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及肺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是心房颤动的明确危险因素,并且吸烟对心房基质及心脏电传导也有潜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导心房颤动的发生。吸烟还会增加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病死率的风险,并对心房颤动治疗过程中的抗凝治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在美国Miyasaka等[1]报道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房颤的发病率在1980年为3.03%,2000年为3.68%,21年来房颤发病率上升了12.6%.房颤发病率的增加与多种因素有关,已被认知的房颤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甲状腺疾病等[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但是肥胖对房颤的影响仍存争议,故本文就肥胖与房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对心房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心房颤动对心房肌细胞的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及心房肌细胞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其发生、进展与基础心血管疾病及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运动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同运动强度对房颤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运动对房颤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在心房颤动中的调控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表明miRNA-1、miRNA-328、miRNA-499、miRNA-208参与心房电重构,miRNA-26、miRNA-133、miRNA-21、miRNA-29参与心房结构重构,miRNA-30、miRNA-206参与自主神经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相关时间段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辛伐他汀40mg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Ⅰ组,n=62)和常规组(Ⅱ组,n=58),I组患者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辛伐他汀40mg,同时对各患者分别于心房颤动发作时及转复窦性心律后14d、28d时检测血清中的CRP水平,并统计各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各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时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的CRP水平(P<0.05);试验终点时Ⅰ组患者心房颤动的累计发作次数及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复发可能与炎症有关,辛伐他汀具有减少心房颤动发生和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2型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及其经常合并的其他代谢紊乱状态均可影响房颤的发生率.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影响心脏结构重塑、电重塑以及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因素诱发房颤.临床可采取抗凝治疗、不同种...  相似文献   

8.
迷走神经对心房颤动影响的离子通道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可以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升高AERP离散度,并诱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与心房的胆碱能M2受体结合,激活心房毒蕈碱激活钾通道(KAch),促进K+外流。由于KAch在左右房的分布密度不均一,导致极化恢复的离散升高,使心房内发生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折返,这是诱发房颤的基础。Ach还可以影响ICa,L的钙离子流。一些药物直接作用于KAch,抑制IkAch,因此可以用于治疗与迷走神经有关的房颤。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三磷酸腺苷对IkAch的影响可能是对心房肌电生理协同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力衰竭时,可使心搏出量减少,脑血流量也随之减少,而引起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慢性心搏出量减少,也可引起慢性脑血流量减少。若心力衰竭长期存在且严重,特别是伴有脑动脉硬化时,可使自动调节机制发生障碍。Corday以动物实验研究脑的血流量,发现房性早搏时,平均减少80%,室性早搏时,平均减少12%,当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有快室率时,平均减少23%,当非常快的室率时,平均减少40%。作者应用~(133)氙测定31例慢性心房颤动而不伴有心力衰竭和神经系统疾患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31例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60.3岁),血压正常者30例,仅1例有高血压。31例中有27例局部脑血流量低于相同年龄的正常对照组。各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对单一,消融术式首选肺静脉电隔离术,临床疗效满意.相比之下,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消融术式百花齐放:肺静脉电隔离术及其基础上的复合术式、肾去交感化、复杂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及神经节消融等.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自主神经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对心力衰竭(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63例HF患者,根据HF是否并发AF的临床特点:分有AF组(A组),无AF组(B组),并随访(23±8)月,观察AF对HF远期不良事件发生及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左心房内径,A组大于B组[(49±8)mmvs(43±7)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A组低于B组[(33±5)%vs(42±6)%,P<0.05];②脑栓塞发生率,A组高于B组(26%vs6%,P<0.05);③快速性心律失常,A组高于B组(77%vs47%,P<0.05);④不良事件发生:A组因HF加重或脑栓塞发生的再住院率高于B组(P<0.01);⑤病死率:A组多于B组(32%vs13%,P<0.01)。结论HF基础上发生AF,预示着对原发性心脏疾病的远期不良事件发生增多,预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房颤)和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患者明显增加了1.5-2.5倍的认知障碍风险。临床研究提示房颤,特别是持续性房颤对脑组织造成病理生理影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房颤患者的抗凝、频率控制和复律等治疗能够减轻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本文对两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据发表于2015年7月11日《柳叶刀》的研究显示,心房颤动早在50年前就已经大大地影响着人们。心房颤动是心脏上部心房(右心房)的颤动所致的不规律跳动,而不是稳定规律的跳动。这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血栓可以随着血液抵达大脑并引起中风。柳叶刀中的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的案例在1958年到2007年翻了两倍。但是这里也有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该研究也发现了在最近的50年内,心房颤动相关的中风风险降低74%,而且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5%。为什么这些数据会这样上上  相似文献   

14.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大小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心房扩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选择 32 9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 ,根据心房颤动类型及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分组 ,比较各组间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心房颤动发作 1~ 3年组和 3年以上组左心房内径 ( L AD)均大于 1年以下组 ( P<0 .0 5 ,P<0 .0 1) ,而 3年以上组 L AD又大于 1~ 3年组 ( P<0 .0 5 ) ,3年以上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L VED)大于 1年以下组 ( P<0 .0 5 ) ;持续性心房颤动组 L AD和 L VED均明显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 P<0 .0 1) ;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发作 3年以上组 L AD大于 1年以下组及 1~ 3年组 ( P<0 .0 1,P<0 .0 5 )。结论 心房颤动本身可引起左心房扩大 ,且左心房扩大常发生在心房颤动持续以后 ,因此转复心房颤动应尽早进行 ;心房颤动对左心室结构及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且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外科术后的常见心律失常,由其引起的治疗困难和医疗费用加重已引起人们关注。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抗术后房颤的治疗,但其疗效也不完全可靠,同时还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因此,人们就自然想到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术后房颤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迷走神经刺激(VNS)可通过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动作电位时程(APD)、增加AERP和APD离散度、促进心房电重构等机制诱发和维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但最近有实验表明VNS除了致房颤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治疗作用,低强度VNS可以抑制房颤的诱发,选择性房室结VNS可以控制房颤时快速心室率,但VNS治疗房颤的作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起搏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及其机制。方法 :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2 45例 ,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0 0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5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45例 ,双束支传导阻滞 2 5例 ,除外风湿性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起搏模式 VVI15 5例 ,DDD6 5例 ,AAI2 5例 ,平均随访时间 3.5年 (1~ 6年 )。结果 :2 45例患者中 5 5例发生心房颤动 (2 2 .4% ) ,其中 VVI模式 44例 (2 7.5 % ) ,DDD8例 (12 .3% ) ,AAI3例 (12 % )。三种起搏模式心房颤动发生率分别为 2 8.4%、 12 .3%、 12 %。 VVI起搏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 AAI、 DDD起搏 (P<0 .0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发生率 (2 9.3% )明显高于另三种病因 (2 0 %、 17.5 %、 2 0 % ,P均 <0 .0 1)。结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引起心房颤动的重要原因。起搏模式对房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机机制可能与室房逆传及心房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卫生经济的负担正逐年加重。在过去的50年中,AF的发病率增加了350%。综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1]显示,全球女性每10万人中,约有596.2人患有AF,男性每10万人中,约有373.1人患AF。随着年龄的增长,AF的发生率显著增加[2]。临床上,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治疗AF的有效手段,它针对心房肌局部解剖的电活动异常,采取热能或冷冻方式使局部心肌坏死,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最小化心室起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能否减少心室起搏及房颤发作。方法选择房颤负荷在1%~70%,已植入具有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起搏器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1个月诱导期后,利用EXCEL表格中的随机函数算法随机分为A组(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关闭)和B组(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打开),观察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心室起搏比率及房颤负荷。结果观察6个月两组之间的房颤负荷,A组为31.9%,B组为7.5%。心室起搏中位数A组显著高于B组,A组为76.0%,B组为2.1%。结论应用最小化心室起搏能显著减少心室起搏比例和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抑制作用及对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的阵发性AF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螺内酯20 mg/d,对照组(48例)不予螺内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Ald)浓度、AF发作情况、左房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应用螺内酯12个月后Ald水平较前明显降低(5.30 ng/dl vs 7.70 ng/dl,P<0.01),AF发作次数及AF负荷明显减少,左房内径、左房最大容积、左房最小容积及左房收缩期前容积均减小,左房射血分数增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够抑制阵发性AF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减少AF发生率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