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3例分为常规组(n=51)和干预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干预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康复干预5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腰肌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联合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6月诊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64例实施医患联合延续性健康教育,以2016年6—10月该院治疗的绝经后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64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再骨折率、骨密度(BMD)、健康知识得分、健康行为持有率和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后,对照组8例患者再次骨折,再骨折率为13.33%;干预组2例患者再次骨折,再骨折率为3.33%,干预组再骨折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腰椎、左髋和右髋BMD均有所提高,干预组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质疏松健康知识得分均有所提高,干预组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行为持有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后GSES评分分别为(32.65±6.10)分和(28.89±5.43)分,两组评分均有所提高,干预组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医患联合延续性健康教育对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互动的同伴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一10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COPD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基于微信群的同伴健康教育,干预2个月后,比较健康教育前后2组患者COPD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基于COPD病友群的健康教育信息共60条,5个同伴教育群的同伴交流信息累计共13 832条;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素养得分由(6.21±3.01)分提高至(11.03±2.8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2±3.17)分(P=0.001)。在"COPD患者应该注射肺炎疫苗"、"COPD患者应该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很多COPD是由吸烟或吸入二手烟引起的"、"在你任何气短的时候都可使用沙丁胺醇药物或吸人性药物"这几个题目的回答正确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几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肺康复锻炼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氧疗依从性日常生活习惯改变)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自身,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同伴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提高患者COPD疾病健康素养水平、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行为均有所帮助,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功能恢复和静脉血栓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功能恢复效果和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血栓形成率,促使患者身体各方面功能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5,(6):49-51
目的探讨腰背肌锻炼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急性期给予电针治疗,急性期(2周)后不进行腰背肌锻炼;观察组患者急性期给予同样电针治疗,急性期后开始每天腰背肌锻炼,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改善指数及改善率、ODI指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37±1.28),对照组为(3.44±1.58),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较对照组优;观察组和对照组J0A改善指数分别为(5.98±1.89)、(4.11±1.07),优良率分别为90.0%、43.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优;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DI指数分别为(19.89±10.34)、(49.72±18.51),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提示观察组功能恢复较对照组优。结论腰背肌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应用能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个人综合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PDCA循环在腰椎微创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腰椎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月实施腰椎微创手术的144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7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PDCA组按PDCA循环实施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及康复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2组康复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DCA组功能锻炼方法 (80.56%vs 61.11%)、腰围佩戴方法 (75.00%vs 55.56%)、并发症防治方法(72.22%vs 52.78%)、出院指导(79.17%vs 63.89%)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7 d,2组腰腿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健康教育前(P0.05),但PDCA组VAS评分[(2.76±0.68)分vs(3.87±0.7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2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DCA组自理能力[(31.54±5.32)分vs(26.58±4.76)分]、转移[(16.32±2.54)分vs(13.67±2.65)分]、行走[(11.54±1.78)分vs(8.06±1.66)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腰椎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改善运动功能,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早期有效的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跟腱断裂患者恢复,而自我效能干预在跟腱断裂术后应用效果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跟腱断裂术后长时间未愈合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7-13-2017-12-06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4例跟腱断裂术后长时间未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自我效能感、踝关节功能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康复自我效能感应量表(self-efficacy for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SER)中任务自我效能评分为(47.58±7.72)分,高于对照组的(40.35±7.63)分,t=4.317,P<0.001;应对自我效能评分为(44.32±7.53)分,高于对照组的(37.54±7.47)分,t=4.143,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0.26±7.97)分,高于对照组的(69.13±7.89)分,t=6.432,P<0.001。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优于对照组,Z=7.468,P<0.001。结论对跟腱断裂术后长时间未愈合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提升康复自我效能感,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自我运动效能、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WHF)评估]、运动自我效能[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S)评估]、健康行为[采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MLWHF评分[(26.76±5.03)、(28.39±6.15)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40.97±7.24)、(39.58±6.59)分],E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分量表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健康行为的积极性,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人群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干预组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和进行系统腰背肌锻炼,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干预,仅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肌力、疼痛加重次数、新发椎体骨折等方面比较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柏蜜外敷配合垫枕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双柏蜜外敷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疼痛消失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优39例(48.8%),良37例(46.2%),差4例(5.0%),优良率95.0%。结论双柏蜜外敷配合垫枕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使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疼痛消失时间缩短,尽快恢复患者的功能,缩短疗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12月期间在血液透析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数设为干预组,双数设为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联合应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健康促进行为、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对照组分别完成干预研究32例和30例。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压力应对、健康责任和运动锻炼评分分别为(32.45±2.24)分、(31.45±3.12)分、(26.54±4.23)分、(28.45±4.26)分和(25.65±4.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65±4.52)分、(28.72±4.20)分、(22.36±3.56)分、(23.45±4.45)分和(20.36±3.65)分(P0.05);干预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和活力评分分别为(75.65±9.25)分、(60.12±8.45)分和(56.78±8.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12±8.65)分、(53.45±6.74)分和(52.12±7.15)分(P 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有助于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维持性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式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进度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体检筛查出的脑卒中人群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自行进行康复锻炼,管理组患者给予实施医院-家庭式健康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APGAR)进行评定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前,管理组和对照组FMA上下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理组FMA上下肢评分各为(59.24±9.11)分、(31.64±4.8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1.38±8.15)分、(22.91±4.23)分,(P值均<0.05)。干预前,管理组和对照组的MBI、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理组MBI为(75.62±16.48)分,高于对照组的(68.54±15.75)分,(t=3.804,P<0.05);管理组APGAR评分为(7.09±2.41)分,高于对照组的(6.49±2.22)分,(t=2.243,P<0.05)。结论 医院-家庭式健康管理模式的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改善家庭功能,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将住院80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跨理论模型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各40例。比较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IUS评分)、心肺功能的无氧阈氧耗量(VO_2AT)、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 slop)、峰值氧耗量(peak VO_2)、最大运动时间、最大运动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为(31.98±2.47)分、(26.02±1.65)分、(43.59±2.44)分和(64.97±3.2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GSES和IUS评分分别为(31.35±2.64)分和(32.05±7.53)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VO_2AT、peak VO_2、最大运动时间、最大运动功率升高幅度、VE/VCO_2 slop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CHF患者康复治疗中予以跨理论模型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干预可提高认知、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应用于住院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10 d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及负性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0天后自我效能总评分为(107.85±3.73)分,高于对照组的(83.67±4.15)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97.00±4.04)分,优于对照组的(84.81±4.04)分;负性情绪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应用于住院肺癌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全科团队运用信息化健康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5-01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体检中确诊的男性≥65岁、女性≥55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6例,患者被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健康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简化MPQ)、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KT)得分、骨质疏松自我效能评分(0SES)及研究期间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MPQ评分、OKT评分、O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一年后再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结论全科团队信息化健康管理可以减轻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提高骨质疏松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以保护动机理论(PMT)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及髋关节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乡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以PMT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RAQ)评分分别为(37.43±3.32)分、(35.21±2.9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0.41±3.49)分、(39.95±3.23)分(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认知、态度、行为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GSES)、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分别为(67.62±7.94)分、(78.95±9.81)分,高于对照组的(61.03±7.87)分、(69.93±9.26)分(P<0.05)。干预3个月内,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58%vs 41.67%,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互动式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2月成功实施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00例,按照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2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起搏器维护方法 (87.00%)、起搏器安全知识(82.00%)、术后活动原则(78.00%)、术后注意事项(85.00%)、并发症预防(90.00%)等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医生沟通、疾病管理、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评分分别为(7.31±0.55)分、(6.44±0.61)分、(6.43±0.64)分、(7.07±0.60)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89±0.71)分、(3.14±0.67)分、(3.74±0.45)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起搏器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进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于目标管理法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健康宣教对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2月该院诊治的15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7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进行基于目标管理法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情况,其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KT)评估,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ES)评估,遵医行为采用自制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生存质量采用简版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量表(Mini-OQLQ)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OK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运动知识、摄钙知识及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锻炼自我效能、食钙自我效能及OSES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方面,观察组患者坚持运动锻炼、坚持户外晒太阳、坚持每日食用奶类及奶制品、坚持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ini-O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症状、躯体功能、日常行为活动、情感功能、休闲社交及总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管理法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锻炼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锻炼干预;护理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BPRS总得分、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QLS总分、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等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5%)高于对照组(75%),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锻炼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采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Harris(94.69±1.20)分、ADL(90.38±0.58)分、VAS(3.14±0.17)分、骨折(120.52±6.48)d愈合、压疮发生率2.17%、感染率2.17%、术前满意度(9.10±0.10)分、术后当日(9.24±0.20)分、术后1d(9.00±0.07)分、术后2d(8.97±0.61)分、术后3-7d(8.99±0.4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功能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应用到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