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氟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钙通道阻滞剂、倍他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150IU,每日两次,并口服氟伐他汀40mg,每晚顿服,用药两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氟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马俊红 《现代保健》2011,(20):147-14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一般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每次5000U,2次/d,皮下注射,治疗7d。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对照组有3例发生心肌梗死。结论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同时应用于UA的治疗中,可以防止血栓形成,稳定病情,减少发展至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92-4293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双重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低分子肝素以及他汀类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mg,3次/日,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对心电图定期检测,是否有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治疗14天,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3%,对照组为6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通道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醋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复发和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复发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复发率及心肌梗死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确诊为U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观察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血脂变化,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减少硝酸酯类与降低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速碧林,葛兰素史克)100U/kg体重,1次/12h皮下注射,睡前口服辛伐他汀(舒降之,默沙东)20mg。以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4%,治疗组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血小板制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以及调脂药物。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外加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每日60mg,连用14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81.6%。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心电图的改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较对照组55.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白依拉 《医疗装备》2008,21(6):34-3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U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戒烟以及根据病情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2次,口服氯吡格雷75—豫、辛伐他汀20mg,睡前服用,以14天为1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的心绞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调脂药物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邢智华 《现代保健》2008,(34):73-7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化酸抑制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15ml,每日一次,静滴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改善胸闷胸痛症状,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传统治疗加以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可能与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及评价银杏叶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及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46例,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滴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15天,观察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的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治疗后比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4.
尹东辉 《大众医学》2009,(10):21-21
关注药物耐药现象 张阿姨的情况在冠心病患者中比较普遍.因暂时性心肌缺血而导致心绞痛的发作,治疗上也比较规范,使用了硝酸酯类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但是最近1个月以来,使用硝酸甘油仍不能缓解胸闷、胸痛.应该是与硝酸酯类药物耐药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ACEI等药物;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注射,2次/d,连用10 d,辛伐他汀40 mg,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14 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7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伍雪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28-1929
目的 研究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25):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的同时,根据病情选用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I或者其他降脂药物;观察组(n=25):给予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治疗,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2%,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88%,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对照组患者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68%,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64%,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且安全,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来适可(氟伐他汀钠胶囊)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确定调脂药物在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抗凝、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来适可40mg/d,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病情变化及心电图、血脂的变化。结果入院治疗后4周TC、TG、LDL—C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HDL—C无变化。病情及心电图变化明显,显效率为68.4%,总有效率91.9%。结论调脂药物来适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疗效显著,顺应性较好,心绞痛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用药原则 劳力型心绞痛 因心率减少、血压下降而使心肌需氧量减少,因此应以β受体阻滞剂为基础,并用硝酸酯类或钙拮抗类药物。 非劳力型心绞痛 为了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可用钙拮抗剂;发作时原则上要用硝酸酯类药物。平时可并用抗血小板药,但不能并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它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桃仁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芎桃仁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减少发作,心电图改善明显,血脂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薛玉红 《现代保健》2009,(25):14-16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8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钠组(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对照组为50%(P〈0.05),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栓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能更有效的控制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