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3例口服华法林后发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应用华法林导致脑出血的经验和教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华法林相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3例华法林相关脑出血患者中,2例因颅内血肿继续扩大而死亡;1例颅内血肿完全吸收后,继发脑栓塞,头颅CT平扫示右侧枕叶新发梗死灶,住院期间予以重启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调整INR至2~3,病情好转。结论 1严格掌握华法林治疗的适应证,定期监测INR;2对于脑栓塞风险较大的华法林相关脑出血患者,评估脑出血风险后尽早重新启动抗凝治疗;3早期纠正INR,可减少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2.
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因需终生口服抗凝药物使得颅内出血的机会增加8~11倍[1]。我科2003年2月~2004年11月对8例心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治疗并发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采用低强度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2.3]恢复华法林的抗凝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8例均为心瓣膜置换术后采用华法林治疗中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失语、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入院的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证实。男3例,女5例;年龄26~48岁,平均39.2岁。脑出血发生在心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服用抗凝剂2~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后再接受颅脑手术的围手术期桥接抗凝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1年4月收治的1例心脏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桥接抗凝的无功能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63岁,因轻微车祸外伤行头颅CT检查发现侵袭性垂体大腺瘤,拟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然而,术前常规检查发现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遂先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为改善视力视野,进一步行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在多学科协作下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全切肿瘤,并对抗凝过程顺利进行桥接,患者术后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通过本病例的回顾分析,希望加强神经外科医师对颅脑手术合并心脏重大疾病的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抗凝过程中围手术期管理的认识,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及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锁孔入路手术治疗20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短期随访。结果术后即刻CT显示:血肿全部清除18例,大部分清除2例。术后3个月随访,存活19例,死亡1例;按改良Rankin评分量表0~2分11例,3分5例,4分2例,5分1例,6分1例。结论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满意、止血可靠、手术时间短、脑功能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将成为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70岁以上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接受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例血肿清除95%以上,9例血肿清除90%以上,4例血肿清除80%以上,再出血2例。本组死亡3例,存活22例。病人随访3~15个月,按GOS评分:1分3例,2分1例,3分13例,4分5例,5分3例。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显微手术如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70岁以上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华法林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者疗效及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慢性心房颤动(AF)并左心房血栓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其对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收集333例AF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左心房和(或)左心耳有血栓78例(87个),合并脑栓塞者16例(22.5%);无血栓患者255例,合并脑栓塞者6例(2.4%);血栓患者服用华法林,无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服华法林组和未服华法林组。服华法林组根据INR(2.0~3.0)调节华法林量;8个月后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二聚体(D-D)含量检测并对其对比分析。结果 (1)8个月后,血栓组服用华法林78例血栓消失47例(56个),再次脑栓塞3例,脑栓塞再次发生率明显小于服用华法林前发生率(3.8%);服用华法林组合并脑栓塞发生率明显小于未服用华法林者。(2)服用华法林前血栓组较无血栓组D-D含量高(P〈0.05);血栓组和未血栓组服用华法林8月后D-D含量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而无血栓组未服华法林组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华法林是目前治疗和预防AF患者左心房血栓及脑栓塞的主要药物,D-二聚体指标的检测不仅有助于评估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而且还可作为评价华法林抗凝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35例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3例,术后抗凝治疗9例,介入治疗后抗凝治疗5例;8例未接受抗凝治疗。治疗4周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手术并抗凝治疗的9例中,5例GOS评分4~5分,2例2~3分,2例死亡;接受介入机械取栓及溶栓治疗并抗凝治疗的5例中,4例GOS评分4~5分,1例2分;单纯抗凝治疗的13例中,9例GOS评分4~5分,4例2~3分;未接受抗凝治疗的8例中,3例死亡,3例GOS评分2~3分,1例4分,1例5分。结论 伴颅内出血的CVST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特征性,抗凝为治疗基础,部分病人可根据情况选择介入治疗,出血较多及脑疝病人可考虑开颅手术减压,大多病人预后尚可,出血较多、广泛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疝形成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神经内镜治疗经验。方法采用神经内镜及微创脑手术套管对15例高血压小脑出血病人行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失血量30~40 ml,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2.9±4.3)%。术后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术后随访14例,时间3个月,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7例,4分(轻度残疾)4例,3分(重度残疾)2例,2分(植物状态)1例。结论神经内镜高血压小脑出血微创手术是一种具有安全、微创、高效、快速、出血少等特点的高血压小脑出血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静脉血栓形成伴脑出血致脑疝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例颅内静脉窦、静脉血栓形成伴脑出血致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例,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5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2例,4分2例,3分1例,死亡5例.出院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改良翼点小骨窗经颞极-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结果病人术后24h内清醒6例,术后1~3d清醒5例,术后3d~2周清醒2例,持续昏迷1例。术后6个月随防,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无死亡病例。左侧优势半球血肿病人6例,术后语音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改良翼点小骨窗经颞极-岛叶入路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 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脑室穿刺治疗的30例中,8例恢复良好,12例中残或重残,4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中,3例恢复良好,5例中残或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脑干穿刺治疗的4例中,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结论 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积水脑室穿刺术后继发导管相关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7例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187例中,120例经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7例经额角穿刺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出血13例,发生率为6.9%;其中枕角穿刺出血7例,额角穿刺出血6例;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1例;出院时GOS评分4~5分7例,2~3分4例,1分2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急剧下降(OR=6.39;95%CI 1.67~24.5;P=0.007)、堵管后重新置管(OR=5.45;95%CI 1.45~20.4;P=0.010)、脑室穿刺>3次(OR=10.4;95%CI 2.33~46.6;P=0.002)是导管相关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导管相关性出血是脑积水脑室穿刺术后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应综合评估,以降低术后出血概率;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复查头颅CT,出血量大的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CAA-IC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33例CAA-ICH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中,年龄<70岁15例(低龄组),年龄≥70岁18例(高龄组)。小骨窗手术5例,标准骨瓣开颅手术28例(骨瓣回置20例,去骨瓣减压8例)。术后24 h复查头部CT显示血肿清除率在60~95%,平均(80.5±4.2)%。低龄组血肿清除率[(81.6±4.3)%]与高龄组[(79.4±5.1)%]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龄组术后发生再出血发生率(6.67%)、肺部感染发生率(40.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3.33%)与高龄组(分别为11.11%、55.56%、3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按GOS评分:死亡5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9例,中残10例,恢复良好4例。低龄组预后良好率(60.00%;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高龄组(27.78%;P<0.05)。结论 CAA-IC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总体预后不理想。相对年轻的CAA-ICH病人,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无牵拉脉冲式冲水技术超早期显微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63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无牵拉脉冲式冲水技术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并联合脑室外引流及颅内压监测为治疗方案,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手术时间(178±20)min,术中出血量(85±20)mL,血肿清除率(90±5)%,再出血2例(3.2%),术后1个月内死亡4例(6.3%)。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0例(47.6%),中度残疾18例(28.6%),重度残疾5例(7.9%),植物生存4例(6.5%),死亡6例(9.5%),脑积水发生7例(11.1%)。结论应用无牵拉脉冲式冲水技术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可迅速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及脑干受压,且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同时行颅内压监测,可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Warfarin-relat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ICH) is a medical and neurosurgical emergency with a 1-month mortality of approximately 50%. Warfarin is commonly is used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o prevent ischemic stroke and to prevent progress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to pulmonary embolism. Owing to the ageing population, and increased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age and warfarin use, the incidence of WICH is expected to rise in the future. When WICH occurs, immediate discontinuation of warfarin with rapid warfarin reversal remains the first-line intervention, often with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 The optimal agent for rapid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reversal remains to be defined owing to the lack of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s. We review current literature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for this devastating neurologic emergenc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球囊脑造通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6月应用球囊脑造通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24 h复查头部CT,计算血肿清除率;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术后24 h复查头部CT,血肿清除率>90%有40例,80%~90%有15例,60%~80%有3例;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1.8±6.7)%。术后无死亡、颅内感染、脑积水并发症,术后出现再出血2例、肺部感染7例、硬脑膜下积液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12/56)。术后56例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14例 ,中残23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6例;预后良好率为66.1%(37/56)。结论 球囊脑造通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显微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夹闭术治疗20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治疗20例(栓塞组)。结果 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33例(GOS评分4~5分),预后差6例(GOS评分2~3分),死亡1例。夹闭组预后良好17例,术后发生脑缺血3例、颅神经麻痹5例,动脉瘤瘤颈残留1例。栓塞组预后良好16例,术后发生脑缺血2例、颅神经麻痹1例,动脉瘤瘤颈残留9例。夹闭组动脉瘤瘤颈残留发生率(5.0%,1/20)明显低于栓塞组(45.0%,9/20;P<0.05),而两组预后良好率、术后脑缺血发生率、颅神经麻痹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需要显微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协同,权衡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以获得期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糖、血肌酐变化情况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伤后24 h、48 h、72 h、7 d、14 d、30 d监测血糖及血肌酐。伤后1年,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伤后1年,预后良好23例(GOS评分4~5分,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48例(GOS评分1~3分,预后不良组)。两组病人血糖、血肌酐均先增高,后降低,伤后7 d达峰值。伤后24 h至伤后30 d,预后良好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伤后24 h,预后良好组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伤后48 h至伤后30 d,预后良好组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 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糖、血肌酐水平变化与病人预后显著相关,伤后血糖、血肌酐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发病时间<6 h,50例)和早期组(发病时间6~24 h,46例)。2组患者均在3D-slicer辅助下行神经内镜手术,对比其并发症、临床预后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 结果超早期组患者的再出血、颅内感染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人数少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的GOS评分中轻度残疾多于早期组,重度残疾少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在术后第7、14天脑脊液中NSE的含量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早期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脑出血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增加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