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第1期(截稿日期2019年10月1日)患者,女,57岁,以"发现血压高23年,心慌10d"为主诉入院。现病史:23年前体检发现血压高,最高达180/100mm Hg(1mm Hg=0.133kPa),间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1次/d,特拉唑嗪2mg 1次/d,血压波动在130~150/90~100mm Hg。无特殊不适,未系统诊治。10d前心慌、乏力,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心房纤颤,生化示血钾2.5mmol/L,给予补钾、控制心率药物,症状减轻,仍血钾低,血压偏高(150/95mm Hg  相似文献   

2.
郭欣  王雅韵  高超  王辉  李飞 《心脏杂志》2018,30(1):85-087
正1对象和方法患者男性,59岁,主因反复胸痛3年入院。患者3年前剧烈活动后感心前区闷痛,持续5~10 min,此后快走、上楼等一般体力活动后即出现胸痛,休息后可自行缓解。2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提示前降支(LAD)中段狭窄40%,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术后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9):886-891
正患者,女,4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发现血压高4个月,加重伴气促、下肢水肿1个月而入院。4个月前,患者由于劳累后出现头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测量血压升高,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我院)诊断为高血压,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等药物降压,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在160~180/10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1个月前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气促,伴出汗、头痛、胸闷,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第9期(截稿日期2021年6月1日)患者,女,4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发现血压高4个月,加重伴气促、下肢水肿1个月而入院。4个月前,患者由于劳累后出现头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测量血压升高,于我院诊断为高血压,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等药物降压,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在160~180/100~120 mm Hg(1mm Hg=0.133kPa)之间。1个月前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气促,伴出汗、头痛、胸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5岁,因突发头痛、呕吐、胸闷、气急而入院。患者9h前饮酒后突发前述症状,入院前1h症状加重,伴面色苍白、出冷汗、咯粉红色泡沫痰。体检:血压160/100mmHg。两肺满布干湿性哕音和哮呜音。心率150次/分。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8.5×10^9/L,中性81%;血钾2.44mmol/L;CK917U/L,CK-MB32U/L,LDH 3602 U/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Ⅰ、avL导联qR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5岁,因突发头痛、呕吐、胸闷、气急而入院.患者9 h前饮酒后突发前述症状,人院前1h症状加重,伴面色苍白、出冷汗、咯粉红色泡沫痰.体检:血压160/100mmHg.两肺满布干湿性哕音和哮鸣音.心率150次/分.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肥厚型心肥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后者也括手术治疗(肥厚间隔切开——切除术,心脏移植)及介入治疗,如双腔起搏器治疗、置人式心脏除颤器以及经皮经腔肥厚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p,PTSMA).PTSMA由英国医生Sigwart于1995年首次应用于临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2月10日我国共完成200例PTMSA,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7岁,以“发现血压高23年,心慌10d”为主诉于2018年10月24日入院。现病史:23年前体检发现血压高,最高达180/100mm Hg(1mm Hg=0.133kPa),间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1次/d,特拉唑嗪2mg 1次/d,血压波动在130~150/90~100mm Hg。无特殊不适,未系统诊治。10d前心慌、乏力,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心房纤颤,生化示血钾2.5mmol/L,给予补钾、控制心率药物,症状减轻,仍血钾低,血压偏高(150/95mm Hg左右),遂收住院治疗。发病以来,无活动后胸闷、胸痛,无夜间憋醒,可平卧,无头晕、头痛。精神可,食欲正常,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质量无减轻。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梗死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发病率不高,据文献报道发病率约3%~33%,病死率高达66.7%[1]。对本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科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继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69岁,主因"间断胸闷、发憋半月,加重10 h"于2015-3-22入院。患者半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部憋闷  相似文献   

1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3):232-234
女性66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终末期肾病.1周前因缺血性心脏病、冠脉放支架.病人进急诊室时,诉有严重胸骨下方疼痛呼吸困难,神情恍惚约1 h之久.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6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9个月于1998-04-02入院。查体:体温36.0℃,心肺正常。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侧肌力正常,右侧膝腱反射活跃,右侧霍夫曼及查多克氏征阳性,左侧阴性。查X线胸片正常,心电图V1~V3呈QS型,ST,T改变,考虑有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血尿酸445μmol/L,血糖13.22mmol/L,余化验正常。颈动脉多普勒示右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双侧颈动脉彩色返流量减少,头颅CT示脑梗死。住院后给予扩血管、抗凝、降压、降糖、改善脑循环等治疗。  患者于…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85岁,因反复咳嗽2 d,发热4 h入院.入院时患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9.8℃,心率130次/分,口唇紫绀,四肢温度低,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0.86.胸片示双肺散在斑片影.血气分析示严重低氧血症,经气管插管后曾一度好转,但数小时内即转为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85岁,因反复咳嗽2d,发热4h入院。入院时患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9.8℃,心率130次/分,口唇紫绀,四肢温度低,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0.86。胸片示双肺散在斑片影。血气分析示严重低氧血症,经气管插管后曾一度好转,但数小时内即转为  相似文献   

14.
15.
许建华 《山东医药》2003,43(25):18-18
1996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6 0例。现将其心电图表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40± 12 )岁。入选标准 :1有明显的临床症状。2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流出道 <10 mm,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15 mm,室间隔 /左室后壁≥ 1.3。全部病例均于常规记录 12导联心电图检查前 3天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本组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 5 8例 ,其表现为 :1ST-T改变最常见 (30例 ) ,T波深度倒置 >1m V (最深达2 .5 m V) ,其中 、av F、V4 - V6 倒置 15例 , 、 、av F导联倒置 5例 , 、 、av F、V4 - V…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可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二种。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又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HSS)。本文系将我院1966~1981年观察的21例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作一分析报道。一般情况和诊断依据男性12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4:3。年龄14~59岁;平均34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13岁,学生,2014年7月14日以发现血压升高1年,胸闷、憋气1月余入院。现病史: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当时无不适主诉,未监测血压及规律服药。1月前反复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乏力,同时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常有夜间憋醒,坐起后能缓解,无胸痛、黑曚和晕厥。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最高达182/110mm Hg(1mm Hg=0.133kPa),联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呋塞米等药  相似文献   

18.
72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 72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 6 9例 (95 8% ) ;伴ST段压低 4 4例(6 1 1% ) ,T波异常倒置 36例 (5 0 % ) ;左室大和高电压 30例 (41 7% ) ;心电轴左偏 2 7例 (37 5 % ) ;异常Q波 2 1例 (2 9 2 % ) ;P波时限增宽 18例 (2 5 2 % ) ;右侧胸前导联r波递增序列异常 18例 (2 5 % ) ;合并心房纤颤 4例 (5 5 % ) ;QRS时限 >0 12秒 ,伴束支阻滞或室内阻滞 2例 (2 7% ) ;心电图正常 3例。结论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3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左房室瓣口的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的最大运动速度(EA)。结果研究组患者LVEDD、LAD、E/EA大于对照组,LVEF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程度的可行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