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神经丛由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除第l颈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外,其它几对颈神经均为感觉神经[1]。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具有颈丛神经阻滞的强烈指征,临床上多采用颈深丛、颈浅丛及颈深浅丛同时阻滞法,我院自1990年3月~1998年8月采用了天窗穴局麻药阻滞,并与颈深丛、颈浅丛阻滞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男43例,女47例,年龄18~62岁,多数为青壮年。病种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未列入观察范围,术前检查无心血管及其它并发症, ASA1~2级。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颈深丛组30例,…  相似文献   

2.
落枕通常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 ,导致颈部肌肉过度紧张或拉伤引起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近 2年来我们采用患侧颈丛神经阻滞 ,结合传统的手法按摩 ,收到明显疗效。一般资料40例落枕患者 ,年龄 30~ 70岁 ,颈部活动在45度角以内。其中 2 0名患者用患侧颈丛神经阻滞 ,结合手法按摩治疗 ,列为治疗组。另 2 0例应用常规手法按摩治疗 ,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治疗方法颈丛神经阻滞定点在患侧乳突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联线中点稍后侧 ,手指按压可触及较硬的第四颈椎的横突。作标志。用 1 0 ml的注射器抽取0 .375 %布比卡因 ,于标志点进针约 2~ 3cm,直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颈深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应用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采用C4一点阻滞法行颈深浅丛神经阻滞20例。结果 20例麻醉效果均满意。未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完善,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5.
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便于术中唤醒发音等优点[1],常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尤其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单纯颈丛神经阻滞无法消除患者情绪上的紧张不安和手术牵拉反应[1],2007年1-11月笔者采用在颈丛神经阻滞加强化下行一侧甲状腺瘤切除术或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等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锁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Ⅰ组、Ⅱ组单纯行颈丛和臂丛神经阻滞,Ⅲ组行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法:3组均于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阿托品,局麻药配方均为0.5%布比卡因及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共20 mL,分别记录3组麻醉效果、麻醉后并发症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所有资料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麻醉效果:Ⅰ组麻醉优良率为62%,Ⅱ组麻醉优良率为65%,Ⅲ组麻醉优良率为96%,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对生命体征的影响:Ⅰ组、Ⅱ组NIBP、HR麻醉后较术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且不增加麻醉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病人,年龄35~6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组(Ⅰ组),颈丛复合针刺麻醉组(Ⅱ组)。Ⅰ组单纯施颈丛麻醉,Ⅱ组同时配合针刺双合谷、内关。对比两组呼吸抑制程度。结果:Ⅱ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程度轻微。Ⅰ组术中SBP、DBP、HR均较麻醉前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Ⅱ组麻醉后上述循环参数略有上升,血氧饱和度略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术中无牵拉反应引起的不适及躁动。  相似文献   

8.
孙茂峰  辛绍祺  翁清松  王岱 《中国针灸》2003,23(11):661-663
目的 :观察腋路臂神经丛阻滞病患的良导络值变化。方法 :以 2 0位麻醉病患为受测者 ,在右侧腋路臂神经丛阻滞前后分别使用SD 80 2P良导络经络检测系统测量纪录手足左右 2 4个代表点电性数值。结果 :接受腋路臂神经丛阻滞患者之良导络值并无显著变化 (P >0 .0 5)。结论 :经络现象包括了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 ,但不能以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完全解释经络学说。可以运用良导络测量系统监测经络变化来研究麻醉及手术病患的经络穴位电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肌间沟神经阻滞是锁骨骨折患者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但若患者肥胖、颈短、局部肿胀或解剖不清时常会出现阻滞不完善,麻醉效果差。因此,笔者进行了颈深丛复合肌间沟阻滞与单纯的肌间沟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复合盐酸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Ⅰ组为盐酸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组,Ⅱ组为碳酸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组。肿瘤大的一侧行颈深丛加颈浅丛阻滞,各注入局麻药6 mL,另一侧阻滞颈浅丛,给局麻药8 mL。结果Ⅱ组温痛觉阻滞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2组作用维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阻滞完善比例较Ⅰ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碳酸利多卡因联合盐酸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手术后大多数患者会经历明显的疼痛过程,许多镇痛方法已成功用于缓解这种疼痛,其中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在国外被证明为一种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方法,但国内有关此方面的报道较少.2008年7月-2009年5月,本院对择期行膝关节手术患者采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进行术后镇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于肩关节手术病人的麻醉,过去单纯采用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效果欠佳,常须辅助用药。我院于近年来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加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手术病人,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颈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价效比。方法将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RF+CNB组)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RF+P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切皮时、分离腺体、切除腺体、缝合皮肤5个时点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的SBP、DBP、HR、Sp(O2)、PETCO2的变化;观察2组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术中麻醉费用的对比。结果组内比较,RF+CNB组SBP、DBP、HR及PETCO2与麻醉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均<0.05),RF+P组SBP、DBP、HR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RF+CNB组比RF+P组SBP、DBP、HR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而PETCO2无明显差异。RF+CNB组Sp(O2)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变化不大,2组麻醉镇痛、手术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在严密监护下,瑞芬太尼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完全可以满足手术要求,用于腔镜下甲状腺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神经阻滞对晚期癌痛的影响。方法将3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胸腰椎椎旁阻滞或胸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胸腰椎椎旁阻滞或胸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卡式评分法(Karnofsky)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SDS、Karnofsky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SDS、Karnofsk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神经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晚期癌痛的程度,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6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其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8例采用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行肩部和上臂手术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阻滞麻醉效果优者43例,占63.24%;麻醉效果良者24例,占35.29%,优良率为98.53%;麻醉效果差者1例,占1.47%。1例麻醉效果差者辅助用药无效后采用静脉全麻后顺利完成手术。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肩部和上臂手术采用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可解决单纯臂丛或颈丛阻滞在肩区和上臂手术中的阻滞不全,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优良率高等优点,且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安全,比较适合在县、市级医院麻醉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与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实验组(BSCPB组和BDSCPB组)及对照组(GA组),检测两组间术中各时点的HR、MAP及围术期E、NE及术后各时点的CORT水平的变化。结果:BDSCPB组和BSCPB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较基础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能有效地调控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足跟痛症的原因很多,常伴有跟骨结节前缘骨刺,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主要包括跟骨下滑囊炎、跖肌腱起点筋膜炎、后跟腱止点撕裂伤、跟骨下脂肪垫炎等疾病。笔者自2005年2-月2007年8月运用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足跟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需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Ⅰ组为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Ⅲ组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采用神经刺激仪(PNS)引导。比较3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的SBP、DBP、HR变化。结果Ⅲ组SBP、DBP、HR用药前后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SBP、DBP、HR在用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都有所下降;用药后20 min下降最大,与用药前相比,Ⅰ组SBP、DBP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Ⅱ组SBP、DBP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神经刺激仪(PNS)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循环影响小,效果确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与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小剂量颈丛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方案麻醉,即25 mg杜冷丁与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20 m L双侧合谷穴与内关穴注入,2%氯普鲁卡因7 m L与0.894%罗哌卡因5 m L颈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常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杜氟合剂方式麻醉,即2%氯普鲁卡因10 m L与0.894%罗哌卡因10 m L混合颈丛阻滞麻醉,诱导15~20 min以氟哌啶2.5 mg以及杜冷丁25 mg辅助麻醉。观察2组术中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2组血压、心率、血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均<0.05),而血氧分压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血氧分压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镇静效果良好,可以稳定患者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围术期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心理、血压变化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中及术后干预组心率及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15.024,P<0.01)。结论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稳定心率及血压,对提高围术期舒适感及护理满意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