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对药物难治性癫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药物难治性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评估后实施VNS,通过收集术后定期程控和随访结果,分析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VNS术后随访5~48个月,癫癎发作频率减少50%15例,无发作3例;其中术后发作频率达McHughⅠA级6例,ⅠB级1例,ⅡA级4例,ⅡB级4例,ⅢA级2例,ⅢB级7例,Ⅳ级2例,Ⅴ级4例。术后病人的韦氏智力商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出现声音嘶哑3例,2~3周后自然恢复;皮肤破溃感染1例,取出刺激器。结论 VN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癎的方法,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但与术后程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来院或电话对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结果62例患者,失访5例,1例患者刺激时间小于2个月未纳入统计范围,对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3~40个月的5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McHughⅠ级22例(39.3%),Ⅱ级16例(28.6%),Ⅲ级13例(23.2%),Ⅳ级+Ⅴ级5例(8.9%)。其中3例(5.4%)术后无发作,38例(67.9%)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VNS刺激时间和刺激参数可能是影响其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疗效的重要因素,随刺激时间延长疗效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4例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2月,患者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1.0%,其中5例发作频率减少<50%,6例发作频率减少≥50%,3例发作停止。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从术前的50.5上升至术后的57.1,平均增加6.6(P=0.0276)。各个分量表中得分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认知功能、情绪两项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7个分量表得分改善与发作减少均无相关性。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癫痫发作的减少,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这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提示生活质量改善是迷走神经刺激独立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儿外科手术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27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通过结构功能影像学、头皮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需要时行侵入性脑电图(iEEG)等全面评估后个体化选择癫痫外科手术,于术前7天、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ISC-Ⅳ)测试患儿认知功能,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7例难治性癫痫儿童,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17例患儿术后完全无癫痫发作,5例患儿术后发作极少,1年中仅1次,发作频率减少超过90%有3例,2例癫痫发作控制改善不明显,发作频率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7例患儿配合完成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ISC-Ⅳ)测验,癫痫外科手术治疗后12个月患儿智商相比术前增加2.00~12.00(6.70±2.45)分(P0.001),认知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且开颅手术与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外科手术对于难治性癫痫儿童安全且有效,可控制或减少术后发作频率,难治性癫痫儿童术后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对学龄期难治性癫痫患儿认知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学龄期难治性癫痫患儿,通过术前多模态神经影像评估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明确诊断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分别于术前7天、术后12个月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ISC-Ⅳ)对患儿认知效率进行评估,评价手术前后不同时期患儿认知效率改变,同时采用McHugh疗效分级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选取30例匹配的健康学龄期儿童作对照,同期用WISC-Ⅳ测试其认知效率,评价前后改变情况并与癫痫组作比较。结果 35例学龄期难治性癫痫患儿VNS术后随访12个月,McHugh疗效分级评估中,Ⅰ-Ⅱ级25例,认知效率分值提高(9.56±2.42)分,Ⅲ级7例,分值提高(4.23±1.34)分,Ⅳ-Ⅴ级3例,分值提高(1.87±0.56)分,各分级认知效率分值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S术后患儿认知效率增加分值(8.67±1.78)较对照组(1.01±0.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学龄期儿童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可减少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同时改善患儿认知效率,且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效果越好,认知效率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产迷走神经刺激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国产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4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mA逐渐增加,刺激时间为30s,间歇5min,频率20~25Hz,脉宽250~500us。结果本组共计11例,随访1年,1例(9%)病人术后发作完全停止;3例(27%)病人术后发作频率减少75%;3例(27%)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3例(27%)发作频率减少25~50%;1例(9%)无改善;63.6%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效果与刺激时间及参数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胼胝体切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10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胼胝体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999年1月至2010年8月单纯采用胼胝体切开术治疗105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类型以容易致残的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48例)、全身性强直发作(32例)或失张力发作(25例)为主.其中58例行胼胝体前2/3切开,47例行前3/4切开.结果 术后随访13~15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13例(12.4%)患者术后发作消失,59例(56.2%)发作频率减少大于75%,22例(21.0%)发作频率减少50%~75%,9例(8.6%)无明显改善,2例(1.9%)加重.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较轻,且多为一过性.结论 对于无法行致痫灶切除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胼胝体切开术能有效减少癫痫全身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PET与MEG定位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临床及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PET与MEG定位、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临床效果和脑电图变化.方法 Leksell-C型伽玛刀治疗难治性癫痫33例,30例获得随访列入研究,EEG检查26例异常.分为PET组(22例)和MEG组(8例),发作频率分别为4.8±1.9次/月和4.6±2.2次/月.根据癫痫发作特点、脑电图、PET或脑磁图、CT或MRI定位致痫灶.周边剂量为8~13Gy,中心剂量为16~45Gy,照射范围略大于PET和MEG所提示的致痫区范围.术后每3个月复查EEG,并对照术前EEG,观察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按国际癫痫学会分类法分为6级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随访时间6~19个月,Ⅰ~Ⅱ级10例(33.3%),Ⅲ~Ⅳ级14例(46.7%),Ⅴ级4例(13.3%),Ⅵ级2例(6.7%).总有效率80.0%.PET与MEG两组病例癫痫发作频次皆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12个月分别降至2.0±1.3次/月和1.8±1.1次/月.随访EEG逐渐恢复正常12例(48.0%),好转9例(36.0%),无变化2例(8.0%),恶化2例(8.0%).PET与MEG两组之间在治疗前后都没有差别.结论 PET或MEG定位致痫灶,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疗效肯定,EEG可以在术后随访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扩大胼胝体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大胼胝体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扩大胼胝体离断术患者,分析术后的急慢性并发症和手术对癫痫发作的控制。结果术后随访13~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仍然继续术前抗癫痫药物治疗,6.9%(4例)的患者术后发作消失,术后发作频率减少大于75%的患者为55.2%(32例),29.3%(17例)的患者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8.6%(5例)的患者无明显改善。51例患者术后发生缄默症状,47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4例3周后恢复;11例出现右侧肢体轻偏瘫,均在2周内症状消失;6例术后3~6天出现小便失禁,均在2周内恢复;未见长期并发症患者。结论对于癫痫灶定位困难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扩大胼胝体离断术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发作,尽管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通常恢复良好,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手术治疗的3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GCS评分3~5分6例,6~8分17例,9~12分7例,13~15分6例。术前GCS评分≤8分的病人,术后3、7 d的GC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术前GCS评分9~15分的病人,术后GC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GCS评分≤12分的病人,术后3个月GOS评分与术后1个月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前GCS评分13~15分的病人,术后3个月GO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术前GCS评分3~5分、6~8分、9~12分病人预后良好率(分别为16.67%、35.29%、57.14%)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GCS评分13~15分病人预后良好率(100.0%)明显增高(P<0.05)。术后3个月内发生肺部感染15例(41.7%)、颅内感染7例(19.4%)、消化道出血2例(5.6%)、电解质紊乱10例(27.8%);死亡3例(8.3%)。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近、远期疾病控制率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纳入196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癫痫控制情况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年内,OC1级142例(72.4%),OC2级10例(5.1%),OC3级25例(12.8%),OC4级14例(7.1%),OC5级5例(2.6%),OC6级0例(0.0%)。效果优良率为77.6%。术后第3年至第6年,平均控制时间为60.287±14.6181个月。颞叶癫痫分型[HR=1.763,95%CI:1.510~2.060],癫痫病程[HR=1.083,95%CI:1.045~1.122]及术后急性期发作频率[HR=1.725,95%CI:1.297~2.296]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因根据病程长短,做到尽早手术;术前明确癫痫分型可预测癫痫术后控制率,尤其在颞叶附加症分型上尤为重要;同时减少围术期癫痫的发作频率,对于提升颞叶癫痫术后远期控制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符合标准药物难治性癫痫40例,均经MRI、视频脑电图、PET或SPECT等检查与评估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中国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韦氏记忆测验量表等评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结果术后3、6、12个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22.3±4.6)分、(23.5±3.1)分、(25.2±2.9)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8.9±3.5)分;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癫痫药物服用种类显著影响患者言语智商(P0.05),致病灶位置、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发作频率显著影响患者操作智商(P0.05)。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能有效改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但治疗前需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减少或去除相关影响因素,选取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手术进行干预治疗,最大程度控制癫痫发作,减轻癫痫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难治性癫痫病人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VNS通过神经化学物质变化产生抗惊厥作用.刺激信号传入孤束核,广泛投射到包括海马和杏仁核的许多区域.VNS增强神经活性,促进脑生理向好的方向发展.减少发作频率、时间和强度,改进病人认知状况、社会技能和生活质量,没有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儿童病例在攻击性、社会交往、和行动上都有进步,生活质量提高.不良反应是声音嘶哑,感觉异常,呼吸困难.总感染率为3%.VNS对于药物副作用大,不能承受手术风险,和不宜手术的病人来说,是一有益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顽固性癫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顽固性癫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脑炎后继发性癫3例,Lenonx-Castaut综合征(LGS)3例,原因不明6例。均行VNS治疗,手术将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缠绕于迷走神经干上,在左腋前线作一皮肤切口,将刺激器置入皮下并与刺激电极相连接。术后2周开机,刺激电流从0.25mA逐渐调至1.5mA,刺激时间为30s,间歇(180~5)min,脉宽500~1000μs,频率30Hz。结果术后3个月,本组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46%;术后随访1年以上5例,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0%以上,且发作程度减轻,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明显减少,精神状态改善。结论VNS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术后能减少发作的频率,提高生活质量,对不适合开颅手术的难治性癫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难治性枕叶癫痫的术前定位与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手术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的9例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发作症状评估、影像学检查、长程视频头皮脑电图监测、颅内电极脑电图记录等方法综合术前定位。根据术前定位确定的致痫灶部位与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7例病人采用颅内电极置入术来精确定位。局部枕叶皮层切除2例,枕叶大部或全部切除4例,全枕叶或后头部脑叶离断3例;同期经枕入路切除或离断颞叶内结结构3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癫痫无发作6例,发作1次1例,发作减少90%以上2例。结论难治性枕叶癫痫经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颅内电极脑电图记录有助于致痫灶准确定位,并指导术中切除部位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复杂部分性癫(CPS)行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的疗效。方法1994~1999年,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医院对16例曾行颞叶切除(15例)和额叶切除(1例)治疗顽固性癫无效的病人进行VNS。术后视频EEG显示CPS自手术侧开始12例,对侧3例,而双侧独立1例。结果3例病人(18.8%)癫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1例癫发作加重,停止VNS后缓解。VNS的抗癫效果与手术类型(前颞叶切除术与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比较)、手术侧别、或癫发作侧别无关。同时观察2例病人发作后的精神症状,2例病人的忧郁症症状,和1例存在严重行为异常儿童精神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胼胝体切开术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解放军第988中心医院儿科、神经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47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25例)及对照组(22例);手术组行胼胝体切开术,术后继续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6个月后根据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的变化评价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儿进行认知功能的评测。结果①术后6个月,手术组总体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术前相比,手术组术后智商(IQ)、操作评分及言语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胼胝体切开术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有效;并且对患儿的认知功能有明确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脑室旁灰质移位症(GMH)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脑室旁GMH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表现以及脑电图诊断为脑室旁GMH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行机器人辅助SEEG记录精确定位致痫区及传导途径,并在SEEG引导下行RF-TC治疗。所有电极偏差在3 mm误差范围以内,术后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1例癫痫完全控制,1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80%。结论 脑室旁GMH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原因之一,SEEG引导下RF-TC治疗的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胼胝体切开术对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患者均行胼胝体切开术,其中46例患者行单纯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6例患者行胼胝体前部切开联合致痫灶切除术。结果平均随访5.4年,62例患者发作频率平均减少57.9%(P<0.01),其中9例发作停止,29例发作频率减少>50%,11例发作频率减少<50%,13例发作无变化或加重。46例行单纯胼胝体前部切开术的患者,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53.5%(P<0.01);16例行胼胝体前部切开联合致痫灶切除术患者,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2.0%(P<0.05),两者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预后按改良Engel分级,62例患者中,EngelⅠ级9例(14.5%),Ⅱ级12例(19.3%),Ⅲ级17例(27.4%),Ⅳ级24例(38.7%)。20例(32.2%)出现短期并发症,1例(1.6%)出现长期并发症。结论胼胝体切开术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相对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胼胝体前部切开联合致痫灶切除术的疗效与单纯胼胝体前部切开术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药物难以控制或副反应难以耐受的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双侧STN-DBS治疗药物难以控制或副反应难以耐受的171例PD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采用第三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及第二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2)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UPDRS-Ⅲ评分明显降低(P<0.05),WHO-QOL-2评分明显增高(P<0.05)。术后抗PD药物使用剂量明显降低(P<0.05)。术后发生颅内出血1例(0.58%),切口感染3例(1.75%),排异反应2例(1.17%),癫痫发作1例(0.58%),因设备故障更换脉冲发生器1例(0.58%),体重增加12例(7.01%),构音障碍8例(4.67%),睁眼困难4例(2.34%),智力减退4例(2.34%)。结论 对于药物难以控制及副反应难以耐受的PD病人,双侧STN-DBS治疗PD可显著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口服药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