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叶状囊肉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状囊肉瘤为乳腺的少见肿瘤 ,约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 %~0.9 % ,其组织结构与乳腺纤维瘤相似 ,含有上皮间质两种肿瘤成份 ,并可见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异型 ,本组对2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其病理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1976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标本22例 ,复习全部原始记录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从13岁~50岁 ,病程5个月至8年不等 ,平均年龄30岁。均因发现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 ,肿块位于左侧者16例(72.73%) ,右侧者6例(27.27%) ,位于外上象限10例(45.…  相似文献   

2.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复习15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5例均为女性,年龄28岁~57岁,平均42.2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乳腺肿块,以单侧单发性为主,肿块直径3cm~18cm,平均7.8cm。良性叶状肿瘤8例,交界性4例,恶性3例。镜下见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大部分形成叶状结构。均未见腋下淋巴结转移。1例恶性患者术后17个月死于肺转移,4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岁~50岁女性,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血行转移,易复发。组织学上需与富含细胞的纤维腺瘤、真性肉瘤等鉴别。对良性叶状肿瘤一般选择肿块扩大切除术,肿瘤较大者、交界性及恶性者宜作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囊肉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行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根据间质细胞异形程度和核分裂数、是否浸润,是否含有特殊间质成分进行分级。结果: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Ⅰ级复发3例误诊6例,Ⅱ级复发2例误诊9例,Ⅲ级复发5例误诊7例,7例含特殊间质成分。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和复发,应与巨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复发性叶状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叶状肿瘤病例,并找出其中复发的病例,分析复发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叶状肿瘤137例,共有10例为复发病例,其中9例为单次复发,1例复发两次,复发病例中良性叶状肿瘤7例,交界性叶状肿瘤2例,恶性叶状肿瘤1例。所有的肿物均为局部复发,良性、交界及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9%、15.4%、20%。其中3例(30%)出现组织学升级,1例良性叶状肿瘤复发为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为恶性叶状肿瘤,1例良性叶状肿瘤第一次复发为交界性叶状肿瘤,第二次复发为恶性叶状肿瘤。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CD10、p53、p16在原发及复发肿瘤中表达无差异。Ki67增殖指数在复发病例中均升高,并且核分裂数也增多。结论: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均可复发,其中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率最高,肿瘤多为局部复发,部分肿瘤复发后出现组织学升级,复发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基本类似纤维腺瘤,界限清楚,具有双向分化特点的肿瘤。其组织学特征为,裂隙状分布的双层上皮细胞被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围绕,形成典型的叶状结构。在最新的(2003)分类中将叶状肿瘤归入纤维上皮性肿瘤,并将叶状肿瘤明确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以往文献中广泛使用的“叶状囊肉瘤”概念在新分类中已不存在。叶状囊肉瘤自1838年Mvller首次报道并命名以来,文献上有关本瘤的含义和名称甚为混乱[2],文献中使用“叶状囊肉瘤”概念已被认为是不恰当的。我们收集了我院从1999年至2004年曾诊断为叶状囊肉瘤的7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乳腺叶状囊肉瘤 33 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 ,根据间质细胞异形程度和核分裂数、是否浸润、是否含有特殊间质成分进行分级。结果 :Ⅰ级 8例 ,Ⅱ级 16例 ,Ⅲ级 9例。Ⅰ级复发 3例误诊 6例 ,Ⅱ级复发 2例误诊 9例 ,Ⅲ级复发 5例误诊 7例。 7例含特殊间质成分。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和复发 ,应与巨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7.
乳腺叶状肿瘤1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复诊明确结果的18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40.8岁。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良性13例,交界性4例,恶性1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均表达在肿瘤间质细胞(++),SMA亦表达间质细胞(+),p53及Ki-67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于恶性叶状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形态分为三类,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叶状肿瘤有一定表达。治疗上首选手术,不主张作单纯的肿物摘除术,往往由于切缘较近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乳腺叶状肿瘤瘤体的大小无规律性,且切面为分叶状。40例患者中,12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其余25例为良恶交界性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细胞学特点,病理检查是确诊乳腺叶状肿瘤的主要依据,恶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容易反复发作或发生转移,手术治疗可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各级乳腺叶状肿瘤(PT)及纤维腺瘤(FA)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5例PT和20例FA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Bcl-2、CD117、CD34、p53和Ki-67免疫表型进行检测,比较观察两者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差异。结果:部分PT与FA形态相似,两者的免疫标志Bcl-2、CD117、CD34和p53表达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0.629、13.080、22.579和27.319,P值分别为0.001、0.004、0.001和0.001。Ki-67在FA、良性PT、交界性PT和恶性PT中平均增殖指数分别为1.50±1.100、3.02±5.629、8.00±8.582和21.92±17.916,F=19.776,P=0.001。Bcl-2、p53和Ki-67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表达增加,CD34则相反。结论:除了依据形态学以外,免疫组化Bcl-2、CD117、CD34、p53和Ki-67对鉴别诊断PT和FA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13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平均年龄为43岁。根据肿瘤生长方式,瘤细胞异型,核分裂和肿瘤坏死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2例。结论:肿瘤的复发率随病理组织学等级递增而升高,随手术范围增大而下降,并与乳腺巨纤维瘤及其他乳腺肉瘤相鉴别。建议不管叶状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类如何,仍把它看作是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处理。  相似文献   

11.
乳腺叶状肿瘤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臻强  杨名添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0):1559-156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块切除15例;乳腺区段切除16例;乳腺单纯切除26例;改良根治术32例。术后病理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全组共有13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14.6%(13/89)。肿块切除、乳腺区段切除、乳腺单纯切除和改良根治术者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0.0%(9/15)、12.5%(2/16)、7.7%(2/26)和0(o/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有远处转移,其中3例肺转移,1例脑转移.1例胰腺转移。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顸后的因素,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确诊有赖术后病理检查。行肿块切除术的复发率较高,必须慎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腋窝清除不需常规进行。顸后较好.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块切除15例;乳腺区段切除16例;乳腺单纯切除26例;改良根治术32例。术后病理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全组共有13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14·6%(13/89)。肿块切除、乳腺区段切除、乳腺单纯切除和改良根治术者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0·0%(9/15)、12·5%(2/16)、7·7%(2/26)和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有远处转移,其中3例肺转移,1例脑转移,1例胰腺转移。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确诊有赖术后病理检查。行肿块切除术的复发率较高,必须慎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腋窝清除不需常规进行。预后较好,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6例经病理复诊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E1/AE3、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ct)和Ki-67表达。结果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临床诊断相符者24例,其余术前诊断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或混合性囊肿4例,乳腺癌或疑似乳腺癌3例。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为47.83%(22/46)。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40例,漏诊率为13.04%(6/46)。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良性35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表达结果:VIM表达均为阳性,表达在肿瘤问质细胞;Act在部分病例(36.96%,17/46)表达于间质细胞;AEl/AE3均无间质细胞表达(用于排除梭形细胞癌);Ki-67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中分别为13%、28%和69%,Ki-67表达在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存在较高的临床误诊率和冰冻病理漏诊率,而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对判断其良、恶性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及时确诊和手术方式选择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 2 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其组织学、预后及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我院 1976年 1月— 1998年 12月经手术切除的标本 2 2例 ,复习全部原始记录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13岁~ 5 0岁 ,病程 5月至 8年 ,平均年龄 30岁。均因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 ,肿块位于左侧者16例 (72 .73% ) ,右侧者 6例 (2 7.2 7% ) ,外上象限 10例 (4 5 .4 5 % )。肿物直径 2 cm~ 15 cm ,有假包膜者 11例。其余未见明显包膜 ,但境界清楚 ,质地软硬不一 ,切面灰白结节状或分叶状 ,有裂隙。部分间质有黏液变性 ,2例有出血灶 ,2例见坏死灶。复查 …  相似文献   

15.
乳腺叶状囊肉瘤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叶状囊肉瘤占所有乳腺肿瘤1%以下,术前诊断率低。本病具有生物学和临床行为特殊性,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无统一意见。1990年7月-1999年7月我院共收治乳腺叶状囊肉瘤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乳腺叶状肿瘤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乳腺叶状肿瘤较少见,其命名及病理组织学分型一直以来较为混乱,本文主要依据2003年WHO新分类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本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和巨纤维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79~ 2 0 0 2年间外科收治的 89例乳腺叶状囊肉瘤和巨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 ,病理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  2 7例乳腺叶状囊肉瘤 ,行乳腺改良根治术 4例 ,乳腺单纯切除术 16例 ,肿瘤局部切除术 4例 ,肿瘤复发行扩大切除 3例 ,复发率 33.3% (9/ 2 7) ;6 2例乳腺巨纤维腺瘤行肿瘤局部切除术 4 0例 ,乳房单纯切除术 18例 ,改良根治术 4例 ,复发率 11.3% (7/ 6 2 )。结论 按照WHO乳腺肿瘤分类的标准 ,使用乳腺叶状肿瘤的统一名称 ,并与乳腺巨纤维瘤相鉴别 ,根据肿瘤分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乳腺叶状肿瘤33例中良性23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20例行局部切除术,11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2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后随访18例,随访时间8~74个月,2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生物学行为较难测定,应结合肿块大小及病理类型选择局部扩大切除或单纯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19.
乳腺叶状囊肉瘤占所有乳腺肿瘤 1%以下 ,术前诊断率低。本病具有生物学和临床行为特殊性 ,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无统一意见。 1990年 7月 -1999年 7月我院共收治乳腺叶状囊肉瘤8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 3 1~ 68岁 ,平均 5 6 5岁 ;其中 <5 0岁 3例 ,>5 0岁 5例。肿瘤位于左乳 3例 ,右乳 5例。肿块直径 4~ 16cm ,其中 <5cm 2例 ,5~ 10cm 6例 ,>10cm 1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 ;病程为 0 5~ 11年 ,平均6年 3个月 ;均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呈缓慢生长者 5例 ,近期生长较快者 3例 ;伴有患乳胀痛或…  相似文献   

20.
樊君 《肿瘤学杂志》2007,13(6):469-470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乳腺叶状肿瘤FNAC检查的细胞病理学及术后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细胞病理学细胞形态特点,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及鉴别诊断。[结果]乳腺叶状肿瘤FNAC检查阳性率为76%(19/25),典型乳腺叶状肿瘤涂片中主要有两种成分: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梭形细胞的间质组织成分,缺乏典型双极裸核细胞。[讨论]FNAC对叶状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镜下细胞学特点明确,但同时应注意其自身良、恶性及与其他具有梭形细胞成分的肿瘤或瘤样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