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秦黛 《中外医疗》2015,(6):30-31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肺疾病中将C-反应蛋白作为监测指标诊断疾病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将该院82例患者分为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组41例与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S-COPD)组41例,41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静脉血C-反应蛋白的水平;根据慢性阻塞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不同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作出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治疗前AECOPD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大于S-COPD组与健康组以及治疗后该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ECOPD组与S-COPD组在C-反应蛋白的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ROC曲线将C-反应蛋白的水平>14.6mg/L作为停止使用抗菌药物的标准值,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3%,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为0.829。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处于不同病症分期其C-反应蛋白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感染程度,可作为停止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检测指标,加强对其变化水平的实时监测对有效诊断病情、评估预后措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颖  高蔚 《大家健康》2016,(10):295-29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1例,经痰培养检测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感染组102例及非感染组89例,同时收集118例COPD稳定期在门诊随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CT、hs-CRP。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AECOP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与COPD稳定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中感染组患者PCT、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稳定期组,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COPD严重程度及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大于或等于75岁AECOPD住院患者,入院后使用抗菌药物前检测其血清PCT及CRP值,分析两者敏感性及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28例患者,CRP>10mg/L敏感性为92.19%,PCT敏感性分别为(PCT>0.05ng/mL,43.75%,PCT>0.25ng/mL,28.13%);根据PCT值将患者分成3组,PCT<0.05ng/mL组CRP均值为42.86mg/L,0.05ng/mL<PCT<0.25ng/mL组CRP均值为67.18mg/L,及PCT≥0.25ng/mL组CRP均值为88.07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ECOPD患者PCT敏感性低,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指标;PCT越高的患者,其CRP也越高,两者早期联合检测有利于高龄AECOPD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3/2013-06月间来作者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64例,通过检测稳定期(80例)与急性加重期(84例)患者的PCT以及CRP含量,评价两者对于COPD急性加重(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诊断意义,同时临床根据PCT与CRP水平进行指导治疗,评价两者在COPD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AECOPD组的PCT、CRP表达水平与COPD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COPD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治疗组患者AECOPD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发生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住院时间、抗菌治疗时间、二重感染率而言,指导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T、CRP能够作为早期诊断AECOPD的血清学指标,同时PCT、CRP检测用于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熏期(AECO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CRP浓度、白细胞计数(WBC),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ECOPD患者在治疗前检测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ECOPD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WBC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CRP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过程,有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帮助判断COPD的病情是否存在高危险,有效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根据Anthonisen 分型与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Anthonisen 分型组和PCT组,每组60例。 Anthonisen分型组根据患者的Anthonisen分型指导抗菌药物的管理,PCT组则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药物的管理。比较两组的疗效,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8-isoprostate、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死亡情况、半年内死亡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PCT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nthonisen分型组( P<0.05)。急性加重期,两组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缓解期,与Anthonisen分型组比较, PCT组血清8-isoprostate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T-AOC水平和FEV1则显著升高(P<0.01)。 PCT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Anthonisen分型组显著缩短(P<0.05),住院病死率、半年内病死率和半年内再住院率均较Anthonisen分型组显著降低( P<0.05)。结论与Anthonisen 分型相比,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AECOPD的抗菌药物管理疗效更佳,可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氧化应激状态及预后。血清PCT水平是指导AECOPD抗菌药物管理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抽取COPD急性期、缓解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SAA、CRP、TNF-a及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期组SAA和CRP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1),缓解期组S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AA水平与TNF-a、IL-8均相关)r=0.76;r=0.71),血清CRP水平与TNF-a、IL-8均相关(r=0.69;r=0.63);血清SAA诊断AE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0.066,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0.059。结论血清SAA对COPD的临床分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可能为AECOPD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急性加重过程中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百分比( FEV1%)、C反应蛋白( CRP)、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白细胞( WBC)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62例,分为轻度COPD组、中重度COPD组,入院次日查EPO、CRP、血常规、肾功能,急性症状控制出院前检测肺功能,比较两组间EPO、CRP、RDW、WBC的差异,EPO与各项炎症因子及FEV1%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血清肌酐值、平均吸烟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COPD组CRP、EPO显著高于轻度COPD组(P<0.05,P<0.01);EPO与Hb、FEV1%均呈显著负相关( r=-0.423、-0.540,P<0.01);EPO与RDW、CRP均呈显著正相关( r=0.418、0.434,P<0.01);FEV1%与CRP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339, P<0.01);而Hb与RDW无明显相关性(r=-0.158,P>0.05);以EPO( y)值为应变量,以RDW( x1)、FEV1%( x2)、CRP( x3)、Hb( x4)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4.183+2.752x1-0.281x2+0.149x3,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75,对方程检验,F=17.50, 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EPO除了与Hb水平相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机体炎症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其血浆水平主要由RDW、FEV1%、CRP等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AECOPD 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炎为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C 反应蛋白( CRP)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 PaO2明显升高( P <0.01),PaCO2及 CRP 均明显降低(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 AECOPD 可提高血氧浓度、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取45例白细胞总数不高的COPD老年患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比较其各期之间的CRP定性测定结果,在急性加重期与体温,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同时对急性加重期不同情况下治疗前后CRP转阴率及转阴时间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CRP阳性率显高于稳定期(P<0.005),治疗前CRP阳性率显高于嗜中性粒细胞比率>75%和体温>37.5℃的阳性率(P<0.025),CRP阳性随着治疗炎症的好转而转阴。结论:COPD患可应用CRP测定作为鉴别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CRP测定对COPD急性加重期支气管一肺早期细菌性感染是一个敏感指标,并有助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62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NE%)。结果:AECOPD患者CRP为(53.8±15.3)mg/L,缓解期为(6.4±5.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6.88%,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结论:COPD患者CRP值在急性加重期明显升高,血清CRP水平是AECOPD诊断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20例、稳定期20例)、正常对照组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PCT、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583,P〈0.01和r=-0.318,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处于高水平,其变化与COPD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及程度的判断指标,能反映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及C反应蛋白(CRP)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4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组26例和COPD组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并评定三组患者的SGRQ评分,测定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肺功能。结果AE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显著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COPD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与肺功能呈负相关。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18及CRP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且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期临床价值。方法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86名患者人院后第l、3d及出院前1dCRP,WBC,ESR,同时观察日体温和咳嗽频率、程度、痰颜色,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C反应蛋白在患者入院时的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其他常规指标,在治疗后,CRP在常规检测指标还未有显著变化时已经明显下降,并与临床的症状相一致,其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快速且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血清IL-32和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3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采用双抗体 ELISA法测定 IL-32,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IL-32为(126.44±86.69) pg/mL,CRP水平为(40.8±21.1) mg/L,明显高于治疗后(均P〈0.05);且治疗前血清IL-32、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血清IL-32、CRP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IL-32、CRP变化对于评价AECOPD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1例CAP,34例AECOPD和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经治疗后达到临床出院标准时测定血清PCT及CRP。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PCT及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PCT在CAP组最高,AECOPD组次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三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PCT及CR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CAP、AECOPD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PCT和CRP是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尤其在细菌性炎性反应的判断上PCT较CRP可能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COPD患者共215例,根据病史及肺部CT分为AECOPD组(109例)及COPD合并CAP组(106例)。比较两组年龄、入院时体温、黄脓痰、住院天数及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内毒素、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肺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 AECOPD组平均年龄、伴发热症状比例、黄脓痰比例、平均住院天数、白细胞、PCT、CRP、内毒素、IL-6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COPD合并CAP组,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清白蛋白高于COPD合并C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PCT、纤维蛋白原、CRP、内毒素、白细胞与住院天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FEV1/FEV1预计值与住院天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CAP组营养状况及基础肺功能差,症状重,炎性标记物水平高,住院天数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测其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再次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测定。以痰中的下呼吸道病原菌(PM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将AECOPD患者7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PCT和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以PCT>0.5ng/ml,CRP>10 mg/L为阳性阈值,PCT和CRP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94.9%、89.7%,特异度分别为87.1%、67.7%,PCT特异度高于CRP(P<0.05),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Kappa分析PCT和CRP与痰培养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2、0.58,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PCT和CRP是诊断AECOPD细菌感染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而PCT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与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COPD患者及健康者,进行FEV1、FVC和FEV1/FVC的测定;运用ELISA检测法进行CRP浓度的测定。结果 COPD患者血清与晨痰中的CRP浓度变化呈现正相关性(r=0.625,P均<0.05)。COPD患者FEV1肺功能损伤程度与晨痰、血清中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性(r=-0.620和r=-0.725,P均<0.05),FEV1/FVC肺功能损伤程度与晨痰及血清中CRP浓度亦呈负相关(r=-0.610和r=-0.642,P均<0.05)。结论 COPD患者CRP浓度升高与肺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