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沉渣中白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各类指标间的相关性,评价尿沉渣白细胞检查在SLE活动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SLE疾病活动性指数的权重平均积分(WAS)为指标,对27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尿沉渣中白细胞进行计数并分类,对SLEDAI和WAS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尿沉渣白细胞计数与SLEDAI和WAS呈正相关;以尿沉渣白细胞数加白细胞分类判断疾病活动性,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优于尿沉渣白细胞计数.结论 尿沉渣白细胞检查可作为临床上评价SLE疾病活动性的简便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沉渣中白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性的各类指标间的相关性 ,评价尿沉渣白细胞检查在SLE活动程度中的意义。方法以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SLE疾病活动性指数的权重平均积分 (WAS)为指标 ,对 2 7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同时对患者尿沉渣中白细胞进行计数并分类 ,对SLEDAI和WAS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尿沉渣白细胞计数与SLEDAI和WAS呈正相关 ;以尿沉渣白细胞数加白细胞分类判断疾病活动性 ,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优于尿沉渣白细胞计数。结论尿沉渣白细胞检查可作为临床上评价SLE疾病活动性的简便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SLE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两蛋白质分子间的相关性。 方法:用ELISA测定32例活动期和20例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IF、BCMA浓度,并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观察SLE患者血清MIF、BCMA水平的改变,分析MIF、BCMA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相互之间相关性。 结果:SLE患者血清MIF、BCM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和0.78,P值均<0.01)。SLE患者血清中BCMA浓度与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浓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75和0.64),MIF浓度与抗dsDNA抗体显著相关(r=0.65),与抗核抗体浓度无显著相关性(r=0.15)。MIF与BCMA间无相关性。 结论:血清BCMA、MIF水平可作为反映SLE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T、B淋巴细胞活化均参与SLE发病机制,B淋巴细胞活化程度与SLE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多个炎症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多个炎症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BASDAI)对78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活动期组与静止期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并与BAS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组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IgA异常率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活动期患者C反应蛋白和IgA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对所有患者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C反应蛋白和IgA与BASDAI相关,C反应蛋白与IgA相关。其他指标与BASDAI不相关。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多个炎症指标如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与IgA均出现改变。C反应蛋白和IgA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以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诊治和判断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确诊SLE 的患者108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10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SLE病变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F水平(569.5±412.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9.8)ng/L(P<0.05),活动期SF(912.8±526.3)ng/L显著高于静止期(106.8±56.9)ng/ml(P<0.05)。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81.03%。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SLE诊断指标之一,是评价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扬州大学医学院附院内科张育,梁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实验室指标如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浆粘稠度、纤维蛋白原及白细胞介素Ⅱ受体(IL-2R)等均被认为与疾病活动性有关[1'2]。观察...  相似文献   

7.
节段性回肠炎(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易复发的炎性肠疾病,常常难以评估其活动及预见疾病的进展,特别是疾病的复发。作者通过可溶性白介素一2受体(SIL-ZR)的测定与经典的灭性及免疫学标志的比较,对CD的活动及疾病的复发时间作前瞻性研究。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58名诊断为CD的病人,所有病人均进行临床指数的评估和一系列夫任及免疫指标的测定。其中,29名患非活动性CD的病人进行12个月的纵向研究,研究间隔为3个月。根据书段性回肠炎活动指数(CDAI)大于150且比初期增高100诊断为疾病的复发。总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哈中性粒…  相似文献   

8.
陈玮  段贞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36-1137
【目的】探讨DiaSys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用于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查。【方法】用工作站法对126份浆膜腔积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并与传统的计数板法比较,并对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对同一份标本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呈高度相关(红细胞,r=0.896,白细胞,r=0.902;单个核细胞:r=0.881;多个核细胞:r=0.856);工作站法红、白细胞的CV值分别为3.68%和4.74%;计数板法红、白细胞的CV值分别为5.31%和6.08%。【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对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查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尿沉渣Addis计数与新鲜尿沉渣计数都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缺少大型仪疗仪器状况下,尤其显的重要。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在诊断泌尿系、肾源性和非肾源性疾病方面,新鲜尿沉渣计数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本人对68名患者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尿中的Addis计数与新鲜尿沉渣计数,在尿量、红细胞、白细胞在管型检查进行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健康人血清TGF-β1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 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SLE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SLE的其它实验室指标无相关关系,活动与缓期SLE患者TGF-β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TGF-β1,提示其低水平SLE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能反映SLE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狼疮肾炎患者48例,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狼疮肾炎活动组28例。狼疮肾炎静止组20例;另选非狼疮肾炎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IL-16水平。结果:狼疮肾炎活动组、静止组血清IL-1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狼疮肾炎活动组血清IL-16水平与SLEDAI成显著正相关(r=0.839、P<0.01),与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尿蛋白及狼疮肾炎肾组织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但狼疮肾炎静止组与非狼疮肾炎组之间血清IL-1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IL-16水平增高,可作为评价狼疮肾炎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 选择92例SLE患者和92例健康对照,均为女性.检测所有纳入对象血清25(OH)D水平.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价SLE患者病情活动性,并根据SLEADI评分分为非活动组(n=26)、轻度活动组(n=35)、中度活动组(n=26)、重度活动组(n=5),采用骨密度仪测量SLE患者双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全髋、腰椎L1-L4的骨密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为23.82±5.92 ng/ml,健康对照者为44.82±7.92 ng/ml,存在显著差异(P〈0.001);重度活动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轻度活动组和非活动组(P均〈0.05).重度活动组患者左右侧股骨颈、左右侧大转子显著低于非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左右侧全髋关节骨密度显著低于非活动组(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左右侧股骨颈、左右侧大转子、全髋关节骨密度与SLEDAI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女性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降低及骨密度降低与SLE疾病活动性存在关联.应积极防治SLE患者骨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由滑膜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炎性细胞因子,与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将病例组分为活动组49例和稳定组30例。结果与结论:ELISA检测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均呈正相关(r=0.459,0.379,0.455;P〈0.05)。说明白细胞介素17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等同样能反映病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LE活动组(13例)和SLE缓解组(10例)患者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以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同时将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与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尿蛋白、抗dsDNA抗体)分组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组血清BLy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P〈0.05);尿蛋白阳性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低于尿蛋白阴性组患者(P〈0.05);抗dsDNA抗体升高组血清BLyS和APRIL均高于抗dsDNA抗体滴度正常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增高,且增高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尿蛋白阳性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低于尿蛋白阴性组SLE患者,提示BLyS和APRIL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SLE活动性、SLE非活动性患者和正常对照,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组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LE非活动性患者和正常对照(P<0.05),SLE非活动性患者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随着SLE患者病情的好转,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提示Foxp3与SLE疾病的活动性呈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尿白细胞、细菌定量分析及尿沉渣白细胞活体染色的观察,为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提供快速鉴别诊断依据,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采集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第1d(未治疗)、第3d和第6d的新鲜中段晨尿,用UF-10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白细胞、细菌进行定量分析;对尿沉渣白细胞进行活体染色(Sternheimer-Malbin,SM染色),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死、活白细胞并进行分类计数;应用ROC曲线对这三项指标在急、慢性泌尿系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尿中白细胞、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急性泌尿系感染时尿沉渣白细胞活体染色是以活白细胞为主,慢性泌尿系感染时尿沉渣白细胞活体染色是以死白细胞为主,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变。采用ROC曲线对尿白细胞、细菌定量计数结果和尿沉渣活白细胞百分比进行的评价结果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9.3%、77.9%和85.3%;临床诊断最佳分界值分别为62/μl、3800μl和40%;灵敏度分别为92%、82%和86%;特异度分别为85%、67%和72%;准确度分别为90%、78%和82%。[结论] 尿白细胞、细菌定量计数结果和尿沉渣活白细胞百分比的最佳分界值对鉴别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动态监测这几项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临床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朱丽丹  陈小剑 《检验医学》2005,20(5):486-487
目的 评价尿沉渣Sternheimer-Malbin(SM)染色和白细胞平均散射光强度(MFsc)在泌尿系急、慢性感染疾病(UTI)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计数急性组和慢性组UTI病例的尿沉渣经SM染色后淡染白细胞和浓染白细胞的百分比;通过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MFsc.结果 急性UTI组以淡染白细胞为主,慢性UTI组以浓染白细胞为主;急性组UTI的白细胞MFsc明显高于慢性组.结论 尿沉渣SM染色和白细胞MFsc联合检测对急、慢性UTI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邢广群  赵震霄 《临床荟萃》1999,14(12):571-57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活动性历来极受肾脏病学者的重视,由于对疾病活动性的认识不同,迄今尚无一个判断病情活动的完善标准。但无论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的多数风湿病专家所选出的狼疮活动性评价项目(称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Z),或英国狼疮评估小组(BILAG)及Liang提出的24项判断狼疮活动的指标,皆将SLE的血管炎选为诊断SLE活动性的重要指标,是评分最高、程度最重的项目之一,尤其是Liang在将SLE活动的指标进行排序时,将血骨炎排在厂第一位。将近年来关于SLE中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毛志刚  王霞  金咏梅  熊明  郑沁  粟军 《华西医学》2014,(6):1092-1095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定量检测尿沉渣白细胞(WBC)和细菌计数作为快速筛检泌尿系统感染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2013年8月-12月分别用定量细菌培养法和UF-1000i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18例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 结果 218例尿沉渣标本中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为65例,以尿培养阳性为金标准制作ROC曲线,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和细菌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和0.894;最佳约登指数的WBC和细菌计数的临界值分别为≥31.0/μL和≥38.8/μL。以此为临界值其WBC计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和80.4%,阳性似然比为3.99,阴性似然比为1.11;细菌计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80.6%,阳性似然比为4.30,阴性似然比为0.80。 结论 以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31.0/μL和细菌计数≥38.8 /μL为临界值作为无创性检测指标,在早期筛检泌尿系统感染,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尿液培养,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测定白细胞和细菌定量计数在泌尿系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永丰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接诊的88例疑似泌尿系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取2份清洁中段尿液标本,分别实施尿沉渣分析测定和尿细菌培养。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沉渣分析测定白细胞和细菌定量计数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准确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尿沉渣分析测定白细胞和细菌定量计数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准确率、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5%(81/88)、94.12%(48/51)、92.31%(48/52)、89.19%(33/37)、91.67%(33/36);kappa检验显示尿沉渣分析测定白细胞和细菌定量计数与尿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36,P=0.000)。结论:尿沉渣分析测定白细胞和细菌定量计数可作为泌尿系感染的快速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