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氟西汀,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氟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厦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MMSE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乐冲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1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舒乐冲剂,对照组服用盐酸氟西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HAMD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量袁评分与盐酸氟西汀治疗疗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乐冲剂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PSD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电针、氟西汀、电针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其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三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E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C组优于A组及B组(P均〈0.05)。结论电针联合氟西汀能更好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观察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抗抑郁组加用氟西汀20mg口服,1次/d,共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0/36),对照组为7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治疗组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分者为2例,抑郁发生率为5%(2/36),对照组4周后HAMD≥17分者6例,抑郁发生率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徐娉  庄强 《山东医药》2010,50(9):45-46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情感障碍、神经功能康复及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盐酸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治疗12周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临床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与波幅的变化判断抗抑郁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1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显著降低,MMSE评分显著提高,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增高(P〈0.05或〈0.01)。结论卒中后的神经功能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可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能力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氟西汀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氟西汀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血流灌注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HAMD评分、NIHSS评分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均明显下降,MMSE评分、脑血流速度(CBF)、脑血流量(CBV)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8周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明显改善病人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恢复,同时能明显改善病灶区域血流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7.
庞声航  阳初玉  徐薇  黄东挺 《内科》2011,6(1):11-1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其中出现抑郁、焦虑患者为58例,将58例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入院时即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2周、4周及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效果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黄波 《内科》2006,1(1)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氟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治疗前后行HAMD,BI及SSS量表进行评定,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能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部分相关因素;探讨抗抑郁治疗及早期康复对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脑卒中诊断标准选取100名患者,均进行标准化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均为4周,均分别在患病2周、4周、3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筛选出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组患者19例,给予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对照组14例未使用抗抑郁药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10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HAMD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显著进步15例,进步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4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有相关性(r=0.342,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3%。应综合筛查抑郁的某些“高危因素”,对部分轻度抑郁、神经功能缺损轻的患者其抗抑郁药物治疗是否可以仅使用3个月或更短时间,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刘艳  胡亚丹 《内科》2009,4(5):690-69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3.9±2.1)较治疗前(20.12±1.5)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14.1±3.9)与治疗前(19.00±2.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巾后抗抑郁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精神神经康复。  相似文献   

11.
王永芳 《内科》2008,3(5):713-714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起HAMDT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2周,帕罗西汀组评分下降较马普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2-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较马普替林组少而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马普替林相当,但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氟西汀治疗冠心病抑郁状态及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西汀治疗冠心病抑郁状态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HAMD对1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定,以评分≥20分者为抑郁组共63例,(8分为无抑郁组共52例,将抑郁组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加服氟西汀,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共治疗6w。结果 冠心病抑郁发病率为38.9%,试验组经氟西汀治疗后HAMD分值减低,抑郁状态缓解,心律失常、再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T-T段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西汀对冠心病抑郁状态有显著的疗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转归有明显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19.8分±2.3分,神经缺损评分18.1分±8.3分,均较治疗前低,而观察组HAMD评分为12.4分±1.7分,神经缺损评分为11.7分±7.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56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20mg/d,疗程6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改良S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临床神经功能康复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解忧调神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口服中药解忧调神汤,对照组应用氟西汀。结果 两组在HMAD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疗效接近(P〉0.05)。结论 中药治疗能使病人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万法拉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万法拉新合并心理疗法、谷维素治疗3个月,治疗4,8周时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和SSS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万法拉新配合心理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脑卒中后无抑郁者40例作为无抑郁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抗抑郁组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15 mL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1次/日,共治疗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抗抑郁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抗抑郁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无抑郁组相似。抗抑郁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与无抑郁组相似。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90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诊断并分为单纯脑卒中组和脑卒中抑郁组,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情况分为轻、中、重度抑郁组,应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1、2、3 w后各组患者HAMD和SSS评分,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AMD与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90例脑卒中患者中抑郁78例,其中轻度抑郁19例,中度抑郁33例,重度抑郁26例;治疗1、2、3 w后轻、中、重度抑郁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1、2、3 w后单纯脑卒中组、轻度抑郁组患者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中、重度抑郁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患者HAMD评分与SSS评分呈正相关(r=0.834,0.875;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中、重度抑郁患者。  相似文献   

19.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对于急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并给予相应心理辅导,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结果发病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积极干预,能有效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较氟西汀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4~6周,两组相仿(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汀是一种起效较快,且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