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1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过DCE-MRI和DW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乳腺恶性病变49例。DCE-MRI诊断恶性病变37例,DWI诊断恶性病变34例,联合检查诊断恶性病变47例。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准确度、灵敏度高于DCE-MRI、DWI单独检查,漏诊率低于DCE-MRI、DW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于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使用Siemens 3.0 T磁共振检出的总共188例患有210个乳腺肿瘤(136个恶性和74个良性)的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描述指标,在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扫描和T2加权成像上标记肿块(n=182)和非肿块(n=28),同时使用BI-RADS描述指标中DCE、T2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特点,以ADC≤1.255×10-3 mm2/s作为标准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标准,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在模型1中,ADCmean(P<0.003)、DCE肿块边缘(P=0.002)和DCE平台型或流出型增强(P=0.001)与乳腺癌的诊断显著且独立相关。模型2确定ADCmean(P=0.001)、DCE肿块边缘(P=0.001)、早期快速强化(P=0.042)和DCE平台型或流出型增强(P=0.001)与乳腺癌诊断显著独立相关。 T2加权成像变量未包含在最终模型中。结论 使用3.0 T磁共振采用多通道乳腺专用线圈检查,其DCE和DWI定量和定性描述指标的模型可实现准确的乳腺癌诊断,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发现T2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没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兴华 《中外医疗》2014,(16):186-187
目的探讨针对乳腺癌患者利用D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联合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最终经过病理学诊断并且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患者94例,对所有的患者首先利用DWI进行扫描,完成扫描之后,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将常规MRI在肿瘤中的图像表现与采用LAVA的图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观察与比较发现,针对患者采用常规的MRI进行检查,乳腺良恶性肿瘤能够表现出诸多的信号,并且强度为从低到高,而利用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诊断之后发现,乳腺恶性肿瘤主要有两种曲线,分别为Ⅱ型以及Ⅲ型,并且乳腺良性肿瘤的曲线也有两种,但是确是Ⅰ型与Ⅱ型,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常规MRI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区分,只能发挥非常小的作用,但是利用LAVA来区分乳腺良恶性肿瘤,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乳腺病患者的52处病灶同时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800mm2/s)和动态增强MRI扫描。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以1.228×10-3mm2/s作为界值评价乳腺病变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0%;以Ⅰ型曲线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以Ⅱ、Ⅲ型曲线诊断乳腺癌,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80%。如结合ADC值与时间-强化曲线对病灶良恶性分析,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90%。结论应用DW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乳腺疾病患者(良性37个病灶、恶性42个病灶),活检前均行DCE-MRI及DWI(b=0.800s/mm2)。分析病变形态、边缘、曲线类型,统计比较Fischer评分、DWI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结果:良恶性病变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别为(1.49±0.34)×10-3 mm2/s和(1.01±0.29)×10-3 mm2/s,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DC阈值为1.15×10-3 mm2/s,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分别约为83.3%(35/42)、83.8%(31/37)、83.5%(66/79)、0.199、5.142;单独行动态增强Fischer评分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分别约为97.6%(41/42)、78.4%(29/37)、88.6%(70/79)、0.031、4.519;两者联合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为92.9%(39/42)、91.9%(34/37)、92.4%(73/79)、0.077、11.469。结论:联合诊断方法较单一运用DCE-MRI或DWI在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等指标上诊断效能强,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分析乳腺MR扩散及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的50例乳腺病变患者采用MR扩散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和诊断的结果做回顾性的分析,将单纯采用MR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MR扩散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两组各有25例,并做相应的对比.结果:研究组对于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MR扩散及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病变进行检查诊断的恶性肿瘤检出率较高,同时能够使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增加,应用价值相对来说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DC值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1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所用序列包括常规平扫、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LAVA序列,分别测量肿瘤感兴趣区域(ROI)DCE-MRI的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和DWI的tADC值、rADC值。t检验比较HGG和LGG两组间参数的统计学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Ktrans值、Ve值、tADC值、rADC值的最佳阈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结果HGGKtrans值、ve值均高于L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GGtADC值、rADC值均明显低于L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值诊断HGG的AUC最大为0.906,取ve值最佳阈值0.142,对诊断HGG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1.7%。结论DCE-MRI渗透性参数及DWI的ADC值均有助于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但ve值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术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术前已行MRI检查并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3例及病理为良性病变的患者74例,分析对比其术前MRI检查资料。结果 MRI对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3.51%,特异度为90.32%,准确度为91.76%。其中对浸润性导管癌的敏感度较高(96.49%),对导管内原位癌的灵敏度较低(81.82%)。结论 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特别是针对浸润性导管癌,MRI可有效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对乳腺癌的筛查和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10-115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医学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b Central-NLM期刊全文库、Cochrane图书馆、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Science Direct外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07年1月~2016年10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按照指定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信息,采用Meta分析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纳入病灶910个,文献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出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88%,汇总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5%CI(0.94,0.97)。结论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可广泛用于乳腺影像学检查的精确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小芳  施蒋巍  沈莉 《右江医学》2009,37(6):697-69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8例(20个病灶)使用SIEMENS AVANTO1.5T MRI对乳腺肿块感兴趣区求得的ADC值,然后行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第一分钟强化率及曲线类型。结果16个(16/20)肿块见"毛刺征",8个(8/20)肿块见"分叶征"。第一分钟强化率为(74.1±9.6)%。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Ⅲ型12例(12/20),Ⅱ型8例(8/20)。6个肿块(6/20)见环形强化。肿块ADC值为(1.121×10-3±0.17)mm2/s。结论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4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7例,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Ve、Vp)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应用ROC曲线分析以上参数诊断PCa的效能,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ADC值联合血管渗透性参数诊断PCa的效能。结果PCa组Ktrans、Kep、Ve、Vp和ADC值分别为(2.40±1.13)min-1、(1.90±0.72)min-1、0.82±0.24、0.31±0.25和(0.93±0.43)×10-3mm2/s,BPH组分别为(1.07±1.08)min-1、(1.04±0.48)min-1、0.64±0.37、0.43±0.36和(1.74±0.38)×10-3mm2/s;其中PCa组Ktrans、Kep、Ve均高于BPH组(均P<0.05),BPH组ADC值高于PCa组(P<0.05)。Ktrans、Kep、Ve和ADC值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4.1%、68.2%、79.5%和86.5%,特异度分别为75.7%、86.5%、70.3%和84.1%(均P<0.05);Vp无明显诊断价值(P=0.211)。ADC值联合血管渗透性参数诊断PCa的效能分析,当2个参数联合时,Kep+ADC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939);当3个参数联合时,诊断效能未见明显提高;当4个参数联合时,Ktrans+Kep+Ve+ADC的诊断效能有所提高(AUC=0.940),明显高于单个参数的诊断效能。结论DCE-MRI联合DWI定量分析在PC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Kep和ADC值可作为诊断PCa的主要参数,以提高PCa的诊断效能和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联合乳腺磁共振计算机辅助系统(MRI-CAD)在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利用3.0TMRI工作站(MRI法)和MRI-CAD(CAD法)对78例患者共93个乳腺病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内容包括形态学分析和时间信号曲线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在93个病灶中CAD法诊断正确率高于MRI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法和CAD法在51例肿块样病变中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D法在42例非肿块样病变中诊断正确率高于MRI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AD与利用MRI工作站比较,在良、恶性乳腺肿瘤特别是非肿块样病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对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扩散峰度成像(DK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组(n=63)和恶性组(n=59)比较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DC、MK、MD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结果 良性组ADC、MD值显著高于恶性组,MK值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状、边缘及强化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 ADC、MK、MD中,以MK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最高,以ADC值最低;联合应用上述参数,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MK+MD+ADC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16%。 结论 MRI检查DKI、DWI成像参数均可有效鉴别诊断乳腺癌,DKI成像参数的诊断效能高于DWI,联合二者可提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曹博 《安徽医学》2014,35(12):1673-1676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并行MRI常规扫描及DWI序列扫描。结果 AFP、DWI联合AFP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阴性预测值及假阴性率分别是:AFP(200 ng/L)为37.50%,100.00%,100.00%,0.00%,9.09%和62.50%;AFP(400 ng/L)为31.25%,100.00%,100.00%,0.00%,8.33%和68.75%;DWI联合AFP(200 ng/L)为78.13%,50.00%,96.15%,20.00%,12.50%和21.88%;DWI联合AFP(400 ng/L)为71.86%,50.00%,96.15%,20.00%,10.00%和28.13%。结论 DWI联合甲胎蛋白可以提高PHC诊断率,为PHC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enhanced MRI,DCE-MRI)对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对DCE-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病灶形态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IC),早期强化率。结果 30例乳腺癌中,形态不规则、有毛刺、边界模糊毛糙26例,强化方式多为不均匀或环形强化,TIC曲线多为III型和Ⅱ型。乳腺纤维腺瘤19例中,形态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光整,17例。强化方式多为均匀强化或无明显强化,TIC多为I型和IV型。乳腺癌和纤维腺瘤在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及TIC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MRI依据病灶的形态特征、强化方式、早期增强率及TIC类型可以很好地鉴别乳腺癌和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各参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MR常规、DCE-MRI及DWI检查。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及PCa的DCE-MRI信号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及各参数相对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各参数与PSA相关性分析。结果 BPH及PCa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分别为(82 903.45±26 594.31)ms vs(69 073.56±17 438.00)ms、(188.31±36.86)vs(215.69±59.66)、(109.14±13.78)vs(121.71±20.8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的TIC多表现为Ⅰ型或Ⅱ型,PCa的TIC多表现Ⅲ型,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与PCa平均ADC值及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分别为(1.0±0.24)×10-3 mm2/s vs(0.7±0.22)×10-3 mm2/s、(0.36±0.09)×10-3 mm2/s vs(0.49±0.09)×10-3mm2/s,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3%、89%、74%,DW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8%、82.9%、80.7%,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85%、94%。PSA与ADC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DCE-MRI及DWI对PCa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ADC值有助于对PC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3.0T MRI在纵隔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0TMRI对纵隔肿瘤各征象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纵隔肿瘤行3.0TMRI成像,分析纵隔肿瘤MRI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边缘特征、肿瘤内部结构以及邻近组织器官关系的检出及显示能力。结果 32例纵隔肿瘤中,术前正确诊断30例,准确定位32例,准确判断内部组织成分30例。结论 3.0TMRI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结构关系、推测肿瘤内部成分以及术前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纵隔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意义。方法对伴有乳腺肿块的80例患者(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40例)行磁共振平扫T1W1、T2W1,Flash-3D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对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与动态增强表现进行评估,绘制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后行弥散加权成像,计算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b值时乳腺良性、恶性肿瘤ADC值,利用ROC曲线判定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最后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对肿瘤良恶性进行判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研究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动态增强扫描中,乳腺恶性肿瘤多为Ⅱ、Ⅲ型曲线,乳腺良性肿瘤多为Ⅰ、Ⅱ型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62.5%;b值800 s/mm2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75.0%;二者联合应用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0.0%。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提高临床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25-128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多b 值弥散加权成像 (DWI)MR 多期动态增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确诊的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性质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均常规行多b 值DWI MR 多期动态增强成像扫描,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低b 值时,肝脏良、恶性肿瘤的ADC 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 值时,肝脏良、恶性肿瘤的ADC 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多b 值DWI MR 多期动态增强成像对恶性肝脏肿瘤的阳性诊断率为96.7%,而仅单独采用MRI 的诊断阳性率为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ROC 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MRI 联合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较高(ROC 曲线下面积为0.930,P=0.021)。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多b 值DWI MRI 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提高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可以作为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初诊为恶性病变者的DCE—MRI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结合BI—RADS分级评分,诊断病变的良、恶性。结果病理证实恶性29例,良性5例。边缘有毛刺或有棘状突起者13例(38.2%),形态不规则11例(32.4%),形态不规则并有毛刺9例(26.5%),边缘光整1例(2.9%)。其中病灶周围血管增粗曲张6例(17.6%)。TIC曲线类型:Ⅰ型O例,Ⅱ型9例(26.5%),Ⅲ型25例(73.5%)。结论DCE—MRI能较好地区分乳腺的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