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探究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56例重症CAP患者作为A组,选择56例非重症CAP患者作为B组,另选择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治疗结束后按住院结局对A、B两组重新分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并探究其与肺炎严重指数(PSI)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患者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患者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B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CT、CR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及D-二聚体与PSI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0、0.712、0.463,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D-二聚体与PSI具有正相关关系,临床检测PCT、CRP、D-二聚体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长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市五医院收治的189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AP患者纳入研究,入院后即进行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检测,进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按照D-二聚体水平分为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500 μg/L,114例)和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 500 μg/L,75例).出院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一年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二聚体水平对CAP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PSI评分Ⅰ~Ⅲ级患者的D-二聚体质量浓度为378.37 μg/L(216.74,649.50) μg/L,Ⅳ级的为673.41 μg/L (544.77,866.85) μg/L,Ⅴ级的为831.58μg/L(591.78,1066.39) μg/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8,P<0.01).Kaplan-Meier分析表明,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患者一年病死率高于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log-rank法,x2=52.5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预测CAP患者长期死亡的独立指标(OR =2.05,95%CI:1.48 ~2.61,P<0.01).结论 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衡量CAP患者病情严重度及长期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三者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33例(其中细菌性肺炎患者13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98例),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 PCT、IL-6,免疫比浊法测定 CRP。结果细菌性肺炎组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的 IL-6、CRP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性肺炎组的 PCT 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5);PCT 在非细菌性肺炎组与健康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PCT 判断细菌性肺炎的 Cut-off 值为0.27 ng/mL,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3.6%、71.3%。结论PCT、IL-6和 CRP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PCT 在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否为细菌感染中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D-二聚体(D-dimmer)和C反应蛋白(CRP)在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将150例CAP患者分成重症组和普通组,比较两组在入院24 h、72 h及第7 d的D-dimmer、CRP。结果:CAP患者D-dimmer、CRP均与PSI呈正相关(r=0.76、0.52,P0.01),重症组24 h、72 h、第7 d的D-dimmer和CRP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D-dimmer、CRP有助于判断C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6例CAP患者(大叶性肺炎16例、小叶性肺炎60例)及18例健康者进行血清PCT(免疫发光法)及CRP(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 CAP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大叶性肺炎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患者(P<o.05).结论 血清PCT、CRP联合检测有助于CAP诊断及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血流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254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菌血症组(81例)、脓毒血症组(109例)、脓毒性休克组(64例)。再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207例)和死亡组(47例)。检测并比较菌血症组、脓毒血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PCT、hs-CRP及D-D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hs-CRP及D-D对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的PCT、hs-CRP及D-D水平均高于脓毒血症组和菌血症组,且脓毒血症组均高于菌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中PCT、hs-CRP及D-D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hs-CRP及D-D单独预测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769、0.858。PCT联合hs-CRP、hs-CRP联合D...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患者中的差异。方法以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及美国感染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肺炎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该院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8例肺炎患者划分为不同组别,对不同组别的D-D、CRP、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3项指标与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D-D、CRP、PCT水平依据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对照组顺序呈逐渐降低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CRP、PCT水平依Ⅰ组、Ⅱ组、Ⅲ组顺序呈逐渐升高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D-D、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CRP、PCT与肺炎严重程度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401、0.516、0.394,P=0.025、0.002、0.001)。结论D-D、CRP、PCT与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划分肺炎严重程度,判断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的PCT、hs-CRP和IL-6的水平,探讨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4例,并按照Fine危险分层分为重症肺炎组(A组,Fine危险分层Ⅲ、Ⅳ、Ⅴ)54例和一般肺炎组(B组,Fine危险分层Ⅰ、Ⅱ)7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C组)68例,同时检测入选者血清中的PCT、hs-CRP和IL-6的水平,并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三组的PCT、hs-CRP和IL-6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的阳性似然比为8.70,特异度为90.2%,明显高于hs-CRP和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和hs-CRP的敏感度为85.3%和82.3%,高于IL-6的敏感度70.6%,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6和021,明显低于IL-6的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hs-CRP和IL-6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PCT水平对肺炎的严重程度有更好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组120例,非细菌性肺炎组80例,选择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及阳性率,同时比较不同分级与不同预后细菌性肺炎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组、非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CRP、BNP、WB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细菌性肺炎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CRP、BNP及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不同分级细菌性肺炎患者之间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存活者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者(P0.05)。结论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及其严重程度判断、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38-1539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诊断AL(非M3)患者60例,对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的检测值进行对比;在其化疗后出现发热时再次检测CRP、PCT以及D-二聚体结果,对比不同原因发热患者的检测值。AL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PRP值为阳性,PCT值有42例阳性,D-二聚体检测中有48例患者为阳性,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数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热患者细菌性感染发热者要高于非细菌性发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能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纤溶系状况与机体感染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临床治疗;化疗后出现发热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指导抗生素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死亡率较高。本文重点从HAP的概念、诊断和抗生素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苇茎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苇茎汤加减口服,连续治疗7 d后评价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CRP水平结果,分析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6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治疗前后对照,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体温稳定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炎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苇茎汤参与治疗CAP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能调节CRP的释放,具有下调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确诊的13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组72例、非细菌感染组65例;同期出生的63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CT对细菌感染所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RP与WBC;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结论 PCT较CRP和WBC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抗感染,对照组患者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除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虽然不能提高药物疗效,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手术相关医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调查手术科室的医院内肺炎病例,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医院内肺炎的发生显著相关;男性、年龄60岁以上、入住ICU、全身免疫抑制/严重疾病、气管/气切插管且在12小时以上、机械通气且时间超过48小时,应用湿化系统、2月内曾有手术史、术中发生休克、留置导尿管、意识障碍、使用抗生素种类大于3种且超过3天、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应用及使用时间超过3天、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外科基础疾病为最终致死性疾病和快速致死性疾病、上腹部手术、全麻以及留置鼻胃管且留默默时间超过6小时。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肺炎发生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龄、留置鼻胃管超过6小时、预防性抗生素和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以及有全身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支气管镜气道灌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血气分析及血液化验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RR、PaCO2 及PCT均下降,PaO2 及SpO2 均上升,观察组改善缺氧及感染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 ,同时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对颅脑外伤HAP患者采用支气管镜气道灌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及时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8.
PCT和CRP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者预测患者菌血症的可行性,为辅助临床诊断菌血症提供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方法129例疑似为菌血症的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后进行血培养,免疫层析法检测PCT,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结果研究组患者PCT、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9例研究组患者中,血培养阳性41例,阳性率31.78%;PCT 阳性83例,阳性率64.34%;CRP 阳性104例,阳性率80.62%。PC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4%和67.86%,CRP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7%和56.22%。对PCT和CRP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PCT 对菌血症的诊断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46;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71。结论 PCT是早期菌血症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CRP。  相似文献   

19.
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研究和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期特点不同,护理干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