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口腔健康干预项目对儿童刷牙行为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的影响。 方法 对461名儿童开展了口腔健康干预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和453名未开展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儿童刷牙相关行为、口腔卫生清洁水平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 结果 项目幼儿园儿童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口腔卫生清洁水平高于非项目幼儿园儿童(分别为97.4% vs 94.7%,40.2% vs 31.0%,89.4% vs 77.9%,均P<0.05)。家长口腔知识正确知晓率项目幼儿园高于非项目幼儿园(83.1% vs 78.2%,P<0.0001)。家长的9种口腔卫生知识来源中,仅“孩子从幼儿园带回的知识”两组间存在差异(62.8% vs 50.3%,P<0.0001)。 结论 口腔健康项目提高了儿童的刷牙、含氟牙膏使用和家长口腔卫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对口腔健康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01/12到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计460名儿童,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儿童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信息。结果调查男童258例,女童202例,平均年龄(7.65±2.15)岁,城市户口262例,农村户口198例;农村儿童的龋齿、牙菌斑、牙结石的发生率高于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对口腔疾病自我诊断、预防牙菌斑的方法、预防龋齿的方法、含氟牙膏的好处、正确的刷牙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的早晨刷牙、睡前刷牙、每次刷牙3 min、每3个月更换牙刷、顺牙缝竖线方向刷牙的行为明显优于农村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龄儿童的早晨刷牙、睡前刷牙、每次刷牙3 min、顺牙缝竖线方向刷牙的行为明显优于低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行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牙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较差,尤其是农村儿童,卫生行政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学校应加大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保健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深度,让其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了解安徽省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以及行为现状,为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制定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安徽省360名12岁留守儿童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相应年龄段的农村非留守儿童360人为对照.结果 留守儿童对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细菌可引起龋齿”知晓率为29.44%,“细菌引起牙龈出血”知晓率为44.44%,“吃糖容易致龋”知晓率为60.55%,“含氟牙膏”知晓率为18.05%,“刷牙出血非正常”知晓率为48.61%,与非留守儿童组调查情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中,留守儿童组保证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仅占12.50%,经常或偶尔使用牙线的占3.61%,54.17%的留守儿童经常吃糖,与非留守组儿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曾有口腔科就医行为的留守儿童占35.56%,9.72%认为牙疼后需要找医生诊治,1.39%的留守儿童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组(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匮乏,口腔卫生保健行为较差.政府、基层卫生部门、留守儿童家长及学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市幼儿园儿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效果,为制定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1508名幼儿园儿童家长及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有针对性、阶段性的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培训等干预,并进行自制的问卷调查。对教育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幼儿园儿童家长对正确的刷牙方法掌握由56.17%提高至82.36%、龋齿危害健康的认知由57.96%提高至71.49%、认为氟化物能预防龋齿由57.22%提高至80.70%、培训前后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培训前每次刷牙时间3 min、含氟牙膏的使用等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低于50%,培训后提高至87.40%、7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儿童做到每天早晚刷牙的有69.10%,经培训后儿童做到每天早晚刷牙的有87.73%,培训前后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培训效果明显;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还需共同督促;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与行为教育方式,需要多种方式并需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海口市8所幼儿园472名5岁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其中"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的知晓率为12.29%,"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和龋齿的主要原因"知晓率为29.03%。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持正向态度,均达80%以上,94.92%的家长认为"口腔健康对自己生活很重要,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90.04%的家长认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很有必要",仅有29.45%的家长认为"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牙齿"。3岁前刷牙的儿童为61.65%,每天刷牙次数≥2次的儿童为28.39%,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为18.22%,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为16.74%,每天检查刷牙效果为17. 80%。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329, P0.05),知识和行为呈正相关(r=0.182, P0.05)。结论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认知水平较低,口腔健康态度较好,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应开展针对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6.
李梦映  周素芳  陈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68-369,372
了解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现状,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梧州市市区20所小学二年级在校学生1 304名进行为期1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除引起龋齿和牙龈出血的原因外,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如每天刷牙2次、选用含氟牙膏和正确刷牙方法的持有率比健康教育前分别提高了10.76,17.73和8.41百分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将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之一,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人口腔卫生家庭健康指导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60岁以上居民337人,实施1年以口腔卫生家庭健康指导为重点的老年人口腔卫生干预,采用干预前后问卷调查及口腔健康检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口腔卫生家庭健康指导前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23.36%,干预后为72.1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健康目标80岁拥有20颗功能牙、含氟牙膏可防蛀牙等知识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每天使用牙线、饭后漱口和定期口腔门诊检查等行为形成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根面龋患病率、牙周炎患病率、义齿未修复率干预后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通过家庭健康指导,社区老年人更易接受口腔健康知识,采纳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和减少口腔疾患。  相似文献   

8.
了解西安市7~ 10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为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1 180名7~ 10岁儿童,采用集体填写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龋齿病因及日常防龋方法的知晓率均不足85%,正确刷牙率低于70%.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刷牙率,城市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46.227,108.645,P值均<0.01),女孩好于男孩(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均<0.05),较高年级组的知晓率也较高(x2=23.056,P<0.01).结论 应该加强农村地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众媒体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作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内容对儿童及家长同时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9.
了解河南省农村6岁留守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为其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159名6岁留守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并以150名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5岁儿童家长问卷,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家长当场填答后收回.结果 8.8%的留守儿童经常睡前吃甜食;留守儿童每天进食至少1次的食品主要是甜点(56.0%)、糖果或巧克力(41.5%)、糖水(34.6%)、碳酸饮料(35.2%)、加糖果汁(35.2%);59.7%的留守儿童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留守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为20.8%;5.7%的留守儿童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留守儿童1 a内就医比例为37.7%.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每日刷牙次数、家长帮助刷牙频率及1 a内就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45,8.668,P值均<0.05);饮食习惯、开始刷牙年龄、含氟牙膏使用率、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口腔健康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农村6岁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缺乏,对儿童口腔健康不够重视,应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常平镇新城区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及态度现状,为开展口腔保健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平镇新城区1所小学在校生911人进行口腔卫生知信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常平镇新城区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态度总体知晓率较高(82.2%);口腔保健知识和态度总体知晓率低年级(84.0%)高于高年级(80.6%);女生(84.1%)高于男生(80.9%);规范刷牙率仅45.8%,低年级(48.3%)高于高年级(43.5%),女生(49.7%)高于男生(42.9%);医疗保健就诊率仅21.6%;不刷牙原因报告率17.4%,排首位的是"没时间"(35.8%)。高年级"没时间"(40.8%)高于低年级(30.6%)。男生"嫌麻烦"(26.3%)高于女生(19.4%)。结论东莞市常平镇新城区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信念掌握较好,但行为形成率相对较低,提示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时,不仅要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和信念,还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口腔保健行为形成率,以改善口腔卫生状况、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11.
了解河南省12~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及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卫生行为,为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4个县/区选取12所中学12~15岁学生3 786名,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为6.08%,牙龈出血检出率为93.92%,牙石检出率为90.99%.青少年刷牙率为77.79%,每天刷牙≥2次青少年报告率为17.56%,使用牙线率为4.57%.有刷牙行为、使用牙线的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高于无刷牙行为、不使用牙线的青少年(x2值分别为10.81,5.96,P值均<0.05).牙周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31%;除“细菌可引起龋齿”外,其他相关牙周疾病知识知晓率均超过50.00%.结论 河南省12~ 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不容乐观,牙周健康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口腔卫生行为正确率低,应加强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温州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以及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变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龙湾区3所在园儿童人数大于150人的幼儿园,对在园的480名4~6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使用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干预前后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以及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儿童家长对“食用甜食可以导致龋齿”和“龋齿可以引起牙龈发炎”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干预后儿童家长对口腔疾病知识的后5题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持积极态度率均在90%以上。干预后的儿童家长在“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定期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乳牙龋齿应及时充填”“乳牙缺失应及时制作间隙保持器”持积极态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儿童刷牙频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93,P<0.001);干预后家长帮助儿童刷牙率(41.04%)明显高于干预前(1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79,P<0.001);干预后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饭后刷牙/漱口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儿童“甜点食用频率≥1次/d”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32,P<0.001);干预后儿童碳酸饮料饮用频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8,P<0.001);干预前、后儿童口腔清洁率分别为65.63%、82.08%,干预前后儿童口腔清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67,P<0.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昆明市官渡区儿童青少年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及态度现状,以便今后采取针对性的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和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幼儿园3~5岁,小学6~11岁,初中12~15岁儿童青少年共1 8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健康行为以及态度等。结果调查对象对六龄牙知识、牙菌斑知识和正确的保健牙刷知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6.48%、63.79%和58.97%;对应选择含氟牙膏的知识知晓率最低,为19.67%。儿童、青少年对牙刷专用、牙痛的医院检查和牙龈出血的处理正确行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8.26%、87.84%和74.50%;对常见的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正确行为率最低,为31.28%。结论昆明市官渡区儿童、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行为与态度尚有欠缺。有必要加强儿童青少年及家长接受多层次口腔健康知识和对口腔健康有积极态度及具有良好口腔健康行为,帮助和引导儿童、青少年建立正确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了解海口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及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所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 269名,采用自编结构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10个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在14.97% ~ 67.22%之间,其中“窝沟封闭的作用”知晓率最低,为14.97%;“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重要性”的知晓率最高,为67.22%.小学生11个口腔卫生行为报告率在8.59%~61.86%之间,其中“经常使用牙线”的报告率最低,为8.59%;“每天刷牙≥2次”的报告率最高,为61.86%.小学生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家人(27.19%)、广播电视(25.30%)和教师(23.72%),均在30%以下.结论 海口市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口腔卫生行为较差.应加强小学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程妙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499-1500
了解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提高凯里市儿童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正确刷牙率的效果,为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凯里市城区19所小学一~三年级7~9岁儿童进行口腔流行病学筛查及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及促进,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管理及宣传动员、健康干预,采用口腔健康知晓率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凯里市城区7~9岁儿童口腔卫生知晓率平均仅为49.83%,每天二次刷牙率平均为39.79%,明显低于国家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要求.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正确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凯里市的口腔健康教育滞后,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知识的教育,提高社会及家长的口腔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兵团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35所小学中抽取9所小学1-6年级,每年级1个班共计190名小学生,在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前后,以问卷方式对口腔卫生知识知、信、行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兵团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保健牙刷使用率、刷牙肯定率、正确刷牙率有显提高,统计学处理有显性差异9P<0.01)。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的易行有效措施;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绵阳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标准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758名35~4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绵阳市35~44岁人群中,91.3%的人每天刷牙,每天刷牙大于等于2次为51.4%;47.1%的人知晓含氟牙膏,其中52.7%的人使用含氟牙膏。大部分中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87.3%的人认为定期口腔检查非常重要,但近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10.3%。电视/广播是获取口腔卫生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结论绵阳市35~44岁人群口腔保健基本知识尚不普及,提示应加强有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的宣传教育,促进中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中专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广西壮族中专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建立其基线调查资料。方法 对广西壮族学生较集中的2所中专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抽取壮族学生有效问卷66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9%以上的学生每天刷牙1到2次,大部分人知道刷牙的目的,但开始刷牙的时间较晚,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很少。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低,所接受的口腔健康教育及保健治疗指导非常有限,对待牙病的态度和行为较落后,大部分调查项目未表现出性别差异。结论 广西壮族中专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较薄弱,态度和行为较落后,对其口腔健康教育需加强。  相似文献   

19.
了解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促进学龄儿童掌握口腔健康知识的效果,为建立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广西15所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745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口腔健康干预,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其促进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方面,刷牙时间、每天刷牙次数、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刷牙出血说明牙龈不健康、白开水最适合解渴、常吃甜食对牙齿有害等知晓率活动前分别为35.70%,37.99%,28.86%,54.50%,76.24%,78.39%,活动后分别提高6.98,23.35,27.38,12.88,13.56,10.07百分点(x2值分别为7.62,81.28,114.26,25.98,48.57,36.25,P值均<0.01).口腔卫生行为方面,早晚刷牙、每天刷牙2~3 min、使用含氟牙膏等形成率活动前分别为25.91%,44.43%,23.62%,活动后分别提高了12.61,12.89,14.90百分点(x2值分别为25.16,24.75,30.61,P值均<0.01).饮食习惯方面,每天进食可乐或雪碧≥1次、每天进食饼干或蛋糕面包等甜点心≥1次、每天进食糖果或巧克力≥1次等形成率活动前分别为81.34%,77.18%,83.22%,活动后分别降低了4.29,9.26,12.08百分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16.05,30.87,P值均<0.05).结论 口腔健康促进活动使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明显提高,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559名初中生口腔健康行为与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燕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22-523
目的探讨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教育态度和行为等因素与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7所中学中抽取初二年级559名学生及其家长填写调查问卷。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家长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P=0.03),高文化程度家长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较好。父母双方对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44),但影响方式有所不同。家长的知识、行为、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均与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相关(r=0.37,P<0.001)。家长对学生口腔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口腔行为,其次是知识水平。学生刷牙行为及与刷牙相关行为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其他口腔卫生行为。结论家长的文化程度、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对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均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其次是家长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