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国英  祁青 《河南中医》2014,(5):915-916
目的: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综合疗法提高调节性近视的治愈率,以期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方法:选取60例调节性近视青少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滴眼、刮痧、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单纯药物滴眼,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屈光度及远视力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109只患眼屈光度及远视力较前改善,其中观察组痊愈11只,显效23只,有效13只,无效9只,总有效率为83.97%;对照组痊愈3只,显效18只,有效8只,无效24只,总有效率为5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采用综合疗法干预青少年调节性近视,临床疗效满意,其操作简单,通过指导患者运用方法,长期坚持,能达到防治并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从中医"治未病"理论中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早治,愈后调护4个方面阐述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支气管哮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应运用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基本方面。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从"治未病"的理论出发指导青光眼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边宁涛  马菲鸿 《光明中医》2014,(6):1141-1141,1273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风防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对中风防治,纵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体会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精髓,并将其应用到中风的防治之中,普及中风的防治知识,让公众了解中风的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先兆症状、有效预防措施,加以主动干预,使中风的危害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5.
近视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眼病,儿童青少年时期近视进展较快,此阶段是防治近视的关键期。目前近视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验光配镜及药物干预等,这些方法各有不足之处。中医自古提倡治未病,揿针是针灸的一种,临床应用于多种眼科疾病,属于中医适宜技术之一。揿针防控近视,具有方法独特,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疼痛小,疗效较好,且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等优势,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依从性,应用前景良好。应用揿针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为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7.
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主张微创切除治疗,但难以解决大肠息肉易发病、可癌变、多复发等问题。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大肠息肉的诊疗新策略,临床可在“辨病-辨证-辨体”的“三辨”诊疗模式基础上,指导患者规避危险因素、阻断癌变风险及调理偏颇体质,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内镜检查及治疗手段,实现大肠息肉的中西医结合精准预防、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HIV感染期是艾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时期。无症状HIV感染期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进展及轻重程度。"治未病"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大特色,从饮食起居调理、情志调摄、药物治疗、药膳治疗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扶助正气、顾护胃气为原则,积极地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无症状HIV感染期的防治中来,对于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治未病思想立论谈青少年近视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鸿  林忠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51-2453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然而,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却逐年升。因此,近视眼的防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医学以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独特预防医学思想为近视的防治工作提出了重要理论和指导性建议。结合现代眼科学与学校卫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弘扬中医治未病思想,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完善视力保护与近视防治体系,未病先防,既病早治,是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肝、脾及血瘀等关系密切,其中肾精亏虚是发病的关键,肝失疏泄、脾胃虚弱为重要病机,血瘀是促进因素。治疗上应当辨证求因,标本兼治,综合运用益肾填精、健脾益胃、疏肝养血、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优势。强调"治未病"之法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重要性,调养精神,平衡气血阴阳;合理饮食,补精益气,保证机体的营养;适当运动,注重劳逸结合,养神炼形。同时综合运用药物、针灸、推拿、气功等法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医疗界迫切希望攻克的难题之一。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通过分析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基础,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进行讨论,即未病先防,防病于先;已病防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防病复发。依靠这三级预防来达到减少冠心病发病率、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病程长,难以治疗,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治未病思想出发,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预防与白癜风的防治紧密联系起来,以期对白癜风患者健康管理及治疗有所裨益,进而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治未病”角度探讨儿童骨质疏松的中医防治思路,对“未病先防”“饮食有节”“既病防变”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在儿童骨质疏松中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从"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特点,阐述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结果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控制其发展,防止其复发。结论 "治未病"理论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根据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其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方法:从"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特点,阐述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结果: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控制其发展,防止其复发。结论:"治未病"理论对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叶俏波 《辽宁中医杂志》2012,(12):2385-2386
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疗后防复三个方面来讨论防治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思路,指出过敏性体质儿童多属脾阴不足,不宜滥用清热泻火;应多用益气养阴,健脾除湿的药物改善体质;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期重在祛邪,迁延期正邪兼顾,恢复期重在扶正;愈后当视患儿肺、脾、肾三脏虚损之不同,运用中成药、穴位敷贴、膏方等方法,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强调防治核心在于积极主动地改善过敏性体质,截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进展,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从“治未病”探讨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健康医学有宏观层面的共识,把“治未病”理论纳入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策略中,在诊断和干预手段方面都具有一定价值。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探讨其不足之处,结合“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从体质辨证、干预手段两方面分析“治未病”理论在综合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优势,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69-270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硬皮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硬皮病的独特作用,文章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硬皮病防治,指出"治未病"思想在硬皮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