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发展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享受医保的群体不断扩大,更多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医保政策,履行定点医疗协议,构建和谐医、保、患关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建立了以规范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服务流程为整体的管理服务网络。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医改精神,医院将医保管理与医疗管理相结合,规范医疗行为,树立医保费用指控意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和各项指标,提升医保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2.
医患冲突与医疗秩序重构的制度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卫生投入减少、医保覆盖面小的原因,也有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原因。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诚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少人文关怀。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疗服务价值理念的公正合理,它要求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以“规范监管”作为制度保障。以制度伦理建设为契机,辅以正确的激励手段,可以引导医务人员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重构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县级医疗机构卫生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西部5个省15所县级人民医院的445名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总体职业认同(3.54±0.16)分,其中工作价值观(3.60±0.14)分,职业态度(3.40±0.09)分,社会支持度(3.35±0.09)分,患者认可度(3.71±0.06)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0.8的因子共有4个,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5.23%,工作价值观对职业认同的方差贡献率最大(52.35%),提取的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价值观、职业态度、社会支持度、患者认可度;职业认同的综合指数模型为:Y=工作价值观×0.52+职业态度×0.10+社会支持度×0.07+患者认可度×0.06;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卫生工作人员总体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月收入、编制,回归方程:Y=-1.825+0.348×性别+0.249×学历+0.235×月收入+0.375×编制。结论西部县级医疗机构卫生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水平相对偏低,并且学历水平较低,有编制的卫生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水平相对较高;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西部县级医疗机构卫生工作人员整体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的主要困惑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广东省医护人员在医患关系中的主要困惑所在,并据此提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建议。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省5个地级市19家公立医院的58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中,66.2%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23.9%的人对改善医患关系信心不足,42.2%的人表示近1年来有时候受到医疗纠纷的困扰,75.7%的人表示为规避医疗纠纷而采取某些保护措施,78.2%的人认为医疗纠纷使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建议充分肯定医护人员在医疗职业过程中的付出;加强医患沟通,缩小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积极引导医护人员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构和谐社会关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探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问题.通过分析某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在执行城镇职工医保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存在的矛盾,从医院角度探索医疗保障制度的改进.正确处理医保各方关系,对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因子分析探讨黑龙江省医保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立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筛选出的4个公因子揭示了困扰医保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所在,包括公平性因子、管理失效因子、参保方式因子以及制度衔接因子。结论:医保改革应重点围绕医保制度设计中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加快对医保现行管理体系、监管与评价的改革设计;此外,还应高度关注医疗保障与医疗两大体系的有机衔接、完善个人参保方式等多个领域的系统设计改革来实现全民医保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日前,针对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山东省决定对医患矛盾和纠纷实行分级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山东省卫生厅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要制定医患纠纷应急处理预案。科室要建立一线科室一职能科室一医院领导三级医患纠纷隐患排查预警制度,医护人员每目查房交班时必须将医患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接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和主管医师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中山市某综合医院实行DRG专项绩效管理改革对综合医院相关绩效的影响,为实行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以帮助同级医疗机构在医保改革进程中实现平稳过渡。方法 基于目标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四年的DRG绩效数据,将2019年6月前设定为改革前,之后设定为改革后,运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及分段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分析改革前后的绩效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改革后医院病种总权重、CMI值、高RW值的病例数显著增加,时间消耗指数的趋势从上升变为下降,医疗质量、出院人次、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次数等指标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DRG专项绩效改革对目标医院的病种结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型综合医院落实救治疑难及急危重症患者的公益性定位,且此改革方案具有较好的可复制性,适用于大部分同级别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口市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提出有关公益性评价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海口市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共9家,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化为3 个维度(服务质量、服务适宜性、职业道德维度)和 12 个指标。结果三类医疗机构接受调查的患者在年龄、居住地、医保情况、职业、自报月收入和医疗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门诊患者对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的综合评价得分为1.77±0.837分,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总体公益性评价得分,以及公益性评价子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评价在服务质量维度、服务适宜性维度方面,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要低于一、二级公立医疗机构。结论门诊患者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评价存在差异,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应该着重提高医疗服务的适宜性和公平性。在患者对公益性评价的服务质量维度中,建议增加“诊疗时间、医患沟通质量”评价指标,以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与关心”,从而彰显“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和个体化医疗精神。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回归是政府良治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促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方法:分析某三甲肿瘤医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状况,探讨异地就医政策对三级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影响。结果:随着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的推进,就医地三级医院在工作量、政策解释、医患关系、费用监管等多方面充满机遇与挑战。结论:医保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协同合作,加强制度体系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保服务质量,保障医保基金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促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方法:分析某三甲肿瘤医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状况,探讨异地就医政策对三级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影响。结果:随着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的推进,就医地三级医院在工作量、政策解释、医患关系、费用监管等多方面充满机遇与挑战。结论:医保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协同合作,加强制度体系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保服务质量,保障医保基金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的原因,为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几何均数、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对某医院2005—2012年医保患者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医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8年间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18.68%,年均结构变动度为2.67%;8年间西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是导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上升的主要费用项目,三者的累积贡献率为42.67%;反映医护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费用如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变动不明显或呈负向变动。结论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医疗机构市场监督机制,确定合理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改变医院的收入结构,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对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5个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43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制度实施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月总收入、绩效工资占比、工作负担和医患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总体认知率达81.4%,其中三级医院依次高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不同科室类别、职称级别、绩效工资占比和薪酬变化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状况有差异。结论:要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关键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大对二级医院的关注,改革薪酬制度,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医疗改革结合国情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为建立和谐医院,进一步调动医护人员在医院发展中的积极性,用客观、科学的方式参与医院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民主管理工作的水平;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与和谐的干群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天津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揭示医疗机构各项应急能力的内在联系,为有效推动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普查方法对天津市8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建模,评价天津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结果天津市医疗机构120院前急救、发热门诊情况、肠道门诊情况、传染病救治能力、医疗机构血液管理、实验室检验能力、卫生应急保障和储备、医院感染控制能力、疾病监测报告能力、卫生应急培训情况、公众宣传和媒体沟通管理11个卫生应急能力指标得分分别为(0.73±0.81)、(4.64±4.48)、(4.74±4.26)、(0.35±0.48)、(2.04±1.20)、(3.11±1.90)、(3.17±1.79)、(10.70±1.72)、(1.52±0.53)、(7.48±3.44)、(1.22±1.19)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11个卫生应急能力指标可归为基础准备因子(5个指标)、临床治疗因子(3个指标)、应急意识因子(3个指标)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910%;综合评价模型为综合能力得分=0.668×基础准备因子得分+0.172×临床治疗因子得分+0.159×应急意识因子得分;基础准备因子的权重最大(0.668),其次依次为临床治疗因子(0.172)和应急意识因子(0.159);天津市8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卫生应急能力较强的22家(24.72%),卫生应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45家(50.56%),卫生应急能力较弱的22家(24.72%)。结论基础准备因子在天津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医疗机构较多。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医患关系亟待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开展伦理查房,对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养、密切医患关系、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查房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以及在促进医患和谐、营造良好的“伦理环境”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及就诊患者进行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医患双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认知情况的差别,提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形式,提示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从而为促进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卫生经济》2012,31(5):98-99
宋昌稳,中共党员,金乡县人民医院院长。作为医院院长,他坚持以民主管理为动力,推进医院和谐发展;以质量管理为突破口,创新医院改革与管理;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坚持公益性、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多维学科视角,并认为医务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提出了医务社会工作者面向患者及其家属、面向医护人员、面向医院行政管理层等不同主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医务社会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医患关系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医疗机构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先论述《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我国医患关系法律规制的特点,再分析目前医疗机构中存在的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法律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医院内部管理、医务人员法律素养的培育、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和整治过度医疗等方面探讨《侵权责任法》实施下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