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希纲  陈翰高 《腹部外科》1993,6(1):9-11,F003
对47例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检查,并与肝外胆管结石的PTC影像进行对比。发现从狭窄段的形态学上不能区分胆管癌、胰头癌与壶腹部癌,但与结石的鉴别很有价值。梗阻近端胆管或狭窄段的移位、胆管扩张的形态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上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雷达  别平 《腹部外科》2013,26(1):12-13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的常见病症.依据不同的胆管阻塞部位,梗阻性黄疸可分为肝内胆管梗阻和肝外胆管梗阻两大部分.对于较少见的肝内广泛的小胆管梗阻,往往不需要外科处理.需要我们外科干预的主要是肝门及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多样,且不同的病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大相径庭,所以针对病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现代影像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为我们诊治外科梗阻性黄疸疾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手段,它不仅使我们在术前能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及可能原因,而且能基本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尤其是恶性肿瘤的侵犯情况、临床分型和分期,从而为我们术前评估病情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这是安全开展梗阻性黄疸疾病手术的基础和技术保证.但是,目前胆道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复杂多样,新的检查手段和技术层出不穷,不同的检查手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依据病情,熟练地选择好各种检查方式,使之成为外科医师手中的一柄利器,是每一位优秀肝胆胰外科医师的必要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CP和PTC和ERCP在胆系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检查及病因诊断价值。方法:总结3年中114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胆系恶性黄者PTC、ERCP和MRCP影像学资料。PTC42例,ERCP38例,MRCP34例。结果:PTC、ERCP、MRCP对胆系恶性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93.8%,85.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10.5%、0,PTC和ERCP和MRCP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系恶性黄疸的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PTC和ERCP扰于MRCP,三者分别更适合用于肝门部,壶腹部及胆管中段恶性黄疸的检查及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 概述1.1 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根据大量临床资料统计 ,引发梗阻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胆总管结石、胰头癌、肝门恶性淋巴结长大 ;其次是壶腹部癌、胰腺炎、肝继发性病变 ;少见的原因有良性狭窄 (医源性、创伤 )、复发性胆管炎、Mirizzi’s综合征、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1.2 诊断与鉴别诊断①实验室检查 :对鉴别梗阻性黄疸较有价值的血化验是结合胆红素 >3 5mmol/L ;转氨酶增高ALP/GGT >AST/ALT ;白蛋白可能降低 ;PTT延长。尿化验为结合胆红素增高。②超声诊断 :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 ,胆管扩张是梗阻…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5例因罕见病变所致的肝门部胆管梗阻:例1为肝尾叶小肝癌胆管内生长并血栓;例2为胆道印戒细胞癌并全胆道钙化;例3为Cardi氏病并肝门狭窄;例4例为化脓坏死性胆管炎并胆管栓塞;例5为左肝胆管囊腺癌侵及肝门。5例患者虽然入院时均已明确为肝门部或高位胆管梗阻,但对其病因及病理诊断则均有误差。属临床上较罕见及疑诊病例,个别病例尚未见报道。作者分析和讨论了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共性与复杂特性,认为临床医师在选择与参考现代影像学诊断的同时,必须全面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定性诊断的有力依据。对肝门部梗阻性病变无论其为良性或恶性病变,均应积极尽早地治疗,以避免因肝功能衰竭而失去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6.
恶性黄疸术前减黄的争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梗阻性黄疸系指由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肝外胆道所致的胆汁排出阻碍,根据其梗阻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梗阻指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通常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及壶腹癌等.高位胆道梗阻即指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梗阻,部分胆囊癌可向肝管方向浸润发展,也可致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经典治疗手段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经典治疗手段是行胆管癌切除(或肝脏部分切除)及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或肝肠吻合).  相似文献   

7.
肝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报道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对肝门胆管癌的病理特征、转移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治疗的进展结合文献加以综述。结果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与肿瘤导致的胆管梗阻和继发胆管感染有关;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指标的诊断价值尚不能肯定;手术是惟一可能治愈肝门胆管癌的方法,不能根治的患者可以采用外科旁路解决胆管梗阻和消化道梗阻;单纯化疗疗效差,一般不提倡对肝门胆管癌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论肝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是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胆胰系统恶性肿瘤引起胆管梗阻,形成的以高直接胆红素为主的黄疸。临床上以肝外胆道和胰腺肿瘤多见,约占外科性梗阻性黄疸的75.3%,包括各种原发性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亦可由肝癌、胆囊癌、胃癌、结肠癌、胰体尾部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并发糖尿病较为多见,往往表现为糖耐量降低和术后高血糖等,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重点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1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恶性梗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肝门胆管癌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提高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减少对其误诊误治;方法 对上海中山医院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33例术前诊断为肝门胆管癌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探讨影像学检查、肿瘤相关抗原、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以及手术探查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33例手术病例中有8例系其他肝门部梗阻性疾病被误诊为肝门胆管癌,误诊率占所有手术的24.2%。这8例被谋诊患者中,包括肝门胆管癌栓3例,特发性良性狭窄2例。咀囊管癌累及肝总管1例,胆囊管残株癌1例,肝外胆管结核1例。结论 虽然有较多的方法可用于肝门胆管癌的鉴别诊断.但临床误诊率仍较高。我们建议对所有肝门胆管癌病人.只要无手术禁忌证,均应积极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0.
沈世鹏  冷希圣 《外科》1997,2(4):203-205
目的和方法:复习1991年9月至1996年的5年病历资料,将其中80例手术证实、以肝门部胆管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历进行了分析。结果:80例病人中,恶性梗阻57例,占63.8%;良性梗阻29例,占36.2%。恶性梗阻主要包括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肝癌、肝门部转移癌,以肝门部胆管癌常见。良性梗阻主要包括Mirizzi综合征、肝门部结石及其他。结论:肝门部胆管梗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应  相似文献   

11.
第Ⅲ段肝管空肠吻合解除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治疗仍然十分困难。若不解除胆道梗阻,病人很快因肝细胞功能衰竭而死亡。由于肿瘤在肝门部侵润性生长,直接经肝门的手术往往不可能实现。1980~1993年间,我们采用第Ⅲ段肝管空肠吻合术姑息治疗28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黄疸病人。24例为肝门部胆管癌,2例为胆囊癌,2例为胃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术后19例病人恢复顺利;5例发生并发症,4例病人手术后死亡。24例存活病人中,19例黄疸完全消退3月以上,手术有效率为79%。4例黄疸再次出现,2例因胆管炎需要入院治疗。作者认为:第Ⅲ段肝管空肠吻合术能有效解除不能切除的肝门部恶性肿瘤病人的胆道梗阻。  相似文献   

12.
正恶性胆道梗阻根据梗阻位置可分为上段胆道梗阻和下段胆道梗阻。上段胆道梗阻主要的病因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式为除根治性的肝外胆道切除,多数还需要联合规则性肝切除,如联合右半肝切除及尾状叶切除术或联合左半肝切除及尾状叶切除术等;下段胆道梗阻的病因主要包括远端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十二指肠乳头癌,手术方式多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些手术方式的共同点是手术创伤大、需要切除和重建的器官和组织多、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根据肿瘤起源及胆道阻塞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分别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壶腹部周围癌及肝门部胆管癌等。胆囊癌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肿瘤病灶浸润、堵塞胆道,同样也可引起梗阻性黄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12例梗阻性黄疸,其中9例恶性梗阻(胆管癌4例,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5例0采用PTCD姑息性引流,3例高危良性梗阻采用PTCD进行术前胆道减压。结果 4例患者行内外引流术,8例行外引流术。经1-3周引流,8例血清总胆红素降至近正常,3例下降不满意,1你无效。3例高危良性梗阻者于引流减压后安全地进行了手术,7例恶性梗阻者于PTCD后1周1  相似文献   

15.
术前内镜下梗阻性黄疸行胆道内外引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虎城 《消化外科》2002,1(2):118-119
目的 探讨术前内镜下胆管内支撑引流术(ENBD)和/或术前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RBD)对梗阻性黄疸患进行治疗和术前准备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病因将胆道梗阻病例33例分为良性组21例,恶性组12例。33例患实施急诊和择期引流的同时行胆道造影以明确诊断。结果 所有患胆道均得到充分引流,急性胆管炎患胆道感染得以迅速控制,免于急诊手术;恶性组除2例晚期胰头癌患仅行ERBD姑息治疗外,其余经ERBD或ENBD引流后,TB均降至40μmol/L以下,为手术创造了条件。全部行根治性手术,其中除1例出现肝残面胆瘘外,余无并发症发生,全组无手术死亡率。结论 术前ENBD和ERBD确有进一步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的和微创性,其良好的胆道引流减压减黄效果,急诊床旁ENBD尤其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及老年急性胆管炎的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进行B超,CT,PTC或ERCP及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检查,比较这些检查的术前诊断符合率。结果: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诊断符合率高于B超,CT及单纯PTC或ERCP检查,可获得清晰胆管树及病变的图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其能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肝组织、胆管、血管关系及有无肝内转移灶。结论: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判断肿瘤能否切除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位胆道梗阻是指肝总管(从胆囊管以上直到肝门分叉处)的管腔阻塞,它是由良性狭窄,结石或肿瘤所引起的。病因与诊断【病因】大部分胆道良性狭窄与手术有关,其中约95%直接与上次手术有关,大部分发生在胆囊切除术后。非手术损伤性良性狭窄较为少见,如胆石损伤腐蚀胆管内腔,胆总管周围的感染(肝下脓肿),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等。约有(1/4)胆管腺癌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处周围,另有少数胆管腺癌原发于整个胆道系统。肝门部的转移性肿瘤也是引起恶性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原发灶常常来自肠胃道,但也有从腹腔外的肿瘤转移而  相似文献   

18.
复习1991年9月至1996年9月的5年病历资料,将其中80例手术证实、以肝门部胆管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历进行了分析。结果:80例病人中,恶性梗阻57例,占63.8%;良性梗阻29例,占36.2%。恶性梗阻主要包括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肝癌、肝门部转移癌,以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常见。良性梗阻主要包括Mirizzi综合征、肝门部结石及其他。结论:肝门部胆管梗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应引起高度警惕,防止漏诊,但另一方面有些其他疾病也可造成肝门部胆管阻塞,临床上出现与胆管癌的类似病症,易误诊为胆管癌,也应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 (PTC)和CT扫描联合起来 ,在PTC后立即行CT扫描 (PTC CT) ,即借助造影剂示踪胆管以显示胆管梗阻病变的断层影像 ,通过对 1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PTC CT扫描影像学观察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自 1996年到 1997年 ,随机选择 1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 CT检查 ,男性 6例 ,女性9例 ,年龄 34~ 6 7岁。其中胆管癌 7例 ,早期胰头癌2例 ,胆管结石 4例 ,肝门部转移癌 2例 ,本组病人均做CT平扫对照。 13例手术病理证实 ,2例活检病理证实。2 .方法 :常规PT…  相似文献   

20.
���Թ����Ի�������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恶性梗阻性黄疸系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根据肿瘤起源及胆汁排出受阻的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梗阻指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 ,包括胰头癌、胆总管末端癌及壶腹癌等 ,部分起源于壶腹附近的十二指肠癌及淋巴瘤等也可致低位胆道梗阻。高位胆道梗阻主要指高位胆管癌 ,即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梗阻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tin瘤。部分胆囊癌可向肝管方向浸润发展 ,也可致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经典治疗手段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经典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