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提高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疗效。方法:将2014年1~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4~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试验组采用绘制鱼骨图后提出的整改方法使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治疗,两组每次治疗时间、每天治疗次数、疗程均相同。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MAS评分法、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骨图有助于提高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疗效。  相似文献   

2.
胡丽  黄霞  叶应华 《华西医学》2014,(5):935-936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后患者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10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后焦虑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治疗配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0d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配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后患者的焦虑症状,且安全易操作,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常规康复+运动想象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1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差异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马倩  李敏  濮红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45-1046
目的 观察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平稳后,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训练,同时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用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吞咽功能有改善.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运动、语言功能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降颅压、营养神经和对症支持治疗及常规康复护理,有手术指征者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估、语言障碍评估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语言障碍评级、远期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有改善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能促进重型脑外伤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马湘玉  胡慧 《全科护理》2016,(10):1005-1006
[目的]总结穴位按摩配合脑电仿生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和脑电仿生刺激仪对病人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SQI评分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结论]通过穴位按摩配合脑电仿生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可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在改善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发病 4周内的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治疗组加用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该仪器测定的肌电值及简式Fugl Meyer功能评价表进行评定。 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电值及功能评分值均有显著提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康复效果与治疗次数正相关。结论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可促进早期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我院IS恢复期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予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运动功能(FAM评分)、神经功能(CSS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FAM、C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FAM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S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IS恢复期疗效显著,能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9例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摄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降低,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均升高,舌骨向前、向上移动距离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改善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反复刺激肌肉神经促使吞咽的作用机制,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及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动康复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选取9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动康复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适应能力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电动康复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方法对其功能康复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配合醒脑开窍针法)和对照组(醒脑开窍针法),每组50例.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共治疗15d,观察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苏醒率和苏醒时间.结果 治疗30 d,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治疗组(22.4±5.8)d,对照组(38.5±6.9)d;苏醒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加速促醒和降低致残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及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治疗组加用AM-800神经功能重建仪进行下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FIM量表得分及Fugl-Meyer下肢得分均上升,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显著,Fugl-Meyer下肢得分上升更显著(P均<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可降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黄爱华  卢柳艺  何静  任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79-1480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否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旨在探讨一种简单、安全的非药物脑卒中后抑郁的理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汉密尔顿抑郁评分>18分者给于盐酸多塞平抗抑郁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相同的护理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电仿生电刺激完骨、天柱、内关对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血流速度及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PV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管理、高压氧、促醒药物、感觉刺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双侧天柱、完骨(主电极)、内关穴(辅助电极)治疗,连续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开始前1 d及治疗结束后1 d采用PVS疗效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波普(MRS)检查观察脑血流速度及脑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治疗前后平均流速改变(Δ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胆碱复合物/肌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完骨、天柱、内关可明显改善PVS患者脑循环及脑代谢,有可能提高临床促醒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电刺激组)20例、冰刺激治疗组(冰刺激组)2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2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肢体功能运动训练,电刺激组患者同时应用VitalStim电刺激仪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并进行口一颜面肌功能训练,冰刺激组同时用冰棉签刺激其咽部并进行口一颜面肌功能训练。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和血氧饱和度(SaO2)测定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SSA评分和SaO2降低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和冰刺激组SSA评分和SaO2降低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刺激组SSA评分和SaO2降低值均较冰刺激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或冰刺激结合功能训练均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冰刺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签法选择某院2017年5月至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干预,包括营养管理、口腔运动训练、口腔感觉训练、球囊扩张干预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针灸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1~3级患者比例为73.3%,对照组1~3级患者比例为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改善吞咽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评分.结果: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较对照组起效快,且疗效更明显,同时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摇车训练同步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仅有主被动运动功能手摇车训练,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摇车训练的同时辅以具有同步性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接受4周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上肢部分(FMA-UE)、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肢FMA-UE评分、STEF评分、MBI评分及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除了MAS评分外,试验组患者以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手摇车训练同步功能性电刺激能更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 d,对照组为29.46 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