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验证高压氧舱法检测咽鼓管通气功能在招飞体检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447名招飞体检初检合格者,用高压氧舱法检查咽鼓管通气功能。以10kPa/min速度增压,受检者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增压至40 kPa时停留,医生用电耳镜观察受检者鼓膜,询问主观感觉。然后以10kPa/min速度减压至常压。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评定咽鼓管通气功能,Ⅱ、Ⅲ度者为功能不良。结果 受检者中15.4%被评定为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与未咀嚼口香糖组的不良率(35.4%)差异显著(X~2=15.32,P<0.01)。功能不良者都在增压2~3min内出现耳痛,未见鼓室积液、鼓膜破裂现象。减压后耳痛消失,鼓膜充血和内陷减轻。每次检查都在10min内完成。结论 招飞体检中用高压氧舱法检测咽鼓管通气功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检查过程中受检者咀嚼口香糖可使评定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飞行人员耳气压功能的高压氧舱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可靠性。4-4.5min内将舱内气压增加40kPa。嘱受试者及时作吞咽动作,询部感觉,耳镜观察鼓膜。用此方法检查了40例飞行员,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证实受检者的耳气压功能,其中12耳行低压舱检查对照。高压氧舱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空中反应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7.5%;高,低压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可用高压氧舱检查耳气压功能。  相似文献   

3.
咽鼓管通气功能的高压氧舱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高压氧舱进行咽鼓管通气功能检查的方法。方法 受试者在医生陪同下进行高压氧舱加压,升压速度75 mmHg/min,至300 mmHg时停留,医生用电耳镜检查受试者鼓膜,询问主观感觉。按常规的标准判断,Ⅱ、Ⅲ度者经矫治无效时飞行不合格。结果 此方法与低压舱检查的原理及结果相同。结论 利用高压氧舱可以检查咽鼓管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可行性。方法4-4.5min内将舱内气压增加40kPa。嘱受试者及时作吞咽动作,询问感觉,耳镜观察鼓膜。用此方法检查了40例(80耳)飞行员,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评定受检者的耳气压功能,其中12耳行低压舱检查对照。结果高压氧舱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空中反应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7.5%;高、低压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可用高压氧舱检查耳气压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物鼓膜造孔对耳气压伤防治的实验研究,为有效预防飞行过程中中耳及内耳的继发性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0只豚鼠按编号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制成双侧、单侧咽鼓管机能不良动物模型及对照组.3组均行左耳鼓膜激光造孔模拟人工耳咽管,并放入低压舱以15 m/s速率上升至5000 m模拟高度,停留5 min,然后以70 m/s速率下降至地面,出舱后观察鼓膜充血情况. 结果 30只实验鼠左耳鼓膜均未见充血内陷;而右耳鼓膜大多出现充血内陷,甚至鼓室黏膜出血、鼓膜穿孔. 结论 鼓膜造孔能够有效预防耳气压机能不良在飞行过程中引起的中耳、内耳损伤.这可能是飞行人员预防和治疗耳气压机能不良及气压性中耳、内耳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咽鼓管阻塞对实验性内淋巴积水前庭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观察咽鼓管阻塞对实验性内淋巴积水前庭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方法用眼震电图(ENG)描记15只健康豚鼠的前庭摆动性眼震,然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各组n=5)。A组(咽鼓管阻塞组):阻塞右咽鼓管后;B组(内淋巴积水组)制作右内淋巴积水模型3周后;C组(内淋巴积水+咽鼓管阻塞组):对制作右内淋巴积水模型3周的动物阻塞右咽鼓管后,进行低压舱试验。各组动物低压舱试验的速率均为(10/100)m/s(上升/下降),在低压舱试验前后分别复查ENG,最后观察鼓膜并处死动物进行内耳形态学观察。结果C组动物低压舱试验后ENG示右向眼震数明显减少,与手术前和术后低压舱试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形态学显示右鼓膜弥漫充血、右内淋巴积水、右外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损伤。结论内淋巴积水复合咽鼓管阻塞可加重前庭功能和形态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高压氧舱法检查耳气压功能在招飞体检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空军基础飞行学院入学体检合格的65名学员,在SKYC-2200型高压氧舱内进行耳气压功能检测,加压速率10kPa/min,受检者及时做吞咽、运动软腭动作。升压至40kPa后稳压,陪舱医生检查受检者的鼓膜,记录主观感觉和精神状况。然后以10kPa/min速率减压,至常压出舱。结果经三次检查,评为耳气压功能Ⅱ度以上的14耳,与耳气压功能Ⅰ度以下的16耳,进行高、低压舱检查对比,结果两者完全一致。高压舱检查97人次,受检者中无缺O2和CO2中毒表现,无减压病症状。进舱人数25名时,检查过程中舱内O2浓度始终>20%,CO2浓度<1%,但连续检查时,需注意通风换气。耳气压功能Ⅱ度以上者,无鼓膜破裂现象,耳痛听力减退症状绝大多数都在2h内消失,三天后复查鼓膜均正常,无永久性听力减退,说明中耳损伤是可耐受和可逆的。无眩晕等内耳受损的表现。一次受检人数最多可达23人,半天(4h)可查6组138人。结论本研究表明,高压舱法检测耳气压功能,结果准确,安全可靠,能较大批量检查,适宜在招飞体检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呼吸不同氧浓度混合气对低压舱实验后人耳气压功能和听力的迟发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平衡设计,5名被试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内(间隔2周以上)参加呼吸纯氧、60%氧气(含60%氧气和40%氮气)和空气3组试验.每次均在呼吸1h实验用气之后进行耳气压功能低压舱试验,观察3组被试者在不同时间点的主观症状、鼓膜充血程度、声导抗和纯音听阈等指标变化.结果 纯氧组、60%氧气组和空气组被试者出舱即刻出现主观症状的耳数分别为8、2和3耳,纯氧组个别被试在出舱后3h耳闷与耳痛症状有所反复.出舱即刻3组被试者鼓膜充血程度为Ⅲ度的耳数分别为5、2和3耳,但未出现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现象.实验后3组被试者维持为A型鼓室图的耳数分别为5、6和6耳,各组鼓室图相关指标数值和声反射不全引出率随时间延长而趋向初始值,未出现明显的迟发性数据回弹.纯氧组被试者中耳压和各倍频程听阈之和在低压舱试验后改变较多,恢复较慢.结论 呼吸纯氧较长时间会使参加低压舱实验的被试者耳气压伤发病率增加,症状加重,且容易诱发24h内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9.
飞行变压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观察前庭功能和前庭终器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只健康豚鼠描记前庭功能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5只动物。A组行右鼓膜造孔,B组行左咽鼓管阻塞,C组行右鼓膜造孔并左咽鼓管阻塞,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建模后和对照组动物置于低压舱内,反复升降3次,观察动物躯体反应和自发性眼震,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最后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观察。结果①在低压舱上升时,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了前庭躯体异常反应;15只动物中有12只(A组3只,B组4只,C组5只)出现了快相向左的水平性眼震,持续数十余秒到数分钟;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A组正弦摆动实验4只动物左右向眼震不对称比大于正常,B组和C组正弦摆动实验和旋转急停实验5只动物不对称比均大于正常。②光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动物前庭终器毛细胞胞浆及线粒体空泡样变,扫描电镜示毛细胞纤毛局限性倒伏、缺失(C组最明显,B组于A组和C组之间)。结论双侧中耳不平衡压力及中耳相对高压,引起了前庭功能变化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改变。本设计可作为深入研究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压力舱增压时,探讨经面罩对鼻咽部加压预防耳气压伤的作用。方法16名常发生耳气压伤的飞行员,8名健康志愿者,咽鼓管通气阻力〈6kPa。分别在低压舱或高压舱增压。结果在飞行员封闭后鼻孔或声门,对鼻腔或鼻及鼻咽部加压,志愿者呼吸道加压,都有良好的平衡鼓室压的作用。面罩加压前后的鼓室压进行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当人体的环境压力增加时,经面罩对鼻咽部提供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压力可以预防耳气压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实验以豚鼠为实验对象,模拟60m潜水安全减压及快速减压,以ABR及中耳内耳形态学为依据,观察中耳与内耳气压伤的病理变化,研究中耳与内耳气压伤的发生条件.结果:未开放听泡安全及快速减压后出现听阈下降及中耳内耳形态学改变.结论:气压伤的发生与咽鼓管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与减压速度无显著相关,咽鼓管功能良好可有效的避免耳气压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低压舱内4000m吸空气和6900m吸纯氧对耳气压功能的影响.方法11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均参加空气组(4000m暴露呼吸空气)和纯氧组(6900m暴露呼吸纯氧)两组试验,两次试验间隔2周以上.志愿者在地面高度分别吸空气或纯氧1h,然后在低压舱内以20m/s的速度上升至目标高度停留5min,再以20m/s的速度下降至地面高度.记录两组志愿者试验前后不同时间点主观症状、鼓膜充血程度、声导抗和纯音听阈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声导抗指标和听阈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查过程中空气组和纯氧组分别有4人(4耳)和7人(7耳)主诉发生耳痛,且纯氧组发生压痛的高度较高.出舱即刻两组分别有3人(3耳)和5人(5耳)鼓膜Ⅲ度充血,试验后纯氧组有4人(6耳)充血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出舱3h及24h两组鼓膜充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舱即刻两组分别有11人(15耳)和11人(14耳)为正常的A型鼓室图.纯氧组出舱即刻静态声顺值的增加量明显高于空气组(P<0.05),出舱3h和24h中耳压的减少量明显高于空气组(P<0.05).两组试验均可致咽鼓管功能下降.出舱3h和24h时纯氧组个别频率纯音听阈的增加量明显高于空气组(P<0.05).结论吸入纯氧并增加高度可提高低压舱耳气压功能检查的筛选度,且对24h内的鼓膜充血程度、声导抗和纯音听阈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repeated hyperbaric exposures on inner ear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in guinea pig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uditory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ing, histopatholog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enzyme histochem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peated hyperbaric exposures, though considered "safe," did cause damage to the cochlear system. Possible causes of the pathology include direct effects of repeated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on the ear,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ner ear decompression sickness and barotrauma cannot be exclud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气压变化速率对中、内耳的影响,利用低压舱对40只豚鼠施以10种不同升、降速率(上升率/下降车为:20/20、20/100、50/20、50/100、100/20、100/100、150/20、150/100、200/20、200/100,m/s)的损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前庭躯体反应的出现是因中耳腔的正压,而不是负压影响。咽鼓管机能不良和上升速率过快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下降速率增快可使鼓膜破裂数量增加,鼓膜的穿孔对避免内耳进一步损伤有积极作用,并且可因此减少发病率。圆窗膜和卵圆窗的损伤在本病中是较少发生的。变压性眩晕是一种伴随前庭终器明确病理改变的气压伤,并非一过性前庭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豚鼠模拟潜水60m减压后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sions,DPOAE)、皮层诱发电位及中耳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杂色健康豚鼠8只,于加压前及减压后进行DPOAE和皮层诱发电位测试,并作颞骨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正常豚鼠潜水减压后DPOAE幅值强度及皮层诱发电位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进舱前比有显著及非常显著性差异;而中耳形态学变化大者,其DPOAE值下降亦较明显。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豚鼠的鼓膜及中耳的阻抗发生变化,以致DPOAE值下降和皮层诱发电位阈值升高,并与中耳形态学的改变有相关性,说明中耳质量(mass)及劲度声抗(stiffnessimpedance)的改变可以影响DPOAE福值,因而表明DPOAE可对中耳功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圆窗膜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放射性内耳损害的保护作用,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内耳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3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1)地塞米松组(45只):对豚鼠右耳进行70 Gy60Coγ线照射后,经圆窗膜给地塞米松1次;(2)单纯照射组(45只):对豚鼠右耳进行70 Gy60Coγ线照射;(3)盐水对照组(30只):对豚鼠右耳进行70 Gy60Coγ线照射后,经圆窗膜给生理盐水1次;(4)健康对照组(10只):不做任何处理。前3组动物在实验前、照射(给药)后第3天、第2周、第2个月后,分别检测听觉脑干反应(ABR),各组动物均观察中耳黏膜,铺片及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ABR阈值正常值为(8.2±2.8)dB,经照射后的3组实验动物ABR阈值均较正常值升高并呈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的趋势。ABR阈值在第3天、第2周和第2个月的时间段,地塞米松组分别是:(24.0±14.1)、(27.1±9.9)和 (38.0±15.1)dB;单纯照射组分别是:(24.5±13.5)、(39.5±15.4)和(57.2±18.4 )dB;盐水对照组分别是:(27.0±14.6)、(42.8±13.5) dB(本组仅观察第3天和第2周)。其中,地塞米松组在术后第2周和第2月ABR阈值较其他两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基底膜铺片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中,健康对照组外毛细胞缺失为(8.0±2.7)个,内毛细胞缺失为(3.7±1.2)个。照射后的3组动物的内、外毛细胞的缺失数量均有明显增加,且外毛细胞多于内毛细胞。各组均表现为随时间推移缺失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术后第2周和第2个月,地塞米松组比单纯照射组的外毛细胞缺失个数减少,分别为(30.7±7.6)与(60.3±14.5)和(67.3±7.0)与(100.0±5.3),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照射后耳蜗毛细胞表现为纤毛倒伏,融合或缺失其中以第3排外毛细胞为重,并随时间推移而加重。地塞米松组的毛细胞损害在第3天和第2周较其他组轻,但在第2个月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经圆窗膜给地塞米松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大剂量放射所造成的豚鼠的内耳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压舱内不同方式鼻咽部加压对预防耳鼻气压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10名健康志愿者,咽鼓管通气阻力<6.0 kPa.低压舱以20 m/s的速率由3500 m模拟海拔高度增压到地面.被试者发生"压耳"感时,经面罩进行全呼吸道加压、封闭声门鼻腔及鼻咽部加压、封闭后鼻孔全鼻腔加压,压力为6.0 kPa,使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分别测面罩加压前后鼓室压.结果 志愿者经不同途径对鼻咽部加压都有良好的平衡鼓室压的作用.对面罩加压前后的鼓室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当人体的环境气压增加时,经面罩对鼻咽部提供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压力可以预防耳气压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冲击波负压暴露对豚鼠鼓膜和听骨链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冲击波负压对豚鼠鼓膜和听骨链的致伤效应特点。方法 将豚鼠暴露于冲击波负压发生装置产生的不同强度实验性冲击波负压之后,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豚鼠鼓膜和听骨链的创伤情况。结果 共观察72只豚鼠141耳,多数鼓膜出现了充血、出血、上皮脱落和鼓膜穿孔等不同程度的创伤,严重者合并有听骨骨折。鼓膜和听骨链创伤的严重程度与冲击波负压的压力峰值和降压时间有关。在降压时间为7.5ms左右时,引起鼓膜穿孔的最小负压峰值为-22、4~-23、9kPa;使所有鼓膜均发生穿孔的最小负压峰值为-83.1~-87.2kPa。结论 不同强度的冲击波负压暴露可导致豚鼠鼓膜充血、出血、上皮脱落、鼓膜穿孔和听骨骨折等不同程度的创伤,鼓膜和听骨创伤的严重程度与冲击波负压的压力峰值和降压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60m轻潜水对内耳的影响,本实验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开放左耳听泡,模拟60m潜水正常及快速减压,应用听生理学,形态学,活体微循环的研究方法证明:开放听泡避免耳气压伤后,中耳,内耳未见病理生理学改变,亦未见内耳微循环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提示在60m轻潜水的减压过程中,耳蜗,前庭功能的损害以耳气压伤为主,较少发生内耳减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