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常伴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脉内结构易损斑块进展的重要环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目前被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密切的炎症标记物之一,而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其机制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炎症因子一般维持较高水平,从而造成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易再次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本实验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是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TNF—α、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有影响,进而判定小剂量甲氨蝶呤对ACS炎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丽  刘玉梅  朱昆  张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26-172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的形成为病理基础。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斑块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和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斑块破裂、继发出血或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许多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引致的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sCD40L和CRP水平的检测,进一步探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sCD40L和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晶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03-8103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临床危险度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结果 ACS组的hs-CRP水平为(12.05±2.48)mg/L,较正常对照组的(2.21±1.16)mg/L高(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2.31±1.21)mg/L高(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2.31±1.21)mg/L较正常对照组(2.21±1.16)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鲁锋  刘涛 《浙江临床医学》2014,(7):1111-11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因其具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不稳定性质,被划归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肌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近年研究发现,UAP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在急性期水平明显升高,hs-CRP、UA在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斑块破裂及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高效的血管扩张剂,它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等功能。作者通过在UAP的治疗中对比使用前列地尔,了解前列地尔对血清hs-CRP、UA水平的影响、临床疗效以及对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炎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炎症反应标志物,与ACS关系密切相关[1]。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比CRP检测,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尿酸(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为ACS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CRP、UA,并进行比较。结果AMI、UAP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MI、UAP组U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s-CRP水平与血清UA水平升高和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脑钠肽N末端前体)浓度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BNP浓度(正常值〈300fmol/ml)和血清hs-CRP水平(正常值〈3mg/L),并平均随访246d,观察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患者hs-CRP〉3.5mg/L,NT-proBNP〉500pg/L比低于次2项数值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出11%。结论ACS患者hs-CRP和,NT-proBNP的升高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期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6例ACS患者血清IMA和hs-CRP进行分时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患者IMA、hs-CRP在整个监测时程内均不同程度增高,以急性心梗增高最为显著,心梗组IMA和hs-C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和0.811。结论:IMA和hs-CRP对ACS尤其是急性心梗早期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临床最危重的临床综合征之一,病情的发生发展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最近研究显示,急性炎症过程对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影响,并可能是ACS最重要的始动环节。本研究通过观察ACS患者外周血IL-10、IL-6、hs-CRP和PON-1水平的变化,旨在寻找一种可用监测ACS发生发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痛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18例冠心病(CHD)病人依据病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及对照组40例健康人。检测各组血清Hcy及血清hs-CRP的水平,比较冠心痛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及SAP组与ACS组之间差异。结果CHD组Hcy和hs-CRP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hs-CRP的含量明显高于SAP组(p〈0.05)。结论Hcy和炎症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Hcy和hs-CRP水平与CHD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斑块破裂引起ACS中起着关键性作用,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与心血管病有密切联系,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1]。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在稳定斑块、降低冠脉缺血事件发生率中起重要作用[2]。瑞舒伐他汀是最新一代他汀类药物。本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CRP 及缺血事件的影响,评价大剂量瑞伐舒他汀治疗ACS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化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分别测定介入前、介入后12 h和介入后2周的生化项目,包括CK-MB、cTnI和hs-CRP,并观察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CK-MB、cTnI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PCI术后12 h血清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可加剧冠脉局部炎症反应,使hs-CRP升高,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CK-MB、cTnI的介入前后变化在本组病例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制订ACS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病理变化进展缓慢,至今缺乏敏感而特异的实验室早期诊断指标。在ACS发生前,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早发现炎症所致斑块的存在,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人们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近年来对于同型半胱氨酸(HCY)、  相似文献   

16.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超敏CRP。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R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S—CRP在检测ACS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报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抽静脉血测定LPA、hs-CRP水平,对ACS患者的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 评分。比较各组间LPA、hs-CRP 水平的差异,分析LPA、hs-CRP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LPA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LPA、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LPA、hs-CRP水平较UAP组升高(P<0.01),AMI组比UAP组Gensini评分高(P<0.01);ACS组LPA、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79,P<0.01),LPA 与hs-CRP 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1)。结论LPA、hs-CRP在ACS患者中表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测、诊断、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稳定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炎症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下称冠脉)斑块的破裂或溃疡后,胶原等的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冠脉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炎症反应可能促发斑块的破裂或溃疡,从而引发ACS的发生。本研究首次在国内采用最近被美国FDA批准的超敏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技术,旨在观察炎性标记物CRP、IL-6等在稳定与不稳定心绞痛间的变化,初步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病理生理的炎性机制。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Z(protein Z,PZ)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凝血因子,为P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凝血因子Xa(F Xa)的辅因子,在新近的文献报道中,表明PZ缺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oke,AIS)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相关。近来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的病理过程中存在炎症和免疫反应,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和再灌流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前研究表明,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炎症因子启动或加速了这一病理过程,C反应蛋白成为衡量炎性反应程度的标志物之一。急冠发生后血脂水平的增高更加剧炎症反应。他汀类药物是干预血脂异常的基石,然而临床实践应用中有其局限性,依折麦布作为一种新型调脂药物,除降脂以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