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 25岁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地区身体活动不足归因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监测数据、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结局及其相对危险度的数据,计算中国≥ 25岁人群身体活动相关不同健康结局的归因分值以及身体活动不足造成的归因死亡数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全死因死亡中,≥ 25岁人群归因于身体活动的死亡为4.24%,其中女性为4.86%,男性为3.82%。身体活动的疾病健康结局包括乳腺癌、直肠癌、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糖尿病,其归因分值分别为9.04%、13.96%、14.96%、17.80%和16.92%。身体活动归因死亡总数为388 954人,导致死亡最多的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其次为缺血性脑卒中。身体活动不足共造成人群的期望寿命损失0.43岁,其中女性损失0.47岁,男性损失0.39岁。结论 增加身体活动可以获得健康效益,降低慢性病疾病负担和延长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5年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高体质指数(BMI)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慢性病干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宁波市成人慢性病监测调查身高体重数据、2015年宁波市死因监测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和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高BMI相关疾病结局及其相对危险度数据,计算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高BMI相关疾病的归因分值,进而得到高BMI造成的归因死亡数和期望寿命损失年。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5年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高BMI死亡人数约为1 579人,占25岁及以上人群总死亡的4.15%,其中男性752人(3.51%),女性827人(4.97%)。高BMI造成的相关疾病死亡前5位分别是高血压性心脏病(414人)、出血性脑卒中(226人)、缺血性心脏病(213人)、糖尿病(201人)和缺血性脑卒中(131人)。2015年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高BMI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0.400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损失为0.353岁,女性为0.455岁。城市期望寿命损失为0.363岁,农村为0.422岁。结论高BMI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是影响宁波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重要因素,应提高人群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比较2015年与2018年长寿区2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活动水平以及其对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5年、2018年长寿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死因监测数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身体活动不足相关疾病及其相对危险度数据,计算长寿区≥25岁人群身体活动不足相关疾病的归因分值,及其造成的归因死亡数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5年重庆市≥25岁居民高血糖的归因死亡情况以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5年重庆市死因监测数据和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通过计算高血糖相关疾病的归因分值估计出高血糖对重庆市≥25岁居民的归因死亡数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高血糖导致2015年重庆市≥25岁居民的死亡人数为12 228人,占全死因的5.74%;其中男性6 503人(5.11%),女性5 725人(6.66%)。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糖导致的归因死亡数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最高。高血糖造成归因死亡数最大为缺血性心脏病(占28.28%),其次为糖尿病(24.38%)、出血性脑卒中(22.24%)等。去除高血糖的影响后,2015年重庆市全死因期望寿命可提高0.48岁,达到78.23岁。结论 高血糖是导致重庆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5年陕西省≥25岁居民由于血压升高造成的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陕西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死因监测数据和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计算陕西省分性别、城乡的≥25岁居民中血压升高导致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PAF),估计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陕西省≥25岁居民收缩压(SBP)的平均水平为(136.41±21.96)mm Hg,且男性略低于女性、城市略低于农村。在全死因死亡中,陕西省≥25岁居民血压升高导致死亡的PAF为32.19%,其中男性为29.22%,女性为36.33%,城市为31.19%,农村为33.63%。血压升高导致的归因死亡数为10558例,归因死亡率为198.36/10万,其中归因死亡数男性大于女性、城市大于农村,归因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由血压升高导致的死亡占心脑血管疾病全部死亡的58.20%,占慢性肾病死亡的52.58%。血压升高导致疾病死亡数最多的前3种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3969例)、出血性脑卒中(3290例)和缺血性脑卒中(1925例)。去除血压升高的影响后,陕西省≥25岁居民期望寿命提高4.53岁,其中女性(4.98岁)高于男性(4.14岁),农村(5.14岁)高于城市(3.99岁)。结论陕西省居民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和农村居民,应加强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2011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死亡、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期望寿命损失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和2017年南京市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资料。采用GBD团队提供的excel插件程序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估算身体活动不足归因死亡率、YLL率和期望寿命损失及其变化幅度。结果 2017年南京市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死亡数、YLLs分别为1977人、28548人年,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25.99/10万、417.72/10万。与2011年相比,2017年归因死亡数和YLL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3.02%和28.39%,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4.45%和16.45%。2017年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相关疾病死亡使南京市25岁及以上人群的期望寿命损失0.53岁,与2011年相比增长0.15岁。结论南京市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的疾病负担较为沉重,需采取针对全人群干预措施,增加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提高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宁波市≥25岁居民高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使用宁波市2015年成人慢性病监测血清TC水平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ntable fration,PAF),采用2015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血清高TC相关疾病归因死亡人数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5年宁波市≥25岁居民血清TC水平为(4.92±0.97)mmol/L,男性血清TC水平(4.89±0.96)mmol/L低于女性(4.93±0.98)mmol/L,城市地区(4.91±0.95)mmol/L与农村地区(4.92±0.99)mmol/L居民血清TC水平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及地区居民血清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1 13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7%;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分别为771人和368人,PAF分别为33.25%和11.61%。血清高TC导致宁波市期望寿命损失0.27岁,女性0.29岁高于男性0.25岁,城市地区期望寿命损失与农村地区一致均为0.27岁。结论宁波市血清高TC水平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对女性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居民饮酒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和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通过计算人群归因分值估计饮酒造成的死亡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居民饮酒导致死亡人数为38.12万,同时避免了7.65万人死亡。饮酒导致死亡最多的为出血性脑卒中(9.71万)、肝癌(8.82万)、肝硬化(6.14万)和食道癌(4.87万),避免了6.85万缺血性心脏病、0.49万缺血性脑卒中和0.31万糖尿病可能造成的死亡。饮酒给我国居民造成0.43岁的预期寿命损失。若避免饮酒,西部地区居民获益最多,期望寿命能增加0.52岁,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0.12岁);农村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8岁,高于城市地区(0.31岁)。结论 尽管饮酒对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以及糖尿病死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总体而言,饮酒仍然是影响中国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必要针对过量饮酒带来的健康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成都市≥30岁居民吸烟饮酒现况,并探究吸烟饮酒归因死亡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结合2018年四川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成都市居民健康相关调查资料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中吸烟饮酒相关疾病及其相对危险度数据,采用反事实归因法计算吸烟饮酒造成的归因死亡数和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成都市30岁居民期望寿命为53.91岁(男性51.52岁,女性56.48岁)。吸烟归因总死亡数为14 370人,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 926人)、肺癌(4 234人)、食道癌(1 578人)是吸烟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三个疾病。饮酒归因总死亡数为2 185人,其中脑血管病(657人)、食道癌(443人)、肝硬化(342人)是饮酒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三个疾病。吸烟造成期望寿命的损失为2.03岁(男性3.47岁,女性0.39岁);饮酒造成的损失为0.28岁(男性0.48岁,女性0.04岁)。结论 吸烟和饮酒造成成都市居民期望寿命损失较大,对居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造成巨大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与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25岁居民归因于高血糖的疾病负担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利用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南京市死因监测和2016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高血糖(FPG)导致相关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死亡和寿命损失的变化。结果 2017年南京市因高血糖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9.22%,相比于2011年(5.85%),南京市高血糖导致死亡的PAF增长42.77%;2017年归因于高血糖的死亡例数由2011年2 024例上升为3 778例,标化死亡率由2011年45.06/10万上升为50.16/10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由2011年35 346人年上升为57 556人年,标化YLL率由800.69/10万上升为845.34/10万;2017年高血糖对南京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主要是糖尿病,造成的主要死亡是脑血管疾病;去除高血糖暴露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后,2017年南京市≥25岁居民期望寿命为59.19岁,较全死因期望寿命提高1.03岁,其中男性提高0.91岁,女性提高1.15岁。结论高血糖是影响南京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加强高血糖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2013年中国不同地区、性别人群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2013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死因监测数据,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分性别、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压升高的人群归因分值(PAF),进而估计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SBP平均为(129.48±20.27)mmHg,血压升高[SBP高于(115±6)mmHg)]导致208.79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78%;男性SBP[(131.15±18.73)mmHg]、归因于血压升高的死亡数(115.17万例)、死亡率(165.56/10万)、标化死亡率(106.97/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27.79±21.60)mmHg、93.62万例、141.99/10万和68.93/10万]。农村人群SBP[(130.25±20.66)mmHg]、归因死亡数(112.34万例)、归因死亡率(178.58/10万)和PAF(23.59%)均高于城市人群[分别为(128.58±19.77)mmHg、96.45万例、132.87/10万和21.54%];东、中、西部地区人群之间的SBP水平接近,归因死亡数、归因死亡率和PAF在中部地区最高,分别为76.58万例、179.93/10万和26.72%。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死亡数为199.12万和9.66万,分别占心血管病总死亡数的52.31%和慢性肾病总死亡数的62.11%。血压升高导致疾病死亡数最多的前3种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66.56万例)、出血性脑卒中(53.31万例)和缺血性脑卒中(35.93万例)。若消除血压升高因素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可平均增加2.86岁,其中女性增加数量高于男性(分别为3.07和2.64岁),中部地区人群高于东西部地区人群(分别为3.48、2.56和2.58岁),农村人群高于城市(分别为2.97和2.59岁)。结论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定量研究中国人群高血清LDL-C归因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方法 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7)中国及各省数据,由人群归因分值(PAF)、归因死亡数及DALY,描述2017年高血清LDL-C对中国分性别、年龄别、疾病和不同省份人群归因死亡及伤残负担,利用GBD世界标准人口做标化后比较各组死亡率及DALY率。结果 2017年中国人群全死因死亡中归因于高血清LDL-C的人数为862 759人,占8.25%。归因死亡人数中有705 355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IHD),占81.76%,其余18.24%死于缺血性卒中(IS)。高LDL-C对IHD死亡的PAF为40.30%,对IS死亡的PAF为18.49%。女性归因死亡比例高于男性,吉林省最高为13.70%,浙江省最低为4.65%。中国人群高LDL-C归因死亡率为61.08/10万,男性标化归因死亡率高于女性。高LDL-C造成的DALY为1 816.21万人年,其中归因IHD的DALY为1 394.15万人年,占76.76%。DALY率为1 285.83/10万,标化DALY率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省,最低为浙江省。人群死亡归因分值、归因死亡人数、归因死亡率及归因DALY率均在>70岁人群较高,DALY在50~69岁年龄组最高,为856.18万人年。结论 血清高LDL-C对中国人群归因死亡及伤残负担影响较大,且具有性别、年龄及省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3年北京市户籍居民高血压流行分布特征,定量分析由高血压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IHD)对北京市户籍人群死亡及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通过2013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压测量数据,了解北京市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通过文献综述得到IHD死亡相对危险度(RR),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0)研究可比较的危险因素评估(CRA)框架理论,利用血压流行水平数据和RR值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在北京市死因监测数据(包括人口数据、死亡数据)的基础上,计算2013年北京市归因于高血压的IHD死亡数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结果 2013年北京市因高血压造成的IHD死亡8 411例,占总IHD死亡人数的43.0%。男性和女性归因于高血压的IHD死亡人数最高的均是75~79岁年龄组,死亡人数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2013年北京市户籍居民0岁期望寿命为81.5岁,其中男性为79.5岁,女性为83.6岁,去除高血压造成的IHD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1.2年,各年龄组均为女性高于男性。结论北京市户籍人群高血压造成的缺血性死亡比例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为严重,各年龄组的寿命损失均为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5年归因于吸烟的癌症疾病负担,为进一步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青岛市2015年人口数据、死因监测数据,以吸烟影响比表示吸烟的暴露分布,估计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人数及其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青岛市2015年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数为4 148人(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29.13%),其中男性3 195人(33.00%),女性953人(20.92%)。死亡人数伴随年龄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在45~岁年龄组明显增加,在60~岁年龄组达到顶点。在与吸烟相关的癌症中,吸烟归因分值最高的5种癌症依次为肺癌(60.04%)、鼻咽癌(37.95%)、口腔癌(35.41%)、食管癌(35.14%)和膀胱癌(14.93%);归因于吸烟的死亡数最高的5种癌症依次为肺癌(3 122人)、肝癌(339人)、食管癌(293人)、胃癌(185人)和胰腺癌(55人)。青岛市居民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所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0.87岁,其中男性1.19岁,女性0.45岁。结论 青岛市居民归因于吸烟的癌症疾病负担较重,降低吸烟率,保护不吸烟者免受二手烟污染等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2—2011年间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人群缺乏身体活动的程度及变化特征,定量分析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的疾病负担,预估合理身体活动带来的健康期望寿命增益。方法通过上海静安区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数据,了解老年人群缺乏身体活动的程度及变化特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比较风险评估(CRA)项目得到脑卒中和冠心病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的相对危险度(RR),采用比较风险评估方法学,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在静安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预估参与身体活动后健康期望寿命增长年。结果2002—2011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缺乏身体活动的暴露水平逐年减少,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的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负担呈下降趋势,分别为脑卒中13.80%(9.16%~21.43%)、冠心病16.83%(11.19%~26.76%)。在消除缺乏身体活动这一因素后,预期能为人群带来0.94(0.11~2.70)年和0.65(0.11~1.91)年的健康期望寿命增益。结论增加身体活动可减低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延长健康期望寿命,获得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 25岁人群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死亡情况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计算分性别和地区的水果摄入量,采用潜在影响分值(PIF)分析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相关疾病死亡数、死亡率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情况。结果 2013年,我国≥ 25岁人群的水果摄入量平均为(113.3±168.9)g/d[男性为(103.6±160.1)g/d,女性为(122.7±176.6)g/d)],城市居民的水果摄入量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死因中的15.21%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造成的,水果摄入不足对相关疾病的PIF均约为35.00%。农村地区(16.50%)全死因的PIF高于城市地区(13.88%),东部(15.48%)及中部(16.27%)全死因的PIF高于西部地区(13.75%);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导致死亡数约为134.84万,相关疾病死亡数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47.25万)、出血性中风(33.88万)、缺血性中风(25.90万)、肺癌(20.84万)、食管癌(6.07万)、喉癌(0.54万)和口腔癌(0.36万);城市的全死因及相关疾病的归因死亡数明显低于农村地区,中部地区的全死因归因死亡数(45.27万)高于东部(53.11万)及西部地区(36.46万),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1.73岁(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农村高于城市,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 我国水果摄入量与推荐标准相差甚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相关疾病的PIF较高,且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吸烟的归因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针对不同疾病特点,将以现在吸烟率作为暴露水平的直接法和以吸烟影响比作为暴露水平的间接法相结合,计算吸烟导致不同疾病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从而估计吸烟对于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由于吸烟导致约159.33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7.38%,其中男性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23.66%)远远高于女性(8.30%),城市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17.24%)略低于农村人群(17.51%),东部地区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最低(16.81%),西部地区最高(17.91%)。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死亡人数在前三位的疾病是肺癌、COPD和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导致死亡归因分值最大的前三位疾病是肺癌、COPD和鼻咽癌。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期望寿命损失2.04岁,其中最高的为西部地区男性,共损失3.05岁。结论 吸烟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地区人群开展控烟工作,可以降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有效地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国居民高盐饮食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定量估计中国居民高盐饮食相关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并分析在不同的控制场景下相关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变化。方法 利用全国死因监测系统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对中国居民24 h尿钠的估计值,按照比较风险评估理论,采用人群归因分值计算2013年中国居民高盐饮食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应用相同的方法预测在达到不同的控制目标下,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居民归因于高盐饮食的死亡约143万人,占全部死亡的15.6%,其中男性94万(17.4%),女性49万(13.0%),造成中国居民期望寿命损失达2.17岁(男性2.49岁,女性1.71岁)。高盐饮食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胃癌死亡分别约120万人、5万人和18万人,占该疾病死亡的31.5%、30.8%和64.8%。如果实现到2020年食盐摄入量下降10%,到2025年下降15%的慢性病防治规划目标,以及2025年下降30%的WHO自愿性目标,将分别避免死亡约22万人、34万人和73万人,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将分别减少0.30岁、0.45岁和0.95岁。结论 高盐饮食给中国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胃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有效的综合减盐干预,将带来很好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1年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为IHD的饮食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年和2017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南京市死因监测和2017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GBD团队提供的Excel插件程序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的IHD死亡和寿命损失。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017年,南京市因豆类摄入不足导致IHD的死亡例数占IHD总死亡例数的13.73%,较2011年(12.44%)增长了10.37%。2017年南京市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IHD死亡例数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分别为645例、8116人年,较2011年(449例、6610人年)分别上升43.65%、22.78%;而标化归因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分别由2011年的11.05/10万、155.72/10万下降至2017年的8.86/10万、118.66/10万,下降率分别为19.82%、23.80%。2017年,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的IHD死亡使期望寿命损失0.17岁,男性、女性分别损失0.13、0.21岁;与2011年相比,2017年男性、女性及总人群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期望寿命损失均上升。结论豆类摄入不足已成为影响南京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饮食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倡导合理膳食,增加居民豆类摄入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0.
崔芳芳    宇传华    聂德为  张干深   《现代预防医学》2016,(16):2959-2962
目的 研究1990 - 2013年中国人群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1990年和2013年中国人群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和健康期望寿命(Health-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HALE)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计算1990 - 2013年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结果 1990和2013年,脑卒中均为首位死因,死亡人数增加了47.06%。2013年,脑血管疾病是导致DALY的首位病因,相比于1990年,所致DALY增长19.67%,年龄标化DALY率却降低32.40%。糖尿病所致DALY增长最快,DALY和标化DALY分别增长113.38%和25.60%。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腰痛和颈痛、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影响男性和女性健康的共同主要因素。2013年,中国健康期望寿命为67.9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5.9岁和70.3岁。1990 - 2013年,全人群健康期望寿命增长7.4岁,男性和女性分别增长6.7岁和8.4岁。结论 1990 - 2013年,中国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处于增长趋势,慢性病是影响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COPD和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