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侧疝71例、腹股沟直疝79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每组各50例.对比(1)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2)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1)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上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2)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黄德安 《医疗装备》2020,(8):113-1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行TAPP,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痛感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97-198
目的对比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90例)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B组(130例)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C组(60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P<0.05);A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在术后2 d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方面,A组>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其中又以腹股沟疝修补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缺点,为腹股沟疝患者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修补术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学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5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年,复发率对照组7.5%,治疗组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疼痛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二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及远期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疝环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疼痛、平均住院日及复发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参加正常体力劳动时间早于观察组(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为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具有简单安全及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相对较低,更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并分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44%和复发率2.22%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7.78%和15.56%(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复发情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26.23±11.76)ml、(54.65±13.47)min、(4.63±1.26)d、(8.27±1.93)d]与观察组[(18.35±10.64)ml、(39.15±12.55)min、(2.91±1.24)d、(6.16±1.7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尿潴留9例、阴囊积液4例、皮下血肿4例、复发6例,观察组尿潴留2例、复发0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表明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相对而言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助于患者康复,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于术前均行相同的手术准备工作,即首先进行局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疝切口,切开提睾肌,充分暴露疝囊。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14±6)ml、(38±13)min、(16±8)h、(6±3)d]均少于对照组[(34±11)ml、(58±15)min、(48±11)h、(9±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腰部不适、烦躁、尿潴留、切口水肿以及切口疼痛发生率(9.26%、7.41%、5.56%、5.56%、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44.44%、38.89%、29.63%、22.22%、27.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05-1406
目的分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41例。A组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患者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后者花费少,手术时间短,适合应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余姚市陆埠中心卫生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施行传统疝修补术患者组列为对照组,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为1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对照组分别为33.2%、8.9%,观察组分别为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24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较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2例)和传统手术组(48例),分别行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下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及术后疗效、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5.4±1.7)h、(2.8±1.2)d,均短于传统手术组的(26.1±l3.5)h、(4.3±1.8)d,人均住院费用为(3842±412)元,少于传统手术组的(5853±61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3.1%(12/52)、5.8%(3/52),均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8%(21/48)、1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林茂 《现代养生》2014,(16):101-101
目的:分析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处水肿、切口严重疼痛、腰部不适、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井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6例采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40例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2.4±8.9)min、疼痛时间(2.1±0.4)d、住院时间(4.3±1.2)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者术后总出血比较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与对照组(3/40)7.5%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35.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优势更加突出,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及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锥形网塞及成型补片对 60例老年及复发性腹股沟疝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理想的疝修补手术 ,尤其适用于老年及复发性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