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手术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一段时间不同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更加有利于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手深度烧伤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手深度烧伤患者40例进行对比研究,入院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用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20例为一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部运动评分、痛觉评分以及触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手深度烧伤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另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意识障碍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意识障碍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不同症状改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更为有效地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机体恢复情况、患者对本次术后护理工作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0%)(P<0.05);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但该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56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与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社会、神经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瘫痪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76-107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GMFM值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恢复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患儿肢体痉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87-388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下颌腭裂术患儿症状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下颌腭裂术患儿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语言清晰度以及语言达标率、语言交际能力达标率、听觉语言感能力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小下颌腭裂术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引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引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优化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讨论对由于脑卒中而导致偏瘫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所产生的效果,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的80例脑卒中而导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另一组为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采用分级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分级比较表明,两组患者上下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对于偏瘫的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偏瘫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伟莲  何泳君 《现代医院》2012,12(7):151-153
目的探讨量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寻求脑卒中患者有效社区护理办法。方法将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措施基础上,采用社区量化护理干预,即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量化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睡眠肢体摆放、系统功能训练、肘关节屈伸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肢体按摩、理疗、心理辅导及宣教等。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焦虑(SAS)、抑郁(SDS)评定,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DL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量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程度,促进其身心康复,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是社区脑卒中患者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骨创伤患者术后行功能锻炼与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骨科收治的骨创伤患者68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功能锻炼.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VAS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小,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行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给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本医院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组别并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措施: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40例研究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加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则为65%;就生活质量而言,研究组在生理功能、情绪状态、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四项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腰肌劳损病患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康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6个月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陈映红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07-190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24h和治疗后12周后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进行研究,采取红蓝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20例采用康复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FMA、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具有突出效果,不但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完全改善,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推荐临床实践上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72例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72例患儿进行分组,均分为康复组36例,常规组36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指标.结果:康复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并且康复组患儿的颅脑神经障碍、肢体障碍、意识障碍、惊厥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和治疗效果,缩短患儿惊厥、肢体障碍、神经障碍、意识障碍等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接收的秋季腹泻患儿86例,随机抽取43例作为干预组,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4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高于对照组,腹泻、呕吐、体温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促使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脑梗塞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语言功能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护理后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脑梗塞患患者的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及肢体功能.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认知功能评估量表(LOTCA)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前后Fugl-Meyer、LOTCA、MMSE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5.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LOTCA、MMSE评分相对于护理前均有一定增加(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护理后上述指标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