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外伤性脑出血(t ICH)血肿扩大及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前瞻性收集t ICH病人共115例。根据入院血常规计算NLR。伤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血肿扩大定义为二次CT扫描与基线CT扫描相比体积增加33%或>5 ml。结果 115例中,13例(11.30%)发生血肿扩大。伤后3个月,41例(35.65%)预后不良,74例(64.35%)预后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扩大以及入院NLR水平增高为t ICH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NLR水平增高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NLR水平评估血肿扩大的AUC为0.896(95%CI 0.821~0.971;P<0.001),入院NLR水平评估t ICH病人伤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 0.615~0.802;P<0.05)。结论 t ICH血肿扩大影响病人预后,神经炎症参与t ICH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夹闭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0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107例中,预后良好65例;预后不良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量≥48.58 ml、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Ⅴ级、术中血管区域的操作时间≥45.80 min及术后未行康复治疗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病人,血肿量大、术前Hunt-Hess分级高,术中尽量缩短血管区域操作时间、术后进行合理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unt-Hess分级Ⅳ~Ⅴ级颅内脉瘤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介入治疗的127例Hunt-Hess分级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7例中,预后良好79例(62.20%),预后不良48例(37.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脑内血肿和合并脑梗死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Ⅳ~Ⅴ级介入治疗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0岁、合并颅内血肿和合并脑梗死为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elsinki CT评分和Stockholm CT评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TBI)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1例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选取入院后72 h内或术前最差的头颅CT影像进行Stockholm和Helsinki评分。伤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两个CT评分的预测预后的能力。结果 伤后3个月,GOS评分5分13例,4分12例,3分5例,2分1例,1分20例;预后良好25例,预后不良26例;病死率为39.2%(20/51)。预后不良组Helsinki CT评分和Stockholm CT评分较预后良好组均明显增高(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Helsinki CT评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95%置信区间0.848~0.996;P<0.001),以Helsinki CT评分=7.5分判断预后不良的敏感性为73.1%,特异性为100.0%;Stockholm CT评分AUC为0.905(95%置信区间0.826~0.985;P<0.001),Stockholm CT评分=1.75分判断预后不良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84.0%。结论 Helsinki CT和Stockholm CT评分都能很好地预测中、重型TBI的近期预后,两种评分系统的预测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显示脑中线移位程度与自发性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脑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判断脑中线移位值对于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分界点。结果 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132例,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GCS评分低、血肿形态不规则、脑中线移位严重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中线移位≥3.65 mm预测不良预后的敏感性为0.835、特异性为0.758。结论 脑中线移位是脑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移位大于3.65 mm时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基底节血肿预后影响因素的Logstic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基底节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例连续病例进行研究,记录年龄、性别、致伤原因、GCS评分、瞳孔大小变化、基底节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是否有其它颅内血肿等9个变量。6个月后按照预后评分将病例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合并其它颅内血肿和瞳孔大小变化是影响外伤性基底节血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成功率达到87.5%。结论对于早期出现瞳孔改变或合并颅内其它部位出血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必要时早期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Rotterdam CT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对颅脑损伤(TBI)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影响预后的CT评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3例TBI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Rotterdam CT评分和 Helsinki CT评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Nagelkerke伪R2(范围0~1)评估两个CT评分的预测预后能力。出院后随访3~12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预后良好。结果 失访和退出22例,有效数据111例;预后不良47例,预后良好64例。二分法分析显示,Rotterdam CT评分(伪R2>0.30)准确度高于Helsinki CT评分(伪 R2在0.20~0.25),AUC差异与Nagelkerke伪R2相似。Rotterdam CT评分中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Rotterdam CT评分能较全面地反映TBI信息,便于评估预后;其中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作为TBI不良预后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4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5例。14例预后不良,10例预后良好。其中GCS>8分组中预后不良者25.0%(3/12),而GCS≤8分组中预后不良者91.7%(11/12)。结论GCS评分、血肿量、中脑周围池和第四脑室改变、幕上脑积水与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有关,其中GCS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颅脑损伤(TBI)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TBI病人6个月预后的预判价值。结果 105例中,预后不良34例,发生率为32.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8分、颅内压增高、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和NLR均是TBI病人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最佳临界值为4.12,此时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1.6%,当NLR≥4.12时,TBI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率高达93.6%。结论 入院时NLR水平可作为预测TBI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可早期、迅速、准确判断病人预后,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的近期手术疗效,并寻找影响近期手术疗效的 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自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 受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幕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卒中危险因素、血液学指标、患 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信息,并随访患者术后30 d或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score,GCS),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对近期手术疗效有影响的因素。 结果 入组患者共94例,其中男性60例,年龄23~84岁,平均(54.85±12.70)岁。术后30 d/出院时 预后,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GCS 13~15分)者62例(65.9%),中重度意识障碍(GCS≤12分)或死 亡者32例(3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较高(OR 1.06,95%CI 1.00~1.12)、术前GCS较低 (OR 0.59,95%CI 0.43~0.80)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的短期预后不良与患者年龄较高、术前GCS评分低 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出血型脑底异常血管网症(MMD)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2例出血型MMD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短期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院时,122例中,预后不良66例,预后良好5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GCS评分≤9分、脑积水、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中线位移≥5 mm为出血性MMD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出血型MMD,入院时GCS评分、脑积水、脑实质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中线移位等是短期预后不良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WFNS分级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9年8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2例WFNS分级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少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102例中,预后良好47例(46.1%),预后不良55例(53.9%);死亡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WFNS分级Ⅴ级、术前脑疝、载瘤动脉痉挛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WFNS分级Ⅳ~Ⅴ级颅内动脉瘤,预后影响因素很多,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一种结合病人急诊入院时基线特征、CT影像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预测模型,以评估颅脑损伤(TBI)病人伤后30 d预后。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66例TBI,其中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57例为训练组,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9例为测试组。伤后30 d,使用GOSE评分进行预后评估,5~8分为预后良好,1~4分为预后不良。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最终纳入模型的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并用测试组进行验证。结果 发病30 d,训练组预后良好470例,预后不良87例;测试组预后良好87例,预后不良22例。单因素logictic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出三类预测因素:基线特征(GCS评分、年龄、瞳孔反射),CT特征(中线移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池状态),血生化指标(单核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糖)。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TB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纯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212例单纯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12例中,发生凝血功能障碍42例,发生率为19.8%。170例未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入院时GCS评分低、AIS评分高、头颅CT复查出现血肿增大是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院后随访4~8个月,平均(6.25±1.43)个月;凝血功能异常病人GOS评分[(3.72±0.92)分]明显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病人[(4.28±0.66)分;P<0.05]。结论 单纯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很多,凝血功能异常影响病人预后,建议临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发生慢性意识障碍(pDo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63例HICH的临床资料。术后昏迷时间>28 d诊断为pDoC。结果 163例中,57例发生pDoC,发生率为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92,95%CI:1.044~1.142,P<0.001)、入院GCS评分低(OR=0.671,95%CI:0.488~0.922,P=0.014)、术前脑疝(OR=3.058,95%CI:1.122~8.337,P=0.029)、慢性脑积水(OR=4.694,95%CI:1.584~13.906,P=0.005)是HICH术后发生pDo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入院GCS评分≤6分、术前脑疝、慢性脑积水联合预测术后发生pDoC的效果良好,AUC=0.871(95% CI 0.809~0.918;P<0.001),特异度=92.45%,灵敏度=73.68%。结论 高年龄、入院GCS评分低、术前存在脑疝、慢性脑积水的HICH病人术后发生pDoC的风险明显增加,临床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30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术后发生脑疝,脑疝发生率为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是术后发生脑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预测术后发生脑疝的效能: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 0.639~0.829;P<0.001),动脉瘤再破裂的AUC为0.632(95%CI 0.504~0.760;P=0.026),脑水肿的AUC为0.826(95%CI 0.723~0.928;P<0.001);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的AUC为0.897(95%CI 0.819~0.974;P<0.001)。26例脑疝中,8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例出院时死亡;4例存活,随访1年,预后良好2例,预后不良2例),18例未行去骨瓣减压术均死亡。26例脑疝病死率为84.62%。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癫痫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80例合并癫痫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采用Engel分级评估癫痫预后,Ⅰ级为预后良好,Ⅱ~Ⅳ级为预后不良。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癫痫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预测癫痫预后的价值。结果80例中,术后癫痫预后良好59例,预后不良2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突变和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高是胶质瘤病人术后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全切肿瘤和术后化疗是保护性因素(P<0.05)。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预测癫痫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置信区间0.685~0.914;P<0.05);当术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时,预测术后癫痫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86%和46.85%。结论IDH1突变和术前癫痫发作频率高是合并癫痫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癫痫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肿瘤全切除和术后化疗明显改善癫痫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额叶挫裂伤病人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及解放军第101医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1例双侧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资料。伤后6 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伤后6个月,预后良好118例,预后不良4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入院时GCS评分低、脑肿胀、血肿进展、未行颅内压监测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双侧额叶挫裂伤,入院时GCS评分低、脑肿胀、血肿进展,预后往往不良,注意防治;颅内压监 测下的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