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成人缺血型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1例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47例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34例未使用阿司匹林(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通畅率(97.87%,46/47)与对照组(94.12%,32/34)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8±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8±1.01)分;P<0.05]。观察组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4.26%)、脑梗死发生率(6.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53%、26.47%;P<0.05)。两组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可减少成人缺血型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脑缺血事件,同时改善病人预后,并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缺血型烟雾病行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时打开蛛网膜对术后血管重建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11月21例(28侧)行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儿童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打开蛛网膜组12例(18侧),术中未打开蛛网膜组9例(10侧);术后12个月时复查MRI和DSA以及结合临床症状来评价打开蛛网膜与未打开蛛网膜组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侧支循环形成及PWI改善,术中打开组术后12月时DSA侧支循环的良好及一般率达94.44%明显优于未打开组的60%,且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中打开蛛网膜组的优秀及良好率达88.89%,高于未打开组的60%;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打开蛛网膜较未打开者可能更有利于改善儿童缺血型烟雾病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23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均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STA-MCA+ EDMS)手术方法.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行mRS评分,并测量术前、术后1周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CT灌注参数.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周行DSA或CTA检查示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血管闭塞.术后3个月mRS评分与术前、术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CT灌注成像各参数分别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周示CBF增加,MTT、TTP缩短,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血管重建术能改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患者21例,术前1d、术后1周及术后3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21例患者无1例发生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临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除2例行双侧血管重建术外其余均行单侧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MRA或CTA检查均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前1d、术后1周h术后3月mRS评分分别为(3.05±1.43)分,(2.90±1.58)分,(1.43±1.50)分,术前1d与术后1周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前1d与术后3月和术后1周与术后3月均差异显著(P<0.05)。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血管重建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主要是双侧颈内动脉远端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表现为脑缺血或出血的临床症状。烟雾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2003-07—2012-01作者采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烟雾病颅内血管重建术后头皮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烟雾病并行颅内血管重建术的患者资料397例,根据切口愈合不良诊断标准,将切口愈合不良者作为观察组,愈合良好者作为对照组。整理两组患者资料,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未保留颞浅动脉额支、手术时间长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呈正相关,并且高血压病史的影响最显著。结论高血压病史、未保留颞浅动脉额支、手术时间长是烟雾病行颅内血管重建术后头皮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2):159-162] 相似文献
7.
烟雾病的经颅多普勒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雾病的经颅多普勒特征王丽萍,张广生,王耀山国内外有关烟雾病的经颅多普勒(TCD)诊断报道较少。本文对5例烟雾病的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S)进行对照分析,以探求烟雾病的TCD特征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47例烟雾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3年10月到2015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638名住院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筛查,对检出的51例怀疑烟雾病患者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对确诊的烟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7例确诊患者主要表现为TIA 21例(45%)、脑梗死14例(30%)、癫痫发作8例(18%)、头痛9例(20%)、认知功能障碍3例(6%)、脑出血5例(11%)。TCD测得同一水平深度测得多条速度不同、频谱形态不同的血流信号,28例(59.6%)为大脑中动脉,9例(19.1%)为大脑前动脉,10例(21.3%)为大脑后动脉。治疗上41例给与药物对症治疗,6例症状发作较频繁且药物不能控制者给与手术治疗,出院时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 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TCD对烟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作为其筛查和复查的手段。怀疑烟雾病者应行血管造影,确诊患者应行积极治疗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及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CD)对烟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CD及TCCD探测137例烟雾病患者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与其DSA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24例,明确诊断22例,高度怀疑1例,阴性者1例,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6%。TCCD探测113例,明确诊断102例,高度怀疑8例,因无透声窗检测失败3例,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 TCD及TCCD均能实时动态地观察颅底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TCCD对颅内动脉狭窄处血流显示更敏感,更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对烟雾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又因其无创,病人易接受,两者可作为烟雾病患者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血管重建术治疗的33例成年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DSA检查评估血管重建术效果;采用PWI评估脑灌注。结果 33例中,术后27例临床表现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DSA显示脑部供血状况良好;PWI显示相对脑血容量增加不明显(P>0.05),但是额叶和颞叶相对脑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相对平均血流通过时间和相对达峰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PWI可以定量地分析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效地评估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二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
目的观察CT脑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05收治的36例烟雾病患者,于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脑灌注联合血管成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为血管重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对术前、术后侧额、颞叶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进行定性和定量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1例行直接重建,术后侧额、颞叶CBF、CBV增加,TTP延长,MTT无显著变化,吻合血管通畅;35例行间接重建,术后侧额、颞叶CBF、CBV增加,TTP、MTT降低,侧支吻合血管形成,术后TTP、MTT平均值低于术前,CBF、CBV平均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脑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应用于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术前可掌握患者靶组织的灌注状态、血管形态及脑组织缺血程度,术后可评判血管吻合情况和脑血流量改善情况,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观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硬脑膜-血管融合术(EDA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5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2岁。以缺血为首发症状者19例,出血为首发症状者6例。根据Suzuki分型标准,Ⅲ期14例,Ⅳ期8例,Ⅴ期3例。术前常规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接受EDAS手术。术后6个月复查DSA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本组25例患者,行左侧EDAS手术9例,右侧EDAS手术16例。术后6个月复查,再次接受对侧EDAS手术3例。(1)新生血管生长:术后6个月DSA复查,25例患者中血管重建有效率为85.7%。(2)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复查,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对25例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脑缺血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脑出血组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P0.05)。25例患者平均随访3.2年,1例缺血患者术后有短暂脑缺血发作,未伴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脑出血患者未有再出血发生。结论 EDAS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对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烟雾病行STA—MCA分流术前后脑血流的TCD检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观察烟雾病(MMD)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前、后脑血流的变化,探讨TCD对MMD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18例MMD患者在实施STA—MCA手术前、后分别行床边TCD检查。对患者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音频信号进行检测,并对手术前、后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MCA主干血流速度异常增高者,频谱紊乱,音频信号粗糙或乐性杂音,术后血流速度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频谱形态规则,音频信号清晰柔和。术前MCA主干血流速度降低者,为低脉动型,波浪型频谱,术后血供增加,血流速度升高至正常范围,频窗清晰。对比手术前、后Vm的数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CD可以实时动态的检测MMD患者行STA—MCA分流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MMD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烟雾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用来诊断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国外大多数关于烟雾病(Moyamoya病)报道只分析了TCD检测到的颅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快慢以及与血管造影或临床的关系.其实,TCD除能检测Willis环脑动脉血流之外,尚能检测颅外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也能检测眼动脉,因此,应该更全面地分析TCD所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压氧护理干预在治疗缺血型烟雾病患儿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压氧科2012年9月-2019年8月就诊的缺血型烟
雾病患儿(1~16岁)作为观察对象,以2015年9月高压氧护理干预开始实施的时间为节点,分为对照组
(护理干预实施前)和护理组(护理干预实施后),比较两组下列指标的差异:完成治疗≥5次的患儿
比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气压伤、减压病、氧中毒等);统计并比较两组中完成5次以上高压氧治疗
患儿发病90 d的预后良好率(mRS评分0~2分)。
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患儿84例,其中护理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16岁,平均
8.81±3.83岁,对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2~16岁,平均9.50±3.60岁。护理组完成5次及以
上治疗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7.9% vs 83.3%,P =0.02);两组患儿在高压氧治疗时均未发生气压伤、
减压病及氧中毒等不良反应;护理组完成5次以上高压氧治疗者47例,对照组为30例,这些患儿90 d
预后良好率护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83% vs 60.00%,P =0.60)。
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缺血型烟雾病患儿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但未发现可改善患儿的90 d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出血型烟雾病(MMD)患者的预后及脑血流重建手术的疗效,减少出血型MMD的再出血率。方法经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出血型MMD患者82例,其中合并动脉瘤10例(12.2%),脑内出血为(ICH)18例(21.9%),脑室出血(IVH)20例(24.4%),脑内出血破入脑室38例(46.3%),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7.3%)。联合血流重建手术(直接血管重建术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型MMD 48例,保守治疗34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治疗效果及再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随访0.6~12年(平均7.8年),其中恢复优良56例(68.3%)、良好8例(9.8%)、差4例(4.9%)。14例患者(17.1%)发生再出血,再出血间隔0.3~10年,其中12例患者(85.7%)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MMD最重要的死亡原因是脑出血,再出血是出血型MMD预后不良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血流重建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再出血的危险性,血流重建手术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好于保守治疗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后发生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ND)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烟雾患者及其实施的138例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记录其人口统计资料,临床表现,既往病史,RND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共计13例(9.42%)术后RND,发生于12名患者中。术前临床症状多次发作(多次定义为3次及以上)、一次手术双侧血管重建与术后RND密切相关(P<0.05,P<0.01)。缺血型烟雾病患者术后RND发生率(13.89%)高于出血型烟雾病患者(3.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型烟雾病中首发症状为TIA术后RND发生率为21.74%,首发症状为脑梗死者10.2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为TIA者,术后RND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型烟雾病(P<0.05)。患者年龄,性别,手术与上一次卒中时间间隔,血管重建方式,是否单侧烟雾病,既往甲状腺、免疫疾病、高血压等病史与术后RND无明显关系。结论颅内外血管联合重建术后,首发症状TIA者比出血型烟雾病更易发生RND。但首发症状TIA与脑梗死者之间,缺血... 相似文献
19.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涉及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其近端分支狭窄闭塞,导致侧支血管网形成。这些变化引起脑实质慢性缺血,随后发生严重的脑血管意外。成人MMD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会逐渐累及认知功能,且病死率是儿童MMD患者的2倍。由于MMD发展病因的复杂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该病的治疗尤为棘手且迫切。外科血管重建术作为MMD治疗的基石,主要分为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和联合血管重建术三类。考虑到间接血管重建术不能降低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直接血管重建术通常是缺血型MMD患者治疗的首选术式。若为了预防出血型MMD患者再发出血,选择直接血管重建术或联合血管重建术能够更容易建立侧支循环,促进血运重建,达到治疗的目的。当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的缺血脑卒中,则优先考虑间接血管重建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成人MMD患者,直接血管重建术或联合血管重建术则是首要选择。由于目前无逆转MMD病情进展的特效药,内科治疗仅局限于对症治疗和围手术期的管理。临床上通常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他汀类药物等促进侧支血管发育和地塞米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等。远隔缺血适应训练改善MMD患者的后遗症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为MMD的诊疗手段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甲硫氨酸循环异常参与了MMD的发病,提示甲硫氨酸循环相关风险评分对烟雾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此外,内皮祖细胞移植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MMD的新策略。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3): 78-8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