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梁红  胡同平  张文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48-3049,305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阴性而核心抗体筛查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其中核心抗体阳性的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re-S1-A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90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标本中单独抗-HBc阳性28例,占9.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HBc两项阳性54例(18.6%);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78例(26.9%);抗-HBs、抗-HBe、抗-HBc阳性130例(44.8%)。前S1抗原有2例阳性,占0.7%。HBV-DNA阳性3例,占1.0%。抗-HBc阳性血液中,单独抗-HBc阳性的血液中检出1例HBV DNA及前S1抗原阳性的血液,占单独抗-HBc阳性血液的3.6%。HBeAb、HBcAb同时阳性的血液中检出2例HBV DNA阳性及1例前S1抗原阳性,分别占其2.6%、1.3%。在所有抗-HBc阳性血液中检出3例HBV DNA阳性及2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7%。[结论]虽然在HBsAg阴性、抗-HBc阳性血液中HBV-DNA阳性率并不高,但是对于受血者来说,输注这种血液将会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如果在献血者检查中加入抗-HBc和前S1抗原检测,既不用增加太多成本,同时操作比较容易,这样就能筛选出绝大部分的HBV-DNA阳性标本,从而减少输血感染HBV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白金花  郝智慧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29-133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e-抗体(抗-HBe)阳性、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时慢性肝损害发生的原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1999年6月—2006年6月住院的32例患者进行相关检验及临床观察。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病例仍有可能发生包括肝硬化在内的HBV感染各个阶段的肝损害。结论部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病例仍可持续存在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是不能忽视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自然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状况及病毒学特征。方法 筛查四川地区自然人群OBI感染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乙肝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行HBsAg,抗-HBs定量和抗-HBe及抗-HBc的定性检测,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sAg(-)/HBcAb(+)患者血清样品,检测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析OBI患者病毒学特征和基因型。结果 116 668份血液标本,HBsAg(阴性)但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098%,0.085%为OBI。99例OBI感染人群血清学特征中占比最高为抗-HBc阳性(40.40%),其次为抗-HBc阳性/抗-HBs阳性(26.26%),抗-HBc阳性/抗-HBe阳性次之(24.24%),抗-HBc阳性/抗-HBs阳性/抗-HBe阳性(9.09%)最低。抗-HBc阳性/抗-HBe阳性OBI患者病毒载量最高,其次为抗-HBc阳性/抗-HBs阳性者、抗-HBc阳性者、抗-HBc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者手术、输血前的血液感染标志物的情况。方法:对13377例手术、输血前患者的8项血液标志物参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7.4%,抗-HCV阳性率0.3%,抗-HIV阳性率0.04%,抗-TP阳性率1.8%。乙肝二对半检测的模式有12种。结论:在手术、输血前进行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并加强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佳木斯市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及阳性人群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地区共31720例无偿献血者的资料.收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病毒核酸(HBV-DNA)检测结果,统计乙型肝炎病毒总阳性率以及HBsAg+/HBV-DNA-、HBsAg-/HBV-DNA+、HBsAg+/HB...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隆安县HBsAg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隆安县12个乡镇30~50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2 755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结果在2 755份HBsAg阳性血清中检出抗-HCV阳性13份,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阳性率为0.47%,HBsAg阳性组及HBV、HCV重叠感染组e系统无显著性差异。既往病毒性肝炎史对丙肝感染无影响,有输血史的丙肝感染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结论该县HBsAg携带者中存在少数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输血史是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为防治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的含量。结果 HBsAg阳性121例,阳性率为93.1%;HBsAb阳性30例,阳性率为23.1%;HBeAg阳性46例,阳性率为35.4%;HBeAb阳性60例,阳性率为46.2%;HBcAb阳性17例,阳性率为13.1%。结论乙肝五项是乙肝诊断的重要依据,检验工作者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能够真实地反应患者的体内情况,能够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福州市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和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5区8县人群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共调查1538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3.5%,其中>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5.1%,≤14岁为6.8%。HBV-DNA阳性率为9.1%。沿海县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达17.7%。[结论]沿海县是我市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乙肝感染者是指HBeAg阴性同时HBsAg、抗-HBe、抗-HBc 3项乙肝病毒标志物中1项及以上阳性,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王一 《现代养生》2014,(10):125-12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有助于临床有效防治乙肝方法。方法:对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80例患者乙肝表面抗体、表面抗原、e抗体、e抗原及核心抗体含量。结果:表面抗体阳性率70%表面抗原阳性率82%、e抗体阳性率53%、e抗原阳性率49%、核心抗体阳性率1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查乙肝五项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0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全省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4个县1~85岁人群共5 081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河南省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是5.17%、52.66%、21.40%,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3.4%。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53.42%,1~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62.7%。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仅产生少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这是由于恶性细胞中存在病毒复制的缺陷。Hoofnagle等提出,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抗体(抗-HBc)与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抗-HBs)或HBsAg相比,它更明确表示HBV的细胞内复制。本文作者报告,在PHC患者中抗-HBc的检  相似文献   

13.
<正>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抗-HBs是保护性抗体,若为阳性,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存在免疫力。HBeAg阳性说明病毒复制较快,传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以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980例及她们所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取新生儿脐带血和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前静脉血各2m l,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同时测定脐带血和静脉血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脐带血组980例中有250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25.5%;12例抗-HBs阳性,阳性率为1.22%。静脉血组980例中有50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5.10%;96例抗-HBs阳性,阳性率为9.79%。提示,出生24h内脐带血HBsAg阳性率高于静脉血,而抗-HBs阳性率则低于静脉血。表明新生儿脐带血和出生24h内静脉血HBsAg和抗-HBs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出生后,免疫系统逐渐发生变化,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开始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从而血清HBsAg减少。新生儿出生后表现出一定的自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由于本组新生儿均行乙肝疫苗接种,未能进一步观察其自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但是我们检测了其中85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出生24h到72h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仅发现43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5.03%,其余新生儿均未发现HBVDNA,间接支持新生儿出生后有一定的自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能力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楚雄州现阶段育龄期妇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现状,为预防乙肝的垂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在楚雄州10县(市)随机抽取15岁以上育龄期妇女978人,采集静脉血5 ml,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HBs)、抗乙肝病毒c抗原抗体(抗-HBc);对育龄期妇女进行HBsAg流行状况分析。[结果]楚雄州育龄期妇女HBsAg阳性率为3.99%,抗-HBs阳性率为39.67%,抗-HBc阳性率为6.95%;少数民族与汉族育龄期妇女HBsAg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院出生和在家出生的育龄期妇女HBsAg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楚雄州少数民族育龄期妇女HBsAg阳性率高于全省同年龄段人群,控制HBV传播和阻断母婴HBV感染的任务还很艰巨,应加强和扩大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促进重点人群、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6.
李朝晖  曹友德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12-2214
目的通过分析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罕见模式的病例,探讨其存在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对乙肝感染者HBV标志物进行初筛,再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MEIA)检测其浓度;对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者应用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检出率为4.46%,检出率最高为重型肝炎(18.18%),其次为慢性肝炎(9.09%)和肝硬化(8.96%)。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和急性肝炎(P0.01)。HBsAg高滴度组HBV-DNA病毒载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P0.01)。HBs-Ab值与HBV-DNA病毒载量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模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HBV亚型双重感染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儿童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济南市儿童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状况。[方法]对部分7岁以下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抗-HAV、HBsAg、抗-HBc采用EIA法,抗-HBs采用IRMA法。[结果]抗-HAV、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6.88%、1.57%、72.58%、5.22%。[结论]儿童甲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未形成免疫保护屏障;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1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结果 164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的乳汁中检测出的HBsAg阳性44例,占26.9%.结论 针对乳汁中传染危险性采取措施,指导母乳喂养,经乙肝两对半检测阴性或仅抗-HBc阳性的乳汁可进行母乳喂养,HBV复制比较活跃的乳汁,应阻止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为多发。乙肝标记物的检测为确诊各型乙肝所必需,常用的乙肝标记物项目有三个抗原抗体系统,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乙肝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本文试图介绍HBsAg和/或抗—HBs阳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梅毒患者的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320例梅毒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进行检测。结果:320例梅毒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15.3%(49/320)、5.6%(18/320),均高于对照组。梅毒组"大三阳"比例59.2%(29/49)高于对照组30.3%(10/33),而"小三阳"低于对照组。结论:梅毒患者HBV、HCV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应加强梅毒患者的肝炎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