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床旁气管切开术在抢救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中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10日收治的9例危重症COVID-19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术前均表现为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经最大吸气正压通气仍无法改善;术中证实气管插管内壁大量痰痂及血性分泌物附着;术后,大量浓痰自切开处喷出,清理呼吸道,置入套管后接呼吸机,血样饱和度迅速回升,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在危重型COVID-19病人的救治过程中,及时进行床边气管切开术,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神经外科急诊诊疗行为的建议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到2020年3月2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收治的67例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67例病人及与这些病人有接触的41位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总结防控经验。结果 67例病人中,4例确诊COVID-19,3例疑似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中,2名医师确诊感染COVID-19,其中1人为无症状感染,1人为轻症感染;1名护士确诊COVID-19,为轻症感染;医师及护士均未见疑似感染者。医护人员确诊感染COVID-19均发生在标准化防控措施开始执行之前,且不能排除社区感染的可能性。结论 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可将COVID-19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低水平,在疫情期间为神经外科急诊病人持续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医护人员防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2月11日救治的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COVID-19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神经外科病人合并COVID-19的护理及医护人员防护经验。结果 发病后,病人曾于武汉市两家医院就医后转入我院。入院时肺部CT、血常规未见异常,但仍然在围手术期提高防护级别,安全完成手术。术后及时复查,及时发现并确诊COVID-19。病区和医护人员没有发生感染。结论 合并COVID-19的颅内动脉瘤病人经过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可以完成手术,并能有效防止COVID-19的扩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的感染防控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COVID-19疫情期间手术治疗的5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经验,主要包括门急诊筛查、围手术期防护及术后处理等。结果 5例在做好感染防控措施基础上手术,术后未发生感染的院内播散。结论 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首先,要全面评估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必须手术的病人,务必做好感染防控措施,以免导致病毒院内播散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神经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 根据COVID-19的特点和防制原则,结合临床护理管理实践经验,在常态化防控下从开放病区前的准备、病人及家属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病室设施及物资管理、床位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六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我科在常态化防控下,调整护理管理策略后,相比疫情防控阶段,入院人数同比增长65.9%,出院人数同比增长69.3%,期间未发生COVID-19相关院内感染,手卫生执行率增长5%。结论 在严格的常态化防控下,采取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加快病人周转,同时有效减少住院病人感染发生率,从而减少疫情反复及爆发的可能,加快解决非COVID-19病人的就医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诊治神经重症合并肺部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2月17日我科收治的10例合并肺部病变的神经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中,颅内破裂动脉破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4例;肺部病变确诊COVD-19有1例,疑似COVID-19有7例(1例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神经源性肺水肿1例,吸入性肺炎2例,甲型流感性病毒性肺炎1例,细菌性肺炎2例);另2例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陪护确诊COVID-19有2例,科室资料员确诊COVID-19有1例。结论 在COVID-19疫情期间,严格做好神经重症病人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做好医护防护,在病区内设置应急隔离病房,配备充足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可以最大程度抢救神经重症病人;除了做好病人的筛查,还必须严格筛查病人陪护,最大限度降低病房内传染及医护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科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神经内科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注意感染的预防、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换管与拔管的护理、出院指导.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可以为患者减少痛苦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尝试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每天集中3个时间段(8∶30、16∶30、20∶30)播放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每次播放1.5~2h。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12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和65名患者对采用音乐护理的评价;对音乐护理前后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1)100%的护士和95.3%的患者对音乐护理创造温馨、舒心、和谐的外部环境给予认同,91.6%的护士和95.3%的患者赞同实行音乐护理;96.9%的患者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综合服务评价满意。(2)音乐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价: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基础护理合格率由2010年度的92.1%提升至2011年度的97.3%,护理综合质量评价合格率有2010年度的93.4%提升至98.7%。结论音乐护理有助于营造温馨、舒心、和谐的环境,对提升综合护理质量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我院神经外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护理应急管理经验。方法 2019年12月25日至2月3日,我院神经外科先后出现3例COVID-19确诊病例,科室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小组,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策略,包括启动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工作,落实院感防护安全管理和护患双方的心理支持与疏导。结果 我院神经外科顺利完成各项常规诊疗、护理等工作,并完成对疑似病人的筛查、确诊、救治及护理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结论 综合医院神经外科通过护理应急管理进行科学防疫和精准施策,可有效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0例神经外科重症并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时间34~86 d,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169例(70.4%);住院期间死亡18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14例,肺部感染3例,肺栓塞1例。并发症:气管血痂或痰痂堵塞气管套管4例,均经积极处理未出现窒息及严重后果;管脱出6例,其中4例立即再次更换气管套管,2例因不能配合在麻醉科协助下更换气管套管;气管切口感染2例;气管内食物残渣3例。结论 神经重症病人并发症中肺部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成为预防其发生的最重要环节,规范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气管套管的护理,保证分泌物的有效排出,保持气道通畅和肺部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能极大程度减少因肺部感染所致伤亡,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非隔离病区的应急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参照院感相关规定和借鉴部分呼吸内科隔离病房管理模式:加强全员(病人、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工勤人员等)院感培训和教育,每天免费发放口罩,加强病区通风、手消毒等措施,保持高度警惕;全员免费筛查肺部CT;病区内设立相对孤立的区域为隔离区域,确诊病人单间隔离,限制疑似病人和家属活动范围,护理专班执行护理工作;新入、新转入病人和陪护家属肺部CT筛查后再入院;每例病人固定一位陪护,谢绝其他家属探视;及时向医务部门汇报,尽早安排确诊和疑似病人转诊到对应隔离病区治疗;因陋就简,尽可能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结果 2020年1月7日至2020年2月22日,共诊治3例COVID-19病人及12例疑似病人。采取以上防控措施后,与之密切接触的37位医护人员和3位保洁员均无感染,无新增感染的病人及家属。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非隔离病区在防护用品缺乏、防护级别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模式,能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医务人员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神经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实施常规气管切开术426例,其中颅脑损伤266例,自发性脑出血160例。总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26例,其中切口渗血6例,气管内出血3例,堵管10例,气胸3例,纵膈气肿3例,皮下气肿2例,脱管3例,给予针对性护理,没有因这些并发症导致死亡的病例。结论 总结神经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护理观察处理要点,为进一步提高神经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感染MRSA的11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1例因颅内再次出血死亡,2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例经治疗后临床治愈。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MRSA的认识,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减少MRSA易感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MRSA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手术救治体会及防护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诊手术治疗的合并COVID-19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室、感染科做好术前准备、协调好术前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后终末处置工作,同时制定相关防护流程,实行严格的三级防护,病人治愈,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结论 对于合并COVID-19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制定合理的防护管理方法,急诊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常态化防控下反弹期的卒中多学科协助、适宜性绿色通道建设以及脑心健康管理等工作,以达到提高卒中救治效率及效果。方法通过加强防控知识学习,细化卒中质量体系建设并严格考核标准,充分建立适宜的绿色通道建设,张弛有度的缓冲病区管理模式以及深化脑心健康管理师在卒中管理中的作用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脑卒中全流程管理模式。结果通过有效管理,疫情反弹状态下的卒中绿色通道时间把控基本达到疫前水平,COVID-19核酸检测时间在 30 min~2 h,防控知识和卒中知识显著提高。结论通过改善方法,脑卒中病人能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能有效避免人群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情况 ,对重症监护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并提出护理措施 ,现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自 2 0 0 1 0 6~ 2 0 0 3 0 6共收治神经系统危重病人 10 8例 ,其中脑出血 41例 ,重度颅脑损伤 67例 ,平均年龄5 2岁。并发肺部感染 10例 ,发病率 9 2 %。2 感染原因分析2 1 人工气道建立 随着医学发展 ,呼吸机功能不断完善 ,机械通气已成为临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已成为抢救的重要手段。本组病例 2 8例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 ,2 0例行气管切开术。由于气管插管期间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标准预防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区非感染病区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强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保障病人及自身的安全;通过线上培训、科室组织现场学习、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结果 在采取标准预防后,病区未出现新增确诊COVID-19病人及医务人员的感染。结论 标准预防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及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策略。在COVID-19疫区,非感染病区加强标准预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特别是神经外科术后昏迷的患者,由于昏迷不能进行正常的吞咽运动,加上插入气管导管对气管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小,即使技术娴熟,胃管也常难插入。鼻胃管置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冶疗效果和康复时间。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05—06-2007—11在神经外科术后昏迷、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置管257例,其中一次置管失败26例。本文就26例置管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