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67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35例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升高,61例CRP指标正常、16例轻度升高。胸部CT检查显示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表现,27例患者未见异常。27例为轻型,50例为普通型,无重型及危重型。结论 境外输入性COVID-19病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居住条件拥挤是发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一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患者,多数为普通型患者,实验室检查多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影像学表现多样。应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才能避免漏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有效控制COVID-19疫情。  相似文献   

15.
周巾力  黄河秋  胡艳  姚慧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078-108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行第一版)》,对2020年1月13日—3月2日报告的2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及11例无症状感染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信阳市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发生51起,首例病例有武汉等地旅行或居住史者31起(60.78%),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7 d,传染人数中位数为2人。包括家庭聚集45起(88.24%),混合聚集4起(7.84%),工作聚集2起(3.92%)。共涉及139例确诊病例及10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市总病例数的52.28%。输入性病例48例(32.21%),本地病例101例(67.79%);一代病例85例(57.05%),二代病例63例(42.28%),三代病例1例(0.67%)。暴露史有共同居住生活的84例(56.38%),共同聚餐的51例(34.23%),工作场所密切接触的12例(8.05%),娱乐场所聚集的2例(1.34%)。结论 51起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病例的暴露史多为有共同居住生活史和共同聚餐史;多数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有武汉等地旅行或居住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市首起布鲁氏菌家庭聚集性疫情的特征,探讨我市布鲁氏菌病发病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首起家庭布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布病病原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确诊家庭聚集性病例2例,病例为夫妻俩,年龄均为54岁,从事羊只养殖贩卖及屠宰。暴露因素为屠宰羊清洗羊胎羊杂感染,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为1∶1 600,布氏菌型鉴定结果为羊种1型。结论本起布鲁氏病病菌为羊种1型,宰杀染疫羊清洗羊胎羊杂是引起本起家庭聚集性布病疫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交易市场羊群检疫和职业人群防护是防控人间布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7):940-944
目的分析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日-3月2日海南省所有COVID-19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聚集发病和传播能力等分析。结果海南省COVID-19患者168例,男女比例0.93∶1(81/87),以46~69岁、18~45岁年龄段为主,分别占53.57%(90/168)、33.93%(57/168),并以输入病例为主,湖北地区输入病例占65.48%(110/168)。共发生27起聚集性疫情,涉及患者88例,占全省病例的52.38%(88/168)。其中有湖北流行病学史聚集性疫情占全部聚集性疫情81.48%(22/27),占全部聚集性患者81.82%(72/88),聚集性发病主要以同一航班、自驾、同一火车班次到琼等方式出现。此外,海南省COVID-19的传播能力与同时期的全国其它地区保持一致。结论海南省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与全国一致,聚集性疫情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李沙  张猛  朱雄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8):760-763
目的 回顾分析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影像学、血常规和核酸检测结果,为COVID-19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4日—3月5日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和实验室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疑似病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结果 2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24例,SARS-CoV-2核酸阳性率为11.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确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排除的疑似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确诊病例中,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23例(占95.8%),呼吸道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双侧浸润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确诊,在综合考虑其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仍需依靠病原学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先后被定为西固辖区定点救治医院和后备救治医院及非绿码定点诊疗医院。以该院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为基础,总结疫情背景下,基层医院抗疫的具体防控对策和经验,旨在为其他县区级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起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诊断特点。方法对3起聚集性COVID-19共17例患者(14例确诊,3例疑似)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14例,可疑阳性2例,阴性1例。早期胸部CT表现为结节影、斑片影、矩形影、斑片伴结节影或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伴或不伴小叶间隔增厚;进展期表现为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实变明显,可沿胸膜下带状分布,其长轴平行于胸膜,呈胸膜平行征;消散期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结论对于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的聚集人员,即使无明显症状,甚至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也建议行胸部CT筛查和SARS-CoV-2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避免因未能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