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疗效、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每组20例.EEN组为术后6 h应用肠内营养.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监测术前及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 EEN组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EEN组PAB及TLC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少.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支持的效果。方法:对64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EEN组)于术后24 h经鼻营养管注入要素饮食,并与同期56例术后按传统肠外营养(PN组)支持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前1天及术后第6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2组患者AL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天ALB、P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但PN组的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EEN组(P0.01)。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1);E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明显低于PN组的34.2%(P0.01)。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术后行EEN支持是安全、可靠的,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黏膜正常吸收、消化功能,减少术后患者输液负荷。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EEN及延迟期肠内营养组(DEN),EEN组3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所需50%肠内营养支持,另50%由肠外营养补充,持续3天,过渡到全肠内营养;DEN组30例,进行全肠外营养,直至肠蠕动恢复,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EEN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早于DEN组(P<0.001);住院时间亦显著少于DEN组(P<0.001)。术后两组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程祖  谭海才 《广西医学》2012,34(11):1524-1525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EEN和PN支持,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0 d观测患者营养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EEN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PN组(P<0.05);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剑斌  曾兵  柳霞 《广州医药》2009,40(5):8-11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EE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EN)和肠外营养组(PN组),于术后24小时开始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费等.结果 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无死亡.营养支持结束时EEN组PA、IgG、IgA、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PN组(P<0.01),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1);两组患者ALB、IgM、CD8+及体质量在营养支持结束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在结肠癌术后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EN)和对照组(PN),每组23例,比较2组患者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红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组和CPN组均能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在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方面EEN优于PN.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双歧杆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随机分成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组(PN+EN组,n=20)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组(EEN组,n=2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淀粉酶、APACHE-Ⅱ评分、C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钙、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EN组的APACHE-Ⅱ评分、CT评分均低于PN+EN组(P<0.05),血清白蛋白高于PN+EN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的血淀粉酶、血钙比较无差异(P>0.05);EEN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PN+EN组(P<0.05).结论 在SAP的治疗中,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较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支持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史和平  刘韬 《医学综述》2014,(24):4568-456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1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20例)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2436 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后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107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营养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组接受EE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EEN,可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TFN),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_4~+、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_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AGIⅡ级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EEN组)和对照组(LEN组)各30例,观察组在入科后24~48 h内启动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入科72 h以后启动肠内营养。比较2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观察2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 2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33.33%vs. 26.67%)与28 d病死率(20.00%vs. 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清D-乳酸、DAO、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AGI患者,EEN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低,但对短期预后无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方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EEN+PN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给予术后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对比2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1周ALB、总蛋白(TP)及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t=3.640、4.529、3.207,均P<0.05;术后1周:t=2.047、2.550、4.079,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术后1周时IgG、IgA及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t=2.058、3.649、10.680,均P<0.05;术后1周:t=2.897、2.154、6.012,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010、5.784、4.851,均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 vs. 24.4%,χ2=0.104,P>0.05)。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给予EEN+PN支持方案可有效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A、IgG、IgM、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IgA、IgG、IgM、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完全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有明显的免疫增强功能,其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为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EN组),观察组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PEEN组)。比较2组病人术前、肠内营养液输注后1 d、肠内营养液输注后5 d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首次通气时间、恢复经口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前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5 d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胃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程度,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普外科于2006年9月-2011年6月共收治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73例,将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分别为38例和35例患者。EEN组经胃肠营养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TPN组经静脉给予肠外营养。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营养指标、肝功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体重、血清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同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患者各项肝功指标较显著高于EE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在术后通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要少于TP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N及EEN均可作为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方式,EEN更具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胰腺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152例胰腺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6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为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为观察组,两组均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治疗后的氮平衡、肌酐(Cr)、皮质醇(Cor)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观察两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氮平衡、Cr升高指数及Co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可加速胰腺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肠内营养(EEN)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HICH患者7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10分,依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于6h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48h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EEN)治疗,对照组术后48h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对比两组术后2周负氮平衡,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及GC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IC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4、28天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血糖、血浆胰岛素、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术后采用EEN可有效减少机体瘦体组织分解,降低因TPN导致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能明显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维护胃肠道功能,对改善HIC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细菌移位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肠内营养,持续2 周。入院时及治疗2 周后,采用流式细胞微球列阵(CB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2 周后,观察组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内毒素、D- 乳酸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外周血CD3+、CD4+ T 淋巴细胞比例,CD4+/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CD8+ T 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可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抑制肠道菌群移位,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探讨胃癌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选择胃癌手术患者138例,术前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46)、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n=46)及常规补液组(n=46).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再比较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