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神经生长因子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探讨神经生长因子(hNGF)对豚鼠EAE的保护作用。方法 豚鼠经一次足跖真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发EAE疾病;在豚鼠致炎前注射hNGF,观察其对EAE临床症状、发病率及脊髓病变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豚鼠免疫注射后相继出现明显的EAE症状,发病率为9/10。豚鼠在致炎前注射hNGF,可明显控制病情,降低EAE发病率,明显改善脊髓的病理改变,且hNGF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NG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左旋咪唑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LMS)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5组:Control组、GPSCH(琢鼠全脊髓匀浆) CEA(完全福氏佐剂)组、LMS组、LMS CFA组和CFA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法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LMS CFA组2/10和GPSCH CFA组5/10大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②CFA组8/10大鼠出现住剂性关节炎症状,未见CNS炎性细胞浸洞和髓鞘脱失。③LMS组和Control组都未见动物行为学和CNS病理学改变。结论:LMS CFA可直接激发EAE,而不需要全脊髓匀浆的诱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豚鼠脊髓匀浆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的动物模型,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 GPSCH)与完全弗氏佐剂( CFA)的混合乳剂一次性给予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同时大鼠足背注射百日咳杆菌原液,建立EAE模型。结果:在免疫后12天开始出现肢体瘫痪,双后肢拖动等EAE临床症状。光镜下可见脑和脊髓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呈典型的“袖套”样改变。结论:利用豚鼠脊髓匀浆制备Wistar大鼠EAE模型方法简单,稳定、可靠、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豚鼠模型。方法:提取MBP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后。用MBP 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豚鼠,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豚鼠均表现出典型的EAE症状,发病率为100%,并在光镜下可见CNS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白质脱髓鞘病理改变。结论:用MBP CFA成功地诱导了豚鼠的EAE模型,具有模型稳定、发病率高、动物价廉易得的优点。是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大鼠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和福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剂一次性注入Wistar大鼠双足垫和尾部,同时腹腔注射左旋咪唑诱导大鼠发生EAE.观察发病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Loyez氏髓鞘染色法观察髓鞘改变.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均未出现症状,HE染色大脑白质及脊髓无炎性细胞浸润;Loyez氏染色未见髓鞘脱失;模型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7.5%,HE染色见大脑白质及脊髓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oyez氏染色见部分脱髓鞘改变.结论用豚鼠脊髓髓鞘蛋白和福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剂同时辅以左旋咪唑成功地诱导Wistar大鼠发生急性EAE.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yeophenolate mofetil,MM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CFA)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复制急性EAE模型,给了MMF灌胃治疗,观察其埘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与EAE模型组相比,MMF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减轻,且迅速缓解,病程明显缩短.病理学观察显示EAE急性期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袖套"状结构,并向周围实质扩散,病变区可见明显的髓鞘脱失和轴突损伤;MMF治疗后病变范围及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MMF对EAE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有效控制EAE的临床病情,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深入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建立EAE大鼠模型.方法采用双后腿足垫皮内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GPSPH)-福氏完全佐剂(CFA)混合乳剂,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取对照及发病高峰期大鼠脑、脊髓组织,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MBP抗体.结果一次性双后腿足垫皮内注射GPSPH-CFA混合乳剂可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临床症状约在造病后10~15d出现.同时注射百日咳疫苗能提高发病率和发病程度.EAE大鼠脑、脊髓组织HE染色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在血管周围形成淋巴鞘,但未见脱髓鞘改变.与对照组相比,EAE大鼠血清中抗MBP抗体明显增高.结论非敏感品系Wistar大鼠可用于制备EAE动物模型.发病大鼠除有EAE临床症状外,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改变和血清MBP抗体的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种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差异.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诱导制备SD大鼠、Wistar大鼠和Lewis大鼠EAE模型,比较3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神经不同部位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Lewis大鼠相比,SD大鼠和Wistar大鼠潜伏期均延长(P<0.05),达峰时间相应推迟(P<0.05),神经症状以Lewis大鼠最严重,其次为SD大鼠(P<0.05);病理结果显示,3组大鼠CNS均以脑干病理改变最为严重,其次颈髓,而大脑病变最轻;CNS各部位的炎症改变,以Lewis大鼠最明显,而Wistar大鼠最轻.结论 SD大鼠与Lewis大鼠EAE比较,疾病发生率接近,中枢炎症病理改变相似,两者均以脑干炎症变化最严重,故SD大鼠是国内适合制备EAE模型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可靠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制备方法,为人类多发性硬化实验研究提供理想模型。方法 用豚鼠全脊髓生理盐水匀浆 完全福氏佐剂制成免疫抗原,主动免疫Wistar大鼠,14 d后用豚鼠全脊髓生理盐水匀浆 不完全福氏佐剂再次免疫。结果第1次免疫后7 d左右,所有大鼠出现食量、活动减少;在第2次免疫后6-15 d,部分大鼠出现肢体无力、瘫痪,脑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白质丰富区广泛肿胀变性。结论二次免疫诱导Wistar大鼠EAE病情严重,发病率高,病情及病理更接近人类多发性硬化症。本方法操作简单,对非敏感动物制备EAE模型也有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可靠的Lewis大鼠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 EAE)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Lewis大鼠脚垫皮下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spinal cords homogenate of guinea pigs, GPSCH)和含有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erin, BCG) 10mg/ml的完全福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诱导EAE,从临床症状评分、光镜、电镜下病理学改变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Lewis大鼠EAE的发病率为9/10,潜伏期为12.6±1.01天.百日咳疫苗(bordetella pertussis vaccine, BPV)可提高EAE的发病率,缩短EAE的潜伏期(P<0.05),加重其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P<0.05).结论 GPSCH和CFA免疫Lewis大鼠建立的EAE是成功可靠的;BPV对EAE有显著的促发作用,可诱导形成超急性EAE.  相似文献   

11.
林海谅  蒋小玲  商永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06-1608,1611
目的:观察应激刺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SD大鼠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用豚鼠脊髓抗原免疫SD大鼠,制作SD大鼠EAE模型,并随机分为抗原免疫+应激处理组(A组)和单纯抗原免疫组(B组),观察两组大鼠EAE的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3周后处死SD大鼠,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8+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结果:接种豚鼠脊髓抗原的两组大鼠10d后开始发病,A组大鼠EAE发病率和病情严重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外周血CD4+比例、CD4+/CD8+比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比例与B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刺激对EAE大鼠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促发并加重大鼠EAE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酶酚酸酯(MM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功能改善及脑脊髓组织的影响。方法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完全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对照组大鼠7只,造模成功且存活的大鼠为25只,随机分为MMF大剂量组(n=8只),MMF小剂量组(n=8只),模型组(n=9只)。连续给药14d,每天观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14d后HE染色观察脑、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EAE大鼠的造模成功率为72.1%。与对照组相比,各组EAE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体重明显下降(P<0.01),脑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用MMF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有所下降,体重增加,病理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大剂量MMF疗效优于小剂量MMF(P<0.01)。结论MMF能改善EAE大鼠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1∶1混合,制成乳剂作为免疫抗原,给Lewis大鼠4足垫内注射,建立大鼠EAE模型。观察二黄胶囊对EAE大鼠发病情况、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结果 二黄胶囊可显著改善EAE的发病程度,降低血清MBP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各剂量组大鼠大脑的2个取材部位、小脑、脑干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黄各剂量组大脑和小脑、脑干的髓鞘病变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中剂量组脊髓纵切标本、二黄大、中剂量组脊髓横切标本的髓鞘病变灶计数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黄胶囊对EAE大鼠的体质量、动物发病情况和脑、脊髓病理改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并检测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EAE大鼠中的动态表达。方法两种方法制备豚鼠脊髓匀浆:一种方法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灌注,直接将豚鼠麻醉后取豚鼠全脊髓制备匀浆,即非灌注法;另一种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将豚鼠灌注后,再取豚鼠全脊髓制备匀浆,即灌注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豚鼠脊髓匀浆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取脑、脊髓组织石腊包埋,病理切片,光镜观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sVCAM-1的表达。结果非灌注组的发病率、临床评分和sVCAM-1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采用非灌注法制备的豚鼠全脊髓匀浆作为抗原,能够成功诱发Wistar大鼠的EAE模型,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系动物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国内不同种系动物诱发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可能性,寻找诱导EAE的合适实验动物,以推进国内临床神经免疫学的研究。方法:用含异种动物脊髓的完全弗氏佑剂乳化物作为抗原,进行动物背部皮下多点注射,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神经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1)抗原诱导EAE,如果发病,一般都在注射捩的2周后开始出现症状,在注射后19天左右症状最明显,且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炎性病理变化。(2)SD大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模型,观察其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制备抗原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E模型。每天监测动物体质量和行为学变化。应用HE染色观察脑和脊髓炎性浸润、血管袖套等变化,罗克沙尔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脊髓脱髓鞘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脊髓髓鞘超微结构。结果 随着病程进展,EAE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明显;从第8天起出现行为学异常,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逐渐增高,于第12天达峰值。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EAE模型组大鼠脑组织血管周围和脑实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脊髓腰膨大脊膜出现炎性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浸润;脊髓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密集环绕,呈"袖套样"改变;脊髓髓鞘大面积脱失,且髓鞘板层松散。结论 采用该模型作为急性MS的研究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及探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及对照组10只,由豚鼠脊髓匀浆及百日咳菌液作为抗原免疫模型组大鼠制作EAE模型,于发病高峰时取得大鼠血清及脑脊髓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血清VEGF、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组织学切片观察脑及脊髓病理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全部发病,可见明显炎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改变;(2)VEGF在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且VEGF水平的升高与动物模型发病临床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IFN-γ、MBP水平升高及IL-4水平降低亦相一致。结论:EAE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症状加重、促炎因子增高、抑炎因子降低及髓鞘破坏程度一致,提示VEGF可能通过与炎症因子协同作用参与了EAE的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57BL/6J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可能性及其发病特点.方法 使用PLP139-151抗原及其C57BL/6J小鼠自制脑脊髓匀浆(spinal cord homogenate,SCH)免疫C57BL/6J小鼠,使用完全福(氏)免疫佐剂为免疫佐剂,并在尾静脉注射百日咳杆菌,建立EAE模型,与经典的PLP139-151免疫的SJL/J小鼠EAE模型进行对比.结果 PLP139-151免疫C57BL/6J小鼠仅有一只小鼠表现为尾部张力明显降低;自制SCH免疫C57BL/6J小鼠可见明显脱髓鞘改变.与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组相比发病率较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发病时间长于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组(P<0.05).结论 SCH免疫C57BIJ6J小鼠的EAE动物模型,主要表现为急性单相病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来看符合人类MS的病理特点,值得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