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比较和分析87例行肝脏穿刺组织检查的ALT持续正常的HBV感染者的年龄、性别、血清HBV DNA水平、HBeAg、肝脏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并对不同血清ALT水平的肝脏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炎性病变在性别构成和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炎性反应分级与HBeAg(+)及血清HBV DNA水平无关(P>0.05),但炎性反应分级G0级患者血清ALT水平(12.8±3.7)U/L与Gl级和G2级患者血清ALT水平(26.7±4.3)U/L和(32.7±6.2)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2期患者年龄与S0期和S1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关,但纤维化程度高者以HBeAg(-)者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ALT在正常范围内较高水平患者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P<0.01).结论 多数ALT持续正常的HBV感染者肝脏组织学有轻度炎性反应,同时不伴或伴有轻度纤维化.血清ALT持续处于正常范围内较高水平患者可能纤维化程度较重,对可检测到病毒载量的持续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建议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必要时仍需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以健康者作对照组比较观察。结果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为(2.86±1.2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7±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17浓度为21.86±3.47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1.37±2.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浓度为296.46±47.3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85.53±35.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17含量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303,P0.05)。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Th17及IL-17、TGF-β1呈现高表达,提示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免疫病理损害及肝虫卵肉芽肿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6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Ishak评分.同时检测AST和血小板,计算APRI.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与APRI间的关系.结果 APRI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28例CHB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前APRI为1.391±0.109,治疗后为0.430±0.06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RI可作为预测CHB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同时可间接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肝脏组织学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脂联素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并对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脂联索水平进行对比,探讨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RT-PCR法检测肝活检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以及HBV DNA变化,并对患者肝脏穿刺前后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20.65±1.29)mg、L]高于肝纤维化0~1级、2级以及3级的患者[分别为(8.57±0.28)、(12.22±0.64)、(15.22±0.77)mg/L],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r=0.976,P<0.01).与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血清HBV DNA滴度无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硬化呈独立相关(相对危险度为1.07,95%可信区间为1.00~1.14.P=0.02).在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改善以及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结论 血清脂联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抗病毒治疗后显著下降,并与肝纤维化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对于肝脏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穿刺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_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对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Ⅳ_C、HA、PⅢP、LN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P<0.01)、0.316(P<0.01)0、.374(P<0.05)、0.066(P<0.05)。除LN外,其余指标水平均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且Ⅳ_C、HA、PⅢP的S3、S4期水平与S1、S2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4期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1]。通过ROC曲线分析Ⅳ_C、HA、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764、0.756、0.434。敏感度:Ⅳ_C>PⅢP>HA>LN;特异度:HA>Ⅳ_C>PⅢP>LN。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组织病理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白细胞介素-33(IL-33)、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慢性HBV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医院内行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清sST2、IL-33、ALT、AST指标水平,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测,进行纤维化程度评估分期。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sST2、IL-33、ALT、AST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结果:11例F0期、27例F1期、26例F2期、22例F3期、14例F4期。其中肝纤维化75例、肝硬化14例,分别占75.00%、14.00%;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sST2、IL-33、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指标水平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IL-33、ALT、AST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ST2、IL-33、ALT、AST水平与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反映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HBV-DNA含量与肝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HBV-DNA水平。结果 HBeAg阳性组肝组织HBV-DNA(12.56±3.38)×107拷贝/ml,和血清HBV-DNA(9.13±2.97)×107拷贝/ml定量,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1.25±0.61)×107拷贝/ml和(0.98±0.52)×107拷贝/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G2-4组肝组织HBV-DNA定量(8.09±2.98)×107拷贝/ml,明显高于G0-1(5.32±2.24)×107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S2-4组(7.78±2.87)×107拷贝/ml,肝组织HBV-DNA定量明显高于G0-1(6.13±2.39)×107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BV-DNA定量,在肝组织炎症程度G0-1与G2-4之间,肝组织纤维程度S0-1与S2-4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组织和血清HBV-DNA与HBeAg的表达密切相关,肝组织HBV-DNA载量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相关,能够客观反映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而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和脏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croRNA-34a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5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提取各血清样本中的microRNA,采用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 法)检测各血清中microRNA-34a的表达水平,分析microRNA-34a在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各组(S0组、S1-2组、S3组和S4组)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3)、透明质酸酶(hyaluronic acid,HA)、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均明显升高(P<0.05),而PC3、HA 在S4组与S0组、S1-2组、S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icroRNA-34a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并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进程,血清microRNA-34a表达水平逐渐下降(F=11.01,P<0.001)。血清microRNA-34a 诊断显著性/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 AUC为 0.957,cutoff 值为 0.005,敏感度为95.9%,特异度为85.9%。血清PC3 诊断显著性/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 AUC为 0.624,cutoff 值为47.58 ng/ml,敏感度为42.9%,特异性为100.0%。血清HA诊断显著性/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 AUC为 0.671,cutoff 值为85.52 ng/ml,敏感度为 81.6%,特异性为 55.9%。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microRNA-34a表达与其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月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16-4317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治疗组24例口服甘利欣胶囊3 mg.kg-1.d-1;对照组22例口服肝泰乐、益肝灵、肌苷片。均为每天2次,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酸(ALT)与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N末编肽(PⅢNP)。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的患者肝脏病理相关因素,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HBV感染ALT持续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血清HBV-DNA及HBeAg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的肝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年龄、HBV-DNA载量、血清HBeAg与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94例患者均存在炎症,51例患者存在纤维化,占54.3%,≥40岁患者的炎症活动度较严重,其中炎症活动度≥3,占66.7%,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患者的纤维化程度较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活动度≥3、纤维化分期≥3的患者HBV-DNA载量均高于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分期≤2的患者,而≥40岁的患者HBV-DNA载量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HBeAg阴性和阳性组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分期≤2的病例数与炎症活动度≥3、纤维化分期≥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其中>40岁、病毒数量及HBeAg阳性患者更要注意,必要时行肝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脾脏厚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应用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来评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程度. 方法 收集169例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切除和术中肝活检组织标本,测量脾脏厚度(SPT),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诊断. 结果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1~S4期对应的脾脏厚度分别为(54.7±4.9)、(56.6±6.4)、(63.8±10.5)、(70.4±16.3)mm,S1~S4期脾脏逐渐增厚;肝纤维化S3或S4期与S1或S2期之间的脾脏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脾脏厚度对诊断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包头地区不同临床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MGB1浓度检测,探讨血清中HMGB1浓度与肝癌分期的相关性,以评估血清中HMGB1的浓度是否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分期的评价指标.方法 收集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82份,无肝脏疾病及其他肿瘤的健康对照血清标本15份,以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MGB1的浓度.结果 TNM Ⅰ、Ⅱ、Ⅲ、Ⅳ期肝癌患者的血清HMGB1浓度分别为(29.1±5.0) ng/ml、(57.7±14.2) ng/ml、(101.6±14.8) ng/ml、(176.0士32.5)ng/ml.不同分期之间HMGB1的血清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血清HMGB1浓度为(7.2±3.3) ng/ml,与肝癌患者的HMGB1血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中HMGB1浓度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原发性肝癌分期的一个十分有效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史玉岭 《现代保健》2012,(23):87-89
目的:评估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 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85 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患者,根据肝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无明显纤维化组(S0~S1) 和明显纤维化组(S2~S4).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使用ROC 曲线评估TIMP-1 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并和肝纤维化标记物HA、PC Ⅲ、C Ⅳ、LN 比较其诊断性能.结果:对照组、S0~S1 组、S2~S4 组TIMP-1 血清浓度分别为(146.6±29.2)、(161.2±43.2)、(221.6±93.8)μg/L,对照组和S2~S4 组及S0~S1 组和S2~S4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5.32、4.98,P〈0.01).TIMP-1 区分慢性乙肝明显纤维化和轻度纤维化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 为0.801(95%CI:0.762~0.940),TIMP-1 在临界值为170.3 μg/L 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5%、80.4%,高于HA(79.6%、72.5%),PC Ⅲ (72.5%、78.5%),C Ⅳ (63.6%、78.4%) 和LN(78.5%、64.7%).结论:血清TIMP-1 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血清TIMP-1 可能是预测肝纤维化分期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4项肝纤维化检测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脏活检的纤维化程度分为S1~S4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之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4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项指标水平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S4组的4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4项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性(P 0. 01);肝纤4项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S1的AUC分别为0. 862(HA)、0. 721(LN)、0. 858(PⅢ)、0. 814(CⅣ),灵敏度由高至低为PⅢ HA CⅣ LN,特异度为HA LN PⅢ CⅣ。结论活动性进展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4项检测结果能较好的反应肝纤维化程度,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于术前检测血清CEA、CA19-9水平,对比不同临床分期及TNM分期患者的血清CEA、CA19-9水平,分析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与术前TNM分期、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期为Ⅰ、Ⅱ、Ⅲ、Ⅳ期患者CEA和CA19-9水平分别为(2.76±3.40)、(12.94±4.32)、(19.86±5.48)、(21.06±6.11)ng/ml和(9.18±8.87)、(13.04±10.64)、(35.42±13.29)、(112.04±16.37)U/ml,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对比,Ⅲ级与Ⅳ级患者血清CE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分级患者血清CEA水平随分级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级与Ⅱ级患者血清CA19-9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分级患者血清CA19-9水平随分级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分期中不同分期血清CEA、CA19-9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对比,T1与T2分期中患者血清CA19-9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分期患者血清CA19-9水平随T分期增加而呈递增趋势,血清CEA水平随T分期增加均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分期中不同分期血清CEA、CA19-9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对比,血清CEA、CA19-9水平随N分期增加均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分期中M1期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高于M0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CEA、CA19-9水平与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临床分期的辅助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炎性因子、软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按照Heini分型标准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另选取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及研究组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GF-1、TGF-β1、白细胞介素(IL) 6、IL 12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IGF 1及TGF β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 6、IL 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GF 1、TCF β1、IL 6及IL 1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GF 1及TGF β1水平比较,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eini分型患者血清IL 6及IL 12水平比较,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HTK〗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Heini分型与血清IGF 1、TGF β1、IL 6、IL 12水平有着密切关系,随着Heini分型的增高,血清IL 6、IL 12水平显著增高,而IGF 1、TGF β1水平降低;血清IGF 1、TGF β1、IL 6及IL 12水平可作为评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预后及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确诊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食管癌组、选取45例体检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的血清IGF-1、TGF-β1水平,并分析不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食管癌患者血清IGF-1、TGF-β1水平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GF-1、TGF-β1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IGF-1、TGF-β1分别为(254.9±88.4)μg/L、(49.6±14.1)μg/L,高于对照组的(40.1±13.0)μg/L、(28.5±8.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TNM分期增高、分化程度降低、发生淋巴结转移、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升高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IGF-1、TGF-β1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并且与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对氧磷酶I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50例经肝穿刺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水平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入院前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为(142.0±31.3)U/ml,治疗4周后(161.0±30.9)U/ml;对照组(189.0±35.2)U/ml。两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变化提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病情的转归,动态监测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疗程3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元(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分别为(131.6±76.5)、(103.7±89.4)、(89.6±21.0)μg/L,治疗前分别为(283.5±153.2)、(322.3±146.1)、(116.3±26.4) μg/L,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分别为(213.4±65.7)、(145.3±92.4)、(99.2±22.7) μ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12.9±1.5)mm与治疗前(13.4±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20.1±3.1)cm/s,大于治疗前的(17.2±3.5)cm/s,门静脉血流量(815±123)ml/min,小于治疗前的(1032±241)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糜酶浓度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层粘蛋白(LN)、Ⅳ型前胶原(C-Ⅳ)等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5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后常规病理检查,取一部分肝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肝组织中糜酶浓度,同时采血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观察不同的纤维化分期(S1~S4),其肝组织中糜酶浓度。[结果]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与HA、PⅢP、LN、C-Ⅳ呈正相关性(r=0.227~0.251),P﹤0.05;慢性肝炎纤维化分期重的S3和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酶浓度(S3 S4=(38.3±25.6)ng/mg)明显高于纤维化轻的S1和S2患者(S1 S2=(6.8±4.9)ng/mg),P﹤0.01。[结论]肝组织中糜酶浓度可能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