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及对照组(n=40)。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表现消失率、肝功及血脂复常率、肝脏彩超影像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硫普罗宁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TBIL均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降酶、退黄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1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硫普罗宁。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腹部超声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肝脏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肝纤维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肝纤维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奇、偶数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联合应用硫普罗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照组44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4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1.2%,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愈率为47.7%,总有效率为75.0%.2 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接受乙醇性肝病治疗的患者98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严格戒酒,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的使用维生素和能量剂等作为基础的治疗。其中试验组每天额外进行静脉滴注465 mg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和200 mg的硫普罗宁,在此治疗期间不可以使用降酶类的药物。结果: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任何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随机分组分析应用硫普罗宁、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基础护肝治疗的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种常用保肝药物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比较.方法抽选6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22例,甲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丙组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同时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68.2%,乙组为95.5%,丙组为6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乙组为4.5%,丙组为36.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27.3±5.2)d,乙组为(20.6±4.5)d,丙组为(25.8±5.1)d,3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阿拓莫兰)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及对照组(n=40)。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表现消失率、肝功及血脂复常率、肝脏彩超影像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联合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水林佳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6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水林佳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三酰甘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ALT、AST、TB IL降低更显著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水林佳联合治疗脂肪肝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和三酰甘油指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活动性初治肺结核患者153例,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活动性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58例,两组患者均排除具有肝功能损害高危险因素者,均无其他合并症。初始均以标准初治方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肝损,停药护肝,肝功能回复正常后,后续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2组,A: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B: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并对照分析。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患者药物性肝损(77例)的发生率(50.3%)显著高于对照组36例(22.8%),(χ2=25.489,P=0.000)。后续治疗中,A、B两组方案肝损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5.8%,较标化方案显著下降,且两组之间肝损发生率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肺结核患者,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标准初治抗结核治疗方案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大,建议以异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链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组成的治疗方案替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卡与化学药物联用在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中的效果以及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方法将27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抗结核药与微卡(母牛分支杆菌)联用,对照组则单用抗结核药;观察治疗6个月末的痰菌变化以及治疗前后X线片和肝功能指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100%,对照组为95.5%(χ2=0.84,P〉0.05);X线片显示:病灶显著吸收,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4.8%,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05);治疗组的空洞缩小(100%)与对照组(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1);在治疗组中,治疗后的肝功能损伤显著少于治疗前(χ2=0.002;P〈0.01)。结论两组疗效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微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结核药的效果,使肺部空洞明显缩小,并降低了肝脏的损伤率,对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治愈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4例确诊的新发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健康指导组(指导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42例,指导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上给予积极的心理、饮食、运动等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肺结核的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结果指导组患者治愈134例,治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121例,治愈率为85.2%;指导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饮食、运动等护理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HRZS(E)/4HR方案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军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HBVM把212例肺结核军人分为HBVM阳性组(包括组Ⅰ、组Ⅱ、组Ⅲ)和阴性组,均使用2HRZS(E)/4HR方案进行治疗,对各组肺结核军人肝损害程度、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HBVM阳性组肝损率明显高于HBVM阴性组(P<0.001),而HBVM阳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HBVM阴性组比较,HBVM阳性组肝损害程度严重(P<0.05),肝损害出现时间早(P<0.01),恢复时间长(P<0.01)。结论:2HRZS(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对HBVM阳性军人肝功能有明显影响,部队医院使2HRZS(E)/4HR方案治疗HBVM阳性军人肺结核,应加强护肝和肝功能的检测,并制定有效的肝损害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肺结核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50例。支气管镜检查中,A组给予0.5μg/(kg·h)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给予1.0μg/(kg·h)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C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镜检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麻醉效果,3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支气管镜进入声门(T1)、支气管镜检查时(T2)、支气管镜撤出后(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支气管镜检查前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差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短于C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C组(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P<...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高原肺水肿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新社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7,(Z1)
对地处海拔3000m的柴达木盆地高原肺水肿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高原肺水肿的临床、心电图、血象及肺部X线的特点,发生、发展规律。着重讨论了易患因素对产生高原肺水肿所起的作用及形成机理,说明高原肺水肿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并对其治疗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患者PBMC膜白介素-2受体(CD25)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膜白介素-2受体(CD25)表达在肺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肺结核、支气管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CD25表达水平.结果:支气管肺炎患者CD3+、CD4+、CD8+水平分别为(62.32±6.34)%、(47.52±7.16)%、(32.12±6.55)%,CD4+/CD8+ 比值为1.52±0.43,PHA诱导前后CD25水平分别为(4.56±1.52)%、(35.12±7.21)%.空洞型肺结核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41.13±5.25)%、(43.38±5.15)%、(36.25±3.46)%和1.15±0.21,非空洞型肺结核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46.29±5.60)%、(47.21±4.86)%、(32.36±4.03)%、1.46±0.25,相互比较CD3+、CD4+/CD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空洞型肺结核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PHA诱导前后CD25水平分别为(2.13±1.14)%、(27.25±3.50)%和(3.43±1.35)%、(31.14±4.11)%,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结核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25表达水平降低,CD25表达水平与肺结核病的病情似有一定关系,其对肺结核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60例,治疗前根据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分为A组(FEV1≥50%)和B组(FEv。〈50%),每组患者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均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给药,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肺功能,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中的FEV1、FEV1/FVC、PEF均有好转(P〈0.05)。而MMEF、FEF75%两项指标在A组改变不明显(P〉0.05),在B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能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对于重度COPD(FEV.〈50%)的患者更能有效地舒张小气道,及早控制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使用舒利迭吸入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正在使用舒利迭吸入剂的112例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所有患者使用舒利迭吸入剂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均来源于护理人员。结果 112例患者中30例患者能正确使用舒利迭吸入剂(占26.8%),41例患者掌握舒利迭吸入剂的药物知识(占36.6%)。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舒利迭吸入剂的相关知识掌握欠佳。护士应反复讲解药物知识和示范舒利迭吸入剂操作方法,使病人能掌握并有效使用舒利迭吸入剂,以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乙肝(HB)及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心脏病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了肝功能测定,其中肝功能正常组45例、HBV携带组42例,HB组18例。结果体外循环对HBV携带者的肝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对其术后出血也无明显影响。HB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且其术后出血量较肝功正常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术前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心脏手术是安全的.HB患者心脏手术中肝功能损害是可逆性的,只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也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