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一线治疗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以及对相关症状的控制,探索吉非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5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直至患者死亡或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服药前和服药后每月复查胸部CT进行肿瘤评估.结果:客观缓解率(CR+PR)为32.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2%.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吸烟史、PS评分等各亚组之间疗效对比均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2个月,中位生存期5.0个月,最常见毒副反应为皮肤毒性,未观察到血液学毒性.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多程化疗后无效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1次,至病情进展为止,观察吉非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结果42例患者,CR1例,PR13例,SD16例,PD12例,总缓解率33.33%,疾病控制率71.4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0个月,中位生存期9.2个月,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化疗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多程治疗后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放化疗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3年4月至2006年6月用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服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 38例均可评价疗效,获得CR 0例,PR 8例(21.05%),SD 18例(47.37%),疾病控制率为68.42%,PD 12例(31.57%);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1~2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与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为:皮疹19例(50%)、恶心10例(26.3%)、腹泻9例(23.68%)、皮肤干燥5例(13.16%)、乏力3例(7.89%),其它如发热、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5%,实验室指标末见明显异常.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少,耐受性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0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5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25例已有远处转移。吉非替尼剂量为250 mg/d,口服,每天1次,全组用药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0例,进展11例。全组有效率30.0%,疾病控制率为63.3%,中位生存期5.3个月(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主要毒副作用是皮疹,共发生11例,占36.7%;其他毒副作用为腹泻,转氨酶升高。结论吉非替尼对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含铂化疗后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口服治疗,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服药2个月后行病灶CT检查,CR 2例(6.7%),PR 6例(20.0%),SD 14例(46.6%),PD 8例(26.7%),总有效率(CR+PR)26.7%,疾病控制率(CR+PR+SD)73.3%.复发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7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8个月,1年生存率为 84.6%,2年生存率为22.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以自行缓解.结论:吉非替尼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靶向治疗药物,可用于含铂药物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皮疹及腹泻,患者容易耐受.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及体会。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经IressaEAP治疗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评价其临床疗效、症状、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病灶总缓解率为28.1%,总控制率为62.5%,临床症状改善率为63.6%,服药4周内KPS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3个月,未出现3~4级的毒性反应。结论:Iressa是一种有效且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晚期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2例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口服,每天1次,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CR 0例(0.00%),PR 8例(25.00%),SD 13例(40.62%),PD 11例(34.38%),有效率为25.00%,疾病控制率为65.6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3个月,1 a生存率为34.38%。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4例晚期NSCLC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1次顿服,不限疗程,直至因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或死亡等而终止.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24例晚期NSCLC中,CR 2例,PR 5例,SD 7例,PD 10例,有效率为29.2%,疾病控制率为58.3%,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41.7%.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 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0例经放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8例局限于胸腔内,32例已有远处转移。口服吉非替尼250mg/次,每天1次。全组服药的中位时间为5个月。按照WHO标准统一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40例可评价病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12例,病情进展16例。全组有效率为30%,疾病控制率为60%,症状缓解率为30%,缓解最明显的症状为咳嗽和疼痛。中位生存期5·6个月(1~20个月),中位进展时间(TTP)为(6·6±1·8)个月,1年生存率为45%。主要的毒副作用是皮疹,共发生25例,占全组的62·5%,其它副作用有腹泻、恶心、脱发,无1例因毒副反应退出。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有效且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4例病理确诊的不愿或不能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rng,每目1次,持续用药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小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为29.4%,疾病控制率为61.8%,症状改善率为4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1年生存率为35.3%。其中不吸烟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吸烟患者(P=0.023)。出现皮疹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无皮疹患者(P=0.005),LogistiC回归提示皮疹是疾病控制的独立因素(P=0.00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结论:对于不愿或不能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为这些患者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