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2008年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2009年12月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中关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分别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16~70岁人群共1002人进行无记名封闭式调查。[结果]汕头市公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总形成率为44.00%,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掌握率为57.75%,城乡、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影响到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及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P﹤0.05)。[结论]汕头市公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及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掌握水平不高,应利用城乡健康教育网络,全面铺开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滕州市抽取西岗镇的南张庄村和鲍沟镇的三清阁村的500名15~69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00名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占11.83%。其中,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2.27%,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10.49%,具备基本健康技能的占24.60%;具备科学健康观的占30.47%,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21.13%,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12.36%,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25.14%,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5.31%。[结论]滕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理念形成情况,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在汕头市随机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各2处,对16~70岁人群共1002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002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总知晓率为42.03%,其中城市居民为50.02%,农村居民为33.97%(P〈0.01)。居民获取健康素养知识的渠道与期望来源渠道,主要为电视、报刊、人户宣传品、亲朋好友谈论。[结论]汕头市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方法]2011年6月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3家企业的1200名员工。[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17%;具备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9.58%、20.82%和27.45%;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科学健康观43.77%、安全与急救41.10%、传染病预防23.53%、基本医疗13.47%、慢性病预防7.01%。[结论]本次调查中职业人群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个别方面较薄弱,建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并稳定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了解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医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院校和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镇江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在镇江市全市抽取3 000名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 000人,具备健康素养的占22.0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分别占29.07%、19.90%和61.53%;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42.40%,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的占40.33%,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31.50%,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8.30%,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6.77%;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正确认知度总体为68.67%。[结论]镇江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罗映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22-4724
目的 了解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等不同特征人群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政策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红花岗区15~69岁的常住人口的健康基本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掌握程度等.结果 调查对象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以及总体健康素养分别是23.57%、20.24%、43.10%、17.83%,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平均月收入人群健康素养差异明显.结论 红花岗区居民健康素养率低,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平均月收入等.对居民健康素养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玉霞  章涵 《健康研究》2012,(6):450-453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现况。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高职高专在校非毕业年级医学生500人使用自编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况的调查,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0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得分百分制平均分为(68.63±11.23)分,35.21%具有基本健康素养(≥80分);在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3个方面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及格率最低,仅20.20%。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及格率在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和不同父母学历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院校在校医学生中低健康素养流行率较高,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由卫生部组织,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1],也就是说一万个人当中只有648个人具备了健康素养。虽然目前健康素养干预的措施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调动广大居民广泛参与其中的活动并不多。因此,找到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素养干预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任重而道远。1现阶段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难点1.1缺乏权威的健康信息传播平台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和基本技能3个方面,而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都要通过一定的健康相关信息的传播。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形式、正确与否都影响着受众的接受,从而影响着公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密市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采用卫生部统一设计的问卷,在全市随机选取8个社区(村)进行入户调查,每个社区(村)调查120人。结果调查1 015人,回收问卷1 015份,有效问卷924份。男性455人,女性469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总知晓率为68.65%,其中,基本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0.5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率为64.40%,健康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为70.76%。结论高密市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生活方式状况,为完善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一所非医学高校10个班级共382名大一学生,调查其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方式状况。结果被调查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得分为(48.90?6.56)分,健康素养水平为30.2%(114/378);3个维度素养水平分别为基本知识与理念64.0%(242/37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1.0%(117/378)和健康技能25.7%(97/378)。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总分为(127.10?15.02)分。具备健康素养的大学生生活方式量表总分、饮食营养行为和压力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29.82?14.11)、(15.42?2.32)分和(20.05?2.96)分,均高于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大学生(P0.05)。结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多举措并用,重视并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与技能(试行)》[1].该公告的出台不仅为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了把握基本健康信息的范本,而且确定了中国公民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行为与技能.为了解武汉市居民健康知识、行为与技能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提供依据.2011年在武汉市开展了这一方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吉林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提升路径,为大学生健康素养路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吉林省内6所大学共18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根据知信行(KAP)理论模型设计,在基本健康三方面内容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健康素养因素及其之间关系。[结果]总健康水平平均分为(22.59±4.19)分,基本健康知识是基本健康理念形成的基础,并通过健康技能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基本健康理念是健康技能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健康技能在健康素养提升路径上具备中介效应。[结论]吉林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在基础环节补强知识与理念教育,以及拓展技能水平是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温州市大学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现状、人群特征、影响因素及防灾信息来源与需求,为高校开展防灾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市2所大学共4个学院427名大学生进行研究。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26名医学院校学生与201名非医学院校学生进行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市大学生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总体水平为53.63%;性别(OR=I.85,95%(CI:1.180—2.890)、籍贯(OR=0.35,95%CI:0.240~0.510)、是否医学院校学生(OR=1.82,95%CI:1.170~2.820)等是影响大学生防灾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防灾信息主要获取途径前3位依次为电视、专家讲座和手机短信。427名被调查大学生中,94.38%认为开展突发自然灾害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最需要急救技能、防灾避险和灾后防病3方面防灾信息。[结论]温州市大学生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虽有一定基础,但水平偏低,因此需要有侧重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云  刘风霞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19-1120
[目的]评价对大学生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随机分为结核病健康教育组(以下简称教育组)和对照组,在教育组实施为期一个学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教育组对结核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与结核病相关的态度明显好转,行为意向方面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无变化。[结论]对大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差异情况,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方法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相似的本地与外来人口共218人,分析两组人群健康素养知识均分的差异。结果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健康素养总体卫生知识均分和健康行为部分卫生知识均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基本知识和健康技能部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人群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应各有重点,对本地人口应该加强健康技能的宣传,而对于外来人口应该在健康基本知识和健康技能上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18.
郭秋荣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32-533,535
目的了解甘肃师范院校大学生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健康理念和健康技能掌握情况,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适宜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师范专业2009级2 153名学生,以不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4.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形成率为71.1%,健康理念正确率为64.4%,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6.8%。学生获取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途径为书、刊、报、家庭等。结论甘肃省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知识掌握不平衡。应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峰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基本状况,为制定适合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法,问卷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部分内容,共调查482名。结果北峰社区健康素养平均知晓率为75.67%,北峰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还达不到《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纲要(2005-2010年)》的要求。结论应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了解广州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0年11-12月,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整群抽取的2 200名广州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8.8%,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2.6%,5.7%,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医学专业、有时/经常关注健康信息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男大学生、非医学专业、没有关注健康信息学生高,而大二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大一学生低(OR值分别为1.795,4.619,4.131,6.083,0.355,P值均<0.05).结论 广州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积极学习健康知识,尤其是男大学生,需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