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面神经的动脉来源及分布。方法10具小儿尸体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观察面神经的动脉来源及分布。结果面神经颅外段营养动脉来源于茎乳动脉、颞浅动脉面神经支、面横动脉、颈外动脉上面神经支、颈外动脉下面神经支、面动脉后面神经支和面动脉前面神经支。面神经颅内段营养动脉来源于茎乳动脉、脑膜中动脉的岩支、迷路动脉。结论为面神经血供来源及分布提供形态学基础,避免手术时损伤。  相似文献   

2.
对20例足月新生儿,经颈总动脉注射含墨汁的乳胶液,显示听小骨的动脉。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到锤骨和砧骨具有滋养动脉和粘膜动脉,而镫骨只由粘膜动脉供应。鼓室前动脉是锤骨和砧骨的主要动脉来源,经岩鼓裂进入鼓室,分为五支——锤骨动脉、砧骨动脉、上支、后支和鼓索支。锤骨动脉为滋养动脉,经锤骨颈部的滋养孔入骨,砧骨动脉经长脚基部的滋养孔入骨。上支和后支为粘膜动脉,供应锤骨头、砧骨体和短脚。锤骨柄由分布于鼓膜上的耳深动脉和茎乳动脉的分支供应。砧骨长脚的粘膜动脉由砧骨动脉的分支、沿鼓索分布的动脉以及来自镫骨方面的动脉供应。镫骨的动脉一是来自面神经管内的动脉,一是来自鼓室岬血管丛。来自后者的有:镫骨头动脉、镫骨后脚动脉和镫骨前脚动脉,前两种动脉过去未曾被提到。面神经管内有茎乳动脉和岩浅动脉,前者发出镫骨肌腱动脉,后者发出残存的镫骨动脉及后脚动脉。关于砧镫关节及砧骨长脚下部的血供,来自镫骨方面的动脉多于砧骨方面的动脉。综上所述,由第一鳃弓软骨发生的锤骨头、砧骨体和短脚主要由鼓室前动脉分布,由第二鳃弓软骨发生的听小骨的其余部分主要由茎乳动脉供应。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手术显微镜,在137侧标本上,对桥小脑间隙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31.3%小脑下前动脉分成外侧支、内侧支;98.9%形成动脉袢。根据动脉袢与Ⅶ、Ⅷ对颅神经关系分成五型。脑干的桥支纤细而且角度大;迷路动脉走在Ⅶ、Ⅷ对颅神经凹槽间或内听道底。讨论了桥小脑间隙内神经血管位置关系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平  李严斌 《解剖与临床》2007,12(3):216-216,F0003
面神经颅外段由面神经核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构成,从茎乳孔穿出颅外,分支分布于面部的表情肌.按其与腮腺的毗邻关系,可将面神经颅外段分为腮腺前段、腮腺内段和腮腺后段.本文主要介绍面神经的腮腺后段.腮腺后段指由腮腺丛发出的5组分支,出腮腺以后至表情肌的一段.颞支、颧支和上颊支主要来自颞面干,下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主要来自颈面干.熟悉面神经的走行方向、分支分布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对于保护面神经及其分支免受损伤非常重要.现就面神经各分支的解剖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面部组织移位入颅底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面部移位颅底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人头面部标本上,对面神经、腮腺管的位置和层次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①面动脉在眶下缘水平至鼻旁间距为9.9±5.0mm,至骨膜的深距为2.1±0.8mm;②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后,经腮腺、咬肌和颊区三段分布于面肌。在咬肌段,面神经紧贴咬肌表面行走,面神经颧支行于颧骨表面,至骨面的最小深距为1mm。结论:①旁正中切口不会影响面动脉;②掀翻面肌皮瓣时,颧骨表面和咬肌表面的面神经分支是易损伤区  相似文献   

6.
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脑千,观测展神经根池段的滋养动脉来源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从展神经根腹面跨过的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小脑下后和小脑下前动脉总干、椎动脉;从展神经背面跨过的血管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等。展神经的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前外侧穿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脑桥下外侧动脉。接触和压迫展神经根的血管主要是小脑下前动脉和移位的基底动脉或椎动脉,占16.7%,结论:展神经的滋养动脉损伤和血管压迫可导致展神经麻痹,了解展神经的动脉供应及其邻近血管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正常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模拟迷路后入路在内窥镜下观察面神经及其与前庭蜗神经和相关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1)在不牵拉小脑和不损伤内耳结构的前提下,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可观察小脑脑桥角区面神经全程;(2)面神经根出入区位于前庭蜗神经内侧稍下方;(3)有13.3%小脑下前动脉袢呈环状围绕面神经,26.7%小脑下后动脉与面神经位置关系密切。结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面神经及微血管的处理有极好视角。  相似文献   

8.
国人延髓动脉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110例成人脑标本的延髓外部动脉;采用动脉X线造影法和透明法,在20例人脑标本上观察了延髓内部动脉的形态和供应。将延髓表面分为四区,供应各区的外部动脉可分为相应的4群。前正中群和前外侧群动脉主要来自脊髓前动脉,前正中群动脉供应舌下神经核、内侧丘系及部分锥体束等中缝两侧结构;前外侧群动脉供应大部分锥体束;外侧群动脉来自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基底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主要供应网状结构、脊髓丘脑束、三叉神经脊束及核、迷走神经背核等;后群动脉来自脊髓后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主要供应薄、楔束核等。本文还讨论了延髓外侧区的血液供应及“终动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颞骨内段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面神经颞骨内段进行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应用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10例20侧。结合手术入路对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面神经颞骨骨质内分支分为四段,即内耳道段、迷路段、鼓室段和乳突段,分别长为(10.11±1.41)、(3.81±0.74)、(10.51±1.44)、(15.51±1.94)mm。内耳道段与位听神经伴行,鼓室段与骨迷路和中耳关系密切,经茎乳孔出颅。结论(1)经岩前入路中可利用弓状隆起和岩大神经定位。(2)经迷路入内耳道底的Bill嵴是寻找面神经内耳道段的重要标志。(3)岩大神经起点内侧5mm的垂直线是定位耳蜗方便、可靠的标志线。(4)弓状隆起和岩大神经的夹角平分线是从颅中窝寻找内耳道的最好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0.
小脑下前动脉与前庭蜗神经关系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人小脑下前动脉的走行和与前庭蜗神经间的解剖学位置关系。方法对20具甲醛固定的人尸颅进行测量,重点观察了小脑下前动脉及主要分支的走行和与前庭蜗神经间的位置关系。结果小脑下前动脉出现率为100%,回返穿通动脉为100%,小脑下前动脉袢为100%。回返穿通动脉位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有32例(80%)。前庭蜗神经血管接触率为95%,2支或2支以上血管与前庭蜗神经接触的有20例,占50%。结论实验结果为桥脑小脑角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脑上动脉毗邻关系及分支分布,为颅后窝小脑、脑干病变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13个人颅脑标本,在眉弓与枕外隆凸连线行水平锯开,暴露小脑上动脉并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果小脑上动脉在小脑幕内下与滑车神经伴行并与之交叉后行于其上方,行程中分支到小脑上面的多为3~4支,第一支分布于本侧半球上面的前外侧部、第二支分布于中间部、第三支分布于内侧部、第四支分布于蚓部。其分支分布到中脑和脑桥背面的多为2-3支,第一、二支分布于中脑背外侧面,第三支分布于中脑和脑桥连接处的背面。结论小脑上动脉在小脑幕内下行于滑车神经上方,在影像学上是确定滑车神经的理想标志,其每侧主要分支不仅供应本侧小脑半球上面,而且发分支供应中脑和脑桥的背外侧面。  相似文献   

12.
内耳门周结构对内镜下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内耳门周结构对颞骨径路内镜下处理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为临床开展相应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窥镜手术,观察小脑下前动脉及内耳门后唇的变异,了解其对内窥镜导入及其手术的影响。结果: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1/3以上者占27.5%(11侧)。小脑下前动脉在Ⅶ、Ⅷ脑神经外侧成袢者占22.5%(9侧)。内耳门后唇隆起合并小脑下前动脉袢在Ⅶ、Ⅷ脑神经之外侧者占7.5%(3侧)。结论:当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1/3或小脑下前动脉弓在Ⅶ、Ⅷ脑神经之前时将对内窥镜导入有阻碍,当两种情况合并存在时要将内窥镜导入脑桥小脑三角区相当困难,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及颈静脉球的形态特点与突发性聋的关系。 方法 选取单侧起病突发性聋患者80例(80耳),36例健康成人(72耳),分别设为突聋组(80耳)和对照组(72耳),回顾分析其内耳MRI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观察以下指标:(1)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是否突入内听道;(2)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关系;(3)颈静脉球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 结果 (1)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突入内听道:突聋组35耳(43.8%)、对照组29耳(40.3%),P=0.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关系分型:突聋组上位型9耳(11.3%)、中间型53耳(66.3%)、下位型11耳(13.8%)、前位型7耳(8.8%)、后位型0耳,对照组上位型8耳(11.1%)、中间型46耳(63.9%)、下位型11耳(15.3%)、前位型7耳(9.7%)、后位型0耳。P=0.7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颈静脉球位置分型:突聋组I型2耳(2.5%)、Ⅱ型40耳(50.0%)、Ⅲ型36耳(45.0%)、Ⅳ型2耳(2.5%),对照组I型0耳、Ⅱ型19耳(26.4%)、Ⅲ型46耳(63.9%)、Ⅳ型7耳(9.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突发性聋与颈静脉球的位置相关,与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是否突入内听道无关,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无关。颈静脉球Ⅱ型(后上型)较其它类型人群患突发性聋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4.
人面神经管和面神经的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29侧胚胎儿周至出生后1年颞骨组织切片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面神经管由膜性化骨和软骨化骨共同形成。面神经管水平段外侧壁、下壁和迷路段上壁为膜性化骨,膜性化骨顺序有一定规律性;其余部分为软骨化骨。面神经发育随胎龄的增长而递增,出生前渐近高峰;不同部位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保持相对恒定的截面积空间比。面神经在面神经管迷路段远侧端所占截面积空间比最大,在茎乳孔处所占截面积空间比最小。本文并提出,胚胎发育后期膜性化骨不全、乳突气化过度是导致面神经管缺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及颈静脉球的形态特点与突发性聋的关系。 方法 选取单侧起病突发性聋患者80例(80耳),36例健康成人(72耳),分别设为突聋组(80耳)和对照组(72耳),回顾分析其内耳MRI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观察以下指标:(1)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是否突入内听道;(2)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关系;(3)颈静脉球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 结果 (1)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突入内听道:突聋组35耳(43.8%)、对照组29耳(40.3%),P=0.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关系分型:突聋组上位型9耳(11.3%)、中间型53耳(66.3%)、下位型11耳(13.8%)、前位型7耳(8.8%)、后位型0耳,对照组上位型8耳(11.1%)、中间型46耳(63.9%)、下位型11耳(15.3%)、前位型7耳(9.7%)、后位型0耳。P=0.7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颈静脉球位置分型:突聋组I型2耳(2.5%)、Ⅱ型40耳(50.0%)、Ⅲ型36耳(45.0%)、Ⅳ型2耳(2.5%),对照组I型0耳、Ⅱ型19耳(26.4%)、Ⅲ型46耳(63.9%)、Ⅳ型7耳(9.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突发性聋与颈静脉球的位置相关,与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是否突入内听道无关,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无关。颈静脉球Ⅱ型(后上型)较其它类型人群患突发性聋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