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58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托拉塞米和环磷腺苷葡胺,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LVEDD、LVEF和血浆BN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1).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对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并对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并且血浆BNP水平与患者的LVEDD、LVESD呈正相关(r=0.76、0.7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6,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NT-pro BNP、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 V)、血清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 t ventr icular e j ec t i o n f rac t i o n,LV E 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对其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冻干)静脉滴注,每日2.6 g,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浆BNP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明显提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62例作为冠心病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F组(42例)和心功能代偿组(20例),其中CHF组又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cy、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分析血浆Hcy水平与NT-pro BNP、LVEF和LVEDD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代偿组及CHF组血浆Hcy、NT-pro BNP水平及CHF组LVEDD均升高,且CHF组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代偿组比较,CHF组血浆Hcy、NT-pro BNP水平及LVEDD均升高,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血浆Hcy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HF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T-pro BNP、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且与NT-pro BNP、LVEF和LVEDD呈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45-124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左心室功能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P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 BNP、CPR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FS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 BNP、C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清NT-pro BNP、CPR水平。  相似文献   

7.
强心合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强心合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5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强心合剂,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临床症状、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SD、LVEDD、LVEF及血浆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强心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左心室的舒缩功能,延缓心室重构并且降低血浆BNP水平,是一种治疗CHF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其对心力衰竭患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健康婴幼儿、心力衰竭患儿各30例作为对照组和患儿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浆NT-pro BNP的水平,检测患儿组心功能参数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与其血浆NT-pro BNP水平作相关性回顾分析。结果患儿组治疗前血浆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患儿血浆NT-pro BNP水平显著降低,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亦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治疗前后其血浆NT-pro BNP水平和LVEF均呈负相关(r=-1.32,r=-1.78)。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预后考核及患儿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心功能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BNP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50-5451
研究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意义。临床纳入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另纳入同期收治的COPD缓解期患者40例及40例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分别设为合并组、COPD组及对照组。三组NT-pro BNP水平均有差异(P<0.05);合并组NT-pro BNP水平最高,对照组NT-pro BNP水平最低。合并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NT-pro BNP水平均有差异(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 BNP水平越高。COPD合并心衰患者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心衰程度越高,NT-pro BNP水平越高,可用于临床病情的判断及对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 BNP和血清Cys-C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CHF 54例作为冠心病CHF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无心力衰竭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冠心病CHF组54例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比较冠心病CHF组与对照组、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NT-pro BNP和血清Cys-C水平,并对NT-pro BN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NT-pro BNP、血清Cys-C值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白蛋白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YHAⅡ级组NT-pro BNP及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NYHA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 BNP与年龄、血清Cys-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血清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NT-pro BNP独立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NT-pro BNP和血清Cys-C明显相关,NT-pro BNP和血清Cys-C可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赖诺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与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与血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与赖诺普利加氯沙坦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并测定血浆利钠肽含量的变化.结果:利钠肽与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呈负相关.赖诺普利加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下降显著,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明显,与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赖诺普利加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独应用赖诺普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心衰,预防左室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寻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 将223例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分为处方康复组、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处方康复组和非处方康复组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入选时及6个月随访时对各组进行血压测量、6 min步行距离测量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入选时,各组血压、6 min步行距离、左室功能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时,处方康复组再次住院例次和其中因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比率明显低于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其他2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6 min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提高(P<0.01),LVEDd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步行运动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血浆BNP水平,且安全性好,但短期内对左室的重构尚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随访24周,治疗前后采用心功能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左室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辛伐他汀佐治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较好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寻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 将223例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分为处方康复组、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处方康复组和非处方康复组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入选时及6个月随访时对各组进行血压测量、6 min步行距离测量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入选时,各组血压、6 min步行距离、左室功能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时,处方康复组再次住院例次和其中因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比率明显低于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其他2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6 min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提高(P<0.01),LVEDd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步行运动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血浆BNP水平,且安全性好,但短期内对左室的重构尚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左心室功能及血浆标志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功能和血浆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2—2016-09在某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136例,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68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68例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比较两组的疗效、心功能、心肌重塑及血浆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心肌重塑、血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水平较对照组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型利钠肽(BN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并抑制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纳入标准随机选择62 例老年CHF 患者作为观察组(心衰组,又分为轻度与中重度心衰两亚组),44 例老年非心衰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衰组),均行超声心动图(UCG)、24 h 动态心电图(Holter)及血浆NT-pro BNP 水平等检查,检测指标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NT-proBNP 等.结果 CHF 患者TO、TS 与LVEDD、NT-pro BNP 呈负相关,与LVEF 呈正相关(P <0.05 或P <0.001);NT-pro BNP 与LVEF 呈负相关,与LVEDD 呈正相关(P <0.001).CHF 患者LVEF 越低,LVEDD 越大,TS 值越低,血浆NT-pro BNP 水平越高.中重度心衰者HRT 值与轻度心衰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HRT可作为一种评估CHF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无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 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心功能、血脂和NT-pro BNP指标的差别,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t=16.596、15.920、6.659、10.1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t=-15.023,P0.01);心力衰竭组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和肌钙蛋白(c Tn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7.481、20.496、25.009、19.423,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水平高于对照组(t=5.810、1.745、5.501,P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8,P0.0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与LAD、RAD、LVESD、LVEDD、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Tnl、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LVEF、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65-336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对比两组心功能、血浆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6MWD)。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D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