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3个月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及声反射鼻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63.63%),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个月,两组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以及声反射鼻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明显高于对照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的距离(DCA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鼻腔通气状况,促进嗅觉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181-1183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行传统鼻窦及鼻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通气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均较对照组高,鼻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利于患者通气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时,采用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功能,效果显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分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1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鼻腔气道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对于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减小了鼻腔气道阻力,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对鼻腔功能、嗓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和观察组(60例,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4 h,观察组的舒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鼻腔气道阻力小于对照组,嗅觉功能、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嗓音障碍指数-10(VHI-1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鼻腔功能及嗓音,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鼻腔功能及嗅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鼻腔功能、嗅觉功能、SNOT-20CV评分、Lund-Kennedy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鼻气道阻力、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的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SN0T-20CV、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鼻气道阻力、DCAN、SN0T-20CV、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NMCA、NCV均显著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解除鼻腔梗阻,促进鼻腔功能及嗅觉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止血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拟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6例,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止血,观察组行双极电凝止血。术后1周,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鼻腔通气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稍低于对照组的18.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电凝止血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可改善鼻腔环境,减少出血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术中出血量、黏膜恢复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数字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92±3.14)ml、黏膜恢复时间(5.14±1.96)d、鼻腔通气时间(2.43±0.67)d 和数字疼痛评分(1.37±0.36)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中出血量(23.52±6.88)ml、黏膜恢复时间(7.81±2.87) d、鼻腔通气时间(6.45±1.78)d 和数字疼痛评分(3.62±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良好,术中出血量少,缩短黏膜恢复时间和鼻腔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在该院耳鼻喉科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9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将术后未给予rh-bFGF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给予rh-bFGF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术区黏膜完全上皮化时间和比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鼻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11例、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rh-bFGF辅助治疗可以促进鼻黏膜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3月于该院耳鼻喉科就诊的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Messerklinger微创手术,实验组患者在鼻内镜Messerklinger微创手术结束前将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及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于鼻腔黏膜菌群的影响,依据术后3周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及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术后鼻腔内弯曲杆菌属、肠球菌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术后鼻腔内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葡萄球菌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鼻内镜下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可以明显促进鼻黏膜上皮化,降低术后患者鼻腔内弯曲菌属、肠球菌属阳性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黄连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生理盐水进行术后鼻腔冲洗,对照组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术后1、3、5、7、9周分别观察患者通气、嗅觉、鼻腔粘膜上皮化程度及窦口开放状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术后治愈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用双黄连联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有效改善鼻腔环境,缩短鼻内镜术后创伤黏膜愈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认知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的患者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下鼻窦术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4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9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系统规范的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鼻窦冲洗、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按时复查清除鼻腔囊泡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术后出院的患者继续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明胶海绵联合膨胀海绵对鼻内镜鼻窦炎术后鼻腔肿胀及拔膨胀海绵后的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拟行鼻内镜鼻窦炎术的80例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膨胀海绵填塞,观察组采用明胶海绵联合膨胀海绵填塞。比较两组术后鼻腔肿胀、填塞期及拔出海绵后出血量、鼻腔相关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24h,观察组鼻腔肿胀重度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填塞期多量出血患者及拔出膨胀海绵后鼻出血量多量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鼻腔鼻窦SNOT-22分项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观察组SNOT-22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填塞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明胶海绵联合膨胀海绵能有效提高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效果,改善鼻腔症状及各功能,显著减轻鼻腔肿胀,减少拔出海绵后鼻腔出血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70-371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鼻腔冲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和鼻腔冲洗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发症少,疗效安全显著,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鼻内镜下检查提示鼻息肉、水肿及鼻漏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量表SNOT-2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得分更低(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视野更清晰,手术操作更精确,能有效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但术后需严格按照要求对术腔进行清理用药,以保障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对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两组药物治疗方案一致。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鼻腔鼻窦结局评分和鼻内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6和12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嗅觉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满意度和复发率分别为95.65%、4.35%和86.96%、13.04%,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苍辛通窍中药方鼻腔冲洗联合适时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两组均给予苍辛通窍中药方鼻腔冲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适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Lund-Kennedy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辛通窍中药方鼻腔冲洗联合适时护理干预可减少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鼻部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3.02%,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并发症发生率为4.65%,鼻部功能恢复时间(8.13±1.95)d;对照组痊愈率为79.07%,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鼻部功能恢复时间(45.76±5.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高,且鼻部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4月医院诊治的鼻息肉患者12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鼻腔通气恢复时间以及鼻黏膜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鼻腔通气恢复时间以及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且患者术后鼻腔通气功能、鼻粘膜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