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德国小蠊密度的预测,评价德国小蠊抗药性及酶活性。  方法  选用粘捕法监测德国小蠊的密度和侵害率,运用ARIMA模型对唐山市德国小蠊密度进行拟合与预测;采用药膜法和诊断计量法测定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用生理生化法测定其体内的酶活性。  结果  2007 — 2017年唐山市德国小蠊密度为0.17只/张,侵害率为7.63 %。在监测生境方面,不同生境之间德国小蠊的密度(F = 5.693)、侵害率(χ2 = 590.8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在季节消长方面,德国小蠊密度和侵害率高峰均出现在8月份,分别为0.28只/张和11.36 %。通过ARIMA模型对2007 — 2017年德国小蠊密度进行拟合,最终确定ARIMA(0,1,3)×(0,1,1)12为最佳模型。唐山市德国小蠊对不同杀虫剂均已产生抗药性;德国小蠊野外种群谷胱甘肽 – S – 转移酶(GSTs)活性与敏感品系无差异;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均高于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低于敏感品系。  结论  成功建立ARIMA模型,可用于德国小蠊密度的预测预警;唐山市德国小蠊抗药性问题严重,MFO和CarE增进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德国小蠊抗性及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生化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研究德国小蠊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羧酸酯酶(CarE)生化性质上的差异,旨在从生化水平上确定CarE在德国小蠊抗性中的作用,初步揭示德国小蠊抗性机制。方法 参照Asperen(1962)和高希武(1991)方法测定CarE活性。结果 德国小蠊抗性品系中的CarE活性要高于敏感品系中的CarE活性。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对α-乙酸萘酯(α-NA)的亲和力要大于对β-乙酸萘酯(β—NA)的亲和力,而敏感品系CarE对α—NA的亲和力要大于抗性品系CarE。时间进程曲线显示,在以α-NA为底物时,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CarE时间进程曲线趋势不一致。对9种德国小蠊野外品系CarE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除1种品系外,其余品系均使CarE活性提高,幅度在1.23~2.83倍之间。结论 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在CarE生化特征上的差异,显示出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对几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的高度抗性,与其体内CarE活性的提高有密切关系,表明CarE活性的提高是北京地区野外德国小蠊品系普遍存在的一种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德国小蠊抗药性及羧酸酯酶生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南昌市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对当地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并对野生与敏感品系德国小蠊的羧酸酯酶(CarE)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药膜法测定KT50,参照Van Asperen的方法测定CarE的比活力、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度(Vmax)值。结果南昌市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残杀威、溴氰菊酯、右旋反式丙炔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22.3、1.1、1.4、5.3、4.9。野生品系与敏感品系德国小蠊CarE比活力分别为68.7567和56.5069mmol/(mgpro.30 min);Km分别为0.4171和0.4374 mmol/L;Vmax分别为0.8525和0.4075 nmol/(mgpro.min)。结论南昌市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已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与CarE生化特性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胜利油田地区德国小蠊抗药性现状,为有效杀灭德国小蠊提供科学策略。方法采用药膜法监测胜利油田不同地区德国小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应用酶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胜利油田地区东营、河口、孤岛、仙河4个地区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最高,分别为25.76、16.68、15.77、14.21;其次是氯氰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23.72、8.34、8.05、7.81;不同地区野外品系德国小蠊分别与敏感品系酶活力比较,东营、孤岛、仙河野外品系德国小蠊的GSTs酶活力分别为(75.97±4.16)、(58.87±2.88)、(59.51±2.73)U/mgprot,均高于敏感品系的(53.16±2.25)U/mgprot,东营、河口、孤岛、仙河野外品系德国小蠊的AChE酶活力分别为(1.22±0.07)、(1.01±0.06)、(0.97±0.11)、(0.77±0.04)U/mgprot,均高于敏感品系的(0.39±0.01)U/mgprot,东营野外品系德国小蠊的SOD酶活力为(33.24±1.53),高于敏感品系的(29.18±1.25)U/mgpro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胜利油田地区野外品系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药性较高, GSTs和AChE相对活性可作为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析它们与抗药性的关系,探讨德国小蠊抗药性发生的生化机制及相关酶活性作为抗药性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AChE、GSTs和SOD的活性.结果 济南、淄博、东营、德州市4个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的GSTs、AChE活性较敏感品系均有不同程度升高,GSTs、AChE活性相对比值分别为1.11~1.53、2.44~3.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相对比值为1.00~1.12,与敏感品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德国小蠊野外种群GSTs、AChE活性上的差异表明GSTs、AChE与德国小蠊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活性相对比值可作为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监测指标,而SOD与抗药性的关系不显著,其活性相对比值仅能作为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德国小蠊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推断其抗性及水平,为蜚蠊防治和进一步完善抗性生化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的德国小蠊体内GSTs的活性,分析两种品系德国小蠊GSTs酶活性的差异。结果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德国小蠊GSTs活力分别是19.16和9.14 U/mg prot,野外品系德国小蠊GSTs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两者酶活力比值(抗性系数)为2.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5)。结论从生化水平上看,深圳市坪山新区野外品系德国小蠊已产生抗药性,可能与GSTs活性增高而引起其对杀虫剂的代谢解毒能力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北京市及昌平区德国小蠊的危害日趋严重且侵害范围不断扩大,北京市区单位和居民住户的侵害率已达到75%~85%,而餐饮行业的侵害率几乎达100%,我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全区近年广泛使用了敌敌畏、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对德国小蠊进行杀灭,取得了一定效果.为了解和掌握我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水平,科学指导全区合理使用杀虫剂,保证杀灭效果,我们首次开展了对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水平测定. 1 材料与方法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和敌敌畏1%标准液,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提供;德国小蠊野外品系捕自昌平区.采用常规点滴法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和种群构成,以及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有效防治德国小蠊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开展蜚蠊监测,采用药膜法开展德国小蠊抗药性实验测定。结果 黄浦区2022年1—12月共布放粘蟑纸1 200张,有效粘蟑纸1 139张,阳性49张,粘捕率为4.30%,捕获蜚蠊253只,总密度为0.22只/张夜,其中德国小蠊248只,黑胸大蠊3只,美洲大蠊2只。监测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环境的蜚蠊密度有明显差异,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次为中小餐饮机构。抗药性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对黄浦区德国小蠊现场品系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213.51、155.36、96.02 min,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是90.09、3.84、8.45。结论 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黄浦区蜚蠊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蟑螂群落特征分布情况及抗药性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粘捕方法调查蟑螂分布,使用药膜法测定抗药性。结果南京市蟑螂主要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德国小蠊是绝对优势种,2014年构成比达98.4%;餐饮和农贸市场是蟑螂的主要孳生生境;蟑螂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或双峰走势,最高峰为2012年7月,密度为4.733只/张。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年际分布均呈先上升后略有回落趋势,高峰均在2014年,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分别为2.213只/张和32.454%;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乙酰甲胺磷、毒死蜱和残杀威抗性倍数为12.16、12.46、19.47、4.22、5.48和1.04。结论近年来,蟑螂危害严重,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孳生高峰在夏秋季,几乎全年活动;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产生高度抗性,对残杀威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及时了解并掌握深圳市大鹏新区内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现状,同时探讨德国小蠊抗性产生的生化机理与其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指导德国小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采自大鹏新区内盛华源餐厅,葵涌市场,葵兴小区,大鹏山庄,较场尾,南澳南天阁海域酒店,大鹏妇幼保健院,沙岗村民宿区8个采样点并混合饲养至F1代的德国小蠊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7种酶的活力。结果新区内德国小蠊对氯菊酯、β-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6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R/S)分别为5.61、3.10、10.34、2.36、6.90和3.93;对德国小蠊野外和敏感品系体内7种酶(GSTs、AChE、AKP、ACP、SOD、Na-K-ATP、Ca-ATP)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野外品系均高于敏感品系,经统计学分析,野外品系体内GSTs、AChE和SOD活性与敏感品系相比差异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大鹏新区德国小蠊对6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抗药性,其中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其余均处于中低抗水平,化学防治上建议停用溴氰菊酯,慎用氯菊酯,改用抗性较低的β-氯氰菊酯;德国小蠊体内的GSTs、AChE和SOD与抗药性的形成关系密切,其活性的升高,导致了德国小蠊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6,(19):3476-3478
目的 了解泰安市蟑螂密度及其季节消长情况,掌握优势种群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城区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处,居民区1处作为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抗药性试验采用药膜接触法。结果 全年共捕获蟑螂3 120只,平均密度为1.30只/张,优势种群是德国小蠊。从全年的季节消长曲线来看,蟑螂密度季节消长有两个高峰,在7月份形成密度最高峰(2.18只/张),9月份又出现密度小高峰(1.94只/张)。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不同,农贸市场(2.5只/张)>医院(1.9只/张)>居民区(1.35只/张)>餐饮(0.98只/张)>宾馆(0.73只/张)。不同生境蟑螂密度季节消长曲线有所不同。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实验室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3.95、7.33、5.02和10.99min。而现场品系(R)对上述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4、8.71、1.40和0.84倍。结论 德国小蠊是泰安市重点防控对象,农贸市场和医院是重点防治场所。建议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在密度高峰期(6-9月份)采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集贸市场蜚蠊侵害情况、种群分布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蜚蠊侵害情况,用粘蟑板测定其密度,用药膜接触法测定抗药性,采用敏感和低抗的药物进行综合防制.结果 集贸市场蜚蠊侵害率为86.67%,密度为4.19只/(张·夜);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敌敌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基吡(嗯)磷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分别为2.65、3.82、1.77、3.51、11.19、5.21、6.51、12.00和2.11倍;用敏感和低抗药物进行防制,杀灭率达96.19%.结论 武汉市集贸市场蜚蠊侵害率较高,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对敌敌畏、胺菊酯已产生高抗性;应采取环境治理及化学药物杀灭等综合防制措施,将蜚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区德国小蠊抗药性及增效剂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了解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和4个杭州品系(ZAU、JC、DH和HZ)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和残杀威5种药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点滴法进行测定。结果:杭州市区德国小蠊品系对供试的3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已产生抗药性,以二氯苯醚菊酯的抗药性尤为突出,4个杭州品系对该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6.6、59.4、38.6和67.1倍;对毒死蜱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2、2.4、2.1和2.0倍以及8.1、5.4、5.3和4.5倍。对德国小蠊HZ品系,分别用氧化胡椒基丁醚(PB)、三磷酸苯酯(TPP)和顺丁烯酸二乙酯(DEM)3种抑制剂,测定对二氯苯醚菊酯的增效作用。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三种增效剂对HZ种群可分别增效3.69、1.76和1.16倍。结论:HZ品系抗性可能涉及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CarE)的变化,但与谷胱甘转移酶(GST)的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沈阳市蟑螂种群分布和密度,以及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采用诊断剂量法中的药膜法。结果 2019—2021年沈阳市蟑螂监测共捕获515只,平均密度为0.15只/(张·夜),平均侵害率为7.02%。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97%。各年不同生境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均以餐饮行业最高,而医院和宾馆相对较低。侵害率及密度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且各年峰值均出现在7月。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均非抗性种群。结论 2019—2021年沈阳市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相较以往降低。蟑螂防治应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科学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徐州市蟑螂密度和抗药性水平,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密度调查用粘捕法,抗药性测试用药膜法。结果 各类环境共捕获蟑螂4 863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14.03%,密度为2.25只/张。侵害率餐饮最高,为21.11%,密度农贸市场(超市)最高,为3.48只/张8,月密度和侵害率达到高峰;德国小蠊对残杀威、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0.76、0.60和2.73。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活动高峰在夏季,宾馆、农贸市场密度较高,应加强蟑螂监测和防治工作;高效氯氰菊酯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自贡市本地不同生境蟑螂种群结构、密度情况及德国小蠊抗药性,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粘捕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使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抗药性。结果 2021年自贡市粘捕率为36.48%,密度为3.63只/张,密度指数为9.95只/张;不同生境中蟑螂密度存有差异(χ2=14.00,P=0.003),餐饮外环境密度最高。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残杀威、敌敌畏抗性倍数分别为51.145、0.731、1.872倍。结论 德国小蠊是自贡市蟑螂优势种群,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CarE)生化性质的差异,初步探讨其生化抗性机制。方法参照van Aspern(1962)的方法测定活性。结果敏感品系CarE与抗性品系CarE对α-NA的亲和力基本相似,前者对β-NA的亲和力大于后者。2个品系CarE对2种底物的水解趋势一致,抗性品系对2种底物的水解活性均高于敏感品系。结论羧酸酯酶与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2017—2019年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分别在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餐饮店、医院和居民区等不同环境中进行蟑螂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收集整理2017—2019年调查结果进行种群构成比、季节消长以及不同监测环境密度和侵害率的分析。结果克拉玛依市有2种蟑螂分布,分别为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占99.26%,美洲大蠊占0.74%。蟑螂以7—10月为活动高峰期,7月平均侵害率高达19.42%,密度为3.10只/张。餐饮业受蟑螂危害最为严重,侵害率为26.95%,其次为居民区,侵害率为15.90%、农贸市场侵害率为13.62%、宾馆侵害率为12.13%。结论德国小蠊为克拉玛依市优势种,应列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抗药性的关系,为探讨德国小蠊抗性机制及建立抗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结果德国小蠊对DDVP、残杀威、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08、2.35、7.47和10.92。对德国小蠊抗性和敏感品系GSTs、AChE活力比较结果表明,抗性品系GSTs活力相对于敏感品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性品系AChE活力相对于敏感品系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德国小蠊抗性品系除对DDVP和残杀威有较弱抗性外,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度抗性,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对GSTs、AChE活力研究结果表明GSTs的活性增高,使杀虫剂代谢加速,导致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敏感性下降;AChE作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物的靶标酶,其活力下降导致德国小蠊敏感性下降。表明杀虫剂的代谢酶和靶标酶活力的改变,与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菊酯类杀虫剂产生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内江市蟑螂种群构成、密度分布、侵害现状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9年采用粘捕法对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5类生境进行蟑螂密度监测。结果 2017—2019年内江市蟑螂侵害率为19.02%,平均密度为1.40只/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6.56%;农贸市场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均最高,分别为2.60只/张和27.78%;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呈单峰型,在6—8月出现高峰。结论内江市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是防治的重点,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