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应用鼻及鼻窦外科的解剖及修复重建技术,改变传统的Caldwell-Lue氏式上颌窦根治术为功能性上颌窦成形术,对38例慢性上颌窦炎,鼻息肉,上颌窦囊肿及鼻内窥镜术后复发的病人行窦前壁环钻术,保留完整骨片,手术显微镜下清除病灶,改变下鼻道开穿为中鼻道窦造口术或自然孔扩大术,改变窦前壁凿开为窦壁修复成形术,结果表明,术后4~5周窦前壁骨片愈合,随访8~26个月,窦口开放率为100%,上颌窦成形术不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息肉 2 1例中男 14例 ,女 7例 ,16~ 6 7岁 ,平均 4 2岁 ;上颌窦黏液囊肿 4例 ,男 3例 ,女 1例 ,2 2~ 4 3岁 ,平均 33岁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2例 ,均为女性 ,分别为 39岁、4 8岁 ,均经临床及鼻窦CT确诊。术前准备常规上颌窦根治器械 ,乳突电钻及大号切削钻头、中号金钢石钻头。局麻后用常规上颌窦根治切口暴露上颌窦前壁 ,于犬齿窝处用切削钻头垂直磨入上颌窦腔 ,然后向周围 (主要向内、下 )磨开约 2cm× 1.5cm椭圆形窗口 ,最后用金钢石钻头磨平边缘 ,余步骤同常规术式。整个切磨过程中用无菌水冲洗钻头。 2 7例均顺利进入上颌窦腔…  相似文献   

3.
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11999年6月住院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手术切队 ,病理证实的上颌窦息肉、出血坏生息肉,血管瘤,乳头状瘤,曲霉菌必下颌窦炎等疾病。其中14例行上颌治术,6例行上颌窦根治伴窦内筛窦开放或内筛窦开放术,2例行功能上颌窦手术。其中14例行上颌窦根治术,6例行上颌窦根治伴窦内筛内中鼻内筛窦开放术,2例行功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经上颌窦自然口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采用柯一陆式术式。随着鼻内窥镜外科手术的开展,我们对单纯上颌窦囊肿实施鼻内窥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后摘除上颌窦囊肿,即鼻内窥镜外科的Messerklinger术式,该手术创伤少,操作简单,术后处理简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在上颌窦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上颌骨底壁的上颌骨切除治疗上颌窦癌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分析应用此术式治疗11例上颌窦癌患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追踪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肿痛复发2例,9例患术后恢复,生存质量较为满意。结论对肿瘤部位在Ohnffren线前下或后上的上颌窦癌,只要选择适宜,施行该术式能明显提高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霉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霉菌病13例,属非侵袭性,均经外科手术及理检查结果证实,在鼻内窦钙手术治愈,根据涕中带血,面颊部长或头痛,鼻窦X线摄片及CT检查的典型表现及由上颌窦内穿刺分泌物涂片培养证实有有霉菌染等可以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13例焦轻者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病变范围广者采用Caldwell-lnc术式。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术后病理证实的32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作了临床分析,并提出了对反复鼻衄伴鼻塞流涕患者,应考虑到此病存在的可能性。可借助于X线摄片、上颌窦穿刺冲洗及探查术作病理学检查予以诊断。手术治疗可达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慢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法与上颌窦根治术经1、3、6、9、12月随访观察,发现术后6月时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法有效率为95.12%,窗口开放率为78%、闭合率为22%;上颌窦根治术有效率为75.75%,窗口开放率为66.7%、闭合率为33.3%,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法比上颌窦根治术优越。  相似文献   

9.
黄常明  王平 《四川医学》2006,27(5):540-541
目的 探讨鼻内镜和上颌窦根治术的联合应用治疗上颌窦严重病变的疗效,包括上颌窦广泛性息肉、真菌性病变合并鼻腔筛窦息肉。方法 对28例上颌窦严重病变的病例,伴或不伴鼻腔筛窦息肉,行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鼻腔息肉、钩突切除,筛窦开放术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在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下完成。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28例全部治愈,无复发,窦口未发生闭塞或狭窄。结论 鼻内镜和上颌窦根治术联合应用是治疗严重上颌窦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红春 《右江医学》2009,37(4):477-478
鼻内镜鼻窦手术开展之前,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病变主要依靠经典上颌窦根治手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经鼻道上颌窦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我科于2005~2008年在鼻内窥镜下施行下鼻道开窗术+导尿管置入引流冲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56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窦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上颌窦囊肿切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窦窥镜外科切除单纯上颌窦囊肿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单纯上颌窦囊肿27例用鼻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切除。结果:2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康复,随访无复发。结论:单纯上颌窦囊肿,经上颌窦鼻内开窗鼻窦窥镜外科手术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上颌窦开窗术在上颌窦癌患者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上颌窦癌患者120例分成2组,第1组单纯根治性放疗共74例,第2组上颌窦开窗术后根治性放疗共46例,均采用^60Co前半品字野和侧长方形野外照射,肿瘤剂量为60—80Gy/7—9W。结果 全部病例随诊至2002年9月,观察近期疗效,开窗术后放疗在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控制感染方面优于单纯放疗组,单纯放疗3年生存率为32.4%(24/74),上颌窦开窗术后放疗3年生存率为65.2%(30/46)。结论 上颌窦癌患者开窗术后放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感染及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放疗组。  相似文献   

13.
黄业武 《海南医学》2009,20(11):63-65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 operaton)切除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55例患者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50例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operaton),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鼻内镜下手术组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operaton)组。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与上颌窦根治术有着相同疗效,但术后并发症少,是代替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一种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的3种手术径路。方法:3种手术径路分别是(1)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2)下鼻道开窗径路;(3)上颌窦前壁带蒂骨瓣翻揭径路,分别为20例、5例和5例。结果:30例术后随访均6个月以上,经鼻窦CT复查,上颌窦内黏膜光滑、窦内无异物及积液,囊肿无复发,全部痊愈。结论:3种手术径路与柯一陆术式相比具有微创,患者出血少,痛苦小,康复快等特点。但这3种术式也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15.
1996年9月-2000年9月笔者上颌窦炎、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等17例行改良式上颌窦根治术(即上颌窦前壁凿开联合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纯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1月至 2 0 0 2年6月 4 8例单纯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行鼻窦CT检查明确诊断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 ,经鼻内窥镜手术 ,术后随访 6月至 3年 ,全部治愈。结论 :对反复出血或有头昏、头痛等症状而鼻腔及其它无异常者应行鼻窦CT ,如果发现上颌窦内密度增高 ,应及时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可取得根治和微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上颌第一磨牙毗邻上颌窦底,因其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较易引起牙根误入上颌窦等并发症。昆明市南屏口腔医院于2013年10月收治1例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术中全牙意外进入上颌窦患者,通过上颌窦外提升术式经尖牙窝入路,成功取出患牙,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引导下经鼻腔、口腔径路上颌窦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上颌窦炎合并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是鼻部常见疾病.以往手术方式是经口腔尖牙窝行上颌窦根治,后发展为鼻内窥镜经鼻腔功能性上颌窦根治.前术式对组织创伤较大,后术式微创,但对上颌窦内病变的清除受限.我科自2003年12月以来,引进动力系统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鼻腔、口腔联合径路行上颌窦根治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联合柯-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霉菌性上颌窦炎、内翻性乳头状瘤共56例病人采用鼻内镜下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联合柯-陆氏双进路手术治疗。结果:上述56例病人术后随访均超过1年。内镜下上颌窦鼻内窗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均通畅,术后部分病例造口狭窄,但在术后随访中均加以解除。窦内黏膜光滑,无分泌物,未见肿物及炎性病变。结论:对上颌窦良性病变,即病变充满上颌窦腔或病变位于上颌窦底壁或内下壁者,最好采用上述双进路术式,使病变清除更彻底,加强术后随访以提高窦口开放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上颌窦窦口球囊扩张术联合电子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对26例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住院患者,经鼻内镜行上颌窦自然口球囊扩张后,应用电子喉镜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口插入上颌窦,应用活检钳摘除上颌窦囊肿;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6例上颌窦囊肿均被成功摘除,术后未出现鼻腔出血、鼻腔粘连、鼻泪管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囊肿复发,再次经上颌窦自然口插入电子喉镜摘除后痊愈。结论:球囊扩张术联合电子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手术保留了上颌窦完整解剖生理结构,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手术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