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香芝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8):536-539
手足口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有关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病例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其用药时机、剂量、疗程等尚无统一标准,激素使用的适应证及有效性还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糖皮质激素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1年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观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方法将56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双盲分为激素治疗组与非激素治疗组,2组病例均采用抗病毒、对症综合治疗,激素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激素。结果 2组痊愈出院49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3例。其中激素治疗组1例,非激素治疗组2例;激素治疗组死亡1例。2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症HFMD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1年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治的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特点,研究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西安市儿童医院2011年收治的所有重症、危重症和死亡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进行病原学诊断,分离部分病例肠道病毒71型,扩增其VP1区,测序并与肠道病毒71型各血清型代表株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2011年西安市儿童医院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例437例,其中重症384例,危重症45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08%.共检出肠道病毒396份,血清学分型肠道病毒71型299份(占75.5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73份(占18.43%),其他肠道病毒24份(占6.06%).对获得的9株肠道病毒71型毒株进行VFI序列分析,其均为C4基因亚型.结论 西安市儿童医院2011年收治的重症、危重症和死亡手足口病病原以肠道病毒71型C4亚型为主,与我国其他地区EV71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合并脑炎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特点,其中合并脑炎患儿88例(脑炎组),普通病例235例(普通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普通组80%以上的患儿出现多个或密集疱疹或溃疡,这一比例高于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发热程度及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常规WBC改变及分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炎组和普通组血生化指标中CK、CK-MB、AST、GLU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毒所致脑炎病例其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含量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胞总数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病毒71型感染者脑脊液细胞数较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皮疹不多、口腔疱疹或溃疡较少者应密切观察,警惕重症病例的可能.重症手足口病多数发生中、高度发热,热程4d以上.CK 、CK-MB、GLU升高的手足口病病例,要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警惕重症病例,脑脊液细胞数较高的患儿要警惕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相似文献
5.
重症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期儿童,肠道病毒71型是其主要病原.少数重症手足口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引起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神经源性肺水肿是肠道病毒71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后出现的急性肺水肿,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持续低氧血症为特点,早期可仅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非特异性表现,诊断十分困难.当出现明显气促、大量泡沫痰、双肺湿啰音时,病死率极高.尽管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因及调控网络较复杂,导致临床疗效欠佳.因此,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肠道病毒71型重症手足口病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重症手足口病可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严重者导致死亡.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因素、体液因素、生物活性因子等多方面改变有关.研究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阻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深圳市8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早期发现重症病例,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分成4组,分别总结各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点,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有价值的重症病例早期临床特征性指标.结果 8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绝大部分患儿年龄小于5岁(94%),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70例(87.5%),无菌性脑膜炎21例(26.3%),弛缓性麻痹3例(3.8%),脑炎32例(40%),脑干脑炎9例(8.9%),脑脊髓炎4例(5%).神经源性肺水肿6例(7.5%).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51例(64%),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7例(9%),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EV71感染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X2=4.09,P<0.05).79例(99%)出现发热,78例(97.5%)手、足、臀、膝出现不同程度皮疹;病情重者,皮疹反而越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均不同程度出现精神差或烦躁不安,伴有四肢惊跳67例(95.7%).各组间高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脑脊液白细胞数均不同程度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床边脑电图监测提示不同程度背景活动变慢及慢波增加.头颅MRI异常8例.2例患儿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 我院收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FV71感染率较高,病情严重的患儿皮疹数目较少.精神差或烦躁不安、四肢惊跳是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高血糖是有价值的病情判断指标.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寻找重症HFMD患儿病情进展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以304例重症HFMD患儿及19例因HFMD死亡患儿(共32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分为3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及死亡组,所有患儿入院后在其病程急性期测定血清NE水平,同时行血常规、血糖、心肌酶及病原学等常规检查。应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HFMD≤3岁患儿288例,占89.2%。318例(98.5%)患儿有发热症状,322例(99.7%)患儿有不同部位的皮疹,1例无皮疹者为死亡病例。3组血清N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且随病情进展NE有增高趋势;随病情进展呼吸、心率逐渐增快,血压逐渐增高,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血糖、白细胞、脑脊液蛋白、CK-MB随病情进展亦有增高趋势,死亡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0.05);107例患儿实验室病原学检查阳性,其中EV71感染患儿75例(70.1%)。结论血清NE水平增高、EV71病原学阳性、脑脊液蛋白及血中CK-MB增高,均是重症HFMD病例的早期识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可引起手足口病,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现就EV71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变化与患儿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探讨CD8+T细胞在EV71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其中普通型33例,重型45例,危重型6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CD8+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各年龄段健康儿童CD8+T细胞参考值相比,除~2岁年龄段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明显,~5岁年龄段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减低外,其他各年龄段各病情患儿中CD8+T细胞均增高或略高。其中,9~15个月普通型、重型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均较明显,而危重型患儿略增高;~2岁患儿随病情加重CD8+T细胞增高幅度逐渐减低;~5岁年龄段患儿,普通型增高不明显,重型略高,危重型减低。~2岁年龄段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均﹤0.05);而其他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CD8+T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均﹥0.05)。结论 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患儿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体内CD8+T细胞的表达减低与患儿病情发展至重症相关,推测CD8+T细胞在~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很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EV71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近30年来,EV71感染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是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EV71感染引起的重症HFMD病情进展迅速,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受累,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认为病毒首先通过神经通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严重的病例进一步发展为肺水肿、肺出血.研究重症EV71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阻断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0年陕西省危重型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26例危重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中20例危重患儿的咽拭子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核酸,选择6个不同地区EV71阳性标本进行VP1全长基因扩增、测序,与国内其他地区毒株进行比较.结果 20例受检患儿中,EV71感染18例,2例为阴性.发病地区:渭南20例(76.9%),成阳地区4例,西安市区2例.6株EV71 VP1基因全长序列与安徽阜阳、我国香港、广州、深圳、山东、北京比较,同源性达96%~100%.危重型HFMD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男性多于女性,所有患儿伴持续高热、精神差、易惊、嗜睡、肢体抖动,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糖均明显升高,肾损伤少见.临床痊愈出院18例,其中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2例,死亡8例.结论 陕西危重型HFMD以渭南地区高发,且以EV71感染为主,与我国其他地区EV71有高度同源性.危重型手足口病病情凶险,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缓解病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童,瘫痪前期均伴发热和皮疹,单侧肢体瘫痪占70%,1周左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轻症多于1~3个月完全恢复。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具有高度一致性,提供了神经受累的定位证据。所有病例随访4~12周,7例(70%)肌力恢复至Ⅴ级。结论急性弛缓性麻痹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严重并发症,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流行病学情况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集108名临床诊断HFMD患儿疱疹液和咽拭子标本,使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对EV71和CA16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108名患儿的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97.2%(105/108),其中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及EV71和CA16混合感染分别占51.9%(56/108),36.1%(39/108),1.9%(2/108),7.4%(8/108)。EV71感染患儿和CA16感染患儿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CA16感染患儿口腔疱疹、膝部皮疹、流涕的发生比率高于EV71感染患儿。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现膝部皮疹的患儿CA16感染可能性大。结论:发现口腔无疱疹、膝部无皮疹、无流涕等症状的HFMD患儿时,应考虑EV71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EV71?? infec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caused by EV71 infection from May 2010 to August 201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results of auxiliary examination between intensive HFMD group and serious HFMD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High fever and nontypical skin ras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tensive group and serious group??P = 0.002??P = 0.000??respectively???? 120 EV71-positived HFMD cases ??99.17%?? showed neurological impairments. The major neurological features included fatigue ??84.30%????frequent vomiting ??65.30%????limb tremble ??60.33%?? and sleep disorders ??53.72%??. The rate of abnormal knee reflex was 52.07%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incidence of vomiting??P = 0.001????unconsciousness ??P = 0.000????abnormal muscular tension??P = 0.000????abnormal heart rate ??P = 0.000????dysarteriotony ??P = 0.000????capillary refill time being more than 3 seconds ??CRT > 3 s?? ??P = 0.000????tachypnea or dyspnea ??P = 0.000?? and pulmonary exudative lesion in chest X-ray ??P = 0.000?? was morefrequent in serious group compared with intensive group??There were 51 cases ??42.15% ?? with a peripheral blood WBC count of more than 12 × 109/L or less than 4×109/L??52 cases ??42.98% ?? with blood glucose level of more than 6 mmol/L and cardiac troponin I elevated in 22 cases ??18.18%??. The above thre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00??respectively??. Conclusion??HFMD caused by EV71 infection often shows neurological impairments. High fever??nontypical skin rash??frequent vomiting??unconsciousness??abnormal muscular tension??abnormal heart rate??dysarteriotony??CRT > 3s??tachypnea or dyspnea??and pulmonary exudative lesion are risk factors of serious HFMD.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correct treatment are the key to the rescue of serious HFM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