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晓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647-2649,2652
目的探讨用3种方法检测2013年5月赣州市某小学暴发的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方法采集患者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荧光PCR);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结果 14份咽拭子标本中用荧光PCR扩增检测到了13份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92.9%。14份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到10株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71.4%。14名患者中有9名患者双份血清的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HI试验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长(阳性率为64.3%)。结论该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3种检测方法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非典型呼吸道病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病原学依据。 方法 采集该院2013年1-12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 726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检测和鉴定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九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采用χ2检验分析检出率的人群、季节、时间分布差异。 结果 1 72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6.7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9.99%、呼吸道合胞病毒12.40%、副流感病毒9.21%、腺病毒5.16%、嗜肺军团菌5.16%,甲型流感病毒2.43%,肺炎衣原体1.10%,Q热立克次体0.9%;其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χ2=6.04, P<0.05);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检出率不存在季节差异,其它病原体在检出率存在季节差异(P<0.05)。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5月达最高峰;Q热立克次体秋冬季未检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1月是检出高峰。重复感染率22.25%,其中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高达16.3%。 结论 导致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3.
陆红云  赵佩君  刘雪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34-1235,1243
目的通过流感病毒检测,了解宜春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规律和流行动向,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 ,对宜春市867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73例,阳性率为20.0%(173∕867)。其中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5岁9.1%、5~15岁33.3%、15~25岁28.9%、25~60岁10.7%、﹥60岁8.3%。结论宜春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该市2009年秋冬季的流行株,季节性流感次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泰州市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流行动态,探索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和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AURI),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病例资料;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2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结果 2013年泰州市流感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ILI)7 326例,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病例30 649例,分别占门诊相应科室病例总数的5.6%和23.4%。120份流感样病例(ILI)标本检出阳性率57.5%,以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夏季肺炎链球菌和鼻病毒占优势,冬季肺炎链球菌占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原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链球菌、鼻病毒、腺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泰州市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季节、月份、人群年龄的不同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危重病例引发家庭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重症甲流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中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调查表,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甲流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传播过程,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咽拭子,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患者男性,30岁,2009年11月24日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11月30日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同时伴有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患者家庭其他4名成员均出现发热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3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1人(患者母亲)被诊断为重症病例。1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 d的医学观察,未出现继发感染。结论该起疫情为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引发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提示调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排查,医疗机构不能放松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4年邢台市流感流行后期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的12种病毒和6种细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8例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相关病原体检测阳性65例(43.92%),包括病毒感染53例(35.81%),细菌感染26例(17.57%),混合感染14例(9.46%)。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和甲型流感病毒居病毒感染的前3位。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居细菌感染的前3位。病毒混合感染5例,病毒、细菌混合感染8例,细菌混合感染1例。0~岁组感染的病原种类最多,感染率也最高。结论 2014年邢台市流感流行后期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感染以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A、甲型流感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并伴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检测方法及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方法 对宝鸡市5家医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调查时收集到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 43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超高倍显微镜检结果分析显示阳性率为70.0%,其中细菌20.0%、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35.0%、混合感染15.0%,镜检阴性率30.0%.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分泌物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核酸、EB病毒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柯萨奇病毒A16核酸、肠道病毒71核酸、肠道病毒普通型阳性率依次为12.1%、23.6%、7.8%、4.3%、0、10.1%,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45.8%,阳性率最高的病毒是EB病毒,其次是肠道病毒普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各病毒在各年龄段感染率无明确规律,但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儿.1 74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6.0%.8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24.9%,共培养出17种细菌,前6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12.0%,溶血性链球菌3.5%,肺炎克雷伯杆菌2.9%,卡他莫拉菌2.5%,大肠埃希斯杆菌1.1%,金黄色葡萄球菌0.8%,肺炎链球菌占第1位且为绝对优势致病菌,在5岁以内感染率最高.结论 各检测方法可检测病原的种类、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不同,所以提倡多方法、多病原的联合检测.多中心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为病毒占45.8%为主,其次是细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其他如衣原体等感染,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原体分布情况和影响其病原体分布的因素.方法 入选2006年5月-2007年4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530例,咽拭子法取鼻咽部分泌物和咳出的深部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抗原,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核酸.结果 53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阳性例数421例,检出阳性率为79.43%;腺病毒抗原阳性例数最多为73例,占受检人群13.77%,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A 68例(12.83%),流感病毒B 56例(10.56%),呼吸道合胞病毒48例(9.05%),副流感病毒1 47例(8.86%),副流感病毒3 42例(7.92%),副流感病毒2 33例(6.22%),肺炎支原体32例(6.03%),肺炎衣原体22例(4.15%);冬季病原体检出阳性率最高(85.07%).结论 合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约75%是由病毒引起,其中以腺病毒感染最为多见,一年中又以冬、春季节多发,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病例感染的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15年—2021年在大兴区1家哨点医院开展监测,采集咽拭子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检测。结果 2015年—2021年共检测SARI病例标本4 135件,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65%,感染流感病毒的病例中甲型流感病毒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H3亚型、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和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的构成比分别为37.32%、41.30%、7.25%和14.13%。60岁~人群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7.98%),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男女比例为1.0.85,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P<0.05)。结论 60岁~人群流感的住院率和阳性率最高,应作为流感防控的重点对象;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在不同年份导致的住院率不同,鉴于流感病毒引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较少,建议开展呼吸道多病原检测,以获得引发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 一般暴发于春季和冬季,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 是引起人类、家畜及禽类流感流行的主要病毒[1], 乙型流感病毒次之, 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目前常用的流感快速诊断方法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相较于作为金标准的核酸检测, 有速度快、费用低、便携性好的特点。本研究使用GICA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2020年门诊、急诊及住院共23 888例有呼吸道症状患者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 以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 执行以佩戴口罩为主要防护方式的高人群覆盖率的呼吸道防护措施对普通流感流行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三门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集578例ARI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Ⅲ)、流感病毒A、B型(IVA、IVB)。结果 儿童ARI的病毒总检出率为61.59%,混合感染占45.22%。病毒总检出率冬季最高(77.35%)、夏季最低(25.00%)。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总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RSV、PIVⅢ、IVA的检出率位居前三位,分别为30.62%、28.89%、21.97%。RSV及PIVⅢ在秋冬季、下呼吸道感染、3岁以下患儿中检出率较高;IVA在冬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率较高。结论 RSV 、PIVⅢ、IVA是三门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RSV 、PIVⅢ是秋冬季节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IVA是冬季各年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通过检测儿童ARI的病毒病原,对尽早明确病毒病原,避免滥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冬春季住院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RI)的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其入院当天的静脉血,进行呼吸道病毒IgM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并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1例患儿送检标本中,阳性37例,占24.5%(37/151)。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32例(86.5%),腺病毒1例(2.7%),流感病毒2例(5.4%),副流感病毒2例(5.4%)。RSV的发病高峰在12月至次年的1、2月份,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以下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9∶1。结论: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住院患儿中,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以RSV为主,IV和PIV次之。  相似文献   

13.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o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as carried out at the Virology Laboratory,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UTH), in Lusaka, Zambia, from January-December 1996. Specimens including 736 nasal washings and 2424 throat swabs were collected from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RI) and tested for RSV by enzyme immunoassay and by virus isolation. RSV was isolated in 62 (4.1%) of 1496 throat swabs collected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and was detected in 99 (16.3%) of 609 nasal washings from March to November. The average RSV isolation rate was 2.6% and the average RSV detection rate was 13.5%. The highest RSV isolation (8.1%) and detection (30.5%) rates were in June 1996. RSV antibody in the 278 serum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Zambian children,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paediatric ward, UTH, was detected using a standard neutralization test. Th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60-80% in children > 4 years. It is evident that RSV is one of the main causal agents of ARI in children in Zamb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海安地区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病原体谱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集的547例老年ARI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RT-PCR法对标本中多种病原体进行检测,分析各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547份标本中阳性检出率为47.71%(261/...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984年9月~1987年8月在北京城区5个托幼机构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监测和预防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0~7岁儿童ARI年平均发病率为348.3%,其中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发病率为2.7%。在上呼吸道感染中0~2岁组发病是5~7岁组的1.5倍,而下呼吸道感染为6.3倍。证明小婴儿是ARI防治的重点人群。ARI发病高峰季节为10月~1月。
病毒感染在ARI中占有重要地位。240例双份血清及咽拭子标本中检出阳性病毒结果122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是北京地区ARI最常见的病原。
本文还探索了口含服灭活卡介苗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发病率的干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RI) are frequent in Inuit children, in terms of incidence and severity. A cohort of 294 children <2 years of age was formed in Sisimiut, a community on the west coast of Greenland, and followed from 1996 to 1998. Data on ARI were collected during weekly visits at home and child-care centers; visits to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were also recorded. The cohort had respiratory symptoms on 41.6% and fever on 4.9% of surveyed days. The incidence of upper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was 1.6 episodes and 0.9 episodes per 100 days at risk, respectively. Up to 65% of the episodes of ARI caused activity restriction; 40% led to contact with the health center. Compared with studie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e incidence of ARI appears to be high in Inuit childre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检测15岁及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及非典型细菌,了解这些病原体在武汉地区的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7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儿科41 434例拟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九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分别为:腺病毒(including adenovirus,ADV)、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 ,COX)、肺炎衣原体(Chamydophila pneumonia,CP)、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嗜肺军团菌I型(Legionella pneumophila 1,LPN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结果 在检测的41 434例样本中,有20 373例检测出阳性(49.17%),以MP的检出最高16 435例(39.67%),其次为FluB和PIV,分别为7 541例(18.20%)、2 297例(5.54%)。FluB在2013年和2014年秋季有小流行;ADV在2013年和2014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PIV在2013年冬季、2014年春季、2016年夏季和2017年春夏流行趋势明显;COX在2013年夏季和2014年秋季流行;FluA和LPN1在2013年夏季有小流行。九种病原体中ADV、CP、FluB、LPN1、MP、PIV、RSV病原体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组中的病原体总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混合感染方式较复杂,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MP+FluB混合感染最多(3 656例,检出率为8.82%)。 结论 武汉地区引起儿童ARI的病原体主要是MP、FluB和PIV;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具有一定季节性且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FluB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患病和就诊情况。方法根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各省(市)新冠肺炎病例累计报告发病率,将各省(市)划分为高、中、低流行地区,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社区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社区人群新冠肺炎相关ARI的患病和就诊资料,计算新冠肺炎相关ARI罹患率和就诊比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人群新冠肺炎相关ARI患病和就诊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4857名社区居民,647名(1.9%)调查对象自报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现过新冠肺炎相关ARI,其中241名(37.2%)患者曾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从新冠肺炎相关ARI患病情况来看,在高流行地区,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是低流行地区的1.36倍(95%CI:1.12~1.65);在不同年龄组中,20~39岁、≥60岁组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分别是1~9岁组的1.80倍(95%CI:1.29~2.59)、1.63倍(95%CI:1.14~2.40);有基础疾病史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史的1.53倍(95%CI:1.23~1.89);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接触史的人群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分别是无接触史的1.53倍(95%CI:1.01~2.27)、6.60倍(95%CI:5.05~8.53)。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接触史的新冠肺炎相关ARI患者就诊的比例是无接触史的1.68倍(95%CI:1.05~2.70)。结论新冠肺炎相关ARI的罹患率受该地区的新冠肺炎流行水平高低的影响,新冠肺炎高流行地区新冠肺炎相关ARI罹患率也高。然而我国新冠肺炎相关ARI患者发病后就诊的比例较低。因此,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应加强卫生服务利用宣传,积极提高人群ARI等疾病的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20.
Stocks N  Fahey T 《Family practice》2002,19(4):375-377
BACKGROUND: It is unclear which symptoms and signs GPs use when attributing diagnostic labels to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 (ARI). OBJECTIVE: We sought to ascertain GPs' self-reported definitions of ARI. METHODS: A postal questionnaire concern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ARI was sent to all registered GPs in Avon Health Authority. GPs were asked to choose a clinical term that would describ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in four hypothetical patients, and the next three questions asked them to define acute bronchiti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and any other term they used for ARI (excluding pneumonia). We measured proportions and compared responses across the three diagnostic categories. RESULTS: The majority (88%) of GPs agreed that cough associated with fever should be labelled as a URTI. When sputum and chest signs were also present, opinion was more divided, with 62% diagnosing acute bronchitis in young patients and 72%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ld patient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more consistent use of diagnostic labels for URTI than for acute bronchitis or other terms used to label ARI. In the future, researchers should quantify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ARI and provide GPs with a more rational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