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报告2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涎腺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通过将这些病变在SET2加权像和FE成像序列上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观察后认为(1)涎腺恶性肿瘤在T2加权像上的低,中等信号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意义;(2)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FE序列成像能将肿瘤组织和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中等信号的钙化和纤维组织予以区别,(3)涎腺肿瘤的所在部位和直径大小对其边缘表现和周围邻近正常组织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SGF)的检测对涎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涎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的TSGF,并以63例良性肿瘤和51例非肿瘤患者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与非肿瘤组、良性肿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类别恶性肿留患者血清TSGF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良性肿瘤与非肿瘤患者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SGF检测对于鉴别涎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paclitaxd)是从紫杉(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开发出的一类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的新型抗肿瘤药。本文对紫杉醇在涎腺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成为可能。涎腺是在体基因治疗理想的靶器官,具有易操作、易转染的特点,目前已有多种蛋白质的基因成功地转染到正常和受损的涎腺组织细胞中,为口腔颌面部及全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近年来涎腺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了 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大涎腺恶性肿瘤肺转移22例临床资料分析沈文杰,张平,刘秀丽,余炜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并不罕见,而涎腺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更为多见。从资料统计肺部是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了进一步了解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关系,转移灶的X线影象及提高防治的方法,我们收...  相似文献   

7.
涎腺恶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组织学类型繁多 ,诊断和治疗方法均有其特点 ,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1 ,2 ] 。本文对涎腺恶性肿瘤 718病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 ,对影响其生存率的因素 (病理、部位、包膜受累情况 )进行了讨论。临床资料195 3~ 1993年在华西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三大涎腺恶性肿瘤患者 718例 ,均经病理证实。其中 6 88例经 3年以上随访 ,随访率为 95 .82 %。 30例失访 ,按死亡计算。男性 4 2 0例 ,占 5 8.5 % ;女性 2 98例 ,占 4 1.5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年龄 79岁 ,平均年龄为 4…  相似文献   

8.
过去认为涎腺肿瘤属于放射线不敏感性的疾病,然而现在,临床放疗的成功经验和报告令人信服地证明,放射治疗在涎腺肿瘤的治疗上已占有重要地位。对涎腺恶性肿瘤,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比单用手术治疗有更高的局部控制率;对不可切除的晚期肿瘤,放疗也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机会;对术后复发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放疗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现代近距离放疗、同步放化疗等)的应用与放射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涎腺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分离被认为是导致恶性肿瘤浸润及转移过程的第一步。在细胞粘附分子中,有几个重要的分子已被证实,其中之一就是β-catenin(β-连环蛋白:β-Cat),它被认为具有介导细胞粘附及信号转导双重活性的多功能蛋白。由于近几年研究不  相似文献   

10.
HER-2基因在涎腺恶性肿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HER-2的表达与涎腺涎腺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形及预后差的关系,观察HER-2表达对涎腺涎腺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HER-2在39例涎腺涎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指标及随访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对涎腺涎腺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结果:HER-2在涎腺涎腺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且和肿瘤的临床分期(P=0.018),组织学分级(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有关,但与患者的性别(P=0.931)和年龄(P=0.520)无关。HER-2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和低表达患者有显著差异(P=0.03)。结论:HER-2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涎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形及预后差有关。该基因表达的检测可用于涎腺癌常规病理检查,作为判断涎腺癌的预后及拟定术后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68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20例、腺样囊性癌24例、Warthin瘤24例)和20例瘤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均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P<0.05);在腺样囊性癌中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N在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中有弱表达,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2.
���ټ�������Һ���о���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涎腺疾病包括涎腺肿瘤及非肿瘤性涎腺疾病.涎腺主要依靠其分泌液--唾液发挥功能.近些年来,涎腺疾病和唾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本文对其中部分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舌下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疗效特点。方法    对1979—20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4例经病理确诊的舌下腺恶性肿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20~86岁,平均52.12岁;40~60岁年龄段为22例(64.71%);病理类型中腺样囊性癌居首位(70.59%);治疗方式主要是局部扩大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3、5、10年存活率分别为82.35%、76.47%、47.06%。结论    舌下腺恶性肿瘤女性患者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是舌下腺常见的恶性肿瘤;首次正确选择术式,且术后辅助放化疗是降低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较为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口腔颌面肿瘤疾患的1/5,其中上皮源性肿瘤占多数,其他组织来源(如间叶组织)肿瘤则比较少见.如同卵巢肿瘤,涎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十分复杂,生物学行为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黏液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阑尾、胰腺、乳腺等部位,发生于涎腺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涎腺的黏液腺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6.
目前,涎腺肿瘤最终手术方案的制定主要依赖术中组织冰冻切片诊断.对于病理医生来说,术中组织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是确定涎腺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恶性程度.而并不一定要明确肿瘤的具体类型.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即肿瘤有无包膜、是否呈浸润性生长以及浸润状况是判断涎腺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于某些类型涎腺肿瘤来说,浸润性生长可能是支持其为恶性的唯一证据.熟悉临床资料,做好组织冰冻巨检和取材工作.保证组织冰冻制片质量均有助于保证及提高组织冰冻切片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腮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即刻修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腮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即刻修复重建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腮腺恶性肿瘤依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选择腮腺全部切除并面神经部分切除6例,全部切除5例,广泛切除3例,联合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9例。术后即刻行皮瓣、肌皮瓣、复合组织瓣移植或游离移植15例,同时行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4例,面部表情肌的动、静态功能重建16例。结果:术后患者面部对称或基本对称,功能满意。5年病死率17.4%(4/23),10年病死率52.2%(12/23)。结论:切除肿瘤及即刻修复重建手术符合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ټ����������IJ������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涎腺上皮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结构具有器官特异性,典型的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等肿瘤病理诊断较容易。涎腺肿瘤有多种病理学类型,且  相似文献   

19.
涎腺肿瘤中具有肌上皮分化的占大部分,而肌上皮细胞及其变异型在常规切片中难以辨认,常需要免疫组织化学给予鉴别.因此,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马锴  朱莉  王彦亮  施达仁  朱炎 《口腔医学》2011,31(7):389-392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粘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在涎腺肿瘤分化、浸润、转移等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口腔颌面部涎腺肿瘤石蜡标本115例,其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涎腺慢性炎症分别为50例、57例、8例。用抗E-Cad单克隆抗体作Envision免疫细胞组织化学二步法,完成病理切片,做定量病理分析。结果 E-Cad在良性肿瘤的表达强度高于恶性肿瘤(P=0.017);E-Cad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能力明显相关,其中E-Cad在无浸润组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包膜外组(P=0.002)。结论 E-Cad在细胞膜外的表达水平与涎腺肿瘤的性质和浸润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鉴别涎腺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涎腺肿瘤包膜是否受到肿瘤细胞的侵袭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敏感性并不强,需要与其他鉴别手段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